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心愿 【72】曹书记的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雨朦笑了,笑得很羞涩:“我哪有这么好!你不知道地球上有三种生物,分别是男人、女人和女记者吗?”

苏望愕然:“女记者怎么了?”

孙雨朦咯咯笑了,仿佛是背诵百度百科一样说:“女记者就是具有女性的外表、男性的内核,刨根问底本事一流,走路带风加班不停,上得了大会堂,下得了小厨房,写得了稿子,翻得了围墙的奇怪生物。”

苏望拍手叫好:“这挺厉害的啊!怪不得人见人爱呢!”

孙雨朦吐了吐舌头,接着说:“比女记者可怕的,是女调查记者哦!就是常常单枪匹马上山下乡,见到地震、车祸就冲到最近处,面对血腥场面面不改色心不跳,比男人还爷们的那种!”

“哦,女汉子!”

“差不多吧,女汉子!”

她大概并不觉得这个词有什么不好的含义,说到高兴处心情还有些激动:“我就要做这样的记者,像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那样的传奇存在!”

“法拉奇?不太了解,是个名人吗?”

“哎呀,反正很厉害,采访的时候咄咄逼人,把基辛格、卡扎菲难住的那种!”

孙雨朦一边说着,一边又做了一次大口吃肉的样子。

苏望笑了:“你这形象明明是个女神……”

孙雨朦摇着头:“我才不做那娇滴滴矫情十足的花瓶呢!我要过轰轰烈烈的一生!反正朋友们都笑我,一接到采访任务,就放朋友鸽子,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能瞬间和不同的人打成一片,但很少有时间跟男朋友扯闲篇……”

她说得高兴,可一说到“男朋友”三个字,房间里气氛再一次尴尬起来。

苏望冒失地问了一句:“吃饱了吗?”

他已经不想再在这个房间里待着了。

孙雨朦点了点头,想抢着付账,结果还是苏望手速快先扫了二维码付款。

回林场的路上,苏望没话找话,说起李彦提供的建议来。

“如果林场实在不愿解决,你的报道也被毙了的话,我就只能让老耿提起劳动仲裁了。”

孙雨朦苦着脸问道:“老耿会愿意走法律程序?”

以她对老耿的了解,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她从情感上也不愿接受这个路子,因为她觉得曹书记人还不错,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扣在他身上有些冤;再说了,如果真走了这条路,就说明自己稿子被毙了,这两周的功夫白费了,那她怎么和老耿交代?

在她心底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所有人都会想到是苏望撺掇的,这对他将来的发展也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帮别

人把自己单位给告上法院,你说这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她叮嘱苏望这是最后的手段,在自己这条路走不通之前,千万别轻举妄动。

把车开到林场招待所,她去开了一间房住下。

这阵子苏望一直没腾出时间去附近租房,也在这里办了长租,好在乡镇物价水平低,一天三四十元的价格还算可以接受。

苏望跟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混熟了,那阅人无数的前台大婶一看他俩一起来的,立刻心领神会,把孙雨朦的房间开在了苏望隔壁,还好心给她打了折。

这招待所是林场的下属单位,反正是慷公家之慨,她一点儿也不心疼。

孙雨朦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住了,虽然这地方条件简陋一些,可致力于当女汉子的她根本没有任何嫌弃,直接回车里取了行李箱,亲手提上了二楼。

苏望想帮忙都插不上手,因为她说这是女记者的标配。

苏望今天调休,下午没有事情可干,本想跟着孙雨朦去见曹书记,结果孙雨朦却说这事他最好别掺和。

他就在房间里待着,桌上摊着一本《劳动法》。

他是既想复习司法考试的内容,又想从中寻找着对老耿有利的条款。

只是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根本静不下心来,他在房间里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又站起来漫无目的地转圈,跑到窗前发呆。

孙雨朦已经走进场部办公大楼一个多小时了,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时,曹书记办公室里,孙雨朦绝口不提老耿退休待遇的问题,而是当面感谢,上次报道因为林场的大力支持而获得了表扬,顺利实现了工作转正。

曹庆余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当然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意思,也不揭穿她,任由这小姑娘信马由缰东拉西扯。

大概是觉得感情铺垫到位,她才说起第二组报道的事情,要在林场树立典型,还要写一本报告文学作品。

曹庆余说这个简单啊,林场每年年底都要开表彰总结大会,评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随便拎出哪一个都够她写一个版。

孙雨朦看出他这是故意和自己绕圈子,干脆实话实说了:“我这组报道延续了前面的内容,已经采访完啦,就是前两天和您说起的老耿,耿卫国啊。”

“哎呦,他都退休了,这样好吗?”

“您看,他是老孟场长的传承人呐,这扎根大山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的老人,不配受到大家尊敬吗?”

“小姑娘,咱都是熟人了,就不要转弯抹角了,我看你今天来是为了他退休待遇的问题吧!上周你不是

还为这事儿找过我?”

“哎呀,我还以为您是贵人多忘事呢!”

孙雨朦吐吐舌头,故作淘气的样子。

要不说女记者有优势呢,在面对林场一把手的时候,有些话说得过一点也不会引起反感。

曹庆友“哈哈”一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A4的纸质材料来。

他从省两会回来之后,就着手安排工会牵头,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配合做了一个摸底调查。

目前林场下辖三大林区、10个工队、一共有护林点56个、检查站4个、瞭望台15个,总共有在职护林员170人。

“这里面九成护林员都没有社保,这是我们的疏忽。”曹庆余说的很诚恳,顿了顿又说了一些情况。

除了在职这批人,在林场的60多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已经退休离岗的护林员,这里面的数据就不太好统计了,有些人甚至已经联系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健在。

林场面临的困难,除了需要统计出这些人员中需要补缴社保的数据,加上目前在职人员的,还需要考虑到之前停薪留职的那批人。

过去二三十年里,推行承包制试点的过程中,林场为了鼓励职工分流,给他们安排了停薪留职,当时也没有约定社保这一块的内容。

“有句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耿卫国的这件事牵涉很广,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

曹庆余的眉头紧锁,看得出他是真心想为这些老人办成这件事。

这出乎孙雨朦的预料,在她的设想中,还以为这次来要碰一鼻子灰,被搪塞回去呢。

她忍不住说了一句:“您,跟我想的不太一样……”

曹庆余明白她的意思,接过话来:“我明年这时候就到点啦,算起来我也在林场干了十几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不想退了休之后还被人戳脊梁骨哟!”

孙雨朦笑了,对于曹庆余的说法,她似乎深有体会的样子。

她笑嘻嘻地说:“我们医院的家属院里就有这样的情况,有个老院长风评不好,退休的时候骂声一片,出门买菜遇上得罪过的人,就得躲着走!因为经常避不开,被那脾气臭的跟在后面骂一路,最后灰溜溜搬家了……”

曹庆余深以为然:“就是!林场2004年重新纳入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省里还发文,规定职工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由省财政承担。如果我们不给林场职工争取应得的权益,那良心上还过得去?”

他和孙雨朦的交谈十分融洽,仿佛这是一件迎刃而解的事情,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