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0章 小人当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小人当道

周悰一脸正经的说道:“太后,先皇在世之时就说想传位于太后,但太后维护大唐正统坚决固辞,今天皇上也想传位,太后又一次贤明,但太后不以天下安稳为重,计较个人声誉让天下人失望,众臣不安,此为第一处不当。”

武则天一下明白过来,周悰说的是这个,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还有没有?”

周悰得到鼓励,当然有些激动,连忙说道:“太后专心理政,使天下富足,百姓安定,但名不正言不顺,以致有窥视神器之人野心膨胀,引动刀兵,为祸天下,这是太后固辞的不当之处之二。”

这回武则天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周悰。他接着说道:“太后贤明,但武氏一脉共同为大唐出力,是武家祖上阴德,应该在洛阳设立武氏宗庙,以彰显太后的仁德和功绩,但太后从来没做,此为三个不当之处,臣斗胆提出请太后改之,是天下万民之幸。”

武则天忍不住哈哈笑起来:“这些问题也有人向本宫提出,但在朝堂上当面提出,爱卿却是第一人。本宫不想太过显示,毕竟是为先帝和皇上操劳。周爱卿敢直言本宫不当,可为忠臣也,既然如此加封谏议大夫,以后尽力指出本宫不当之处。”

从一个博士,一下升为谏议大夫,周悰连忙跪倒谢恩:“谢太后,臣请太后在洛阳设立武氏宗庙。”

武则天点点头:“也对,先父随太祖太原起兵,一生忠于大唐。那你认为武氏宗庙可定何名?设立几室呢?”

周悰连忙说道:“太后英威越于百王,德加四海,此时代皇上掌管天下,武氏宗庙应该为太庙,设立七室,才能安慰天下人心。”

凤阁舍人贾大隐环顾左右发现下面大臣都议论纷纷,大部分是表示反对,觉得是出风头的机会,上前一步施礼说道:“太后不可。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家的才能称为太庙,才可以设立七室,周悰是司礼博士,明明知道却提议太后立太庙七室,是陷太后于不义,居心叵测,诋毁太后声誉,罪当问斩。”

周悰得到武承嗣的提示让他当面说出来,这样可以扩大政治影响提高武家的地位和声望,可周悰一高兴说出来立为太庙和设立七室,这不是公开表示让武则天篡位吗?当年王莽可就是这么干的。被贾大隐指出来,吓得脸色苍白,只好求助的看武太后。

武则天今天的一切作为,就是想看看群臣的反应。武承嗣哪有这头脑,当然是武则天授意的,她想夺取最高权力,一是大臣的支持率,一个是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声望。见贾大隐这样提出也对,一步迈太大可能效果相反,也就摆摆手说:“周卿家也是好心,众位爱卿可以讨论一下,立为几室合适?贾爱卿既然提出来,你有什么意见?”

贾大隐是因为想出风头,在群臣中树立自己忠臣的形象,这时当面哪敢说不让设立,也就说道:“太后等同王爷千岁,宗庙可以为王室,是彰显先祖之德,应当为崇先庙,略低于皇室,应设立六室,但宗庙为阴,必为奇数,所以应立为五室。”

武则天已明了形势,看来还是有不少人反对的。最基本裴炎他们一言不发,连自己一手提拔的刘伟之和刘仁轨也沉默,也就点头说道:“贾爱卿所言有理,那就叫崇先庙配祭五室,择日开工。”

这些事情处理完了,武则天宣布退朝,今天的朝会并没有想的那样发展,太后重申要加大挖出反逆的同谋,让裴炎担心,也就随众人散去。

最高兴的是薛怀义,他展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这当然要感谢青鸾,如果不是她推荐了雷振和萧铭,自己哪有那能耐,可能给他几千人也摆弄不明白。如今成为国师,大将军,地位一下升高千丈,很是得意。把雷振这些人一同报功,当然都得到封赏。萧铭成为参军事,雷振被封为右武威中郎将,周阳为游击将军,铁虎也成为郎将,这一来左武威将军府成为薛怀义的一样。

不打仗将军府也只是一个机构,并没有兵力。只是出征才征召府兵,平时在京师也就一千多人和一些队正级的军官。本来薛怀义想去军营看看,但他急于见到青鸾,就连忙进宫了。

当然是先去武则天那里,一直到太后休息,他才跑去找青鸾,一场缠绵是跑不了的。薛怀义是人、财、官、色一起得,让他更加狂妄。洛阳城里,大光头,一身大红袈裟的薛大师,薛大将军,更加没人敢惹。

散朝了,刘伟之有些郁闷。自己跑去告诉皇上,太后让他亲政,没想到被耍了。因为皇上挺不起来,这次坚决让太后执政的是皇上本身,其他大臣出不上力。

设立太庙的事又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关键,看到贾大隐出来从身边走过,觉得贾大隐其人还行,别人都不敢说话,连当朝宰相都不敢反对,他一个中书舍人,能出面阻止设立七室太庙,也就笑笑说道:“贾大人,闲来无事,可否到我府上小酌几杯?”

贾大隐知道刘伟之很得太后信任,自己今天阻止了太后设立七庙,正想通过刘伟之在太后面前说好话,也就说道:“好,那就谢谢刘大人。”

两个人来到刘伟之的家里,上来酒菜之后,一连刘伟之喝了三杯酒,这可是从宁远进入洛阳的宁远春,度数高,酒很烈,三杯酒让心里不痛快的刘伟之有些微醉,说道:“喝酒岂能没人作陪,我认识一人,很有才貌,贾兄不是外人让她前来如何?”

贾大隐早就听说刘伟之风流,家中娇妻美妾不少,也高兴的说道:“当然最好。”

不长时间一个美妇人出来为两人把盏斟酒,三个人一起喝。刘伟之虽然感谢武则天的信任和重用,但他是守旧的人,太后身为女人,怎么可能掌握天下?大唐是李氏江山,是太宗皇帝打下的,武则天以露出夺位的心思。她以太后身份临朝,那是李家天下,但她一旦登基太后姓武,那还是李唐天下吗?

心情烦闷的说道:“太后野心不小,既能废昏立明,为什么就不能还政于皇上呢?看来大唐江山不保啊!朝堂上王求礼要求给薛和尚去势,想太后能那么做吗?既然太后好这个,干嘛不还政于皇上,退守后宫,多少个薛和尚不行。”

贾大隐差点没吓死,还以为刘伟之深得太后信任,原来他忠于李唐江山,这些话哪敢接茬。还是那个小妾聪明,连忙说道:“大人,今天只喝酒不谈国事。”

刘伟之并非真的喝醉了,只是心中不满借着酒劲说出来,还是因为他相信贾大隐忠于大唐。听了小妾的话说道:“不谈,不谈,喝酒。”

贾大隐哪还有心喝酒,敷衍了几句,见刘伟之有些醉了,连忙告辞离开。离开刘伟之家里,贾大隐有些丧气,本来认为刘伟之是太后的亲信,器重的股弘之臣,竟然对太后如此不满,说出大不敬的话。

如果这些话被来俊臣、周兴他们知道,还不得定为谋反之罪,因越王造反这件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牵连呢?自己今天和刘伟之一同喝酒,如果有一天泄露出去,那自己也完了。

站在路边想了很长时间,贾大隐命令车夫调转方向,直奔皇宫。虽然天色已晚,但贾大隐担心啊,他今天阻止太后为武氏立七庙,已然不安全,正好借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本来以休息的武则天听到有人报告,贾大隐求见和奇怪。今天在朝堂上贾大隐反对自己立七庙,武则天并不怎么记恨。一个中书舍人是阻挡不了自己的,关键还是裴炎他们的态度。所以听说贾大隐求见很奇怪,虽然不是晚上,但这时也很少有大臣求见,也就让青鸾传旨,让他进宫。紫宸殿里,贾大隐当然不敢隐瞒,把刘伟之的话全都说出来。

刘伟之维护的是大唐江山,这一点武则天知道,但他能说出薛怀义的事,还说自己退回后宫再找一帮男人满足自己,这是什么心态和思想?这些已不能容下他,对贾大隐夸奖两句,称赞他忠心,鼓励他以后有事可以向自己报告。安下心的贾大隐很高兴,虽然出卖了刘伟之,但他换来了太后的信任,痛快的离开皇宫。

已没有困意的武则天立即派人招武承嗣进宫。听完武则天的话武承嗣说道:“亏得太后重用他,如此大逆不道,我看把他交给索元礼,来俊臣审问,一定能揪出不少人。”

武则天摇摇头:“刘伟之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也为我出了不少力,他的身边也不会有什么人,他为人和裴炎他们并不一样,还是让刑部去全权处理吧。”

武承嗣说道:“太后,根据审问,裴炎、郝处俊、郭正一他们都参与了越王之乱,该如何处理?”

武则天冷哼一声:“关键是韩王他们,其他人并不重要,查出来的交到刑部按律处理,提醒一下王本立。”

“我明白”武承嗣点头答应。

洛阳城里阴沉沉的,一连多少天过去,春风吹来乌云却没有下雨,空气中弥漫着闷热和潮湿。满朝文武都有些心惊胆战,因越王谋反的案子杀的人越来越多。

裴炎被赐死在大牢里。为裴炎说情,最有战力的程务挺也被斩,郝处俊被流放岭南,终生不得回来,郭正一被流放贺州,很多参与的人被杀,霍王、鲁王因为参与造反被满门抄斩,女人、孩子没入官奴。

洛阳到长安风云变幻,为了自保很多人检举揭发,互相高密,终于为武则天清除异己创造了条件。

刘伟之以很长时间没上朝了,今天他终于迎来了三个监刑官。看着面前的毒酒,再看看其中躲避自己眼光的贾大隐,一脸平静的放下手里的笔,那是写给太后的谢罪表,举着杯说道:“贾兄,这杯酒刘某就不请你喝了,希望你永远别喝到刘某的酒。”

贾大隐脸色紫红,躲开刘伟之的眼光,刘伟之一口把酒喝了下去。

监刑的麟台郎郎翰和太子文学周思陶鄙视的看了一眼贾大隐叹道:“大唐又失去一位栋梁之才。”拿起那张谢罪表离开刘伟之家。

贾大隐愤恨的看着两个人的背影,狠狠的咬下牙。(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