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不后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导,好多网友要求视频连线,我们要不要连?”

“连!”

很快随机连到了一位网友。

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只是似乎很疲惫的样子,顶着黑眼圈,整个人很憔悴。

身边还若有若无传来了孩子的声音。

“徐志摩,你不是还有第三人妻子,是成功得到了所谓的爱情,但是她挥霍无度让你痛苦不堪,难道到现在还是坚持追求真爱吗?”

女人很腼腆,说话的声音很小,像是在喃喃自语对自己说,又像是在跟徐志摩说话。

眼神中没有年轻姑娘拥有的灵气,反倒眼神中满是麻木。

“是的!我不后悔!”

徐志摩毫不犹豫。

“虽然相爱很累,但是那段时间只是让我体验到真正想要的爱情。”

说起这第三段婚姻,徐志摩很感慨,但是却还是脸上不由自主露出幸福。

江帆找的徐志摩是距离飞机出事前几天,关于徐志摩后面发生的事情,江帆也都已经一一告诉了徐志摩。

“不过我的确愧对第一任妻子,没想到我出事后,还是她给我善后……”

徐志摩说到这里,眼角泛出泪光。

所有人都看到这个被所有人称为渣男的徐志摩的愧疚。

人们心中不禁在想。

徐志摩放弃父母包办的婚姻,选择追求爱情,这不就是跟现代人们常说的:爱情与面包吗?

人人都说,在爱情与面包面前,会选择爱情。

可是当真正面对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面包。

真正选择爱情的少之又少。

说徐志摩任性也罢,说他是渣男也好。

可是徐志摩身上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勇气。

更何况是在那个思想封建的年代,最求爱情的徐志摩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我就是选择爱情而不顾家人劝阻而远嫁,现在丈夫对我厌倦了,公公婆婆也嫌弃我,也不敢回家,独自带着孩子举目无亲。”

说到这里的时候,女人小声抽泣着。

这位女人的遭遇也引起了不少相同遭遇的女人的共鸣。

甚至弹幕上还有人带节奏。

“选择爱情,婚后爱消失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选择面包爱消了失,但还会留下面包!”

随着弹幕上被面包覆盖,找选择爱情,婚后幸福的女人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那个女人因为哭得太厉害,无法再接受提问。

才刚挂断视频提问,又有一个人接通了电话,还是一位女性。

“徐志摩先生,我理解你,因为我就是选择了爱情,现在我们俩结婚五年了,还一直很幸福。”

这个女人露出了一脸幸福的样子。

两个人是相爱的,结婚之后丈夫一直像恋爱的时候那样宠她,女人也一直小鸟依人地对待丈夫。

“同样是相爱,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人比人,气死人!”

“我选择的就是面包,可是婚后丈夫对我挺好的。”

徐志摩那个时代已经能够接触到简体字,只是还没普及。

所以这弹幕上的字徐志摩还算看得懂。

看着即便是现代这个爱情自由的年代,还是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结局。

有人幸福,有人痛苦。

“大家看到了吧?爱情是需要双方互相维持的,不管选择爱情还是面包,能不能白头偕老都无法预知,既然如此为何不趁年轻时候赌一把?”

江帆回到自己身体,看着大家真诚的说道。

“徐志摩先生也只是想跟着自己的内心走而已,只是对事处理不当。”

“对!谁对谁错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

“不管爱情还是面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网友们都冷静了下来。

婚姻只是人生一个选择。

不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其实主要不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吗?

既然选择了,那就不能后悔,因为后悔也无法改变现状,应该坚强走下去。

江帆瞬间成了感情大师。

这环节结束,直播视频连线的通道也暂时关闭了,轮到李晓崔继续主持。

随着时间推移,李晓崔也主持得越发熟练,越发顺畅。

就连江帆都跟着满意点点头。

一个毫无主持经验的新人,第一次主持能够这样已经很好了。

“现在是自由提问时间,有请导演以及众演员再次上台。”

走完这些流程,主要环节就是这些记者期待已久的可以问话环节。

这也是记者们挤破头想进来的原因。

“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了。”

说是问话,倒不如说是大型逼供现场。

果不其然,记者第一个问题就让场面陷入尴尬。

“江导,你和楚月小姐在剧中是情侣关系,那现实也是情侣吗?”

提起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安静了。

静静的看着江帆和楚月。

两个人是情侣的事情,自己人都知道了,可是一直没对外宣布。

站在江帆旁边的楚月偷偷的在记者看不到的角度,偷偷的拉了拉江帆的衣角,暗示她不要承认。

江帆看了眼楚月。

虽然楚月嘴上说不要,但是却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期待。

“楚月小姐很优秀,如果她愿意,我江某自然求之不得。”

江帆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

但是却也表达了对于楚月的爱慕与欣赏。

记者们把话筒转向了楚月,想看看她的想法。

但是却被楚月身边的经纪人以这个问题涉及隐私给直接拒绝回答。

“今天是电影发布会,不是楚月小姐的个人采访会,麻烦你们不要询问隐私性的问题。”

林桂花可不像楚月一样温柔,直接拒绝了这得寸进尺的个别人。

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记者们自然不会罢休。

又有记者问出了扎心的问题。

“这电影与即将上映的青春那年内容雷同,听说对方可是大制作,那么自信,是这电影有什么优胜之处吗?”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不过江帆早有准备。

“一部好的电影,最主要的是贴近生活,能够让观看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而不是投入大量金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