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茵茵还是当上了二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B哥哥是看着茵茵长大的,是81年头出生的。B哥和茵茵的父亲是街坊,虽然不是同学和农友(知青)但由于年纪差不多,也很谈得来。茵茵的父亲结婚的时候,B哥也有去喝喜酒,算是有点交情。茵茵自小读书就很聪明,人又长的很漂亮,身材很好,读高中的时候已经有一米六五以上的身高,所以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有很多男同学追求她。

但茵茵家里很穷,父母也都是老实人,没什么办法去挣大钱,是在工厂里老老实实打份工,没什么幻想的人,是靠拿份工资来生活的那种人,所以积蓄也没有什么。茵茵在她读中学的时候,父母双双下岗了。是属于那种五无人员,即无文化、无技术、无钱、无面、无关系的那种。

没其它的办法,茵茵的父亲只能在菜市场边租个几平方米的小铺,做点小百货生意。生意好的时候挣一千几百块钱,要是生意不好,连铺面的租金还赔进去。母亲靠帮那些有钱人打住家工,帮别人煮饭或带小孩子。有时候有得做,有时就没事做,就靠这一点微薄的收入,供茵茵上学,生活也是比较艰难。

茵茵是独生女,父母上山下乡回城后三十多岁才结婚,住的是爷爷留下的小房子,还不够十六平方米,还是公房,即属于房管局的那种。茵茵和父母住在二楼,房间里没有窗户,用的是公共厨房和厕所,煮饭和上厕所都有点不太方便。由于住的地方没窗户,夏天热的要命,而且空气也很差。茵茵和的父母亲,就在那间小房子里,度过了几十年的光阴。

茵茵也很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在学校里算是较好的那种,后来还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到大学毕业还是和父母住在一个小房里。茵茵由于住的地方不太好,家里的经济也不好,所以自少就习惯省吃俭用,能省的就省。其实不省也不成,没钱,你想多花一点也没有可能。

大学毕业后,由于父母都是老实人,又没有什么社会关系,找工作全靠茵茵自己找。茵茵干过很多份工作,每一份工作茵茵她也很努力的干,也很卖力气地做。但很可惜,每一次做的工作茵茵不是觉得在那里干工资太小,没人际关系跟本不会升职,没出色。就是路途太远,要不然就是很不习惯办公室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作风,还有那些领导老板们不怀好意的关怀和对他那色迷迷的眼神。

茵茵有很多男孩子追求她,她也想找一个有点钱的人,让自己和父母的生活都过的好一些,能住上好一点的住宅,面积大一点,让父母已以后不要太辛苦。因为茵茵也明白,父母一生辛劳,也为了她能够顺利读完大学,真的吃尽苦头,连买一件好的衣服也不敢买。

随着年龄的增大,茵茵她总觉得她看得上而且有才华的男孩,大多数家境一般,生活也一般,有些比她还穷。也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在这个竞争激烈,讲求人际关系的现实社会里,很难达到她想追求的富裕生活。有一些各方面都可以,但茵茵发现那些有点才华又有点钱的男孩,大多数都是想玩玩,不是对她真心实意,是那些见一个漂亮的姑娘喜欢一个的人。

了几年也没有找到一个和适的男朋友,她不想像她的妈妈一样,嫁给一个老老实实,平平庸庸的人,没钱没面子的人,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一年做到尾,从来不知到什么叫享受。

虽然茵茵觉的父母亲太老实,但她也很明白,父母亲对她很好。年老的父亲经营的小百货铺,随着菜市场市场的搬迁,也只有关门了,但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没办法,到后来只能帮一个老板晚上看铺面,每月只有六百元。母亲的退休金也只有一千多元。他们省吃俭用,有好的东西都留给茵茵吃,从来不要茵茵拿钱回家。父亲经常对茵茵说:“女孩子要装扮的好一点,有钱就留着自己用吧”。茵茵常常对她的女好友们说,“世上的男人都靠不住,都想在你身上找好处。但有一个男人对你最好,一切都为你好,最信得过的男人,那就是爸爸,就算是老公也一样信不过”。

夏去冬来,转眼又过了几年,随着年令越来越大,看着茵茵变的越来越快,人也越来越娇媚,装扮得越来越漂亮,进得都是高级饭馆,穿的是高级名牌,认识的男人越来越老,但越来越有钱。这几年茵茵也不去找工作做了,开着高级的小车,在外面的高级住宅里租房子住。开始父母也骂过她,劝告她不要这样,要找丈夫就正正经经找一个,到后来,父母也拿她没办法。

但后来附近的人发现茵茵的父亲不去帮老板看铺,穿的越来越好,经常抽洋烟和渴洋酒,还经常夫妻二人出去旅游,到后来也常去外国旅游。今年底,茵茵的父母亲搬家走了,留下住了几代人的公房小房子。听说是包起茵茵的那个不知是大领导还是大老板的人,买给茵茵的房子,是对着珠江边的望江楼,一百多平方,最小也要二三百万吧。听说另外还买了一个小套间给茵茵的爹妈,看来这个包头对茵茵一家也不错。

B哥听那些街坊讲起这件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心里也想到,要是茵茵嫁个年青好看,但没钱没面没关系的人,茵茵一家奋斗三背子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享受,你们说对吗?唉!怎么样来评价,B哥笑着对那些问的街坊们说:“我学历太少,见识也很少,孤陋寡闻,无言而对,惭愧矣”。

正是:混浊珠水向东流,一代名流爱美人,

人才辈出谁评说,还留后世说春秋。

故妄言之,故妄听之,没有影射,没有讽刺,如有相同,实在巧合,茶余饭后笑料矣。

2010年5月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