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五十六章 说主管除障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强生忙着接待安排来在全国的各家航空院所和航空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这次来的人多,总共有300多名航空界精英,而且各地的相关单位都陆续派人前来打探虚实,其中很是有些航空单位积极主动的要求参加项目组,一时间把他忙得团团转,航空部下属的招待所都有些安排不过来了。

而总经理江同和总设计师诸德培,以及总工程师胡溪涛,则负责组织研发团队的架构,建立了各个研究项目小组。他们还把项目方案上报了国务.院,项目计划书和方案已经送到了领导人的案头。

三月中旬的一天,吕东带着林强生走进了航空工业部,见到了部长莫文祥和副部长何文志等领导干部。

中航技是由航空工业部组建的,下面的动态上级当然一清二楚,今天就是请主要投资方东星集团的林强生过来,商谈双方的合作计划。

林强生也十分看重航空工业部的影响力和实力,他们拥有专业配套的一大批技术先进的飞机制造厂航空机械厂航发工厂等,此外还有航空科研院所,在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发布研究计划,项目审批,经费调拨等等,航空航天方面的事情都归这里管辖。

研发民用飞机涉及到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强度材料燃气涡轮飞机试验生命保障飞行控制航空电子学制造工艺测试技术等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东星集团没有这样的技术储备,而找航空工业部是最好的选择。

吕东作为和事老把大家都聚集到了一起,他向莫文祥和何文志介绍了mpc75项目,并说道:这次西德方面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在这个共同合作的飞机项目上,我们起码能够获得很多关键技术,这对推动中国航空工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莫文祥点头说道:这个意义很大,赵总理也把我找了去,他听说了这个项目很是关注啊。他看向林强生笑道: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姜燮生刘纪原孙家栋三位副部长也都点着头,孙家栋还向林强生笑道:小林啊,你又要搞大飞机,这可是个大工程

两人很熟悉,孙家栋是卫星火箭方面的专家,还是中科院院士,东星集团采购的三颗通信卫星已经发射了一颗,另外两颗改进型技术要求高还没有完成,新型卫星预计将在87~88年开始组装。

林强生笑着和孙副部长说道:我十分看好国内的航空市场,据我们和mbb公司的调研分析,在未来国内的民航支线客机的需求量将在700架以上,全球中型客机的需求量更是在1000架以上。大批中型民用客机将会在十年后超出寿命需要更新换代,我们的mpc75性能优越,在节油环保地勤维护安全性上都很有竞争力,正好赶上了那个时候,是各家航空公司最好的选择

你倒是信心十足孙家栋笑着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我听说你们这个项目要投资14亿美元,好家伙,这个投入可不小啊,我们航空工业部有你这么富裕就好喽

哈哈,是啊,看看人家这个中型客机的投资规模可不简单在场的副部长们也都感慨的说道。

其他两位副部长也有帮腔的意思,这笔外汇对航空部实在太重要了,只要有几亿美金他们就能重新上马不少项目,让多少濒临倒闭的科研院所航空航天单位起死回生,恢复生机啊

这时大家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聚集到何文志的身上,何副部长主要负责民用飞机,麦道82也是他主抓的项目,他也曾经负责运10的试飞工作。

在八十年代初期,何文志为了运10可谓是倾注了一腔热血。运10项目由于技术落后不得不下马,他就非常失望。

现在麦道82好不容易要落户中国了,重新看到了曙光,而且麦道公司还会把飞机生产线搬到中国,更是承诺将1985年开始研制的麦道90拿到中国来生产。

前有运10,但那是完全按照苏联模式生产的,不符合国际先进标准,但这个项目也为中国大飞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有麦道82项目,让中国学习欧美的先进工艺标准,优秀的管理体系,两个项目相辅相成。运10作为基础,麦道82作为升华,将来国内的航空业再消化了麦道技术,自己就能够制造大飞机了,何文志不仅一次这样的畅想着,也是这样和人说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这个什么中德mpc75中型支线客机项目是个什么玩意,东星集团不用说了根本没有航空技术实力,而德国更是缺少整体性的飞机研发能力,mpc就是个纸面上的东西嘛,哪有麦道82这个实物来得保准

所以何文志副部长现在就很纠结,一方面林强生的东星集团有着强大的财力,而另一方面他不希望将来出现无谓的争端,出现干支之争,这样就把麦道82项目给干扰了。

见部长和几位副部长都表态支持这个项目,何文志不得不发言:林先生,我们是欢迎你投资国内的航空事业的。

他先是支持,但紧接着就开始打击mpc75项目,对林强生说道:但是,眼下麦道82正处在关键时期啊,前几天我还给张镇中打过电话,他说首架麦道82将在今年6月份组装完毕

这么快,不错啊有人赞道。

众人也一片惊讶,没想到这么快就组装出麦道82飞机了,从去年8月开始到今年6月,也就是八个月啊,这个速度可以,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挺高兴。

何文志笑着向林强生问道:小林先生,你真觉得将来中国需要那么多架飞机你可知道,麦道82的载客量有147座,可是比什么mpc多出60个座位,一下子能多拉这么多乘客,你们的mpc75天生就处于弱势啊

林强生点了点头,附和着何文志说道:麦道82是中大型客机,自然要比中短程的mpc75装的人多,我甚至觉得麦道82将来会成为国内的主流干线客机。

哦何副部长惊讶的拍了下桌子:对嘛,依我看你就不如把钱投入到麦道82项目上来,我们现在已经有麦道公司给的全套技术专利,吸收消化了这些技术,中国就能制造大载客量的干线飞机,有什么不好

林强生露出了笑容,出乎众人意料的点了点头:可以,我也觉得吸收消化麦道82的技术至关重要

众人一下子都震惊了,连何文志也没想到林强生会这么说,他疑惑的问道:什么,那你对mpc飞机是怎么想的

吕东也说道:是啊小林,你不可能两者兼顾啊

林强生说道:首先我要说一点,中国必须培养自己的民用飞机设计人才,这是我们这个大国必须要这么做的,美国不可能给我们核心技术,所谓的合作制造,美国人是只给图纸和现成的材料,让我们搞最简单的加工而已。

这个你说得对,但是我们早晚会突破的何副部长仍然坚持。

林强生摇了摇头:那需要多少年,麦道90研制完成取得适航证也要到93年~94年了,我们再开始研发它的核心技术,又一个十年过去了

莫文祥和几位副部长也都点了点头,承认林强生的这个预测时间上差不离,一想到20年后才能坐上国产大飞机在场的人就不胜唏嘘,连何副部长都有些黯然了。

大家一时之间都沉默了,何文志艰难的问道:难道你就能保证mpc飞机的国产化率

林强生铿锵有力的说道:至少20年的时间能让我们培养起好几代飞机设计人才,至少我们和德国联合研制mpc75,在技术专利上不会受制于人。

他转头向莫文祥部长和几位副部说道:国际合作是有很多限制的,倘若将来麦道公司觉得中国妨碍了他们的生意,麦道可以随时放弃与我们的合作啊,美国人垄断了中国的蓝天,那还需要我们吗林强生摊了摊手看向众人。

何文志的脸色极不好看,他想要反驳但是这时候打保票美国人不会背信弃义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哼哼说道:年轻人,不要把人想得那么龌龊,我还是接触了麦道公司的一些人,他们都很光明磊落

林强生点头说道:这样吧,我提供1亿美金无息贷款给航空部,只要部里让我们东星集团参与吸收消化麦道82飞机的技术,怎么样

莫文祥和吕东惊讶的对视了一眼,莫部长笑道:好啊,你这个小同志,转眼投资就变成贷款了

林强生也笑着说道:这1亿美元不在mpc项目之内,这总可以了吧

他看向何文志说道:何副部长,我向你承诺,mpc75不参与和麦道82的任何争论,将来也主要做支线市场,两个项目相辅相成,应该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何文志有些心动,林强生这个提议还是可以的,其实他也知道,今天根本阻止不了mpc项目通过,航空部实在太需要东星的那一大笔投资了,另外还能有1亿美金的贷款投到麦道82项目上就是胜利。

这是莫部长也做起了何文志的工作,说道:老何,我看正如小林说的,这两个项目可以和平共存,没必要非得争个高低,以前的教训太深刻了,现在需要大家心平气和的闷头搞技术,不搞无谓之争

何文志暗叹了口气,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同意上马mpc75中型支线客机

虽然何副部把最后几个字念得极重,但是林强生还是高兴的笑了,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只要航空部不干扰就行。下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民航总局,不过还有十年呢,可以慢慢的做工作。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