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权术计谋【捉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这句至理名言适用于任何地方,当然也同样适合皇宫。纵观历史,你会发现,剧烈的皇权争斗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清代前期,从□□□□哈赤到到康熙皇帝的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是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的的关键时期。但无论国家大事多么紧迫,军机政务多么繁忙,始终不能摆脱激烈的皇权斗争,以至于像康熙、雍正这样堪称名主的皇帝,也被众皇子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人类通常都自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于是世宗雍正即位后,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皇太子,而是将立储谕旨秘藏在一个匣中,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直到皇帝驾崩时,才能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封,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不的不说,这种方法相当高明。它令所有心仪皇位的皇子都心存希望,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自身的形象,意图赢得父皇的好感。而且,由于皇子们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也不容易形成各种围绕皇子结成的政治集团。

办法是好的。可上有政策,下面就一定会有对策。争夺皇权的斗争,既然不能搬到台面上来,桌子底下也是一样的。于是此后的争夺,变得平和隐秘起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权术和计谋的较量。

雍正皇帝的儿子活下来的少,乾隆本身更是少有波折,然而永琮不同。他的父亲乾隆自身长寿,儿子也不少,算上他自己,光序齿的就有17个。到乾隆三十年,永琮二十岁为止,除去历史上在这一年去世的永琪,再去掉出继宗室的永a和永,活下来的还有7个。有能力竞争帝位的人太多,加上永琮自身的变数,给未来增添了太多的不确定。

连他这个历载不满两岁而亡的人,都能活下来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永琮觉得目前历史并未发生巨大改变的原因在于,他这个穿越过来的小蝴蝶太小,自身参与的事件太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飓风必然席卷到大清的每一个角落。

既然历史的改变已成定局,若还紧抱着历史不放,就变得非常不现实,那么早作打算就成了永琮的必然选择。

要想在乾隆身后即位,良好的身体是最首要的,连自己父亲都活不过,还谈什么。结交大臣是最傻的,可能的话连自己亲舅舅家都要少去,可在朝中没有势力也不行,利用未来的历史提前招揽最佳。在诸位皇子中,人才不少,除了敌对的永琪、嘉庆无法拉拢之外,其他人年龄都小,很好洗脑。

这其中皇十一子永w又是重点拉拢的对象,这位在乾隆五十四年,被乾隆封为成亲王的,是打破了‘亲王无领军机者’的牛人。好在众兄弟到了六岁都要到上书房,从小一起读书习武,有的是拉近距离的机会。

永琮反复思考了几回,定下了他今后的处世原则。在朝中应效仿雍正,做表面上的纯臣、孤臣,暗中培植亲信;在兄弟中要融合康熙时期的雍正+八爷党,兄友弟恭,为自己的将来增加助力;在后宫里,坚决站太后身边,对他人态度公正,不偏不倚,找机会打击异己;在待人上,要有风度又不失身份,封建王朝中“平等”是最没可能实现的。

其他的不难,难的是永琮要想争夺储位,得先在乾隆面前,做一个聪敏好学,善于书画,精通多语,骑射尤佳,学问不差,做事周全,性情沉稳,体会上意,讨他开怀,深得圣心的“十全孝子”。

永琮向来聪敏好学,书画和语言可以用心,骑射及学问需要努力,沉稳周全早已练就,讨人开怀不难,体会乾隆的意愿和心理就不好做了,做得太好会成为众人的靶子,做的太差会失去角逐皇位的机会,只有彻底掌握好尺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乾隆十九年,准噶尔内部纷争加剧,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在额尔齐斯被准噶尔部偷袭,兵败后率部向内地迁移,请借清军之力翦除政敌达瓦齐。

这天午膳前,乾隆招来众皇子,于养心殿设宴,并考较功课。众皇子刚坐下不久,军机大臣傅恒闯了进来,跪下奏道:“西北边陲送来的加急奏折,说准噶尔部内讧,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兵败前来投靠,欲共抗达瓦齐。”

乾隆听到消息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急忙接过傅恒递上的折子,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这时,刘统勋、陈世倌也都闻讯赶来。永琮等人见状向乾隆请辞,乾隆未允,反在刘统勋和陈世倌看过后,把折子给众人看看,待永琮他们看后,乾隆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傅恒等人都没开口,他们知道乾隆现下并不是在问他们,而是在考较在场诸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