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一十二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你退让了几步,但是他们却是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直接恨不得连你一起送上去,为此还不惜叫了外人一起揍你,你还不如直接先掀了桌子,然后灭了两位哥哥的道统。

如此说来,也许差不多,没准吧!

二位哥哥的态度就会对你好的多了!

其实截教要是在一开始就是共同进退,说实话,人阐再加上西方教那都不是个,一打三轻轻松松的,完全没有压力啊!

至于女娲,说明白就是和那些文青一样,贱人就是矫情!

说实在的你又奈何不了人王,大气一点,更何况他也是被人坑了啊!

你不去找罪魁祸首,然后叫人败坏人家基业,引动人间战争,结果万千孽业加身,平白消减自身气运啊!!!

女娲算是最要面子的一个,但是心智也是最不成熟的一个。

其实你完全可以没事去火云洞坐坐,和你的哥哥拉拉家常,圣人也是人啊!

你本身就是人族圣母,再加上你的哥哥成了三皇五帝,对吧!

你这还需要担心自己怎么样嘛!

你还要怎么样啊!

躺着吃气运,它不香吗?

就是你直接打到西方教门庭,他们也不敢对你怎么样,要是谁敢招惹你,你就不让他传教了!

你的意见绝对会引导大部分的人族的意志的啊!!!

对不对,这让才是你人族圣母的最佳发展路线,携人族以令诸圣啊!!!

哎!就这,哎················

好了回归到正题,帝辛来到了闻太师的面前,对着闻太师说道:

“太师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太师啊!您可是我大商的定海神针啊!如今之际,太师唯有您才可以收拾西岐的乱臣贼子了。”

闻仲闻言立马就跪了下来,神情慷慨,闻仲一生为了大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再次蒙得帝辛看中自然是愿意随军出征啊!

“臣闻仲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不愧是我大商的定海神针,闻太师这位是申公豹大夫,此一去还需要二位精诚合作,毕竟这一次可是一次大劫,阐截二教一定会引发大战的!

申公豹大夫虽然出身阐教,但是和截教的各位仙人的关系都不错,闻太师你也是金灵圣母的弟子,你们肯定会谈得来的啊!”

帝辛把投奔大商的申公豹带了出来,介绍给了闻太师认识。

“见过闻太师!”

申公豹样貌不凡,并非是一般影视剧中的哪一副尖嘴猴腮的德行,要知道元始天尊那货是谁啊!!

你要是长得丑,你都见不到他的好伐!

申公豹能够拜入他的门下,资质样貌样样俱全,并非是和姜子牙一样是因为为了封神才收的他。

只不过申公豹的心性还是太像一个小孩子了!

要做就做的绝一点,你那么一点点的添油是干毛线那!

多请点人,灭了姜子牙不就完事了,然后不行直接就拜入通天门下吧!

所以啊!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帝辛作为一名君王越来越合格了,把任务交代下去了,帝辛也就离开了。

申公豹和闻仲相处的还是很不错的,很简单,申公豹是真的会来事并且有相当大的本事,而闻仲是很欣赏这种人的啊!!

原著不喜欢费仲尤浑,就是因为他们毫无用处,只会谄媚君上,这种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现在的话,费仲尤浑和闻仲的关系很不错的,大部分军中的消息都是他们一起商议的,关系不错。

经过几人的商议,决定择一几日启程。

话说几人择吉日祭宝纛,杀牛宰马,不日起兵。话说几人辞别了帝辛,放炮起兵。此时夏末秋初,天气酷暑,叁军铁甲单衣,好难走,马军雨汗长流,步卒人人喘息,好热天气。叁军一路行来,怎见得好热?

万里乾坤似火龙,一轮火伞照当中;四野无云风尽息,八方有热气升空。高山顶上,大海波中;高山顶上,只晒得石裂灰飞;大海波中,只蒸得波翻浪滚。

杯中栖鸟,晒脱翎毛,莫想腾空展翅;水底游鱼,蒸翻鳞甲,怎得弄士钻泥。只哂得砖如烧红锅底热,便是铁石人身也汗流。

叁军一路上,盔滚滚撞天银磬,甲层层盖地兵山,军行如骤雨,马跳似欢龙;闪翻银叶甲,拨转皂雕弓。正是:喊声振动山和泽,天地乾坤似火笼。

话说闻仲等人马出五关,申公豹自行去招揽八方道友了,一路行来,闻仲传令:“茂林深处安营。”

之所以在这里扎营不去会和,就是因为想要出奇制胜,打西岐一个措手不及。

随后闻仲命军政司修文书,报与帝辛不表。

一日,子牙升相府,有报马报入府来:“西岐山有一枝人马扎营。”

子牙已知其详。前日清福神来报,封神台已造完,张挂封神榜,如今正要祭台。传令:“命南宫、武吉,点五千人马,往岐山安营;阻塞路後,不放他人马过来。”

二将领命,随即点人马出城。一声炮响,七十里,望见岐山一枝人马,乃成汤号色。南宫对阵安下营寨。

天气炎热,叁军站立不住,空中火伞施张。武吉对南宫曰:“吾师令我二人出城,此处安营,离为叁军枯渴,又无树木遮盖,恐叁军心有怨言。”

一宿已过。次日,有辛甲至营相见。丞相有令:“命把人马调上岐山顶上去安营。”二将听罢,甚是惊讶;此时天气不可当,还上山去,死之速矣。

辛甲曰:“军令怎违?只得如此。”

二将点兵上山,叁军怕热,张口喘息,着实难当,又要造饭,取水不便,军士俱埋怨不顾。且言闻仲屯兵在茂林深处,见岐山上有人安营,纣兵大笑。

此时天气,山上安营,不过叁日,不战自死。鲁雄只等救兵交战。至次日,子牙领叁千人马出城,往西岐出来。

南宫造、武吉下山,迎接上山。合兵一处,八千人马,在山上撑起了幔帐。子牙坐下,怎见得好热?有诗为证:

“太阳真火炼尘埃,烈煎熬实可哀:丝柳青松摧色,飞禽走兽尽罹灾。凉亭上面如烟燎,水阁之中似火来;万里乾坤只一照,行商旅客苦相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