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第 51 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宝玉湘云探春都被各自奶娘抱起, 宝玉本当要寻大嫂李纨, 却见她正抱着三弟贾珏。这宝玉也有些记性,他刚得了二姐姐教训,有些不好意思与弟弟纷争, 只得勉为其难,任凭鱼眼珠子奶娘抱起, 心里不乐意,嘴巴便撅起了, 两只粉嫩小手翻卷着自己襟摆一双眼睛不甘心瞅着大嫂子。

当晚史家大奶奶被贾母留宿, 湘云便睡在迎春房里,是夜,湘云充分显现了她活泼本色, 只拉着迎春唧唧呱呱说了半夜, 从江南好吃的好玩的说道路上船帆,说道落在船帆上的鸟儿。

总之, 河道里悠悠绿水, 岸上青葱庄家,湛蓝的天空飘过白云,无不成为湘云兴致勃勃话题。就连荣国府门口狮子与铜钉,高高的地基与牌匾,也惹起湘云话题, 只说是江南没有这种门,没有这大的狮子,这大的铜钉。

迎春暗暗称奇, 怪不得湘云作诗别具特色,原来她这样小的年纪已经有这样强的记忆与洞察力。

迎春已经瞌睡迷蒙,湘云却是睡不着,兴致勃勃又摸出一个小本子显摆一般递给迎春:“二姐姐,这是我的宝贝呢。”

迎春细细翻看,原来是一张一张的水墨画,作画者不拘什么,似乎顺手拈来,看见什么画什么,图画上正有湘云所说的一切,不免奇道:“湘云好能干,这是你画的?”

湘云笑嘻嘻摆手:“不是,我娘画的呢,我看着这些画就能想起我到过好地方,看过景致了。”

迎春笑道:“未知表婶缘何画这些?”

湘云皱眉道:“我跟娘是提前回来的,我爹爹随后就到,我娘说了,这次回京,爹爹就要留在京里,再不出去了,娘舍不得这些好景致,就把他们留在画中了。”

史家大舅母是江南清贵出身,琴棋书画自然不差,只是?

迎春心头一动:“大表叔如何没陪着你们一起进京?”

湘云咯咯一笑,小手一戳迎春脑门:“二姐姐真笨,不过我也真笨,我也问了娘了,我娘说了,爹爹是官儿啊,不必我与娘,想怎么就怎么,做官要有始有终,所以爹爹回京要等年底了。”

年底?迎春嘴里苦涩得很。想起湘云遭遇并不比自己强多少,迎春拍一拍湘云:“睡吧,不然明儿可没精力玩儿了。”

湘云忙忙点头:“嗯,爱哥哥说了,明儿教我掏摸胭脂粉呢。”

湘云母亲史大奶奶因为丈夫要进京任职,带领仆从随侍日日忙碌,张落修葺祖屋,以备迎接丈夫进京,湘云便被她母亲搁在贾府暂住。

因为湘云年岁尚小,尚没有独立门户,随侍只有奶娘与一个小丫头,贾母便拨了自己屋里小丫头名叫珍珠的跟随湘云服侍。

这珍珠就是后来宝玉房里的袭人,今年正六岁了,跟迎春一边大。前一世她跟着湘云与宝玉住着一间房里,自此跟宝玉厮混熟了,贾母索性把她送给了宝玉。只是这一回,出了个变数。湘云跟着迎春住在葳莛轩,珍珠也就随在葳莛轩伺候,没有机会服侍她未来主子宝玉了。

迎春心中暗忖,这珍珠只怕这世变不得袭人了。

熟料宝玉自从湘云进驻葳莛轩,他便恢复了日日到葳莛轩逛逛的习惯,有时候湘云贪睡尚未起身呢,他便猴急来了。每每吵嚷的李纨大清早抱着他到葳莛轩报道。

李纨每每送了宝玉便顺道到贾母房中伺候,贾母由是对李纨的怜惜倍增。王夫人碍着贾母对李纨赞赏,再不敢动辄甩脸子呵斥李纨笨拙了,这是后话不提了。

宝玉成天泡在葳莛轩,珍珠是湘云贴身服侍丫头,很快跟宝玉也熟悉起来,慢慢的宝玉爱屋及乌,因为湘云喜欢珍珠,他就只认珍珠替她梳头了。反而疏远了他自己的使唤丫头媚人可人。可人尚可,看在眼默然不语。她姐姐媚人却是如同晴雯一般尖嘴利舌头,火炭性子,免不得背地里排揎挤兑珍珠,这珍珠倒也忍得,每每一笑了之,从不当面与人回嘴顶撞。

珍珠也不是一言不发,在宝玉面前会偶尔提上一两句:“二爷还是叫媚人可人服侍罢,婢子毕竟不是二爷的人,名不正言不顺呢。”或者在宝玉夸赞之时说道:“婢子最是个笨的,还是媚人可人姐姐会服侍人,别人再越不过。”

宝玉多聪慧的人啊,这话听在耳里就觉得媚人可人不良善,犯了作兴,你们不喜欢云妹妹的珍珠,我偏要珍珠服侍。自此越发喜欢珍珠,缠着珍珠,故意对媚人可人不理不睬,气得媚人可人要命,却无计可施。

要知道从爷们跟前被摒弃掳了下去,基本在贾府就没甚么出路了,只能做个灶婢或是洒扫的粗使丫头了。将来配人也是低人一等。

当然,倘若能够一辈子服侍爷们就更好了,这是大人们自小灌输的思想,小丫头还没有自己行为能力。

待媚人可人被宝玉磨得没有脾气了,珍珠这丫头又十分乖巧贤惠了,反头又来劝说宝玉,媚人可人姐姐没说什么呀,待我可好了,二爷你这样待人是不对的,再说我一个人伺候二爷云姑娘两个人忙得不开交呢。等等云云。

绣橘与司棋说这话之时只是撇嘴,挤眉弄眼不屑于故。

迎春微笑不语,这是个缘分,别人说不算数,只要当事人明白才成。反正晴雯已经跟了自己,袭人跟宝玉的关系,便不在迎春改变干涉之列,反正不是袭人也有别人,保住了媚人也不定会比袭人好多少。

再说宝玉,他这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女孩儿心软,珍珠既然说了媚人可人没欺负她,他又回过来想起媚人可人两姐妹好来,媚人可人陪着宝玉二三年了,精心服侍不说,好根宝与联合一气淘气跟死鱼眼嬷嬷作对,宝玉不是薄情人,对她二人又转回来了。

宝玉还小大人训斥劝慰她二人一通:“我对珍珠好,是为了云妹妹喜欢,云妹妹是客人,老太太都说要让着些,故而对珍珠姐姐也要让着些,免得与妹妹不高兴,老太太不高兴,记得么?”

媚人可人也只是八九岁孩子,时间久了,跟大家混熟了,觉得珍珠这丫头也蛮不错,受了委屈还替自己讲话,遂一笑泯恩仇,也跟珍珠和谐了,大家姐妹相称,一团和气了。

只是她们姐妹后来为着争取贴身大丫头这一两月例,倒底着了珍珠道,一击而陨落了。这是后话了。

却说湘云这一住只住了半个月方去,她又是个活泼性子,又没什么等级观念,跟一般丫头姐姐妹妹乱喊一起。她母亲又给了她一大荷包小玩意儿,诸如各种漂亮玉饰戒子钗儿与她打赏人,半月功夫已经跟贾府的一干小丫头混得烂熟。

临别之日,湘云眼泪汪汪,舍不得老祖宗二姐姐爱哥哥。一般小丫头也舍不得湘云好姑娘。

不说珍珠与湘云拉着手儿哭红了眼睛,就是宝玉房里的媚人,可人,迎春房里绣橘,司棋,晴雯,雀儿,叶儿,老太太房里的鸳鸯,鹦哥,以及孙姑姑手里一发小丫头金钏儿,玉钏儿,彩云等,一个个红了眼圈送别湘云,无不舍不得她,一个个叮嘱她早些儿再来。

湘云真的很快就回来了,一个月后,九月中旬,江南快报,史家大爷感染瘟疫。

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了。

却说湘云去后,又过了半月,八月底,金陵来了信了,贾珠中了,名次多少却没说。又说兄弟二人不日到家。

同时张氏也接到娘家喜讯,张怡宁中了举人了,名次靠前,十名以内。

阖府闻讯大喜,瞬间忙碌起来。

九月初二,贾琏兄弟到了。

贾府在荣禧堂摆下了盛宴为贾珠贾琏接风洗尘。王夫人贾政春风得意,贾赦张氏也甚欢喜,儿子好歹也是生员了。

贾珠贾琏却有些意兴阑珊。

贾珠因为乡试名次不靠前,贾琏一为乡试不第,二为再也无法推延婚期。今日席上就有贾琏的老丈人王子胜在座,那眼睛不是飘着贾琏,眼眸含笑,那摸样就像在看桌上菜盘子里可口清脆的嫩黄瓜。

今日酒席上最高兴的就是贾母,整个一个笑弥陀。你想啊,无论贾珠贾琏都是他老人家孙子,凭谁好都是他的体面,焉能不高兴呢。

过了九月,贾琏正十六进十七了,凤姐十三满十四岁,结婚也可以了,订婚不算早了。

虽然贾琏心不甘情不愿,可是,谁让他乡试不第呢。

贾母本来也要晾一晾王家,无奈这回王家很够意思,不仅八月十五阖家女眷上门来给贾母请安,贾母生辰本不预备庆贺,她们也特特送了厚礼。送得很和贾母脾性,乃是前人字画与古董画屏。贾珠的喜讯回家,王家又提前专门使了婆子来探贾母口风,能否早些定下两家婚约。

男方才是求门之户,虽然王氏有错在先,王家自己也有错,做到如此也尽够了,何况王家还有个王子腾呢。

贾母就首肯了,也跟张氏通了气。张氏也知道这桩婚事退无可退,只得应了。

这下子贾琏想再找借口推辞婚约,一心一意读书,功成名就再娶亲就不能了。

贾母就说了:“先成家后立业也是一样,你珠儿哥哥还不是中了秀才就依从老祖宗娶了亲,如今不是一样中举,偏你就不听老祖宗?”

这话让贾琏哽住了,无论依老太太在家里的地位还是老太太一个对他的喜爱,贾琏如何说不出来违拗之话,只得自人背晦。

王家是一早准备好了的,贾府王氏当家也跟娘家早通了气,小定就定在九月初九重阳节。

左不过东西都是现成的,贾母开口答应了,贾赦张氏夫妻也只得认下。九月初九,张氏亲自领头,王氏东府的尤氏一行人到了王家给凤姐插戴,正式定下了凤姐这个媳妇。

正是婚期还得两家人坐下来再定,张氏的意思,怎么也得等凤姐及笄,自己可不愿意替人家养孩子,这就还有整整一年时间。

张氏前个过娘家去吃酒,听了兄长对贾琏前程一番剖析,很有触动,她也想利用这一年时间替贾琏好好某算一番。

张家喜宴王家的插戴迎春因为丧母都为随行。两家人虽然都说不计较,对于迎春的懂事都很满意,心中称赞一声二姑娘蕙质兰心。

却说这一日正是九月半,贾琏因为已经取得生员资格,顺利进入国子监学习,虽然贾琏雄心万丈,张翰林对贾琏今后科举出仕并不乐观。张氏知道兄长眼力,暗暗思忖儿子出路。

这一日,迎春照例来给母亲请安,见张氏面色郁郁,不免心情一暗,忙着询问:“母亲可是又犯了毛病?要不要请太医?”

张氏有个头疼发晕的毛病,时不时爱犯,迎春很是担心,故而有此一问。

张氏闻言摇头:“都是你哥哥。”

嫡母没事就好,迎春闻言放下心头沉重,贾琏的事情迎春一点也不急,眼下情势比前生不知道好了多少。前生这个时候,十六岁的贾琏已经因为偷摸凤姐丫头被凤姐辖制了,开始整日跟贾珍走鸡斗狗摸小幺儿了。

迎春微微一笑,挨着母亲坐下:“二哥哥如今成了生员入了学,今后知会越来越好,母亲,您就放宽心吧。”

张氏对迎春的话很感兴趣:“不用担心?你是说你哥哥今后会一帆风顺?”

迎春笑:“具体我也说不好,只是您想啊,二哥哥如今可是拼命读书,您再看看东府蓉儿,已经十二了,成天都干什么,听说他带着一班小幺儿,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散漫钱财,酒楼花楼无处不在,闹得学堂天翻地覆,珍大哥还要派六老太爷的不是。您再想想二哥哥,何必一定要拿二哥哥跟大表哥珠大哥比呢,二哥哥有二哥哥的长处呢。”

张氏并不开心:“你二哥哥怎么跟他们比呢?蓉儿从小没娘,你珠大哥……”

张氏言语一顿:“我儿发觉没有,这回回家来,你珠大哥越发瘦弱了,我也是担心,那日在老太太面前提点珠儿一句,让他悠着点,休息休息,补补身子。你那二婶子还道我是坏心,偏说珠儿这样看着怪精神。唉!”

见迎春不答话,张氏顿一顿,斟酌话语,又问:“迎丫头,你猜一猜,你珠大哥明年能中么?”

迎春闻言顿一顿,方道:“大哥哥他今生止步于举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作者香溪河畔草其他书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