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宫廷政变(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城门突然紧闭,门外传来厮杀之声,熟悉的感觉让李想突然回到了那一夜的玄武门之变,历史的厚重感,将他包裹其中,突然,她所站之地传来天崩地裂的震动感,场景转入太液池。

端坐在正中心的老皇帝注视着李想,李想一愣,刚想开口,一个人穿过他的身体猛然跪倒在地。

“末将尉迟恭,参见陛下。”尉迟恭提着一把带血的剑缓缓走向老皇帝。

“今日,何人作乱呐?”老皇帝颤巍巍的开口。

“太子与齐王作乱,已被秦王下令诛杀!”

李想一惊,他明白,太子和齐王不就正好对应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吗?那今日果然是玄武门之变之日!

失格为什么要将最后一关设计成这样?那么开启游戏通关的钥匙又会是什么呢?

李想定了定神,他发现自己无法被周围的人看见,此刻就是一个透明人,他决定静观其变看看剧情会怎样发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刻应该是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清晨,也就是公元六百二十六年的七月二日,玄武门之变当日,此刻发生的事情,证明玄武门之变已经发生,结局已定,剩下的就该是李世民的忏悔,和李渊的被囚禁了。如果不想结束自己的性命,那么只能决定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了。

李想对于已经知道的老皇帝的政治生命感到心中阵阵的悲凉,也为这皇子之间的弑亲灭门惨案,而感到阵阵寒意沁入骨髓。

突然,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尉迟恭拿剑的手不再有所动作,老皇帝悲凉惊惧地表情也不再抽动,李想吃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到意外而恐惧。

“您好,李想先生,游戏任务开始,您需要改变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阻止李世民登基,和李渊的囚禁,如果您赢了,您将走出游戏,如果您输了,那么您将永远被囚禁在游戏中,祝您好运。”

系统音提示戛然而止,李想一惊,结局已定,他要如何改变?他感到有些焦虑,场景却再此转换,这一次,他出现在了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的五月,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九年之前,李想端坐在一间屋子中,他环顾四周,木桌旁围满了人,恰巧那些人他也都认识,他突然明白自己可能带着李建成的记忆,毕竟自己现在就是李建成。

正坐在木桌正前方的男人,正是李建成的父亲李渊,那么此刻他要干什么?李想迅速思考着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记载,那时的隋朝国将没落,隋炀帝昏庸无道,这恐怕是要反隋的会议。

“父亲,儿臣以为,隋炀帝昏庸无道,隋朝国力渐衰,此刻应率领军队,攻下主城,将隋炀帝赶下王座。”

李想循着声音望过去,禁不住冷汗直冒,这不就是,玄武门之变时要杀李建成灭口的李世民吗?虽然只是借了李建成的身体,但也实在不想再被杀一次,李想定定神仔细的观察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

李世民此刻是主张晋阳起兵的,此刻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身边该是还有个谋士叫做刘文镜,这刘文镜会对这次晋阳起兵起到关键的作用,不过晋阳起兵对结局影响并不大,可以先忽略不计,李想注视着李渊,思考着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

关于李渊的人物记载,李想似乎看过一些《唐书》里面形容李渊“任性真率,宽仁容重”

不过在这里任性时听从秉性不做作而非字面意思的任性。那么李想觉得李渊是个会顾念旧情的人,在晋阳起兵之事上,其实是反作用力的,那么起到主要作用的还是李世民。拦是不拦?

李想一时感到头晕脑胀,若是不拦,日后是否还有剧情点能左右玄武门之变的结局,如果拦恐怕连唐朝都建立不了,那么唐都建立不了,朝代都不存在,玄武门之变没发生,似乎也不能算改变了结局,而是走了歪路,阻拦了朝代的建立,之后的文明也都不存在了。

李想决定不加阻拦,并与李建成原本的决定一样,共同起兵伐隋。

李想突然想起李世民最终谋反的契机就是李渊让李世民渐渐掌握了兵权,笼络了人心,而自己一直久居深宫,没有真正的掌握兵权,使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人心渐失最终死于玄武。

“想办法夺回兵权!”李想想着,猜想下一幕场景会转换到何处,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模一样。

视角果然转向“刘文镜事件”刘文镜做谋反之实,要太子定夺之虚,实则试探,生杀予夺大权,交由太子决定,如今看来这一点是李世民谋反之关键。

“太子殿下,皇上叫您前厅议政。”

“知道了,退下吧。”李想独自走向大殿,见李渊高坐王座之上,李想跪了下来。

“刘文镜击筑欲杀斐济之事,你如何看的?”李渊脸色发寒,不动声色的问道。

“儿臣以为,刘文镜为开国功臣,不可随意杀之。若是随意杀之,恐怕难服武将之心,会使武将们心生惶恐。”这一刻李想做出了和李建成截然相反的决定,他决定报下刘文镜维持与李世民的关系,缓和矛盾但他也知道,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很显然李想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霎时场景再次转换,这一次李想出现在了深宫之中,桌前摊着一堆书笺。

李渊快步进入宫中迎上进入李想的视线。

“父皇。”李想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

“请起。”李渊摆摆手。

李想思考着这一幕是史书记载的哪一段历史,但他一时想不出来,只好静观其变。

“对于刘黑闼起兵之事,你怎么看?”李渊看着李建成,好奇自己的儿子会说出怎样的话。

李想正想开口,突然想起了什么。此刻正是刘黑闼事件,也是自己和李世民的政治路线彻底背离的时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