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找不痛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离开了福山台,但是以后水波制作依然会与福山台展开深入合作。”藤原圭说道,并没有主动提起、也不多说关于福山台的事情。

吉田贺史遗憾告别台长之位,虽然表现得还是很稳重,但是心里肯定还是难过的,藤原圭很识相地不多提此事。

“藤原老师,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吉田贺史问道,“相信藤原老师的计划不只是继续为各大电视台提供电视剧吧。”

凭着藤原圭的名头,水波制作的任何节目都是不可能担心销路的,五大民放甚至NHK都会花血本抢购。但是吉田贺史觉得,藤原圭的野心和企图应该更大。如果只是为电视台提供电视剧作品的话,那么和待在福山台也没有区别啊。

福山台会给他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还会帮他分摊风险,以藤原圭如此突出的成绩来看,在福山台浸淫个十来年,甚至都不用这么久,当个制作局局长或者专务,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在未来还可能坐上台长宝座。

但是这些没能打动他,所以吉田贺史想知道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还是会以电视剧为主页,但是……”藤原圭继续道,“电影方面也会同步驱动。还有动画、特摄、艺人经纪,也不想错过……最重要的是,我想让这些文化作品走入海外市场。”

吉田贺史笑道:“国内的钱已经不够赚了么?还想要出海?文化产品不同于汽车和电视,想要不同语境的观众接受困难重重,现如今,整个地球能实现文化强输出的,也就只有美国的电影音乐和曰本的动画游戏,而这都是经过了几代人的积累才完成的伟业啊。而且现在电影业青黄不接,对外输出……很难啊。”

“无论是哪一行,要想做出成就来,都是不简单的。”藤原圭从自己拿来果篮里拿出了一个橘子,缓慢地剥着,“我拍起电视剧来已经很顺手了,已经进入舒适区了。但是根据历史经验,舒适感是临死前的先兆,这意味着即将失去斗志和进取心。所以……我想给自己找点不痛快。”

藤原圭将橘子呈花瓣状剥开,露出缠绕着白丝的果冻状的橘子果肉,摊在掌心上,呈给吉田贺史,吉田贺史道了声谢,便直接拿起一瓣吃了起来。

“的确,曰本有着独立且茁壮的文化产业,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市场太小了。文化产业,说到底,拼到最后拼的是人口。港片的没落也与此有关,本地人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产业的收益。台岛不买他们的片子了,他们便渐渐失去生命活力。曰本的游戏动漫产业因为够强,所以才能出海辐射全球,而有了海外市场的保障,所以才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要想让国内的电影业、电视剧也能得到这样的发展,缩在国内是不行的。而且这件事越早做越好,等到其它国家开始做了,并且做成了,我们那时可能就晚了。”

“可是至今为止,在文化产业方面,除了美国,曰本并没有第二个对手啊。何以如此焦虑啊?”吉田贺史嚼着橘子问道,觉得这橘子着实很甜,于是又从藤原圭手上拿起一瓣。

“现在还没有,不过马上就有了。”藤原圭说道,“韩国国内如今开始喊起了【文化立国】的口号,虽然还没有形成实际的政策性法规和制度,但是估计也不会远了。韩国的人口比我们更少,他们的文化产业想要兴盛,必定要走对外路线,等韩流先入为主席卷亚洲乃至西方,我们可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韩国……文化立国?我怎么没听说过……”

吉田贺史小声都囔着,他虽然在放送界,但是对政治和国际形势的兴趣很浓,所以经常关注国外的消息。韩国从一定程度上和曰本很像,都是岛国,都有美国大兵驻守,并且都是以外贸为生的国家。甚至还能叫出许多当下韩国政坛活跃议员的名字,但是从来没听说过他们国内有什么【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啊。

但是看着藤原圭无比确定而又坚毅的眼神,觉得应该是确有其事吧,只是自己孤陋寡闻,没听说罢了。

其实藤原圭也只是信口说的,现在的韩国的确还没有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

“其实【文化立国】韩国人很早就提起了,只是一开始只是一些民间的声音,只是当初那些提出这些口号的民间运动家最近也渐渐走入政坛了,虽然现在声量不算大,但是在韩国政界的确有这样的声音了。”藤原圭用十分确信的口气说道,“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社会由于结束了军政府统治状态,社会风气变得开放,民众的思想活跃自由,各种话题百无禁忌。这些年的韩剧已经有着不小的发展了,只是还差一把薪柴罢了。”

想到这儿,藤原圭又道:“而且,文化产业相对其它产业的巨大优势就是低消耗、无污染,并且对内可增加凝聚,对外可宣扬国家形象。还能宣扬本国产品,拉动其它产业。所以只要一个契机,韩国内部喊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听到藤原圭有理有据的话,吉田贺史变得感兴趣起来了,谈论政治和形势似乎是男人无法割舍的爱好,吉田贺史继续问道:“什么契机?”

藤原圭略一思考,说道:“一场大型的,烈度高的金融危机……不,说是金融海啸更加妥帖。韩国作为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国家,一旦出现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韩国政府会开始认真地考虑产业转型。”

吉田贺史有些惊讶地看着藤原圭:“藤原,你觉得近期会再出现金融海啸?”

藤原圭笑道:“我又不是银行职员,这只是我一个外行人的猜想罢了,不过您也知道,本人在炒股方面还颇有心得,这段时间听到一些业内人士不好的判断,所以已经提前清空了一些股票。”

关于藤原圭炒股有成的事,吉田贺史也听说过一些,这人算是全才,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异常准确,当初吉田贺史还在电视台的时候,也听藤原圭的指导意见,在股市赚了一笔小钱,从此对藤原圭的眼光是非常佩服的。

见藤原圭这么说,吉田贺史心里也响起了警铃,他是有不少产业的,还有外贸公司的股份。如果藤原圭的判断再一次落实了,自己可要狠狠地赔上一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