正文 相关章节 第五十三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闲话申村,只是在于闲后才说的话,但必须遵从历史,必须附合实际,总不能不客观地去胡编乱造。也不能一味地去简简单单地将历史加以记录,未免有点太轻率,要对历史负责,也要对史实加以提升。尊重历史,需要在事实的基础上,不断在总结提升中进行必要的一些艺术加工,这样更能对历史负责。

为了让历史更加充实,也为了让历史更加符合实际,2020年春节期间曾经联系了自己的几位侄子侄媳专门回了趟老家,虽然吸收了一些东西,偏偏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申村因此也被黑家、白家和许家人齐心协力封了村路,使充实历史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这种病毒相当厉害,自大年三十日政府发布消息后,村人封路的基础上,有人轮流日值,绝对不准任何人随意出动,足以显出了如今的申村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值得让人可喜可贺。当然了,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自己,大家尽量少出门,减少了走动,这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祖国,感恩我们的国家,更应该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一些应有的贡献。缘于此,我们提前回家,当然遵行了很多规章与制度,绝对没有丝毫的个人主义。在这种大事大非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这样,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

既然对历史负责,又是对历史的客观记录,闲话里的申村,一些人一些个中事可有可无,但应该也最必须记录其中的,它会让历史更加辩证些。

于是,基于这些点上,闲话申村时不得不提及牛眼的哥哥猪蛋。猪蛋这个人,当时可能正是需要归入了那种可有可无的人群之中的人,但不说这个人又不能涵盖住申村当时的最具体和最实际的东西,也达不到闲话申村的目的。于是,该说的还是要说一下,否则不成闲话。

仅凭猪蛋的名子来说,已经就是个很不寻常的了。其实人家的名字并非是这个,关键在于从许豹喊这个儿子时发出的声调上,申村人很难听得清这个字,即使听清了,却没人会写出他喊的这个字,到底叫什么,申村人就在各自的意想中推

测定性,最后只是大致地定性成了猪蛋。关于写成了“猪蛋”这两个字后是不是有点不大对劲的感觉,是因为在词海中实在无法寻找出同样最恰当的字来,于是基于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而且必须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得不用上了这两个字。

在牛眼一家人常常含混不清的叫声中,含含混混的申村人也照葫芦画瓢,只能按照这个日常叫法象征性地完成了书面上能稍微准确一点的名子——“猪蛋”。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极不准确的名字,也是个极不太严谨的名子,也可能歪曲了人家叫猪蛋的原意。是不是有点贬低或歧视地感觉,这也是申村里的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地方,也更没有人认真思索的事情。反正猪蛋就猪蛋么,只要没人反对便有了这个叫法。

猪蛋人长得确实不怎么的,没法描述。正因为他长相很丑陋,却并不自卑,由于丑陋,相反刺激了他有种必须在申村出人头地的想法,他着实是那种将丑陋变成了内在动力的那种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当官娶个好媳妇,以此化解长相方面的不足,因此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读书学习上。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里,猪蛋把学习看得高于一切,终日里伊伊呀呀在南沟道里勤奋努力,却引起了申村一些人的不满。但猪蛋仍然勤奋好学,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猪蛋一直以来,很想希望自己像白三的三儿子那样,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考取全武镇的高校。结果,他比历史上那个叫范进的人更惨,连年名落孙山,却丝毫没有泄气,一如既往,踩着范进的步子,学着范进的法子,辛苦的了得,梦想着来年再一举成名。谁知,连年名落孙山的他运气并不好,比范进差了许多,之后他却再也没有考取大学的希望,几年前高考制度因为举国运动而取消,于是便失去了考大学机会,也失去了他想在申村出人头地的途径。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始终把知识就是力量作为进取而出人头地的源泉基础,孜孜以求。

猪蛋有他自身另外一些弱点,不仅引起申村一些人的不满,也引起了他大许豹的不满,特别是他的读书声。在村口下河沟的小树林中,经常高声

地朗读课文,在下沟口窑洞前的土坎上看书写字。有时候,申村人处在公道与正派的角度看待问题时,这才觉得上天造人不公。猪蛋长相丑陋也就罢了,说话却也结巴,让人看着他的样子,又听他说话和读书的声音,周身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感。

由于结巴倒也好说一些,猪蛋的另外一个缺点,在于他咬字不真不准,说话过程中还总是把一句话当几句话讲,如果用九牛二虎之力来形容其完成说话时的吃力程度,真的有些不为过。就是这样的人,却始终喜欢大声地去读、去背课文,一些难记难背更难读的句子,常常会让他在读与背诵的过程中出现面红耳赤的局面。正因猪蛋的结巴,有些特殊的句子和名言警句被他读出后明显变了味,让人听了格外难受。因此,在许豹的心目中,那怂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却从来没当面说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如果让他读起来,人觉得难听难受的同时,又有点滑稽可笑和淡淡地流氓些了的感觉。“白…白…日…日…依依依依”,气也喘不上来,还急得脸朝天,眼仁乱翻转,嘴巴张得老大,上下嘴唇乱颤,发出的声音甚至有点呻吟地感觉。如同被人用摇把刚刚摇动了的手扶拖拉机,咚咚咚慢节奏过后,便有了“依山尽”……“黄河…黄河…日…日…海流”。把多好的一个“入”字偏偏要念成个“日”字,他的朗诵简直能要了人的命。

不过,习惯了猪蛋读书学习的动作与声音后,申村人努力地不去听,也没有了那种猎奇的眼光,慢慢地便习以为常。

但是,正是猪蛋这样的人,在申村后来的发展征程中却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为申村走向富足安康的道路做出了积极贡献。申村经过了曾经的一阵巨痛之后,人们终于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收敛了自己的行为,把包容乃大的概念牢牢地树了起来,求知识求发展求进步,在猪蛋的带领和带动下,申村迅速成为杨凌地区一面旗帜,和谐局面令人感叹。黑家白家和许家,在后来的进程中联姻联手,开创了许多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当然,这是后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