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9章 京城新科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月初六,京城内的大小衙门也都开始正式全员开工了。

而内阁那边,也报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看着内阁首辅于茂才等人报过来的样卷,李信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

在这一张拢共四页内容的样卷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京城政务选拔考试”。

没错!

这张试卷,自然是为了选拔政务人员,而拟定编写的样卷。

虽然自从李信他们入京之后,便一直在着手配备各级官员,并且从各个民兵队中抽调人员,补充到各地。

另外,还组建了京城政务学校等机构,负责系统培养政务人员。

不过,单单依靠这些渠道,政务人员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而且,民兵队成员中选拔出来的人员,人员素质、视野见地等,毕竟还是有些落后。

要想适应新时代潮流,就需要广泛地从全国各地选拔人才。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面,内阁各部门在李信的指导之下,参与编订了京城政务学校的全套教材,并且在整个大乾国各地进行发售。

新体系下的教材,诸如四书五经等知识,基本上被削减一空。取而代之的是,基本的逻辑教育、科普知识、算术几何以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在后世,这些就是行政能力测验的一部分。

另外一门学科,便是公文写作。

这些新体系下的教材,也是当初在京城政务学校使用的教材。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这些教材也广泛在各地销售。

并且在去年,拟定了《大乾国政务人员考试要求》等文件,正式确立了新型的政务人员选拔考试制度。

参考书籍,就在京城政务学校的教材,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等书籍中选取知识,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

而选拔制度,也进行了改良。

政务人员选拔考试制度,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统考。全国各省府县符合要求的人员,皆可参加选拔考试。考试选取录用的政务人员,分配到朝廷各部门、各省府县部门之中,担任吏员。

第二,乡试。由各省内符合要求的人员,参加选拔考试。考试选取录用的政务人员,分配到省内各府县下的区社,担任基层吏员。

第三,特科。由各专业人才,参加特定的选拔考试。考试选取录用的政务人员,分配到各部门担任吏员。诸如水利、电力、化工等专门领域。

三个批次的考试,选拔不同的政务人员。

实行这样一种考试制度,为的自然是改变以后政务人员的晋升、管理机制。

在以往之中,经过科举考试之后,一些进士科人员,甚至能够直接分配到基层,担任知县。

一些毫无基层行政经验之人,担任知县,执掌一方,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且,这些官员平时里面都学了几十年,脱离百姓、脱离基层,难免会有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因此,针对这些弊端,李信进行了改革。

改革之后,所有考试选拔出来的政务人员,全部在基层担任普通吏员。

至于区社长,知县、知府、省,乃至各部官员,则全部从普通吏员之中择优升任,一点一点晋升。

如此,也能够避免知县层级官员,都是一些刚读完书的人担任的。

也能够避免,一方父母官,与百姓脱节、远离百姓的现状!

这些制度全部确定之后,京城政务人员选拔考试样卷也才拟定了出来。

这一次的考试,乃是初步试用。

因此,局限于京城地区的人员。

仔细地看了看样卷中的内容,李信也点点头,说道:“于阁老,这份样卷挺全面的啊!各方面的基本知识,都已经考查到了,而且也侧重了基层行政方面,基层政务方面的案例情况,也列举了很多种,确实不错!就这样来吧!”

说着,李信抬头看着于茂才,问道:“京城政务人员选拔考试,就定在二月二吧,龙抬头,寓意也好!正好这段时间,也把考试试卷印刷出来,在京城地区进行宣传,筹备考试。”

“遵旨!”

于茂才连忙应道。

在确定了京城政务人员选拔考试时间之后,于茂才等人也开始积极准备。

与此同时,《京城日报》开始大篇章介绍京城政务人员选拔考试的情况。

大街小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卖报!卖报!京城新科考开始!”

“京城新科考,选拔新官员!”

……

一声声叫卖声中,大街小巷上的人都被吸引了。

所有人纷纷购买报纸,想要看看京城新科考,究竟是怎么一个新法。

毕竟,自从陛下李信进入到京城之后,科举考试已经全面停止了。

而这一次,恢复了新科考,还是引起了一些读书人的重视。

“嗯?不考四书五经了啊?”

有一名读书人有些沮丧,无奈地说道:“我辛辛苦苦,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竟然不考四书五经了?还有没有天理啊!”

“怎么没天理了?”

旁边有人反驳说道:“你看这《京城日报》上说的多好,以前的科举考试选出来的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他们去基层,有什么用?再看看咱们东宁出来的官员,个个都是在区社干过,这些官员比以前的好多了!”

“是啊!”

有人接着说道:“这京城新科考,虽说刚开始,不过之前京城政务学校的教材,也都在全国上下发售了。你要是想参加考试,早就能得到消息了。像你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还是在家好好做学问吧,别出来当官祸害百姓了。”

“对对对,说的在理!”

“劳驾,哪里有卖京城政务学校教材的?”

“对!赶快去买教材,趁着还有半个月时间,好好看看书,指不定还能通过呢!”

……

一时间,大街小巷中所有人都在纷纷议论着。

而卖报的书童,卖完了报纸之后,自己留了一份,朝着自己家中行去。

这名卖报书童,正是韩翊!

此时的韩翊,眼睛之中满是喜悦神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