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邓总,你看咱们合作那么久了,这股份直接转给我们得了,干嘛还拍卖啊,多麻烦。”

“王总,不是我们非要添麻烦,之前也给您出过一口价,您不是不接受吗。”

邓佳怡早就到了义州,也早就跟加盟商们提过转让股份的事情。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答应她给出的价格。

“邓总,你要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之前一半的股份才五万块钱,而现在一半的股份就要七十万,翻了十多倍,抢钱也没这么抢的吧?”

王总很是肉疼的说道,仿佛邓佳怡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

“之前怎么回事我们就不说了,您现在挣了两个五万都不止了,按照义百店的盈利能力,150万全转是个比较合适的价格,鉴于之前合作比较愉快,七十万已经是优惠价了。”

义百店在义州百货大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同时也是义州赚钱能力最强的店铺。

“要不您再考虑一下?”

见王总没有当场拍板的意思,邓佳怡很干脆的开始送客。

看到王东依依不舍的转身离开,邓佳怡摇了摇头。

只能说这些人太贪心了。

自从前天来到义州之后,同样的对话邓佳怡已经进行了至少三遍。

这个王总还算比较好说话的。

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贪婪简直体现的淋淋尽致。

第一个来的李总甚至恬不知耻的想着再花五万块钱就拿下剩余的股份。

一副我是本地人你是外地人的牛逼样子。

法治社会邓佳怡哪会怕他这个,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第二个来的张总倒是客气了一些,但是其吝啬程度,毫不次于李总。

还没等邓佳怡说话,张总的媳妇儿就开始哭穷。

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病号。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很可怜,我没钱。

而当邓佳怡跟他说如果缺钱,七色阳光可以按照合同回购他们手中股份的时候。

张总的媳妇就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

而张总连拦都没有拦的意思,就那么站在一旁看热闹。

连扫地的阿姨都看着很无语。

都在一个公司,谁还不知道谁?

张总家里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妥妥的也是小康之家。

谁能想到为了钱,连脸面都不要了。

七色阳光的门店之所以敢卖这么贵不是没有依仗的。

肯定是值这个价才会要这么多钱。

虽然开一家店的硬件成本十万到二十万就够了。

但是想要挂上七色阳光的牌子,以及让七色阳光的团队参与管理的话,那最少就值五十万。

50万还真不是多要。

张十三向来舍得花钱做广告,义州电视台的少儿时间几乎买断不说,连永定省台都有七色阳光的广告。

更别说有事没事就在商场搞个活动,发个单页。

总之在永定省和冀北省来说,七色阳光妥妥的就是第一早教品牌。

至于金宝贝和红黄绿,当地人连听都没听过。

不是没有人模仿过七色阳光的模式开店,但是大部分却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甚至有家店把七色阳光的店长都给挖走了,劳心劳力折腾半天仍就是个伪小康的水平。

很多时候做生意真就是以大欺小,赢者通吃。

因为七色阳光有名,所以家长们更爱在七色阳光报名。

因为家长们都来报名,所以七色阳光就能挣到更多的钱,可以做更多的广告,变得更加有名。

良性循环下去,哪还有其他小店生存的空间。

对于七色阳光的扩张,张十三一直坚持的战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优先选择在那些早教行业尚处于萌芽期的城市开店,而且一开就是至少三家。

按照惯例还没开业的时候就开始狂砸广告,很多时候广告费比房租还多。

好在分店越多,平均宣传成本越低,平均来看的话,其实并没有花很多钱。

这也是直营的优势之一,有什么活动都可以统一进行,大大缩减了运营成本。

而运营成本越低,对同行的价格压迫越是明显。

其他跟风的品牌也就只能捡一些七色阳光看不上的客户,最多是个饿不死撑不着的结果。

而等到小城市的市场都占领完了,七色阳光就会集中火力向更高级别的城市发起攻势。

结合大优惠高曝光的模式,完全占领一个省的市场。

永定上的市场就是这么占领下来的,把各地的本土品牌打得半死不活。

也正是为了更好的执行这个战略,才会把冀北省这个教育产业不怎么发达的省份订为下一步扩张的重点。

待到王总走后,莫莉有点担心的问道:

“佳怡姐,你说他们会答应我们的要求吗?”

“肯定会答应的,他们不敢跟咱们鱼死网破的。”

邓佳怡却没有这种担心,很放松的品着咖啡。

从最开始张十三就怀着“找最傻的人合作”的心思招的加盟商。

所以加盟合同的条款很是强势。

每家店都是以七色阳光的名义注册,品牌和教师一直是属于七色阳光的,然后再委托给加盟商的公司经营。

而属于加盟商的公司里只有招生顾问的劳动关系和租房合同。

真要是有加盟商太不知趣大不了就一拍两散。

果不其然,没等到下班,王总又回来了。

“邓总,七十万我答应了!现在就能签合同,只不过你得给我留点时间筹钱,我手里现在只有20万块不到。”

“ok,就这说定了,这20万当做定金,剩下的50万在半个月之内交齐。”

邓佳怡很爽快的答应了王总的要求。

“莫莉你把合同给王总看一下。”

“好的邓总。”

仔细看了一遍,合同上并没有什么陷阱。

王总半是肉疼半是解脱的签了名字。

这年头一般家庭想拿七十万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要不是义百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他还真舍不得。

不过全拿下来也好,至少以后所有的盈利都是自己的了。

随着王总的妥协,另外两个加盟商也坐不住了。

其实三人私下里也是有联系的,不过随着最有钱的王总妥协,三人的小联盟也就顺其自然的解散了。

第二天一早,李总和张总就分别找到了邓佳怡。

不过两人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

一开始牛逼哄哄的李总反而是最先妥协的。

签合同的时候比王总还要爽快,颇有种识时务为俊杰的意思。

而看起来比较软弱的张总却出人意料的一直硬扛着。

既不赞同拍卖也不同意一次性买断。

磨磨唧唧的没个准话,打的就是把这事儿拖黄的注意。

邓佳怡哪会在他身上耽误时间,把张总打发走后立马就开始让人联系有经济实力的家长。

所有接到电话的家长们毫不意外的表现出了对入股七色阳光的兴趣。

他们都是邓佳怡陪着义州三家店的店长精挑细选出来的。

几乎都是本身不做生意,但是手里又有闲钱的人。

对小城市的有钱人来说,平时还真没比较有效的投资渠道。

以前还能玩玩股票,但是08年的股市是个多年不遇的大熊市。

证券交易所的大屏幕比内蒙大草原上的草还要绿。

只有被套牢的人还在股市里坚守,期待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奇迹。

其他人却是连碰都不敢碰,生怕沾染了霉气。

既然股票不能玩了,那仅剩的投资渠道除了存到银行吃利息之外,就只剩下借给小贷公司去放印子钱了。

去掉小贷公司的抽成之外,其实并不比银行存款强多少。

冒着极大的风险,也就10%到20%的利率。

还真不如投资七色阳光的店里面当个小老板实在。

哪怕钱挣的少点,说出去总比放印子钱好听。

家长们踊跃报名,而张总听到这事儿之后,却是气得暴跳如雷。

但是仍旧执拗的不肯去签字,作为一个葛朗台一般的人物,花好几十万去买原来只值几万块钱的东西,简直就是要了他的亲命。

但是又不甘心眼睁睁的看着股份转给别人,于是就开始撺掇着店里的老师们跳槽。

他倒是不傻,好歹知道老师的地位比较重要。

只要把老师挖走,新开一家店,即便比不上七色阳光的盈利能力,也总比花四五十万买点股份强。

不过因为老师一直是七色阳光总部直接管理的。

他根本不知道这些敬业的小老师都还是连毕业证都还没拿到的中学生。

也不是没有人对张总的条件动心。

张总承诺只要跳槽之后马上会涨200块钱的工资。

200块钱对于月薪只有一千元左右的小女生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自己又拿不定主意,生怕跳槽之后拿不到毕业证。

于是就把这事儿报告给了店长,店长又报给了邓佳怡。

邓佳怡哪会容忍张总这种跳梁小丑闹腾,当天就撕毁了合同赔了违约金。

彻底把张总踢出了七色阳光的加盟体系,还通过不同渠道向家长们和同行通报了张总的所作所为。

当然通报里少不了避重就轻,把自家的原因择了个干净。

张总现在可以说是欲哭无泪,本以为七色阳光会顾及名声,投鼠忌器。

哪能想到邓嘉怡根本不按套路出牌,说毁约就毁约,连点儿犹豫都没有。

毁约之后,以张总名义注册的空壳公司只剩下了一份走账的租房合同和几份招生顾问们的劳动关系。

而老师们的实习合同却都是跟七色阳光签的,就连家长们报名时的汇款账号也是七色阳光单独注册的。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张总的公司彻底成了空壳。

现在他是既后悔又无奈。

一是后悔没答应邓佳怡的条件。

二是后悔当时总部过来谈判的时候,那么轻易的让出了控制权。

七色阳光当时只是说注册新公司会更加方便的进行管理以及节省一定的税务成本。

哪知道这一步的真实目的却是为把自己踢出来做准备。

由二股东变成二房东,放在谁心里也接受不了。

张总正忙着想办法报仇的时候。

邓佳怡筹备的股权拍卖大会已经如时召开了。

莫莉作为主持人向几个有意向的家长详细的介绍了一下七色阳光西宫店的经营情况。

包括以前财务报告以及对以后的收入预期。

虽然台下的家长对七色阳光的盈利能力感到非常惊讶。

但是仔细一想七色阳光这么赚钱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哪怕明知做生意的目的是挣钱,心里仍旧有一丢丢对自己的钱被这么轻易赚走了的不爽。

毕竟他们除了是潜在的投资商之外,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七色阳光的客户。

不过不爽马上就被对未来盈利的期待取代了。

“下面我宣布七色阳光西宫店特许经营权的拍卖正式开始。”

给了家长们几分钟的讨论时间之后,莫莉重新走上了舞台。

“起拍价50万元,每次加价幅度不小于5000元。”

“55万!”

莫莉的话音刚落,一位贵妇打扮的年轻女人就举起手报价了,连准备的托都没用上。

“张女士出价55万,还有更高的没有?”

“56万!”

“……”

经过紧张但是并不激烈的拍卖环节之后。

七色阳光西宫店被一位老年男士以63万的价格拍走。

价格稍高于张十三的预期,但又没有超过市场价。

新股东还有另一个身份现在西宫店的房东。

之所以有他的参与完全是因为张老板去造谣的结果。

乍一听到消息他还以为出现了什么意外,特意来店里打听情况。

没想到听说是股权转让之后就来了兴趣。

比起其他家长,他对七色阳光的了解要更深一些。

再加上邓佳怡私下里给她承诺过,会在他拍出的价格里减去一万成交,所以他就果断大王喊出63万的最高价格。

其实还是相当于用62万拍下。

而七色阳光也不吃亏,至少保障了租约的稳定性。

至此,第一批试点全部转让完成,价格也勉强达到了预期。

“辛苦了。”

几人回到北都之后,张十三特意给他们举行了一个庆功宴。

“我这里其他的事情要交给邓总去做,莫莉,你有信心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吗?”

饭后,张十三留下了邓佳怡与莫莉。

“我?”

莫莉很惊讶,她连一个月都没做满呢,完全不敢相信张十三会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

“不只是你,还有其他同事跟你配合,不过接下来的事情都会以你为主。”

“莫莉这次表现挺不错的,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把义州的事情重复一遍就行。”

邓佳怡也难得的替莫莉说了句好话,她挺喜欢这个性格跟自己差不多的小姑娘的。

“保证完成任务!”

莫莉很有冲劲的的接受了安排。

她自己也知道比起其他人来说,她的起点可不是高了一点半点。

朝中有人好做官,不外乎如此。

同样的能力总是先得到机会。

不好好珍惜才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