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 逃不掉的寿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杜若心再一次环顾四周,想起应该先问问月儿陆子风是不是回来了。便端起托盘,退出了暗室。暗室恢复到了先前的一片黑暗。

出了暗室,她将油灯托盘恢复原位,又少少的吃了一些清粥,将苦汤药饮尽,她将月儿唤了进来。

“月儿,我问你,这两日,王爷可是回来了?”杜若心捻了一颗月儿为她准备去除口中苦味的甜梅子,放在口里,问道。

“没有呢,石总管都急坏了。派人四处去找了,再有几日就是太后的寿辰了,王爷可是要参加的呀。”问起自家王爷,月儿有些担忧。

杜若心心中一沉,果然不是他自己走的吗?若是他自己走的,应该会给她留下一些信息,或是给陆石留下一些信息,好让府中人安心才对吧。

她使劲儿眨了眨眼睛,又道:“去帮我请欧阳公子来吧。”

月儿没动,反倒是开口:“据说欧阳公子昨日就出了城,眼下不知道回来没有。奴婢这就派人去请看看。”

杜若心叹了口气,“去吧。”

月儿将桌上的碗筷收拾了出去,并体贴的带上了书房的门。

杜若心觉得有些腿软。陆子风到底是怎么就不见了?她要疯了,那人伤的那么重,若是落到了仇人的手中,不是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儿了吗?

她只恨自己无权无势,没有再多一双眼睛一双手,能帮上她的忙。她不想看到陆子风死,陆子风要是死了,她便失去了一座大靠山。先前有过过节的王家定是会来找她的麻烦。还有那个暗夜阁,想必也会早早就来取她性命。

并且,在她内心深处,不容她否认的,陆子风对于她,是个特别的存在。不得不承认,她在乎他。

她心烦意乱的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设想着无数可能会发生在陆子风身上的事情。心神不宁。

有一点她很明白,在这时时代,人命并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杀人对某些权贵或是高手,简直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每想到这一点,她总是觉得胆战心惊的。她脑海里无数次的浮现那日陆子风虚弱的模样。他那个状态哪怕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也能轻易就了结了他。

走到书桌的旁边,她眼角瞟到书桌上有一个信封,上面好像写着她的名字。这才想起来,林淼也是一早就不知去向。这个信封应该就是月儿所说的,欧阳皓宇派人给她送来的信。

她心下有些懊恼,明明就也是很担心林淼的安危,怎么一发现陆子风不见了,就一下子把林淼的下落抛到了脑后。

她站定在书桌前,深呼吸几个来回,试图让自己更镇定一点。

之后,她拿起放在书桌上的信封,看了看。信封并没有封口,想来里头也没有写什么机要之事。

一双水葱般的玉指,将信封打开,抽出其中薄薄的信笺,小心的将其展开。

杜若心着眼看去,上面并没有过多的文字,只写着,“林淼安好,去向,南诏。”

杜若心的眼睛反复的在这几个字上扫视着,来回的读着这寥寥的几个字。

怎么她觉得,这几个字分开来她都认识。组合成句子,她却不明白了呢?

什么叫林淼安好,去向,南诏?林淼去了南诏?他不是从小生长的山林之中吗?怎么忽然跑南诏去了,他认识路吗?

一连串的问题在杜若心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看完欧阳皓宇给她的消息,虽然知道林淼现在安好。心中不免觉得忧扰更甚。她忽然发觉自己对林淼真是一点都不了解,对于他也是过分的就信任了。

南诏。先不说他要去南诏做什么。单单就是前往南诏,也是要有各城间的通关文书,才能在东耀与南诏的边境被放行。这些连她杜若心都没有,林淼又是从何得来的?

她将那张单薄的信笺紧紧的捏在手中。心中多了另一个想法。她想起陆子风曾对她说,陈大夫如今身在南诏。难道,林淼去南诏,是要去找陈大夫的?

她从心底,显然更愿意相信这个说法。在她看来,这个说法也是最有说服性,最合理,最经得起推敲的。

不管林淼到底隐瞒了多少,也许,在他心里,总是担心着她的吧。她又想起她与林淼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林淼一脸认真的同她讲,他会用生命来保护她。不知怎地,看着林淼清澈的眼睛,她就轻易选择了相信。

“杜姑娘。”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月儿的声音。

杜若心不慌不忙的讲手中已经被捏的面目全非的信笺,慢慢抚平,重新折好,放入了信封中,才开口道:“进来吧。”

她将信封收入怀中,走到小桌旁,坐了下来。

月儿端了一小盘子的红枣,走了进来。

“杜姑娘,奴婢听说多吃红枣能补血,想起您前几日失血实在是太多,便找人去寻了这金丝小枣来给您尝尝。”说着。月儿将小碟儿放到了小桌上。

“你真是有心了。”杜若心心中一暖,微笑着捏起一颗小枣,放在口里咀嚼了起来。顿时满口生津,香甜的味道让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点。

“杜姑娘,奴婢派人去了欧阳少爷的府上,去请他到王府来。左丞相府里头的小厮说,欧阳少爷稍晚些时候就过来。”月儿知道杜若心心里所想,便不等杜若心问起,早早回禀。

杜若心又捻了一颗小枣,有意无意的看了月儿,又问道:“这两日,宫里头有什么状况吗?”

月儿想了想,回答道:“听说那日安公公回宫之后,被太后好一顿责骂,那两个同来的小太监也被处死了。太后又派人送了好些滋补的药材到府里头,也没再提懿旨的事情了。”

杜若心侧耳听着,心中想着,这也算是个好的结局。不用在让她到寿宴上唱歌跳舞,总算是好事一桩。只是,死了两个无辜的小太监,这件事情让她的心中有些膈应,虽然人不是她杀的,但他二人也算因她而死了。

她不经意摊开了自己的双手,低头看了看。不知为何,她有一种预感,也许今后,她手上会沾上更多的鲜血。

她垂了眼眸,呼吸不自觉的沉重了些许。

“那外头又是怎么说这件事儿的呢?”她想了想,又问道。

月儿答道:“外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向着杜姑娘您的呢,都说安公公不安好心,故意要害您性命呢。还说,暮王爷与杜姑娘您的感情真好,亲自去深山里头采药。还有不少人担心暮王爷知道您被安公公伤了,又要心疼好一阵子呢。”

杜若心点了点头,陆石果然是按照她的说法,将舆论散发了出去。

月儿似是还没说完,又说道:“杜姑娘,现在外头还有许多人跑道庙里头去为您烧香祈福呢,希望您早日安好。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祈福真的应验了,奴婢看着您今日的气色真是好多了,可是要请张大夫来再为您看看?”

杜若心摇了摇头,“晚些时候再去请张大夫吧。你跟我说说,我也不是什么大善人,也没做过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怎么就有人要给我祈福呢?”

月儿捂着嘴笑了笑:“杜姑娘您可是有所不知,也莫怪奴婢说话直爽。大部分百姓为您祈福,是心疼了暮王爷,他们不希望看见暮王爷因为您就病不好而伤心,这才都去为您祈福了呢。”

杜若心有些哑然,她未曾料到仅仅两日时间,陆石就让这些言论散播的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更未曾料到,在百姓的心中,陆子风的形象竟然如此之高大,甚至高大到可以让他们做到爱屋及乌。

“杜姑娘,听说您醒了,老奴过来看看。”陆石的声音从书房外头传了进来。

杜若心才在感叹陆石和他手下人散播言论的行动力,这边陆石就过来了。

“石总管,快请进。”

陆石踏着端正的步子进了书房,站在了杜若心的一侧。

“杜姑娘,可有感觉好些了?”

杜若心盈盈一笑:“好多了,有劳石管家替我忧心了。”

陆石仔细端看了一阵子杜若心的颜色,“看着气色是红润了一些,年轻人,恢复的总是很快。”

杜若心看着陆石,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径直开了口,“石总管,今日来找我,可是还有其他的事情?”

陆石有些犹豫的看了看杜若心,面色也有些踌躇。

“但说无妨。”杜若心看着陆石这幅欲语还休的模样,到底还是有些着急。

陆石张了张口,终于发出了声音,“杜姑娘,太后有旨,请您三日之后,同暮王爷一同进宫参加寿宴。”

杜若心皱着眉头,疑惑的问道:“此事不是已经作罢了吗?怎么还来纠缠?”

陆石道:“太后那边的意思是,安公公得罪了杜姑娘,虽然太后赏赐了些名贵药材作为弥补,但是还是想要亲自见见您,跟您说些体己话。奈何这几日宫中为了太后寿辰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太后便想着让您一同参与寿宴。”

“可以不去吗?”杜若心摆着臭脸问道。

“恐怕不行,此时,太后已应该经知道您醒了。”陆石皱着一张老脸,说道。(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