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7、从前事,是谁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姐姐迎视着我的目光,半晌才坦然道,“不是姐姐想瞒你,是你娘担心你下山去找你爹,希望你对他不抱希望,便永远不离开缥烟山,能在我们的庇护下舒心安然的长大,所以你名怡,也才让我如是对你说。”

“可我终还是姓任,任怡,而不是跟着她罗华盖叫罗怡,焉知矛盾的娘亲不是心存希望,盼我有天能见到爹,毕竟娘亲走后,我在世的血亲只有他了。再者,我早该想到,如果真是我爹负了娘亲,你们几人又怎能容他活到现在。”一腔愁绪涌上心头,我竟不知该说什么。

“便是如此,你娘也有她的苦衷。她只给我讲过他们的相遇,而后男女之事她不便于我说得太多,但我知当初她是为了救你爹,才委身于他,有了你更是意料之外,可她说她从不曾后悔。”姐姐一翻手,怜幽琴便已出现在她手里,“一曲断肠,思念成殇,我听你娘弹过一次,便知她与你爹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姐姐一个转身已落坐桌几前面,怜幽琴的蛟筋弦与她的白皙纤长的手指浑然一体,虽心疼她伤未愈的指尖,但眼见她拨弄着弦起起落落,行云流水般的变幻,琴音卷着各种交织的情绪而来,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打断,一段尘封的往事随着琴声娓娓道来

十八年前的科考前夕,秦淮河畔江南贡院不远处的绛云楼上,观得月映波底,灯照堤岸,点点画舫烟中浅,声声相思诉漫漫,如花美眷倚栏杆,眉语眼波微醺然。

三年一次的科考,为了筹备人选、试题而忙碌了一阵的吏部尚书许嗣宗,得先皇萧雄于绛云楼摆宴抚慰,由户部尚书任行远作陪。通常到科考的最高一段殿试的时候皇帝才亲自出马,但由于本朝对人才的重视,萧雄提前到了金陵。推杯换盏三巡之后,看着眼前的灯红酒绿,许大人慨叹生为女人容易得多,着霓裳,巧梳妆,萦香踏歌楼,曲池兰馨媚,遇得意中人,许一生一世,不得,便当此生醉一回。

隔壁桌的白皙书生本一直在赏景,心情不错地自斟自酌,听到此处不禁微微蹙眉。

任大人却持了不同意见,他言道,是世道没有给女人机会,古往今来女人并未能做自己的主,如能成长为参天之木,任谁又愿意做那丝萝,随意攀附。

萧雄本听着许嗣宗的感叹一笑而过,这时听了任行远的想法却点了点头,似乎认为此言有理。

而旁边书生听了这话亦是微微一笑,举杯又饮了下去。

许大人一见任大人在陛下面前驳了他的言论,较了真地搬出圣贤之道中的三从四德,内外有别,自周公制礼之时,权位、分配、继承便以确定男子本位,排除了女子在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参与,强调这是祖制。

萧雄听着许嗣宗的辩解依旧不置可否,静待着看任行远的反应。

那边书生听了这段言论,却筷子往桌上一放,直接没了食欲。

任大人笑笑又道,祖制既是人建立的,当然也可以由人打破。就如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同样,只要是建立女子可以参与科考的制度,便会有更多的人才能够为朝廷效力。

这几句话让任行远不仅得到了萧雄的赞许,也深深吸引了书生的目光,正视这位任大人,也是如琢如磨,德爰理智的谦谦君子,不由得好感更增。

许大人却在一旁道,女子?生子煮饭女红也就罢了,台面之上怎能与男子相比。

萧雄与任行远相视而笑,不再与他争辩,跟他举杯再饮过。

书生却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不用说,书生正是我女扮男装的娘亲大人。本来她到金陵是来游玩的,此刻却改了想法。

当晚她便用银子打发了一个准备参加科举的人,第二天用了他的身份堂而皇之的进了贡院。

吏部尚书许嗣宗主考,户部尚书任行远监考,就在那百余名应试者中,一连三试,包括首场生僻的诗赋,第二场的贴经,以及三场皇帝萧雄亲自命题的殿试,我娘亲罗华盖场场拿下,连中三元,一举得了当年的头名状元。她的惊世才华,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金榜题名后,恩荣宴上,我娘亲在皇帝面前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说了前日在绛云楼巧遇后的真实感受,那便是古有花木兰,今有罗华盖,作为一名女子,一样可以有志向,有抱负,有才识,有胆略,她参加科考,为的不是朝堂上的名位,而是为了女子在社会上能得到认可,为了给以后有想法参与政治军事的女子一个立身的机会。

萧雄也是个开明的皇帝,并没有勉强我娘亲为朝堂效力,更没有治罪于她,反倒是赐了她大梁女子第一人的牌子,准她以后有求时请奏。

恩荣宴后,任行远与我娘亲于花园不期而遇,因为才情观念出奇的一致,相互的欣赏倾慕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发乎情,止乎礼,当我娘亲知道任行远已有妻室,当下毅然离开了。

回来后作了这曲离殇

桃红冰心,花与谁?逐梦篱梳,情太痴。对影窗台,一阕兰词,吟语谁?风穿临颍,深林海。蹙暮天涯,两厢望。谁将红豆,抛情撒?对望无影,空尘砌。一地落花,花瓣成雨。碎红思雨,撕裂肺,一片冰心化作云,断红寸肠,欲断魂,擎天一梦,多少愁,雪寒临池,梦几何?

按照姐姐所说,以我娘亲的性情,如若至此不再相见,便绝对不会有后来的发生,我娘亲宁愿一曲断肠,思念成殇也不会主动去找任行远,但恰似是天意弄人,偏偏他们又再遇见,并且是我爹遇难,具体如何姐姐也不得而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