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毕总的喜与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毕总的喜与悲

一天B哥路过一个招工点,听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说,“为什么我不行”。另外一个声音在说,“不行,你达不到招交通协管员的条件。第一,你不够一米六五的身高,第二,你身材太肥胖,体重起码有七十五公斤以上,第三,你年令刚好过了五十,所以说你不行”。天下着大雨,毕伟发无奈地走开了报名处。不见了十多年了,可能心情不好,他连B哥也忘记了。B哥和他打招呼,他也是一面的迷惘。

听朋友说,在这十年八年里面,他经常失业,做工最长不会超过一年,短的时间可能二三个月。没办法啊,老婆也经常失业,辛苦的工作她干不了。因为他老婆已往过惯阔太的生活。说老实话,当初嫁给他也是看着他有点钱,不然的话身高一米六五以上的她,身材苗条,相貌漂亮,绝对不会嫁给一个身材比自己矮小,相貌有点丑陋,身体肥胖得像猪一样的人。毕伟发由于没文化,没有职称,年纪大,靠体力的技术工也干不了。这几年他干过建材的推销员,家具工厂的管理员,物业公司的管理员,汽车保管场的保管员,后来连坟墓的推销员也干过。

有二个孩子,一个是超生,现在一个还在读大学,一个还在读中学。以前当包工头赚的钱差不多用完了。还好,有二个小物业能出租,每个月还有二千元左右的房租收。要不然,靠他打工的钱,他自己用也不够。抽烟、喝酒,喝茶样样都很爱好。

毕总,是行内人称呼伟发的名字。在八十年代早期改革开放的时候,毕伟发可以称得起是先富起来的那种人。中学刚毕业,那时候开始不用上山下乡,毕伟发被分配到一间工厂里当维修木工,在那年代也是算好工种。做了二三年,手艺一般化,但随着该革开放的深入,建筑和装修的工程越来越多,毕伟发就成了很多单位想要的人才。

不久就有一间比较有名的装修公司叫毕伟发跳槽过去当木工领班,是他在工厂里的工资二倍多。后来改革开放政策更开放,公司就让毕伟发承包装修工程的人工费,工人自己找。后来公司就连工包料给他承包来做,毕伟发就当起包工头了。在八十年代末期,他厌公司给的工程承包价格低,就自己去接装修工程,挂靠在工司的旗下,真正当起老板,当时毕伟发的确赚了不少钱。他干过很多装修工程,商场、酒家、舞厅、银行、办公大楼等等,后来又开了一个装修设计室。

在九十年代前期最好景的日子里,他手提大哥大(现在叫手机,当时是有钱人的身份像征),有二部小车,有二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用来开设计室,娶了一个年青漂亮,身材出众的老婆,有钱嘛,当然会超生一个孩子,一个儿子不够,再生一个女儿。

在九十年代中期,B哥下岗后也帮毕伟发打过几个月的工,毕伟发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一律要跟他打工的人叫他毕总。毕总有钱后就很少管工地的事,整天找那些他认为有头有面,有权有势的人打麻雀,喝洋酒,抽高级香烟,去桑拿,整天在酒楼喝的醉晕晕。很少去工地,后果是不用讲了,质量就肯定有问提,因为毕总做这些也算不了什么大工程,所以他请的管工也只有一二个。

但当时毕总做的装修工程基本都是国企和大集体,反正都是国家的,有酒齐齐饮,有饭一齐吃,只要质量不是太差,不会出现什么工程事故,就睁一眼,闭一只眼就交货了。但有一样毕伟发是最不好的,就是信不过别人,连自己的大哥也信不过。害怕别人帮他买材料报大数,以次充好,赚他的材料价差,所以买材料全是自己去。

由于经常材料不够,常常停工,那些工人全部是判工和计件计工资,做做停停,做工的很有意见,技术好的人就留不住,做一次就不干了。因为他很少到工地,最要命的就是经常买的材料不对图纸或货板,需要经常返工。B哥干了几个月就走了不干,走的时候对另外的一个管工说:“毕总一有点钱就自以为是,又不相信别人,整天疑神疑鬼,而且他这样对工作,很快就接不到工程做,你还是尽快找另外的工作吧”。

正如B哥所讲的那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大量的国企转制,很多变成股份公司,有些关闭了,有些变成私人企业,毕总开始接的工程越来越少,一二年后,就什么工程也接不到了。

为什么,价钱贵,质量差。到后来大部份的家居装修,铺面装修都是私人和私人企业,价钱贵,质量差,整天渴酒醉晕晕,管理又不善,经常连工程的尾数也收不到,有时还亏本。由于经常收不到工程尾数,常常欠工人的工钱,跟工人的关系很差,质量就肯定不好,这样下去,又有谁会给工程他做呢?毕总自己不想办法找出自己的缺点,而是怨天尤人,最终搞到二餐不保,这应该是一个好的例子吧。

毕总算是改革开放政策先富起来的人,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企业的转制,大量的股份有限公司和私人企业出现,毕总的思维和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子,最终又成为一个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的人。

不过话也不能说的太过份,毕总也有他好的一面,他可以放下面子,只要有工作,能挣钱养家活口,什么样的工作也干,当然不是犯法和他力所能够的活。希望毕总能找到一份工资高,不太劳累的工作。毕总,B哥祝你好运,生活幸福!

2010年11月

故妄言之,故妄听之,没有影射,没有讽刺,如有相同,实在巧合,虚构矣,茶余饭后之笑料也。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毕总还算能放下老板的架子,要吃饭啊,不放也得放啊。这几年毕总做过物业公司的管理员,当过水电的维修工,连坟墓的推销员也干过,今年好运一点,有一个建筑公司请他在工地里当管理员,虽然在外地,但工资就多些,最好就是儿子毕业了,找到了一份工作。老婆今年50岁了,应该也退休了。毕总应该松口气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