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梦生,一梦死(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梦生,一梦死(8)

挟持住云贵妃的黑衣人一瞬倒地。

云贵妃站在原地,似乎是被吓到了一般,怔怔立在原地。只是那一双眸却没有情绪起伏,更说不上害怕。

左晋抬剑和剩下的黑衣人厮杀,将云贵妃推入马车中。

而黑衣人蒙着面,左晋抬剑要刺黑衣人,黑衣人却挥剑挡住左晋的剑,两人刀锋相抵,左晋推动刀刃,而黑衣人看似无力地步步后退,却和左晋交换了一个眼神,黑衣人马上就原地倒下,胸口的血痕蜿蜒而下,像是刚刚被左晋所伤。

黑衣人尽数被剿灭,尸体满地。

左晋走到云贵妃面前,

“娘娘,贼匪已然剿尽,娘娘可不必担忧。”

旁边的宫人看着这一场厮杀,都被吓得魂不附体。

云贵妃道,

“多谢左公子相救。”

两人眸光闪烁,谢人的没有谢意,救人的没有开心。

夏日的风穿过皇城,燥热得似乎要燃起宫殿。

杨晟走在宫道上,迎面而来的是杨碌。

杨晟道,

“二哥今日来得甚早。”

杨碌道,

“看来三弟近日里变了不少,可是父皇龙体欠安,三弟有了旁的心思?”

杨碌的眸中意味不明。

储君之位,多在君主身体出现问题时设立。以防万一。

而如今元帝当庭晕倒,此时自然是立储之机。

近日里,杨晟的性情变化颇大,平日里杨晟待他向来谦恭,如今,虽仍带笑,却已包藏祸心。

只怕自己是一直都忽略了这个弟弟,从前杨晟对他卑躬屈膝,百般讨好,唯唯诺诺,如今却乍然带了刺,到底是他疏忽了,竟不知是何时开始,杨晟已是这般面孔。

只不过,这十八岁的小童能玩得出什么花样,到底是小孩做派,不足为惧,杨碌思及此,讽笑两声,拍拍杨晟的肩膀,

“三弟何必冷嘲热讽,你我都是父皇的儿子,多尽尽心不是应该的吗?”

杨晟缓缓道,

“大哥死的时候,二哥可不是这么说的。”

杨碌眯着眸子,缓缓道,

“大哥那是为了保护父皇才中箭身亡,我作为弟弟,当然不希望大哥来世也受这般苦,我自然是在他临死前对他说来世不要再这般傻,这般尽心。你那时还小,怎能明白二哥的用意呢。”

风吹过琉璃瓦,带着刺目耀眼的阳光,琉璃瓦被照射得反光,直晃人眼。

杨晟抬眸,眸中荡漾着笑意,

“原是这样,那便希望二哥一直都秉承这种想法,可千万别像大哥那样去了。”

风乍冷,吹得人的衣裳贴着手臂哗啦啦地响。

杨碌大笑,

“三弟真是开玩笑。”

杨晟走近几步。

杨晟低声道,

“开玩笑的不是二哥吗?”

杨晟缓缓握紧手。

大哥怎么走的,二哥你不清楚吗。

杨碌唯眯起眸子,眸中冷意乍现,收起笑意,却换作一副悲悯的表情,道,

“大哥走得突然,我虽难过,但也必定同他一般孝顺父皇,若父皇有难,我自然要替父皇挡难,我可是一心为父皇着想,只怕是三弟你还小,并不如我一般,愿意为父皇舍弃一切吧。”

两人对峙,风从两人之间穿过,听不见半句真话,却是不谋而合地笑笑。

杨晟道,

“那便祝二哥像大哥一样,得偿所愿了。”

杨碌缓缓收起笑意,这竖子,句句锋芒毕露,不懂收敛,就算是性情大变,看来也不过如此。

杨碌道,

“此厢便不陪三弟谈笑了,我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姚将军急报给父皇,说已守住观山,准备反击,鄞州那边如今想是最急需将领的,二哥还得为此头痛一阵呢,这输看是不可能的了,赢了却是会立大功啊,三弟,你说是吗?”

杨晟闻言,面色似乎一下子难看了起来,

“二哥…说得是。”

杨碌得意地大笑,抬步就走。

竖子何足惧!

而杨晟缓缓转身,看着杨碌的背影,

想立功做储君么?

战场上,生死可就由不得人了。

杨晟的目光缓缓抬高,落在东宫的高阁檐角上。

东宫的高阁,看上去都比其他宫殿金碧辉煌,广阔高垠。

要当这最中间的那一颗子,要做棋局的天元,权势的中心。

可没有那么容易。

太医跪禀,

“陛下,您这病症来势汹汹,依微臣之见,应当是血不归经,之前您无缘无故昏迷了两日,想来不能用补药,或可用针灸一试。”

云贵妃道,

“陛下,您意下如何?”

元帝发须灰白,已是倾颓之症,双目却异常有神,

“朕之前忧心许久,昏迷只是因为乍然听闻大捷,大喜过望,朕无碍,不必针灸。”

太医还想劝,却被云贵妃一个眼神逼退。

太医道,

“既然陛下觉得无碍,那臣便告退了。”

太医额头上直冒冷汗。

元帝摆摆手,太医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有内侍递上托盘,上面放着几粒药丸,元帝拿过药丸吞下。

不多时,便愈发觉精气甚足。

一双眼亮得异常。

云贵妃道,

“陛下,关太尉进献的这丹药可真有效用?臣妾也想试试。”

云贵妃说着,将手伸向托盘。

元帝推开托盘,不让云贵妃碰到。

“爱妃何必相试,爱妃如今年华正好,怎需丹药?”

周围的宫人悄声退下,落下了内殿帘帐。

云贵妃道,

“陛下连丹药都不愿与臣妾分享,定是心中没有臣妾。”

元帝道,

“怎么会呢,朕可是最疼燕儿的了。”

云贵妃化名云燕。

而元帝看着她的面孔,像在透过她,看另一个人。

句句燕儿,不是在唤她,似在唤另一个人。

云贵妃道,

“可是陛下,臣妾说的事情,您还没有答应臣妾呢,那左家长郎,到底是臣妾的救命恩人,出身高贵,必然看不上俗物,陛下难道就不能依臣妾的,随意封个虚职替臣妾作为答谢?”

元帝道,

“那左家,不能委以重任,燕儿,你不明白。”

云贵妃道,

“臣妾可不想明白,明明就是虚职,怎么会是委以重任呢。”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云贵妃道,

“陛下,您答不答应臣妾?”

元帝道,

“朕依你,什么都依你。”

云贵妃柔声道,

“陛下,燕儿心中只有你一个人。”

这副相似的面孔,这个相似的声音,他自年少时,梦里想过无数次。

杨晟被殿外的侍卫拦住,

“三王爷,陛下正有要事要处理,还请您先回去吧。”

杨晟道,

“有什么事,是本王也不能听的?”

侍卫道,

“三王爷还是请回吧。”

杨晟微微皱眉,

“云贵妃在里面?”

侍卫道,

“是。”

杨晟笑,道,

“那便替本王转告父皇,说本王已经来过了。”

侍卫低头抱拳,

“是。”

杨晟走下台阶,一路走到外宫,而关无忘拿着一个檀木盒子慢慢悠悠地走着。

杨晟停下脚步,

关无忘行礼道,

“见过三王爷。”

杨晟看向关无忘手中的盒子,笑道,

“廷尉大人又来进献奇丹妙药了?”

关无忘悠悠道,

“陛下龙体欠安,自然是需要些补药,做臣子的,可不就是需要尽心尽力吗。”

杨晟笑。

关无忘的眸色却深了几分。

杨晟的眸中不是如他笑容一般的温和,而是冷冽带着算计。

那双几个月前还算得上清澈的眼睛,如今已是渡满许多明明灭灭的情绪,仍是那双眼,却与之前大不相同。

不过是十八岁的少年,眼神却锋芒毕露,阴沉至极。

关无忘无由来想到几个月前,

宫长诀站在宫门口,对杨晟笑着,道,

“王爷不必为臣女多虑,臣女要么便喜欢陪伴在我身边许久的人,要么,便是未来这世间身份最尊贵的男子。”

她一双明眸,勾人得似能侵入人的魂魄。

而杨晟站在原地,一遍遍轻喃着“世间身份最尊贵的男子”三个字。

而关无忘站在不远处,将一切尽收眼底。

关无忘微微皱眉,握着檀木盒子的手不由得用力几分。

杨晟看着关无忘一瞬失神的模样,笑道,

“廷尉大人年少有为,定然也知折良木而栖。”

关无忘缓缓抬眸看向杨晟。

杨晟缓缓道,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其中道理,廷尉大人不会不懂。”

“朝廷从前的倾向,可不代表以后,如果错过了投身后浪的机会,便会随着前浪极早地湮没。廷尉大人以为呢?”

关无忘沉默片刻,看起来像是在认真思考的模样。

关无忘忽然笑了,

“王爷葳蕤菁秀,臣也希望有荣幸,能做王爷的老师。”

关无忘剿灭陈王有功,当朝被封太子太傅。

虽是虚衔,而非实职,但到底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太傅。

杨晟闻言,笑道,

“关大人目光高远,本王亦希望,能有机会拜入大人门下。”

关无忘道,

“王爷如今正是年少,而二王爷早已过而立之年。二王爷这些年做的功课可比王爷多,王爷怎能知道,自己一定有拜入臣门下的资格,万一,是二王爷呢?”

杨碌这些年在朝堂势力盘踞,比之杨晟无疑是在朝堂上毫无悬念的压倒形势。

杨晟眯了眯眼,

“关大人不若等着瞧?待世事变化后,关大人再来与本王相见,亦不算迟,本王的府门永远为关大人敞开着。”

关无忘道,

“臣现在便想进您的府中,一探究竟。”

杨晟露出笑意,

“那本王就在府中等着关大人前来了。”

关无忘恭敬道,

“臣定然前去。”

杨晟笑着,与关无忘擦肩而过。

关无忘面上的谄媚笑容一瞬收起。

是否他将杨晟看得太简单?

如今杨晟这般模样绝非一日之功。

曾经杨晟一副不争不抢的模样,虽然跋扈桀骜,目中无人,但从未露出过爪牙。

如果那些伪装不是因为收敛锋芒,徐徐图之。

便是因为曾经真的对那个位置无意,装傻充愣地要免去争夺权势带来的损失。

可如今,为何又开始这般觊觎与野心。

关无忘握紧手中的檀木盒子。

恐于计划有碍。

宫长诀坐在桥上,夜莺取来药膏,要替宫长诀敷药,

宫长诀忙道,

“我自己来吧。”

河水在桥下流过,四周的树郁郁葱葱,风一过,便沙沙作响。

下午接近傍晚时的阳光已不那么烈,柔和得似桥下流水。

暮蝉声响,云散碧天长。

似乎能听得见远处的钟声悠悠响起,震荡一群飞鸟,摆成人字型从天空中飞过。

天际慢慢出现胭脂般的颜色,瑰丽的红,浪漫的紫。似彩缎一般,从极远的天空慢慢地向她的方向延展而来。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晚霞倒映在她眸中,她似乎回到了年少时,她一身红衣,策马扬鞭,百步穿杨之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