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起锅烧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锅烧油!

机智的李靖借口添材烧火也钻进了厨房,这个看上去胖胖的家伙可不是凡类,熟读兵书行军合理,治国策略,带兵打仗无一不精。李世民对其格外看重视为左膀右臂。看似他这个兵马大将军是在帮忙添材烧火拉风箱,可实际上意在偷师学艺跟着刘庸学上两手。

技术是别人的,学到自己手里才是自己的!李靖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不耻下问,有疑必问。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做出更重要的丰功伟绩,没有谁的成功是简简单单,他李靖能走到今天可想而知落下了多少次身段,拜学了多少先生!

既然他有这个心,刘庸定也不会藏着掖着。

“起锅烧油!

这起锅烧油看上去就是4个字,但若说起来里面可大有学问。先说起锅,铁锅一定要烧热烧透,然后再加入适量的食用油。要是这锅没烧者烧透,那坏事了,咱这儿的锅都是普通的锅,也没有什么防粘锅的纳米涂层,这老办法就挺好用,只要烧透烧热绝对不会粘。”刘庸边说边比划。

李靖听得是一脸懵逼什么防粘锅?什么纳米涂层?

“再说这起锅烧油中的烧油,就更是一门技术活了,全凭手上眼上的经验。现在咱们用的是菜籽油,菜籽油的起烟量比较大,一般来说待表面有少量青烟冒起时便可,但由于咱们的菜籽油提纯工艺限制菜籽油中含的杂质还比较多。所以更容易起烟,这个道理就用不通了,在火差不多的情况下”游泳弯腰看着炉火。继续说道:“对,如果就是现在这种火的话看着冒烟了,再冒个十来秒就差不多了。但切记温度也不能太高了,太高了会有难闻刺鼻的烟味。”

虽然先生说的有些名词他听不太懂,可道理还是大概听明白了。李靖感激的朝着刘庸笑了笑,他知道刘庸这是在有意的跟他说、教他做。

“油也要适量,多了的话腻得慌不说对人的身体也不好。少了的话又起不到作用,无法迅速的使食材表面脱水,加快食材成熟的速度造成了焦脆的口感。更重要的是无法完全隔开从锅底的火下传出的热量和食材的本体,这样就会很容易造成焦糊。”

呲啦一声!

切成肉末的羊肉碎伴随着麻椒,花椒,葱,姜,蒜以及鲜红的,捣碎的辣椒放入烧热的油中,羊油经过高温迅速转换成液态。随着各种香料在油脂的刺激下挥发出它们各自的魅力。一股油脂迷人的香味迅速散开,李靖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抽动着鼻子,享受着这特殊的味道划过鼻腔的快感。

“油热之后放入适量自己喜欢的香料,一般葱姜蒜就够了,一些特殊的佳肴,比如现在咱们做的麻婆豆腐就需要其他特殊的香料了,这个步骤与你府上的那些厨师们应该大同小异,差不了太多。”

李靖迷茫的看着刘庸摇了摇头,他们的主食一般多为饼、馕、而肉类一般多水煮及炙肉等等,煮、烧、烤、烙,烫、炸、蒸、等等做菜的烹调方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并未真正的深入民心人人而为之。炒菜在寻常人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李靖的本职工作还是个大将军,对于这一些东西更是不会太过了解,这次怎么有兴趣专门来偷学,完全是因为上次吃过了刘庸的豆腐宴中那些特殊的食材要真是论厨艺刘庸多算个半吊子,别说宫里头的御厨,就是普通小客栈的厨子在一些反面都比他强,他所高于别人的也只是领先几千年的见识罢了。

唐朝时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多元化文化交流的时代,大量的文化传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是一点点的改变了生活中甚至都不曾注意到的点点滴滴。刘庸可一点没敢小看这些人,单是这些日子吃过的各种各样口感极佳的糕点刘庸自问就未必能够做出来。对于古人的智慧,他永远怀着敬畏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