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闯山 【102】防患于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场发现毁林事件之后,立刻报了警。

听到风声的村支书牛东杰心里一阵慌张,别人不知道这树是谁毁的,他可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牛启发。

这小子胆子大有闯劲,又在打黄草岭坡地的主意,说不是他干的,谁信?

那天林场的人一车车地往黄草岭看现场,他就远远看到了。本以为林场会派董主任来交涉,两边因为土地归属问题一扯皮,最后林场把木头伐掉运走就息事宁人的。

哪知道那阵子林场正在迎接省厅工作组,这种毁林的大事万万不敢隐瞒,直接找了公安来破案。

所以后面公安干警下对林场、牛家堡和周边村子都下发了协查通报,他就悄悄给牛启发说了情况。

牛启发也察觉到了,在公安干警早起撒网各村侦查的时候,他就会悄悄避出去。

纸里包不住火,就算牛家堡的村民有意抱团阻挠侦查,可警方还是有其他技术手段,比如监控视频的还原。

林场监控的硬盘被一点点恢复,虽然缺失了不少,可有些半年前的数据都给恢复成功了。

警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去查看,就看到去年秋天开始,有个男子经常上黄草岭转悠。

他们甚至在乌漆嘛黑的夜间视频里,用技术手段锁定了模糊人影,经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作案人就是之前白天老去闲逛的人。

锁定目标,再通过各个摄像头拍下行动轨迹,警方已经确定嫌疑人就在牛家堡。

他们上门去走访,挨家挨户做工作,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线索,最后就把目标锁定在了牛启发身上。

苏望上次遇上的抓捕,江警官带队去他家走访,他母亲说不清儿子去向,情况就很明朗了。

警察当场向老太太说明,他儿子是犯罪嫌疑人,需要她协助调查。

没想到老太太不经吓,自己先抢着认罪,说树都是她毁的。

警方对这种情况见得太多了,当场先把老太太带回派出所调查做笔录,事后因为抓捕比较困难,老太太了解了法律和罪责情况后,表示愿意劝儿子自首,这才又被送回了家里。

没过几天,牛启发就被劝说自首了。

这才有了董主任再去派出所的事情。

“算这人识相,要是不去自首,他娘也是个包庇罪跑不了的。”苏望看菜上齐了,招呼着吃菜。他早晨起得早,早饭也没好好吃,早就饿

得不行了。

孙雨朦听得津津有味,吃了两筷子菜又问苏望:“他这种自首行为,在你们法律上要怎么判?”

苏望认真地纠正:“不是我们法律,是咱们国家的法律!”

他顿了顿,觉得应该法院以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牛启发的刑事责任。

这是他想到的适合本案的,最严重的惩罚。

孙雨朦吐吐舌头:“毁林牵扯出了刑事责任?我还以为就是个民事责任呢。”

苏望强忍着要去科普法律的冲动,补充了一句:“要是他当年拿着镰刀拦路,还殴打老耿的事情还有证据,还要重判!这种人骨子里就对国家财产缺少敬畏,一次治服了才行!”

苏望估摸着,法院还会让他赔偿林场经济损失,案值具体多少钱苏望心里没数,还得问董绍斌。

董主任在派出所已经算过了,张口就来:“至少六万,约摸着就是算8万也不多。”

孙雨朦张大嘴巴:“这么多?一棵树值一千块钱?”

董绍斌摊手:“现在不兴光计算木材的价值了,还有生态价值呢,真算起来,比一千块钱可多了去了!”

两个男人对着牛启发是没有半点同情,恨不得处罚再严重一些才好。

孙雨朦摇着头:“这个人要蹲监狱很多年吗?你们这种心态不好,要向孟广林学习啊,冤家宜解不宜结!”

苏望挑了挑眉毛:“我之前就说过,他这种毁林方式对社会的危害不太大,又有自首行为,说不定法院会先判赔偿林场经济损失,再认定毁坏财物罪名成立,判个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所谓判1缓2,就是对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处罚结果两年内暂不执行,由特定机构对罪犯两年内的表现进行考察,决定是否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如果在两年内没有犯新罪或者查出其他罪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啊呀,那可不太好呀!”董绍斌听苏望这么一说,心里突然觉得不太妙。

他是担心啊,这牛启发家里本来就穷,这下子再罚8万块钱,这家人就被逼到了绝路上。

这家伙又不用去监狱改造,在家里要是越想越憋屈,脑子一抽漫山遍野放起火来,那林场可就太危险了。

他把担心的事情说出来,苏望和孙雨朦都是目瞪口呆。

“人心难测,说不准呀!要是真这样,牛家堡这一家人恐怕完啦。”

孙雨朦咬着嘴唇,表情特别凝重。

苏望同样有些慌了:“这可如何是好?”

偌大的林场食堂里,阳光暖暖地照进来,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可他竟觉得后背发凉。

“别慌别慌,一定有办法。”董绍斌放下筷子又喝了满满一杯水。

突然,他和苏望同时一拍桌子:“有了!”

不光孙雨朦,就是隔壁桌上的职工都扭头看过来,不知道这平日稳重的董主任激动什么。

苏望伸手请领导先说,董绍斌从他眼里也看出了答案,就揭开了谜底:“扶贫工作组!我们去他家扶贫,给他关怀,化敌为友!”

孙雨朦的眼里也是放光,这个扶贫工作小组还是脱胎于她第一次的专题报道。

董绍斌是扶贫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去牛家堡扶贫是名正言顺,虽然过去他们大多数时间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过许多扶贫方案都是已经有了雏形,现在只需要去跟牛东杰聊一聊,商议实施阶段就行了。

三个人匆匆把饭吃完,立刻马不停蹄地去了牛家堡。

和预料的一样,那辆林场涂装的皮卡车刚到“搓板路”的路口,山门处就有人开始关大门。

“怎么每次来都有一种被当作土匪的感觉?”苏望嘟囔着下车。

看着山门紧闭,他感觉之前几个月的工作基本白干,忽然对孟广林当年的遭遇感同身受了。

董绍斌望了望前面的情况,立刻给牛东杰打电话,说明了来意。

牛东杰同意去说服村民开门,不过他挂掉电话的时候嘴角挂着冷笑:“这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糊弄小孩呢?!”

牛家堡人已经吃了好几次亏了,再一再二不再三。宗族会议已经开过两回,年长的人说要去山外找政府讲理。

在他们看来,黄草岭这块坡地本身就是有争议的,山民在自己村的土地上耕作,清理一下遮阴的林木,怎么还直接抓走了呢?!

年轻人直接嚷着要报复,拿出一些路上撒钉子、检查站和瞭望台泼油漆、给大树灌剧毒农药之类的损招。

面对群情激愤,牛东杰虽然是干部,对法律心存敬畏,可也只能温和劝阻他们等一等看。

现在立场的人送上门来了,他倒是乐得趁机甩包袱。

董绍斌和苏望浑然不知,他们即将遭受几十个山民的诘难,此时仍毫无防备地走向山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