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韩信的统兵之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另外的两人一个是鲁班输,对秦朝的典籍了解,还真就当着骆阳的面在那典籍中找出一本不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墨家机关图。不过里面的东西不仅仅是机关,还是设计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骆阳索性就让鲁班输专门援救这本墨家机关图上的东西。

还有一人名张仓,此人倒是最合骆阳眼下的心意,是一个会造船的主,且水性不错。但听闻他说的造船方法之后,骆阳还是不由的一阵感慨,事情真就不能着急。

根据张仓的说法,造船用的木材要自然阴干三年之后方才最好用,所以骆阳急切建造船只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但造船厂地址还有所选木材的地址骆阳都已经选好,造船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全部交给了张仓去处理。

回蓟城的时候,骆阳真就带走了阳城廷最先研制出来的玻璃,这东西如今还用不到军事上,唯一的作用就是美观,所以骆阳只是拿回去摆在王宫的案几上观赏而已。

这一次的尚坊之行可谓是让骆阳满心的欢喜,一下子自告奋勇的出现三个大工师,而且是真材实料,有那个能力的大工师,如此人物在骆阳这里绝对是最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都知道中国在清朝初期国力都是世界第一级别的,不是中国人没有创造型的人才,而是很多时候各大君王都不能给他们机会。

满心欢喜的回到蓟城,下了王撵的一刻,骆阳看着那宦官小心端着的玻璃制品还是一个劲的笑。

可是这次回到蓟城,不知道怎么的,骆阳的心中总是有那么一股异样的感觉,究竟是什么异样的感觉?这一点骆阳还不清楚,可是总感觉要出事。

就在他回到那临时被改成的宫殿中时,蒯彻、乐平、还有步卒营地的李兵将都在门外踱着步。门内是一脸无趣的韩静儿趴在看机上看着他们。

麾下的两位大能加上一个兵将亲自来这里站岗,这阵容还真就让骆阳感到很是不妙。

大步走上前去,不等骆阳开口,那几个家伙已经是走了过来。乐平不善言语、李兵将职位地上一等,所以在行过礼之后,蒯彻最先开口说道:“您可是回来了。启禀君上,军中出了些大事。”

“军中?军中出什么大事了?”骆阳想了想可能出事的地方,猛然一惊道:“莫不是韩信出事了?”

“是他那出事了?”蒯彻小心的拱手。

“怎么不早说,究竟是出了何事,你来说——”骆阳脸色一沉,一根手指指到了李兵将的脑袋上:“不是说,如果有变两万步卒都得护着韩信的周全吗?”

“这,哎呀——”李将军的一侧脸庞汗珠子都下来了,却不想这闹的似乎不对,当即急切的说道:“不是韩信将军他人出来事,是韩信将军这几天杀了降卒军,两万人——”

“两万人?”这一刻,骆阳不由的一怔,在他身后的宦官下意识的一个颤抖手中的盒子差点没有掉落在地。

“具体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短短的十余日,他为何就杀了两万人?”听到韩信并无事,骆阳这时也冷静了下来,没有那么的着急了。

“具体的属下不知,韩信将军自那日到了军中之后就下令我们还是负责两万大军,那五万降卒他都是自己负责操练,准确的说是从君上前往尚坊的前一天,韩信将军开始杀人的。

但军中有军纪,犯了错处决几个正常,但后来这几天就越来越多了,昨日一口气杀了四千,属下这才不得不今日一早来找君上汇报。”李兵将急切的说了一大堆。

不过人家说的不差,军中有军纪杀人也正常,可是韩信这几日的时间杀了两万人,这是不是就说不过去了?

“走,随本王去军营,本王亲自去看看这其中有什么门道。”骆阳抿了抿嘴,朗声说道。

“这次,君上怕是要发火了。”身后蒯彻对着乐平无奈摇头:“这个韩信,哪里来的这么大杀气,一上任就杀了这么多人——”

两乐平倒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值得尴尬的笑了笑道:“军中的事情咱们就不要瞎操心了,丞相可有闲暇,乐平府上有些美酒,不知道丞相……”

“有闲暇,都快三个月不沾酒了,你这不是沾老夫我蛔虫吗?”

……

军营,四周都是无遮无拦的空地,没有房屋,一律的行军帐。

微微吹拂的风中,韩信一身将军的甲胄,手握着一把赵敛专门为暗卫打造的那种类似后世武士用的那种刀。

宛若苍鹰一般锐利的目光直射面前的三万兵卒。

骆阳自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韩信身后不远处,没有宦官的跟随就一个人,他就是想看看,这些时日韩信究竟在搞些什么。

目光所及,三万大军按照高低的顺序整齐有序的战立,在整个队伍四周有大约千人是原本的辽国步卒,他们没有加入这三万降卒的方阵,而是手持着兵器静静的看着这三万人。韩信一手撑在刀把上,另外一支手中紧握着一支令旗。

不多时,韩信挥舞手中的令旗,大军开始根据令旗的意思左转,这其中有转错方向的,或许是依旧没有记住令旗的意。这一部分人直接被周围监视的一千兵卒拉出阵型,然后就地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行军帐,不多,仅仅十下,但却是每下都能够听到很重的敲打声。

骆阳依旧在后面静静的看着,因为这没有什么,韩信做的没有错。

但就在此时,一个受到惩罚的兵卒忽然大吼了起来;“韩信竖子,你有本事就将老子这些人都杀了,别说是杖刑,就是砍头老子也要跟你死磕到底。”

韩信的眉头皱起,他实在是不想再杀人,可是这些个家伙偏偏不识趣,总是这般的作对,如此军心何时能稳?身为将军不能让部下听话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摇了摇牙,韩信正要开口,却是听到身后先传出了一个声音:“既然你这么有骨气,那就可以去死了——”

转过身,骆阳看到韩信一步步的走到了自己的身旁,赶忙拱手道:“末将参见君上——”

“不用多礼,”骆阳只冷冷的回了一句,在这之后扫了一眼韩信身上的佩刀:“这兵器能否借本王一用。”

韩信当即将那刀去下双手奉上:“君上——”

骆阳也不接,只是握住了一侧的把守,将兵器缓缓的抽了出来,而后一步步的走向了刚才叫喊的那个兵卒面前:“不想活了可以早点说,本王养着你们这些杂碎在军中岂不是耗费军粮。”

说着话已经是一刀刺了出去,那刀刃直接从兵卒的后背插出,丝丝鲜血像是点缀一般朝着刀尖汇聚低落。

嘴角微微的一抽动,骆阳面色阴狠的将刀抽出,冷冷的说道:“这为兵士不想活了,本王成全他,你们呢,还有不想活的可以站出来,本王也成全他,你们要还是个男人就不要总在背后玩一些花样。在有类似装作看不清军旗所指的兵士,三次以上全部抓起来。

本王麾下的精锐无战事,手中的刀还差一块磨刀石呢,本王就看看你们的身子能有多硬。”

愤恨的吼完,骆阳又一步步的走到了韩信的面前,“你可以继续了,做的不错,至少刚才的战队再不是之前的那般散漫。”

韩信闻言又是揖礼,却是不多说话,紧接着又是挥舞军旗,大军开始了跑步。

这次队伍中倒是没有出岔子的,而且队形很是整齐,比起韩信接手之前的队形要好的多。

“听说你最近几日杀了两万人?”看了一会之后,骆阳微眯着眼睛,将目光落在韩信的身上。

骆阳的声音有点冰冷,目光也不见得和善。似乎是有些不高兴。

但是韩信还是如实说道:“正是,这两万人大多数是之前秦军中的将领,如今不服从军令,还有一些人是改不掉之前的习性,且参军有了年头,为此便不听从末将施发的军令。

按照军中规矩,不听从军令者,斩——”

“但是直接杀了如此多的人,刚才还是有人冒犯,若是这剩下的三万还是一样不服从军令,你当如何?”骆阳紧盯着韩信看。

“依照军令,斩——”韩信一样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的说道:“这些人不是不懂军令,更多的是明知故犯,这种人即便上了战场也没有战力,活在军中不付出却想跟精锐吃同样的食,留下也只能是祸害,不杀了他们战场上也许会影响整个大军的士气,从而使得胜率大打折扣。留之无用。”

“好,真是好——”这时候,骆阳一声开心的吼叫,脸上紧绷的神情消失了:“和本王的秉性差不多,这些人留着只能是坏事,宁愿没有,也绝不要这些人在本王的大军中。”

“末将谢君上。”韩信当即也是微微笑了出来。

“不过今后再有违抗军令者,直接让他们跟兵卒对战,直到违令者战死,就当是提升兵卒的战力——”

“喏——”韩信当下就是重重的一个军礼。

骆阳又继续观察了一会之后便转身离去,自己给韩信的时间是三个月,不过看现在的进度,估摸着三个月后这些人的面貌看起来跟正规的大军就没有差别了,远远超出骆阳当初的预料。

回到蓟城之后,骆阳赫然发现自己临时划出的宫殿中不见了韩静儿的影子,本来还以为这小丫头会缠着自己将故事了。

“让你们看着的静儿,去了何处?”叫住走过的一个宫女,骆阳缓缓的问道。

医药阁中,卢筱原本继续着自己的本职。

可是今日来了个小萝莉非要问问有没有什么事是她能帮上忙的。

卢筱对韩静儿应该是心中还记着愁,所以对小丫头很是冷漠,只冷冷的回来一句:“没有。”

之后就再也不理会韩静儿了。

倒是溪露对韩静儿没有什么偏见,拉着韩静儿一副兴致勃勃的教导着韩静儿如何挑拣药材:“这里宫中又的是下人做这些琐事,听说您是君上的师妹,怎么还来做这些?”

“我看大家都挺忙的,我却总是在这里闲着,想帮师兄做些事情而已——”韩静儿弱弱的回道。

门外的骆阳静静的看着,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终究是没有进去打扰她们。

“启禀君上,上谷的单家主来了。”就在骆阳笑着准备转身的时候,一个宫中兵卫在他的身旁朗声禀道。

听到是单見到来,骆阳顿时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妙。急匆匆的回到宫中之后,果见许杰跟随着单見一并在宫门外等候。

“参见君上。参见君上。”二人齐齐行过礼。

骆阳则一挥手,笑道:“单家主,好久不见了。都免礼吧——”

“谢君上。”

跟随着骆阳进入议事的正殿,许杰最先抱拳说道:“代王那里有动静了,已经开始向个个县派出新的县令,同时还令手下一员大将带领两万大军进驻沮阳,大将担当郡慰,已经下令撕毁君上当初张贴的所有告示。

并且颁布了新的法令,土地被收回,各大家族的资产也正在彻查,已经有不少大家族富户被其查了倾家荡产。”

“这陈馀还真就一点不客气啊,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是一番腥风血雨。”骆阳闻言缓缓说着,脸上没有丝毫紧张或者担忧的神情:“不过,本王记得陈馀麾下似乎就两万余兵马,此时派出的两万都是些什么人?这几个月他在代地可是大量招收了兵马?”

“原本是仅有两万余人,此番进驻沮阳的都是带甲兵卒,好像是当初赵歇手下的精兵,这几个月代王也确实没有闲着,大量的招揽兵马,而且跟常山王的关系密切。似乎从常山王那里得到了不少兵器甲胄。”许杰淡漠这一张脸,静静的说道。

“看样子是来着不善啊。”骆阳笑着,啧啧的一声长叹:“本王就说,以陈馀的本事,怎就敢这么快跟本王较劲呢,当初封王完成时,本王提出上谷之事的意思,他不可能不明白。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撑腰。

常山王这里可是有什么动作?”

“还没有,一切正常,并未向我辽国边境囤积兵马,不过最近的时日常山王却是下令在恒山郡大量征集粮草,看样子也是有所图谋才是。”

如今的暗卫可谓是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人手的渗透已经是在个个王国之间,大部分君王的动向都在暗卫的监视之中。

“你们做的不错,知道这些事情就好。”骆阳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的敲打着,“不过他们毕竟没有明着来,现在就说说上谷的事情。”

“若是我们直接出兵,也就是明着跟代王开战了,而且此事我们不占理数,毕竟当初封王的时候是将上谷封给了代王,说起来是我们破坏诸王之间的共和。”许是因为骆阳一向不能忍耐的结果,这次许杰在骆阳开口之前先给骆阳上来一层眼药。

这次骆阳却是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想法,淡淡问道:“那你们的意思是?有什么好的想法。”

“属下的意思看,如今我辽国事情较多,不如将此事交给单家主处理。”许杰道。

声音落地,二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单見,直到此时一直不开口的单見才缓缓说道:“来的路上属下跟许统帅商议了一下,不如君上将兵权暂交属下,属下以家族的名义对抗代王,且代王如今下令盘查大家族的财物,我单家承蒙君上看中,织布坊每月的分红都有数千金,虽然这些钱大部分被刷下捐赠国库,但家中的积蓄依然不少。

届时代王的人自会上门生事,此举也是想君上能保我单家一时。”

单見的话是的骆阳的眼前顿时一亮,这种想法在后世常见,不过骆阳没有想到在这秦朝末期就已经有这种先例了。

实际上,项羽跟刘邦大战的过程中其余的君王不就是今天支持这个,明天支持内个吗?华夏人民的智慧可见一般?

“办法倒是不错,只是如此一来不就苦了单家主了吗?家主本不想再参与争斗之事。”骆阳还记得,当初乐平的事情处理完,单見将自己麾下大军交给自己的时候就说不愿意再继续军事上的事,到如今他不过是织布坊总管的官职。

“君上说的不错,然属下从过军,时代都是兵将。此番辽国有难,属下自当为君上尽力。”单見拱手,缓缓的说着,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君上所言的华夏论着实入了属下的内心,且君上在辽国所做的一切我等都是有目共睹,君上大公无私,想的是我华夏族的子民,身为臣子,单見不敢独善其身矣。”

合着这事该归功于辽国的第一册纸质报刊《华夏论》。没错,骆阳下令发行的第一策百姓读物就是言论华夏民族的,此时还没有学堂,也许华夏论大多数百姓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

但是只要华夏族这三个字在百姓的心中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可以了,只要大家知道自己是华夏族人这在暂时而言就足够了。

“既然单家主有心,那此事本王就想想看,明日再做答复不迟,你们以为如何?”骆阳说着身子前倾,“许久未见,且许杰当立了大功,今日本王设宴,我们三人不醉不归——”

……

“启禀君上,上谷的事情一切顺利啊。”代国代城之***臣缓缓的走到代王陈馀的面前禀报。拿手中握着的是一份已经打来了布帛。

“一切顺利?辽王就没有什么动静吗?”陈馀的眉头一簇,伸手指着那内臣小声问道。

内臣却是一身轻松的笑了出来:“没有,这本就是封王时封与君上您的地界,他辽王当初既然说了,此时哪里有他反悔的余地?不过就是在这之前辽王对上谷的统治中,法令与君上设的不同,还到处贴了一种名为纸的告示,就是如今的百姓还有些不习惯,其余的倒是没什么。”

“纸?那是件什么物什?竟然能当告示用?”陈馀直接将国事抛在了脑后,眼中露出了不明所以。

“君上且看,就是此物。”那内臣说着已经是在衣袖中取出来一张被撕扯下来的纸质告示。

“此物轻薄,倒是便于携带,在这纸上写东西,还真是不错。”伸手将那张纸接过,陈馀跟看宝贝似的碰在手心里,生怕再给弄坏了。

“可知道这是何物身上取得的?”

“这,老奴不知——”内臣顿时倍感为难的道。

“不知道,那就不知道吧——”陈馀无奈的一声轻叹,这纸他还真就没有见过,也还是第一次听说:“既然上谷没事,那就让林将军依照原来的计划行事。”

“喏——”

陈馀再打发走内臣之后,所在大殿的后方突然出现了一个,此人头戴斗篷,初现时整个面孔都被那斗篷遮挡了个严实。

“看样子是要恭喜代王了,并未跟辽王起了冲突。”缓缓的走到陈馀身后拱手行礼。

对这个声音陈馀先是一惊,但随即又笑着回应道:“无论如何,此番本王都要多谢常山王的支持,若非常山王供应兵器甲胄给本王,只怕现在的代国诸郡都无法完全平静。”

那带着斗篷的人赫然就是常山王英布,嘴上虽然说着祝贺的话,但是那眼中的神情,明显的却是有着一丝的不悦:“你我共为西楚霸王所册封的君王,我们诸王之间理应和平共处,为了这不让战事继续,本王自然是能帮的就帮一把,辽王在封王宴上颇有不满,且此人一心自视甚高,代王还是多加小心的好。”

“此事常山王倒是跟本王想到了一起,这个辽王的确要小心防范才是——”

……

“阿嚏——”

蓟城内,酒过三巡之后骆阳最终还是将话题扯到了上谷郡的事情上:“既然单家主有心,那就将两万步卒掉过去,装甲一样带齐备了,只不打旗号,不过本王要亲自去跟这陈馀玩玩。”(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