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六章 对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对抗

程务挺离鞍下马,把战马递给身后的卫兵,和来接他的人向城里走。越走他越是奇怪,刘家集一点也看不出战争的气氛,城里整洁宽敞,街道笔直,房屋排列整齐一点也不乱。

一个不大的小城,能建造成这样,足见李孝用了心思。城里的人不多,每个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仿佛城外那两万大军不是来攻打的,是例行驻扎一样。

程务挺实在没忍住问道:“先生贵姓,是许王什么人?”

来人正是杨凡,他微微一笑:“程将军客气了,山野农家粗人,怎当得起先生。在下杨凡,李公子的下人,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务,算是管家吧!”

程务挺可不是叶秋昱,杨凡的话说的很谦虚,但他的表现哪是一个下人管家。看他的气度,不比朝中那些官员差,谈吐十分得体,透出一股睿智。知道杨凡说的不是真话,也就淡淡一笑:“杨先生过谦,以你的才智,怎么可能屈居下人,笑程某是武夫不懂吗?”

程务挺的话多少有些挑衅的味道,但杨凡脸色平静:“程将军是武将,可不是武夫,程将军不用自谦,你出身名门,家中世代为将,深得皇上敬重,你自称武夫,那就是说皇上识人不明了?”

程务挺看到的实在太奇怪了,就算李孝不造反,大军前来捉拿他也不应该这样,其中一定有问题。所以特意想激怒这个不一般的杨凡,可是杨凡不温不火,言辞之间就把罪名扣到他头上。再说下去,成自己蔑视皇上了,心里有些佩服杨凡。

杨凡是高傲的人,否则不会退隐林泉,就因为他高傲又自视很高,才不甘心永远这样。在杨凡心里,朝中那几位宰辅也不见得瞧得起,何况面前这个小小的左威卫大将军,两个人话不投机也就无可再谈。

刘家集并不大,从城门进来沿着宽直的大路到城中心不远,不长时间,来到一个建筑得很特殊的府邸前。没有高大的围墙和深广的院落,三阔三进的房子建造得很别致,院子里是青石铺路,两边是花草树木,最让程务挺奇怪的是那只有不到一人高的围墙。

那只是象征性的,上面竟然是用木料做成的栏杆,很漂亮,可只能装饰,并不是用于防盗。

国人讲究的是深宅大院,关中地区更是围墙一丈多高,三面房屋,一面大门,深深几十米,把一个院子弄得和堡垒一样,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李孝这种开放式建筑可以说非常新颖和别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程务挺忍不住赞叹一声:“好地方。”

杨凡一笑:“程将军刚才还说自己是武夫,能欣赏这样的地方,哪是武夫。”

杨凡明显是敲打自己,但他没有见到李孝,和一个自称下人的争论什么?也就沉默不出声。门口没有站岗的,院子里外也一览无余,刚一进中间的大厅,李孝站起来:“程将军,好久不见,草民见过程将军。”

程务挺哪是笨蛋,李孝自称草民,那是告诉他自己无职无权是流放之人。可他大唐皇子的身份能改变得了吗?李孝再没有官职地位,但他的身份决定他高高在上。把身子一侧,不敢接受李孝的施礼,而是抱拳说道:“见过……”他突然把话停住,因为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孝。叫大人李孝太年轻,又没有官职,称呼王爷他如今又不是,称呼老爷那也太自贬身份,称呼公子可他又是流放之人。老子是皇上,儿子能称公子吗?

重视礼仪讲究规矩的时代,程务挺一时竟然无法称呼李孝,弄得他一阵尴尬。李孝一笑:“程将军别见外,此时李孝草民一个,请直呼姓名即可,那些尊称是文人士大夫讲究的,程将军可是铁血军人,干什么那么俗气,军人自有军人风骨。”

程务挺被李孝一说,脸上有些羞愧。自己这些年不出去领兵打仗,在朝中为官,以学的如此,真是不应该。也就一笑:“很好,李孝果然是李孝,与众不同,程某佩服。”

两个人等于是交了一次锋,李孝确实给程务挺出了一个难题,但他能放得下,哈哈一笑而直呼李孝姓名,足见他的干脆和坦荡。李孝用手一指:“程将军请坐。”

杨凡退了出去,李孝说道:“程将军我有一事不明,造反之说从何而来?”

程务挺也不明白,他是按圣旨执行的,来到刘家集他怎么看这里也不是造反的样。刘家集无兵无将城内也没有大军驻扎,天下有这么造反的吗?

他的反应也不慢:“在下不知,只是听皇命而行,按皇上圣旨办事,不过你击溃太子兵马,又俘虏了我的先锋营,这怎么解释?”

李孝摇摇头:“程将军,我明天对外宣布我是吐蕃的军队,然后把你的五千先锋营杀掉,你认为吐蕃会不会承认?”

程务挺一愣:“难道袭击太子的人马并非你的人?”

李孝一摆手说:“你看我有人吗?”

程务挺不解的说道:“你没人又怎么抓到叶先锋的?”

李孝微微一笑:“那你去问问叶秋昱就知道了,程将军,既然皇上以怀疑我,我也百口莫辩,只好出此下策,让程将军来亲眼看看,然后再代我向皇上禀报,希望皇上能明白我的心情。”

程务挺说道:“这恐怕很难,我只是奉旨抓捕你问罪,其他自有大理寺来处理。”

李孝摇头:“我不是让你说什么,但程将军把看到的,听到的如实上报总可以吧?”

“这是当然,程某和许王没有恩怨,更不会瞪眼胡说,一定据实禀报。”程务挺答应的很痛快,他又一次称呼李孝许王,双方谁也没在意。

李孝也就说道:“程将军可以把叶秋昱的兵马领回去了,有两点希望程将军谅解,第一皇上听信谗言,认为我图谋不轨,所以我不能去长安,那样我落到他们手里用什么说清楚?欲加其罪何患无词,权利在他们手里,我无权无势用什么抗争?第二请程将军如实报告,也让皇上明白,别逼我真的造反,那样对谁都不好,如果刀兵四起,对不起天下百姓。”

程务挺心神震动,李孝的话充满了威胁的口吻,这等于警告皇上别逼他真造反,以他能轻易击溃太子五千兵马,又兵不血刃俘虏了一个先锋营五千人,可想李孝有多大能力,谨慎的问道:“那许王应该是在房州,为什么在刘家集呢?”

李孝说道:“我离开长安之时,被一伙人半路截杀,他们自称是什么周国公的人,说是报被辱之仇。我侥幸逃脱,他们扬言在房州等我,我还能去吗?我认为一定是贺兰敏之干的,我可不想在房州等死,所以逃到这里隐姓埋名躲起来偷生,但为什么朝廷方面说我死了,那我就不清楚了。”

李孝的话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程务挺也没办法证实。他好半天说道:“李孝我看你最好随我回京当面向皇上报告,皇上是圣明之君,你又是皇子,皇上是会明白的。”

李孝也有些来气,程务挺还真是死心眼,也就说道:“我如果不去呢?”

程务挺一挺身子:“我是奉旨捉拿,如果许王抗旨我只好兵进刘家集,许王不是不想看到天下刀兵四起吗?”

李孝摇摇头:“看来程将军是打算牺牲那五千士兵来换取皇后的重用是不是?”

程务挺心头一震,两个人一直在说皇上,并没有提皇后,这是李孝第一次提到皇后。问题终于接近了核心,既然程务挺一定要这么办,李孝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程将军,在武媚娘看来五千士兵不算什么,但天下人自有公论。她一个后宫皇后干涉朝政,自称二圣坐到金銮殿上发号司令,以违背礼数和祖制,以废后罪名杀害太子李忠,暗中害死亲生儿子李弘,如今逼李贤来抓我,让李氏子孙自相残杀,又想把我抓回京城加害。贺兰敏之是什么人,是她武家的人,半路截杀我也应该是她出的主意吧?你身为大唐臣子忠心何在?你是忠于皇上,还是忠于武氏?”

李孝翻脸了,直呼武则天的姓名,脸色也因激动而有些潮红,程务挺目瞪口呆,李忠死应该是罪有应得,李弘怎么是皇后害的?虽然有传闻,但所有人认为不可能,那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可李孝说的这么肯定,程务挺也是一阵发呆。

李孝说道:“程务挺,别以为我怕你,两万军队在我眼里还不算什么,我只是不想天下刀兵四起,百姓受苦,增加无所谓的伤亡。都是大唐子民,大唐军队,我们的敌人是吐蕃、西突厥,不是自相残杀,否则我能抓到五千就能抓到两万。你程将军不也是乖乖的来到刘家集,副将李奋远并不知道情况,我只要动一动就会也让他成为阶下囚。”

程务挺傻了,他认为自己前来可以以身犯险证实李孝有没有造反,然后决定怎么办。但他想不到,李孝这是连环计,一环扣一环,先用叶秋昱调来自己,如果把自己抓到再用自己把李奋远收拾了,哪……

他是大将,也领兵打仗多年,被李孝算计也冷笑着说:“你还说没有反心,这是干什么?程某尽忠皇上并不在乎死,但你也无能力对抗大唐的全部军队。”

李孝心里彻底冷了,他用这样的方法就是想表明心迹,让程务挺回去如实禀报,李治也好,武媚娘也好,知道自己不想造反也就算了。他根本不关心武则天当不当皇上,只要不危险到自己管他干什么?那是历史的轨道,自己没必要刻意去改变他。

可程务挺竟然这样,逼着自己走极端,也放下顾忌冷笑一声:“大唐军队?现在还是大唐军队吗?恐怕是武氏军队吧,不相信你报告一个我看看,是皇上说了算,还是太子说了算,还是她武媚娘说了算?我可以放你回去向皇上报告,你最好在朝堂上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说,如果有胆量就把我的原话说一遍,没胆量也就算了,我知道你不敢。”

程务挺明知道这是激将法,可他已没有退路,只好说道:“只要你敢放我回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