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九章 公益事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要干什么,李想。”陈帆一阵惊讶,喊李想助手。

“你都亲自来了,你说我干嘛?”说着李想就准备撕开身下这个美女的衣服。

“你混蛋,你疯了吗,给我助手……”陈帆奋力推着李想,不让她亲近。

“你不是让保镖没事不要进来嘛,干嘛不喊啊。”李想这么一说,本来还想喊人的陈帆一下子不知道回什么话了,没了喊保镖的想法。

李想的手在陈帆的裙子底下摸索着,陈帆一手伸到了李想的下面,死死的捏住了李想的命根子。

“啊,你,狠,疼……”李想疼的直喊求饶。

“赶紧起来,还想耍流氓。”陈帆没客气的说着。

李想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得老二疼的,还没见过这么狠的女人。

“你不是想泡我吗?可以啊,给你个机会,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陈帆的话让李想也觉得有点露骨,这像是一个美女说的话吗?

“想多了,我也就是荷尔蒙增高了,好好的。”李想打算拿这句话把陈帆给打击一下。

“别装了,别说没给你机会。”说着就打开门走了。

几个保镖还请示用不用继续守着,陈帆说不用了,让他们赶紧离开,婚礼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第二天,果然媒体上关于昨天婚礼的报道中,就有“新郎前任在婚礼上大打出手”这样的标题。

看到这样的消息,李想只是简单的一笑。而在陈琛那边,事情就稍微有点麻烦。

“这么大的人了,把一个公司都交给了你,竟然这么不成熟。”陈琛的父亲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狠狠的教育陈琛了一番。

在陈琛的父亲看来,有理不打上门客,况且李想和陈琛的矛盾本来就比较大。这次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平息一下,现在倒好,一下子弄巧成拙劣了。

还好,陈帆把这个事情处理的还算及时,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

可就这,她还得继续和几个媒体沟通一下,一面这个小事情,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给翻起来,再挖一点什么爆料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李想打算这么干,他就是要利用上海当地的媒体,把这个事情深挖一下,掀起一点波澜,他觉得昨天的还不过瘾。

陈帆很快知道了这个背后弄得人就是李想,她又找到了李想。

“你这上海之行还没完了,李总。”陈帆有点生气的说着。

“没完啊,这不是你不让嘛!”李想用调侃表示自己的态度。

“你们的事情已经完了,你和孙蕾,和陈琛,再这末纠缠有什么意思?”陈帆以为李想内心那块死结打不开。

可是对于李想来说,他还有一层痞子气,就是想借机好好扰乱一下陈琛,没别的意思。

他早清楚,自己和孙蕾事情已经没戏了,属于过去式。

不过,孙蕾真要回过头来找他,他也未必同意。

“我知道已经完了,还不允许我在上海玩玩啊?”李想说着。

“玩可以,只是别这么闹,对你不好,还请自重。”陈帆显然是在给李想警告,可是警告对李想这种人压根就不起作用。

“陈大编辑,您这是在警告我吗?我最不喜欢被人警告。得了,我北京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懒得跟你们玩儿了。回头来北京找我,给你接风。”李想也懒得在跟他们费口舌了。

总之,来也来了,闹也闹了,吃饱喝足,这下也该回去了。

“咱俩还是少见吧,再见。”说着,陈帆就走出了门。

回到公司的李想依旧的忙碌,每天行走在各种场合之中。

一天,教育协会的周会长给他打电话,说是他们准备搞一个捐助贫困生上学的行动,希望李想这边给些帮助。

李想当场就同意了这个邀请,并且表示,愿意尽力而为。

这个活动的大概情况是,号召全社会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用于他们上学软件条件的改善。

比如,给他们捐书,捐衣物,捐学习用品等等。

这次他妈呢的计划,主要是选定一个地方,给几百名贫困学生资助学习用品。

和周会长沟通的过程中,李想决定成为这次资助的主要赞助方。

这次活动,所有的东西,都由李想这边,统一运作完成。

首先李想打算搞一个宣传片,对贫困地区的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然后形成一个短片。

选什么地方呢,李想给他们推荐了自己的家乡,一个依然十分贫困,孩子上学困难的问题还是非常的多。

虽然这几年学校的条件改善了不少,但是山大沟深还是让很多学生上学困难。

很快,大家就敲定了去李想的家乡拍摄,把这个地方作为捐助的地方。

拍摄团队从北京出发,由李想带领着来到了自己的家乡。

李想回来一方面是见一下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就是也有那种荣归故里的意思。

所以他一回到村子里,就给每家每户送去了米面油,大家纷纷称赞说李想出息,他们村子出了个大人物。

李想的父母脸上也有光,自己的孩子出去这几年,果然混的不错,前几年那个看样子要注定种一辈子地的儿子,现在已经脱胎换骨了。

李想还给村里捐了一笔钱,用于修缮祠堂,村里的祠堂是村里面商量事情的重要地方,也是每年祭祀他们李姓祖宗的地方。

然后,李想又请了师傅,在村子里面连着摆了三天宴席,全村老少跟过年一样,你来了,我走了,热闹的不得了。

办完了这几件事,李想觉得自己荣归故里的打算算是基本完成了。

因为本村的学校已经和其他村合并了,而且现在的学生也不多。

他们决定把整个县作为一个捐助对象,选择一千名学生进行捐助。

李想告别了乡亲们,就领着大家开始拍摄了。

他们找到了当地教育局,请求他们给一些帮助,毕竟他们贸然行事,对情况肯定不熟悉。

当地的教育局听说了他们的计划,也非常的高兴,十分热情。

还亲自报告给县长,由县长接待了李想。没过几天,李想受到县太爷热情接待的消息,就传遍了他们的村子。

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李想提前回到了北京,摄制组继续在当地拍摄。

回到北京的李想,又和周会长就如何募捐,如何宣传的事情进行了沟通。

李想提议,由和他们公司一起合作的珍艺网负责网上的宣传。

另外,媒体宣传这一块由张本顺联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在周会长的提议下,李想最后成了这次捐助活动的形象大使,负责推广宣传这次活动。

过了几天,拍摄团队回来了,带回了大量的资料和采访。

又经过了几天,整个宣传片子基本拍摄完成。

为此他们专门弄了一个启动仪式,请了各大媒体、新闻等前来报道。

在启动仪式上,李想深情的说。

“我曾经也是一名农村的孩子,当年,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最后只得辍学。”

“自从自己走出山村的这么多年,他深深的感受到,必须要学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现在,正好教育协会给了这个机会,我也觉得十分难得,也十分愿意为这个事情,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这个捐助的县,就是我家乡所在的,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大爱之心,让山村的孩子也插上成功的翅膀。”

李想的话说的深情,确实是他这这些年想说的真心话。

这次募捐的方式也是十分的多,既有网络的,还有微信的,还有实地的募捐,总之途径非常的多。

整个募捐进行的十分顺利,李想也发动了自己的一些合作伙伴进行捐助。

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募捐到了足够资助这一千名学生的资金。

过了又一个月,李想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家乡举行了一个捐赠仪式。

仪式十分的隆重,李想的发自内心的觉得高兴。

这次活动举行的十分顺利,可以说圆满成功,李想也因此收获了好名声。

在向公益走的道路上,李想迈出了一大步。其实这是李想重新塑造公司形象的一部分。

只是一直没有这样一个合适的机会,所以一直也没有开始。

以为贸然开始一个公益活动,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反有可能被认为是在作秀,这也是为什么李想一直不愿意开始这个事情的重要原因。

令李想觉得好笑的是,过了几天,他竟然听到柯少辰也在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捐助。

这个柯少辰还是真对自己不依不饶,跟个鬼魂一样,总是甩不开。

不过,让李想觉得有点意外的是,柯少辰竟然邀请自己参加这个活动。

李想不好推辞也就参加了,还捐了一大笔资金。

看来,柯少辰这是要打算把自己给比下去,正好也借此抬升他们公司的影响力。

柯少辰的活动举办的也是有声有色,收的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李想决定利用上次的捐助活动再掀起一轮新闻高潮。

为此,他策划了一个签名学生回馈感谢的行动,就是让之前被捐助的学生,通过写信,发视频等方式,向捐助的机构,报告自己的生活学习的新变化。

李想还打算,建立一个新的网页,把每一个捐助学生的信息都放在网上。

里面还包括这些学生感恩感谢的话,以及他们学习生活的近况。

当地的县政府还专门发来了感谢信,送来了锦旗,对李想他们的捐资助学的义举进行了感谢。

果然,李想的这个新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宣传热潮。

媒体的标题也是“宏睿公司,搭筑了爱心捐助的连心桥”这样的标题。

还有记者专门到李想的家乡县对李想的捐助情况进行实地的报道。

甚至还有记者对李想的村子进行了采访,一时间一场捐资助学的行为,变成了回报家乡的感恩行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