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8章 自毁长城(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自毁长城(一)

武三思知道他这个姑姑皇帝,此时疑心重,原来是担心李孝,并不是不同意立武承嗣为太子。虽然是立哥哥,并不是自己,但武承嗣只是当上太子,并非是当上皇帝,只要废掉李旦换上武家的人,那就人人有机会。就武承嗣那样,找个理由就可以把他弄下去,到时候还能换上谁?当然是自己了,难道还能再换回李家的人吗?

如果不是打定这个主意,他才不会主动前来皇宫呢。那些李唐的旧臣心里当然是想着李家的人,刚才在皇上面前说的话,与其说是武三思编造的,还不如说他猜的,认为岑长倩他们一定这么想。

他没有回自己的府邸,也没去见武承嗣,而是前往大理寺找来俊臣,又去刑部找周兴,几个人一说那是满心欢喜,特别是索元礼更是兴奋,撸胳膊挽袖子,保证把几个人弄下来。

正在武三思想怎么再进宫劝皇上抓起来岑长倩他们的时候,周兴兴冲冲的跑进来:“魏王、梁王,大喜事。”

武承嗣也很着急,夜长梦多,皇上这段时间很见老,身体好像也不行了。新进入宫的张氏兄弟十分得宠,每天陪着皇上玩乐,皇上以很长时间不再搭理薛怀义。七十多岁的老女人和两个英俊的男人,说不上哪一次就没命了,武承嗣能不急吗?

朝中有这些李唐的旧臣,太子再是李旦,一旦皇上归天,武家人不但得不到帝位,恐怕命也保不住。

听到周兴喊大喜,问道:“什么喜事?”

周兴说道:“皇上传旨,有人告发岑长倩和格元辅意图谋反,交由大理寺审问清楚。”

“什么?”武承嗣一下跳起来。连武三思也很奇怪,皇上不是没答应吗?怎么又同意了呢?

他们不知道是青鸾在帮忙,说动了武则天。既然有了圣旨,这一干人等立马就办。沐休在家休息的岑长倩和格元辅被抓了起来,一家老小也同时被抓进大牢。

在索元礼、来俊臣的严刑之下,没多长时间以求速死的岑长倩就招供了,在那张根本就不是自己说的认罪书上画押,案件结束。当然了,来俊臣怎么可能只是抓这两个人。

当这些招认书一拿到手,包括欧阳通、乐思晦十几名朝臣被抓起来。看着面前的材料,武则天大怒,果然私通李孝,打算左右逢源。难怪李孝不进兵,是害怕自己活着,准备等自己死,那时候李旦无能,李孝就可以轻易夺取皇位,这些人准备做内应的。

盛怒之下的武则天下令,把这些人满门抄斩。一时间朝中宰相同时被杀四五个人,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洛阳天风酒楼后面密室中,徐文看着手里的情报,有些难以理解。问道:“吴兴川,调查碧水山庄有什么进展?”

吴兴川摇头:“组长吩咐不要打草惊蛇,所以属下并没进一步调查,只是派人监视进出的人,把他们记录在案。来往碧水山庄的都是世家大族的人,其中一个好像是庄主,很神秘,一直丝巾蒙面,没人知道他们是谁,来过几次又离开。据调查知道,他来自扬州,那里有一个兰天山庄,他是那里的庄主,号碧水云天,其他的还没有查出来。”

“哦?”徐文微微一愣:“为什么注意他?”

吴兴川说道:“每次这个碧水云天来之后,几大世家的人都会前后来人,包括洛阳的王泰和苏向群,所以属下怀疑他是幕后主使之人。”

徐文说道:“不要轻举妄动,还是观察人员记下,不要惊动他们。”

吴兴川说道:“为什么?岑长倩被杀,朝中大臣人人自危,我怀疑和他们有关。”

徐文冷笑一声:“你怎么不明白,武媚娘在自毁长城,看看朝中还有几个人是支柱?我总觉得这个神秘的人好像在帮我们的忙。”

吴兴川能当上情报组洛阳站的负责人,头脑岂会白给。徐文一说也马上明白:“不错,我也一直搞不明白,组长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这些人好像在借用武则天的手杀光李唐忠臣,那他这是为什么?和李家的人有仇?”

徐文说道:“根据王爷,不,当今圣上传来的分析,这个幕后黑手在让武氏和李氏互相残杀,他应该是和两面都有仇,恐怕又是一个渔人之利。”

吴兴川摇头:“也不对,被杀的都是李氏宗亲和大唐忠臣,武家的人并没有受到伤害。”

徐文说道:“来俊臣,周兴,索元礼三个人相配合,还有一个丘神绩加上武三思,武承嗣,犯下人神共愤的事,如果皇上取得天下,会不会放过武家的人?恐怕就是李旦登基,也不会饶了武家的人,这个人就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吴兴川惊叹道:“好毒辣的手段。如果那样,天下有才能的人死尽,他不就可以轻易取得天下?”

徐文说道:“这正是此人高明之处,但他太小瞧圣上了,我们早有准备,并不需要朝堂这些人。所以我们只是静观其变,不要插手,盯住世家的人。等圣上攻占洛阳,把这些人连根拔起。”

“属下明白”吴兴川点头答应,随后问道:“对碧水云天怎么办?”

徐文说道:“你不用管,盯住洛阳这面,扬州方向我会派人盯着,一定查出他的身份,那个人恐怕不是主谋,后面还应该有人。”

“是,属下明白。”吴兴川点头答应。

既然这样,徐文把洛阳的事情交代给吴兴川,自己没有回长安,而是前往扬州,他要查清这个碧水云天是什么人。再说杜忠传来消息,隐藏在宁远的人还是一点线索也没有,皇上让他加大外围的调查,希望找到内部的人是谁。

在徐文他们把这些情况分析明白之后,甘州皇宫中李孝接到徐文的报告。看着手里的情报,李孝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个神秘的人到底是敌是友?他追杀过李孝,又处处逼他造反与武则天为敌,但此时自己已然登基称帝,他却不断的把忠于大唐的正直大臣杀掉,这到底是他们的计谋,还是武则天老得发昏自毁长城?

如果长此下去,武则天手下还有能人吗?就武承嗣,武三思那些饭桶,挡得住自己吗?既然如此,那自己为什么要急于进兵?让他们内部互相残杀好了。武则天失去的能人越多,不是对自己越有利?

打定主意,再说已进入冬季,虽然不影响向长安方向进兵,但后勤运输很难,那就静观其变,看情况再说。武则天在作死,怨不得别人。

李孝向他的军队下达圣旨,各路军队转入休整,内部抓紧建设,把新进归入的益州建设好,同时力量向南潭州和向东渝州方向渗透,广招天下人才,扩大势力充实自己。

随着冬季到来,甘州方向李孝偃旗息鼓,军队放弃进攻的态势,让驻守广元的麴崇裕松口气。他只有不足二十万人,对抗李孝实在没把握,但朝廷集结军队太慢,刘仁轨还没有到。

本来岑长倩还行,可惜又因为某反罪被杀,朝中已没有可堪重用的大将。麴崇裕忧心忡忡,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李孝不再进攻让麴崇裕松口气,向女皇报告请求加快派兵,一旦春暖花开,李孝必然进攻。武则天接到报告心里也松口气,看来杀岑长倩对了,果然没有了接应的人,李孝也不敢进攻。

但她刚消停没几天,就接到武延秀报告,刘仁轨离开,契丹突然大举进攻,武延秀根本算不上大将,哪有什么水平,被契丹大军击败,幽州失守。同时东突厥的残余力量宣布独立脱离大周,阿史那贺鲁声称他们归附的是大唐,不是大周,自立为可汗,领兵向代州进攻,以夺取夏州。刚刚按下西面,东北又出问题,武则天显得异常暴怒,弄得这些人胆战心惊。

紫宸殿中,新担任右仆射的李昭德,正在和武则天研究何人领兵去阻挡契丹兵马的时候,王方庆竟然从外面进来。他有武则天赐给的腰牌,御林军和大内侍卫也阻挡不了他。

腰牌是武则天给的,也就摆摆手让他出去,说道:“朕还有事,你先回去吧。”

王方庆这样的人哪能看出火候,以为武则天是重视自己。这种无赖一旦给点脸,那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上前跪倒:“皇上陛下,魏王乃武氏正宗,理应立为太子,李旦姓李,乃是外人。旧党余孽,不杀他们已算开恩,怎么能当皇嗣,实在是大周的不幸。”

这些话怎么能是一个草民说的,同时又当着朝中大臣的面,武则天正心情烦躁,见他有些忘乎所以,又总是那几句话,也说不出什么新意,当时大怒:“把这讨厌之人拉出去,杖责教训。”

李昭德在王方庆进来时以一肚子火,但那是皇上同意的,他不好说什么。对于武承嗣看不到此时的危机,还在那争夺皇嗣之位,也十分来气。什么民意,百姓心愿?都是武承嗣安排的,这么明显的事谁看不明白,偏偏武承嗣就这么不要脸。听到武则天的话,一挥手上来两个侍卫,把王方庆拖到光政门前。

这些天好多人聚集在午门闹事,一个平民百姓,有皇上赐的腰牌,可以出入宫闱,所有的大臣都来气。对武承嗣这种达到亟不可待不要脸的地步,十分鄙视。听说李昭德想杖责王方庆都出来观看。

李昭德大声说道:“来人,重重杖责。妄议朝政,诋毁朝臣,不用手下留情。”

那几个侍卫早就烦死了,午门外这些人以让所有人愤恨。两个侍卫抡起木杖就是一阵狠揍,反正皇上也没说打几下,怎么打。李照德又说重责,那是有多大力量使多大力量,连脑袋屁股也不管。

王方庆哪想到会这样,他那点得意早就吓得跑光了,头破血流的大喊大叫。张嘉福告诉他们,立了魏王为太子,他就能得到好处,这是帮助魏王,可此时他被打,却没人救他。着急的连哭带喊:“魏王,张大人快救我啊,是你花钱雇我们的,也没说……会……魏王爷……我是帮你,不能见死不救,啊……啊……啊……。”

围观的人全听明白,原来是武承嗣花钱雇他们来闹的,什么民意。周围的人发出了一阵哄笑声。李昭德脸都红了,生气的说道:“此等贱民胡言乱语,直接杖杀。”(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