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61 消息满天飞(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尚源的请求,罗观岂有不答应之理?

罗观当时到县信访局的时候就有一种想法,如果自己在信访局打不开局面,或者是碰到什么难题,那就把李尚源弄过来,让他去冲锋陷阵,就算是出了事,李尚源的家人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

可以说,李尚源就是自己手中的挡箭牌。罗观岂能轻易地放走这个挡箭牌?

“尚源,是男人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如果连女人都要别人来指定,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个事,我应了。我给你爷爷说,继续跟着我。”罗观拍起了胸脯。

罗观打开手机,李尚源就马上拨通了李万年。

“老爷子,我听说你要把尚源调到中直机关?我建议尚源先不要上调。尚源需要的不是上浮,而是下沉。如果年轻的时候不下沉,不接地气,时间一长,官当大了,想了解基层就难了。你听到的都是奉承,看到的都是鲜花。就算是真的下到基层,那也是听不到真话,看不到实情,等于是葫芦掉到水井里,还是在下边漂着。”罗观说道。

没有听到李万年的回音,罗观继续说道:“一个人成长的高度,取决于工作的宽度与积累的厚度。基层锻炼必不可少。”

李万年马上就表态让李尚源继续在罗观手下锻炼。其实李万年当时让罗观决定,也只是为了缓和一下儿子与孙子之间的关系。李志远岂能不知道基层锻炼的好处?只是因为李尚源反对与章家联姻,他才提出把他调到中直机关的。

听到李万年让他继续跟着罗观锻炼,李尚源十分高兴:“罗哥,这下我就放心了,以后就可以经常向你请教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把我当你的挡箭牌了。与其说经常向我请教,不如说经常跟一苇切磋。”罗观笑道。

“我倒是想跟她切磋来着,但不知道咋回事,总是捅不破那层窗户纸。”李尚源道:“罗哥,我看你比较有经验了,能不能教教我?”

罗观与李尚源待在一起,就有些恢复了年轻应有的活跃和轻松:“对付女人嘛,伟人都说过了嘛,叫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跟恋爱有什么关系?”

“以女孩好恶为中心,殷勤一点,自如一点。就像我。”罗观说道。

切,李尚源感到罗观就是在敷衍他。

李尚源看到罗观桌子上一堆纸,就随手翻了番,看了几页马上就不说话了,而后一脸吃惊地看着罗观:“罗哥,你没出过国吧?这些事情你怎么这么清楚?”

李尚源看到的只是前一部分,前边说是说历史、摆现状,到后边才能够狂想,狂想也得有根据,不能瞎想。罗观在介绍互联网的历史和现状时举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说,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华夏第一封电子邮件。

对于李尚源的疑问,罗观并没有正面回应:“这是秘密。你先说,这些行不行吧?”

李尚源又继续往下看,越来越是来劲,边看边赞叹。看完之后,李尚源问道:“罗哥,我算是彻底服了。我在美国6年,对互联网本身就感兴趣,我感到这将成为未来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而你的狂想,我看一点都不是狂想,我感到互联网正在朝你说的方向发展。”

李尚源的肯定让罗观松了一口气,毕竟他的狂想,李尚源还能够接受。这也说明,李尚源在国外几年也不是白学的,最少他对新经济、新产业有浓厚的兴趣。

“罗哥,美国各大公司现在都兴起办网站,一些网络开发公司也应运而生。我想你的估计是对的,从年底开始,中直机关、央企等等也会开办网站,这对你的淘贝来讲,是一个重大机遇。”李尚源说起正事来,也是一本正经、头头是道。

看到李尚源侃侃而谈,罗观忽然想起,自己只顾把李尚源当挡箭牌了,却忘了李尚源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至少,在对互联网的理解和方向的把握上,李尚源应该算得上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为什么不把李尚源拉进来呢?

“尚源,有没有兴趣,加入淘贝公司?”罗观直接问道。

“哈哈,罗哥,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说实话,我还真是缺钱啊。”李尚源笑道。

别看李尚源家世显赫,并不缺钱,但李尚源本身没有什么收入。而李尚源大手大脚惯了,经常向父母要。而李志远总感到李尚源就是个纨绔子弟,根本不给他钱,母亲总是偷偷给他零花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李尚源花着母亲给的钱,总是有些心虚,万一哪一天断供,李尚源就只能过苦日子了。

其实也有不少人想攀上李家,就找到李尚源,少不了送钱送卡什么的。但李尚源毕竟出身大家族,基本的尊严和底线还是有的。当然,结果就是李尚源只能是量入为出了。特别是当李尚源到了北召县之后,环境改变了,条件艰苦了,也没有过去灯红酒绿的诱惑了,李尚源反而是沉下心来,过去摆阔比富的心态基本上消失了。

李尚源一回到燕京,就少不了参加一些公子哥们的聚会。其他的公子哥们花钱如流水,李尚源却是囊中羞涩,有时候免不了会让一些公子哥看不起。

这倒是无所谓,李尚源最为尴尬的就是有一次他豪情满怀,向魏一苇许诺,一定要在她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一台斯坦威,是专属于她的。尽管魏一苇说他是吹牛的,没有放在心上,但李尚源却是认真的。李尚源没想到买一架这样的钢琴得一百多万元,怎么弄到这笔钱,李尚源绞尽了脑汁,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罗观让他加入“淘贝”公司,李尚源求之不得,马上说道:“罗哥,谢谢看得起我,咱们一起努力,华夏的互联网,将来就是咱的天下。”

“先不说将来,先说眼前。有空的话,你、我、秋总、李晓红在一起坐坐,商量一下筹办淘贝公司的事情。我想是这样的,由李晓红任公司的董事长,她算是技术入股了,汉宫秋作为大股东,主要是资金入股,你呢也是公司的大股东,主要是资源入股。”罗观说道。

李尚源早就看出来罗观与李晓红的关系,心想,什么技术入股啊,李晓红不过就是罗观的代言人罢了。不过罗观的这个《华夏互联网发展之二十年狂想》的的确确是公司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对于自己是资源入股,李尚源也明白,罗观就是想利用他的优势,为公司的发展扫清障碍。现在办什么事都得找人,没有人你就寸步难行。办一个公司,有可能连跑多少趟,最后告诉你,你的资料还缺什么,你找齐了这份资料,他又要说你缺哪一份,反正把你折腾得没有脾气。有的人开公司,跑了一百多道手续,盖了60多个印章,等公司开起来的时候,商机已经没有了。

成立公司的事情,由李尚源出面即可。还有把前世的几个网络牛人拉进来,光凭李晓红也不行,李尚源如果出面,就完全有可能把这几个心高气傲的互联网大佬收至帐下。

罗观本来还在担心,李尚源会不会拒绝自己的邀请。没想到李尚源这么痛快地答应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罗观就是想通过合作办公司把自己与李尚源拉到一条船上。一旦自己的互联网帝国一旦形成,李家人自然会对李尚源刮目相看。等他们知道原委之后,自己就能够与李家形成相对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人情淡漠、金钱至上逐渐成为社会学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因此,罗观要与各方面处理好关系,不仅要考虑人情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抛开了经济讲人情,那就是形而上。

李尚源回到王营村之后,罗观也就不再“闭关”,马上回到了信访局。仅仅就是几天的功夫,北召县的消息是满天飞。谁准备去哪里,谁可能要靠边,谁可能要提拔,除了信访局的干部好一点,其他单位的干部的心思早已经不在工作上,几乎人人都成了包打听。

关于罗观的传闻没有新的版本出现。看来蔡新成是真的要让乔德伟离开,让自己替代乔德伟了。孙虎从北召县离开,县委办公室综合科的副科长听说也有了人选,是陆德一的关系。李超从缘酒公司离开,总经理的位置空了出来,听说有可能是建设公司的副总要过去,这个是蔡新成的关系。

还有一个消息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朱发永提升为公安局局长,李长山不再兼任公安局长。当然,县里无权决定一个处级干部的升迁,但是县里没有决定权,可以行使建议权。就这个建议权,也得通过县委常委会。即使如此,也够让人琢磨一番的。

很显然,蔡新成对李长山进行了拉拢。李长山是个副县长,也不是常委,但他兼着公安局长,这大大增加了他的分量。有可能李长山没有接下蔡新成抛来的橄榄枝,导致蔡新成坚决拿下李长山公安局长之位。

朱发永一直以来都是市政法委书记陆德一的人,陆德一与蔡新成结成了联盟,蔡新成总得给他一些好处。大家感到,李长山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