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9章 我大明平稳安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人,建奴人退走了。”

“给边关各军传递烽火,让大家都注意建奴的动向,我们不能够贸然的追击,这宣府关不能丢。”

孙祖寿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有人汇报之后,马上就传达了军令。

同时他对着身边的另外一人说道:“锦衣卫的弟兄,希望你们给曹指挥使传递下消息,建奴人已经改变了方向,估计是去寻找其他出关路了,我这边是没有办法阻挡了。”

“是。”

这人穿着随便,但是却是一名锦衣卫,目的就是在传递军情。

按道理传递军情是有专业的传令官进行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所以就选择用这些人来进行传递了。

随着锦衣卫的人走之后,孙祖寿就开始让人去检查防守物资,同时对受伤的士兵们进行救治,至于战死的,则是移送到专门的地方,等待后续的一些处理。

至于关下的情况,暂时是不会行动的,主要还是为了安全。

时间慢慢的过去。

阿敏兄弟两个人被京营和勇士营的士兵们追击了很远,一路上是惨败,自己这边刚刚的停下准备交锋,却发现蒙古人的骑兵也冲来了,这样就会非常的被动,所以他们也只能是继续的且战且退。

“阿哥,这明人的火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的军队中居然随行有大炮,这么重的东西居然能够跟着我们一起移动。”建奴人已经是了解过了一些火炮和火铳。

但是明人的火铳,他们自己也是不敢用,更何况是没有经验的人。所以建奴人就没有当做一回事。但是现在,明军的火器带来的危险程度,让建奴人打定注意了只要回去,定然会研究一下如何客服明人的火器,如果能够自己制作装备的话,也就不惧怕明军了。

但是,对于明军能够随军使用大炮哦,这让这些建奴人更加的难熬。

这实在是要命的武器。

火炮这种东西不应该是非常笨重的么,怎么会出现在大明的军队中,这些大明人得耗费多大的力气才能够移动这些大炮啊。

“不知道,现在我们不是考虑这个了,有没有探马探知多尔衮那边如何了?”

“还未知,在之前回来的说,多尔衮的军队正在攻城。”

“好,只要咱们的勇士上了,那么关隘应该能够打败了。告诉兄弟们,我们马上就能够出关了,只要不被建奴人围攻,我们建奴勇士无敌。”

“是,阿兄,我这就去传令。”

“报!”阿敏兄弟这边刚刚的准备去传主将的命令,突然一个传令官到来,于是二人看了过去。

却看到了一个非常疲惫的建奴传令兵,于是直接问道:“何事?”

“主子,前军打不下宣府关,正在朝着西边而去,从其他几路军进入的地方出关。”

“这多尔衮是一个废物吗?”阿敏兄弟大怒。

但是这个时候不是算账的时候,于是只能更改命令,大军一起朝着西边的边墙而去,在那里有一条非常安全的出关之地。

建奴军队改了道。

追击的明军和蒙古军也是有点茫然,不过猜测应该是没有打下宣府关,所以才朝着其他的地方而去。

“曹指挥使,卑职带来了宣府副总兵孙祖寿的军报。”

“请说。”

“建奴军多尔衮部连续攻关三次,均未能攻克关隘,已经折返朝着西边而去,本部军已经以烽火通知边关各地守军,因防止建奴有诈,宣府守兵并未出动。”

“好,本官知道了,辛苦了。”

曹化淳作为西厂提督,他对这些锦衣卫是非常的熟悉的。

所以话说完之后,就有人带着下去休息,而曹指挥使则和刘指挥使两个人则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进军方向,这建奴人是必杀的,所以不可能会让他们逃出去。

所以他们二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重新的计划了。

大明军队的前线战报,正在一点一点的传递回到京城。

京城上下都是没有想到会这样。

一个个的都非常的振奋。

加之又是新年,所以大明国内算是真的热闹的很。

奴酋皇台吉被用来祭奠了天地祖宗,然后就被挂起来了供京城的人去看,以及发泄。

而朱由检则是一直的在向前线输送着补给。

这一场战斗,基本上都是朱由检一个人在操控,不管是人员的调动上,还是物资的支援上,都是朱由检,大明的这些官员们都没有参与,虽然很多的人想要参与,但是却都被朱由检给拒绝了,如此情况下,大臣们看朱由检的眼神都变了,一个个的变得幽怨。

在他们看来,这种大功劳应该是大臣们,不应该是皇帝的。

你都是皇帝了,还要这么大的功劳做什么?

想要封神吗?

所以大臣们这样的幽怨的看着朱由检,但是也没有多大的效果,现在的朱由检这样的皇帝已经是基本完全的控制了朝堂,再加上他还有对其他的势力的控制,这样的一个势力的扩张,让皇帝的威望更高,百姓们更爱戴的只有朱由检。

至于大臣们。

他们的存在感似乎在越来越少了。

战报送回来,大臣们在进行记录,朱由检之前的时候说要给这些有功的人进行奖赏。

于是这边也在定制着奖章。

这个东西以后就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对他们以后的福利的补贴的关键。

奖章全部的都是采用合金的方式,其中黄金会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样的目的就算是以后活不下去了,奖章也能够换到一些钱来度过难关。

至于说这么多的金子在其中自己会要消耗很多,这对于朱由检来说完全的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由检愿意这么的做。

“崇祯元年,终于是平稳的结束了,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崇祯二年也是如此,让百姓们平稳,我才有更多的机会来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朱由检在这个时候这样的想着,他对自己的大明越来越充满了希望,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时代的人民带来更多的帮助,从此以后,大明永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