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干得漂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岸的江大,也有人接到电话,很快,江大校园里沸腾了!

学生们群情激愤,前不久还参加过三禁运动游行的学子们,怎能容忍刚刚取得的胜利,又被人践踏!

他们相互串联,一传十,十传百,一支数百人的游行队伍,一路喊着“禁止贩毒!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口号,向市府挺进。

附近其他几所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学生,也纷纷响应,不同的游行队伍从不同方向涌上街道,又在市府前会合。

沿途还有各界市民群众,有的也组织起一支支队伍,往市府前进,有的干脆加入到学生的队列中。

两江的几家大大小小的新闻报刊,争先派出记者赶赴各处。

市府把电话打到了警察局,询问怎么回事,沉副局长满头是汗,亲自带人去市府守住大门。

特高课办公室,青木课长接到警察局沉副局长的电话,说码头上发现有人偷运烟土,已经被群众拦下,事情闹得有点大。

随后又有电话打来,报告两江好多地方都有游行,要求惩办不法商贩,打击烟土贩卖。

青木课长急得在办公室转了好多圈,最后一咬牙,给东亚荣兴洋行去电话:

“找犬养次郎!”

简短粗暴!

“犬养总经理不在,去码头了。您是?”接电话的是总经理秘书。

“我是青木一雄,你马上去码头,告诉犬养次郎,那批货不要了。叫他带人赶紧回来!”

“马上去!!!”临挂电话前,再次催促。

“嗨!我马上就去!”

总经理秘书驱车往码头赶,路上有很多人,纷纷走上街头。车走得很慢,终于到了码头,见到犬养次郎。

“你来干什么?”犬养次郎吼道。

秘书道:

“青木一雄先生让你赶紧回去,这批货不要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

“青木先生不要这批货了,叫你赶快回去!”

秘书重复了一遍。

犬养次郎一拍光头脑袋,很不甘心地,对手下喊道:

“撤!”

可是已经晚了,他们被愤怒的人群围在中间,有人叫着“不能让他们走!打死他!”

众人一起上前,你一拳,我一脚,有人抄起棍棒远远跑过来助阵。

梁天舟赶紧命令警察局的,全体都有,把他们拦住!不许还手!

疯狂的人群也对这些警察出手,一边还叫着“狗汉奸!打倒汉奸!”

甘燮元连忙招呼着码头上手下的弟兄,不要乱,不要乱!

犬养次郎光头上挨了几下,带着受伤的手下,挤上他们的几辆车,灰熘熘窜了。

市府最后由市长亲自出面,接见群众代表,表示一定要查办涉事商家,销毁烟土。才算把事情平息下去。

犬养次郎在东亚荣兴洋行的总经理办公室,青木一雄坐在大椅子上,训斥着。

“都是猪脑子!你看把事情办的!现在这个洋行是开不下去了,你先去申城,找青木四郎,他会给你安排。”

犬养次郎一声不敢吭,他都不知道他做错了什么。如果他不去夺回烟土,照样会挨训,怎么做,都是一顿训!这就是他的宿命。

中国话,叫狗腿子。

为青木一雄搜集文物,为青木一雄贩卖烟土,为青木一雄聚财。

他就是青木一雄在不方便出面的场合的代理人。

梁天舟到码头第一眼看到他,就想到,只有青木一雄可以治住他。

毕竟私贩烟土,表面上是不允许的,一旦被揭开了,青木一雄一定是舍卒保车,宁可不要烟土,也不把焦点引到自己身上,查出别的来。

这一次,梁天舟算是吃准了他。他却不知道这是梁天舟拿捏他。只道是警察局怕事,迫于游行的压力,向他求援。

不过事后沉副局长也没再追问,怎么码头上的犬养次郎突然要闪人,不要烟土了。

大概他就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吧,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用再去想了。

……

“这次你们干得很漂亮!”李书记在GD两江地下工作总结会上,对大家在这次游行中发挥的鼓动和宣传作用,给予了肯定。

“尤其是崔利民同志和刘斯芸同志,你们利用在学界和知识界的有利条件,促成了这次游行,并取得满意的结果。以后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多的民众支持。”

刘斯芸接过来说道:

“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江大的教授们,成立了一个时政会,定期举办讲座,很多江大的学生经常听那些教授们的讲座,影响很大。”

“这就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李书记说道,不过,还是要提醒他们,注意保护好自己。”

“工厂和商界,这次也发动得很好。你们的工作还要做得更细致一些。”

李书记回过头,对负责工运的人提出了要求。

走在街上,刘斯芸碰到了甘美玉和小萱,他们游行结束后直接回了家,在家被家里的老爹关了两天,听说学校已经恢复上课了,这不,结伴返校呢。

“斯芸姐姐,我老远就看到是你。”小萱拉着甘美玉跑过来,跟刘斯芸打招呼。

“你们俩呀,今天不是周末,怎么没去学校?”

刘斯芸认出了她俩,就是在叶济仁教授家遇到的女学生。

“我们参加游行后回的家,现在正要回学校呢。”甘美玉笑盈盈地回答。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对了,斯芸姐姐,你在报社当记者,前天有没有去现场采访?”小萱一脸兴奋,“好多记者都去了,还拍了照片。”

“我没去。”刘斯芸回答。

“唉,好遗憾!斯芸姐姐要是去拍了照片,也可以多冲洗几张,我好留着做个纪念。”小萱说道。

上回声援石城的游行,他们好多同学都找关系,搞到了游行现场的照片,有的同学还出高价,要别人转让给他呢。

这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纪念,最难得的是,自己可是亲身参与者!

刘斯芸想,他们《两江新报》怎么可能派人去这种场所!他们不是民营报刊,是隶属于汪府的官媒!

派记者采访这种活动,不是给官府添堵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