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李玖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转头也不见慕辞的身影,只明艳、明理捂着嘴偷笑,看她醒来立刻吩咐使女端着洗漱用品过来。

“慕辞呢?”

李玖皱着眉忍着身上的酸疼,一边暗自埋怨一边问着刚进内室的林嬷嬷。林嬷嬷笑一句少爷忙去了,临走前特意吩咐的不许打扰郡主休息,寿安院那边老太君也遣人过来,这才任郡主睡到了现在。

做姑娘的时候李玖就爱睡懒觉,可嫁人后每日都要早起,给慕府老太君和慕夫人晨昏定省,早上的时候还要陪着用一顿饭。今日老太君体谅她,这才特意吩咐婆子过来说不用去寿安院用早饭了。

李玖气呼呼地咬牙说一句还不是他作的,不然我怎么会睡到现在。明理笑呵呵地过来拉开绣着浅色花纹的帷幔,接一句郡主先起床吧,饭菜都要冷了。

这边刚起床还没来得及吃饭,那边慕府的二少爷慕华容已经哒哒地进来,手里举着一支开得灿烂但分不出名目的花,身后还跟着汪汪叫的黄狗。

李玖虽然喜欢慕华容身后的两只“跟班”,但是慕华容得了慕辞的提醒,却是不敢把大黄和小白带进沁云阁里的,进屋前就把大黄、小白斥在外面,不顾它俩的叫声进了屋里直接往二楼去。

“大嫂大嫂,你瞧!”

李玖对慕华容地印象,原本是期期艾艾的孩子,可是等到她进了慕府,慕华容已经言语通顺,更是进展飞速的一个伶俐的孩子。

这也都是亏了慕华容换的一位先生,自从那位先生教导慕华容后,他就开始于语言上有了进步。李玖也远远地看到过那位被慕辞夸赞的先生,看着是位舌灿莲花说话风趣的先生,带着一身书生的文雅气。

“哪里摘来的花,大早上的去哪玩了?”

李玖拿着锦帕搽了搽嘴,笑着把慕华容揽在身边,看着他手里的那朵花低声问了一句。慕华容得意地笑一句先生给的,我怕枯萎了就先拿给大嫂,等会儿还要去书房听先生讲课呢!

五月的天已经热了起来,慕华容跑了一段距离,额头上已经出了密布的细汗,气喘吁吁地讨赏,一双猫眼滴溜溜地瞄着二楼打开的窗户前的风铃,叮铃铃的铃铛上缀着精致的贝壳。

李玖看一眼就明白了慕华容的想法,不懂掩饰的小家伙一月前就相中了她挂在窗前的风铃,只是与慕辞讨要的时候,不知为何慕辞竟然没有应允。

“明理,把那串风铃取下来!”

明理应了一声就去摘那风铃,慕华容的眼睛一亮,随着使女的身影看着风铃。李玖笑着摸着慕华容的头说一句不过是一串风铃,挂在你房间里玩赏也好,正好我睡不着的时候嫌弃它响的厉害。

慕华容点头没有说话,拿到那串风铃在手里,又纠结了一番,这才低声伏在李玖耳边说话,以前父亲也送过他一串差不多的风铃,只是他不小心丢了。

六七岁的小孩子不懂得收拾东西,身边的嬷嬷也不知该怎么帮他,便有些珍视的玩物莫名其妙地丢失。李玖又哄了两句,这才算是安抚了慕华容。

等到慕华容离开了洛水院,一旁的静姑姑才小心翼翼地上前,问一句郡主是不是不记得了。李玖拿着桃木梳打理长发,回头一句记得什么。

“那串风铃可是王爷送您的东西,上面打磨的贝壳是少爷在您生辰时候送的,这便给了二少爷。当初少爷可是怕您念想,才没有应允二少爷的……”

李玖皱眉想了许久,也没有记起来风铃是什么时候敬王送的,忍不住反驳一句她怎么不记得了。这风铃不过是明理整理库房时收拾出来的,她原以为是什么时候宫里赐下的东西,怎么又成了敬王送的了。

“您还记得王爷送您和王妃省亲么,那时候半路上王爷给您买了不少东西,后来您生辰少爷又送了一袋子贝壳,您就仔仔细细地绑在了风铃上!”

听了静姑姑确有其事的话,李玖又苦苦思索一番,这才隐约记得有这事,不甚在意地回一句不过是个陈年搁置的风铃,有什么好舍不得的,慕辞或许只是不忍把打磨的贝壳送给阿容,可不是我小气。

等到午饭的时候,不等静姑姑提醒,李玖已经早早地收拾妥当,领着明艳去了寿安院请安。

过去的时候慕府老太君恰好醒了一会儿,慕夫人也在身边服侍,正好把她喊进去说了一会儿话。寿安院有只聪明伶俐的鹦哥,很得李玖喜欢,看着慕夫人与老太君谈论佛道,干脆去逗那鹦哥。

等到传饭的时候,慕府老太君就笑吟吟地说一句想去东华寺礼佛,而后又打量一番李玖,不慌不忙地说也是去拜观音,希望她赐给慕府子嗣。

慕夫人还没明白老太君怎么忽然提起子嗣,愣神后就笑着搅和了一句不急,这都是随缘的事情可是强求不来的。老太君板着脸说一句怎么不急,华章今年可就是过了二十了,寻常人到了他的年纪孩子已经会跑会跳地了,他却是还没有影子呢!

慕夫人被老太君噎得厉害,一句要不是老天爷的三年丧期,华章怎么会去年刚完婚,最后沉着脸把这话咽回去,平淡地说一句许府的公子和谢府的公子,现在还没有成亲呢,都是和慕辞同岁的孩子。

老太君皱眉回一句这怎么一样,说完就低着头看着李玖的面容,恨不得透过桌子直接看到她的腹部,想要看出一个孩子出来。

李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脾气,抬头对着老太君一笑,低声应一句祖母说的是,阿玖一定注意。老太君这才满意地收回视线,交待身边的婆子拿出一本书,说都是如何受孕的方法,要李玖好好研究一番。

为了尽早抱到了重孙子,慕府老太君也是下了苦功夫,吩咐婆子找了许多的秘方和食疗方子,记下来一次给了李玖。静姑姑笑着收了下来,李玖还不忘感谢几句老太君有心,这才拿起了碗筷。

纵然对着一桌子的饭菜,经了刚才的事情李玖也是觉得没有食欲,什么东西进了嘴里都是膈应,最后干脆扔下碗筷笑了一句早上吃多了,现下不觉得饿呢。

回了自己的洛水院,李玖可是没有一点儿心思想要看一番慕府老太君送的方子,烦躁地躺在软榻上揉着脑袋,只觉得院子里的蝉噪声愈发刺耳,不由自主地呵斥外面的使女去打蝉。

不一会儿慕夫人身边的嬷嬷竟然来了,手里拿着据说是慕夫人亲手做的糕点,特意给少夫人尝尝。李玖笑一句今日可是有福气,不想那嬷嬷居然凑近了她,伏在耳边低语了一句。

“夫人劝告少夫人莫要气愤,老太君不过是老得糊涂罢了,不必与她一般见识……”

李玖错愕地看一眼神色平静的嬷嬷,过了许久才想起来点头接一句。平日里慕夫人对老太君也是有求必应从不争执,她本来以为是婆媳关系融洽,现在看来也不是如她所想的一般啊!

“我记得了,还是多谢嬷嬷告知!”

一旁的明艳得了李玖的眼神示意,立刻在内室的匣子里取了几颗金铢,笑着递给那笑意盈盈地嬷嬷,顺便恭恭敬敬地引着人下去。

“姑姑,你说夫人和老太君的关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等到嬷嬷离开了洛水院,李玖就笑嘻嘻地回头看着静姑姑,随意地丢来一句话给她。静姑姑忙着把李玖衣橱里地衣服整理一番,没怎么考虑就回了一句郡主现在还没有看出来么,慕夫人与老太君关系不佳,只是碍于其他事不愿和老太君发生争执罢了。

慕府老太君乃是清流世家的出身,规矩众多,又因为年纪大了唠叨而敏感,慕夫人却是武将世家出来的将门虎女,这样的两个人在一块相安无事就已经是让人惊奇的事情了,怎么也不会相处融洽。

李玖叹气,无意地感慨一句好烦,她夹在中间却是不知该讨好哪一个了,早知嫁人后会是这般光景,我一人守着偌大的敬王府也不会成婚,果然是玉衡当初劝说得正确,成婚后就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了!

一旁的林嬷嬷笑着接一句郡主知足吧,少爷对你可是异常地珍视,可是羡煞了皇城里地女儿家了。您瞧那陆府大小姐嫁人后的光景,回陆府探亲半个多月,最后夫家的人都不愿过去接。

陆府大小姐与她的夫君没多少情感,据说那人原本中意的是另一家的小姐,只是迫于父母的压力迎娶了高门贵女,对陆府大小姐却是不甚在意。这些李玖自然不是听陆府大小姐说的,而是自己偷偷打听的,听过后就忍不住为自己的朋友打抱不平起来。

只是她打抱不平也没有多大用处,陆府大小姐顾着自己的脸面,无论如何也不愿意与人和离,再说那男人也只是对陆府大小姐冷淡一些,亏待也说不上,这样已经比一些遭遇恶夫的女子好了许多。

“对了方才老太君说明日去东华寺,郡主要不要看看明日穿什么衣裳,奴婢好给你收拾出来!”

静姑姑看着李玖沉思地模样,皱眉便打断了她,拿着一套衣衫让她捡着 李玖笑着回一句有什么好挑选的,去东华寺又不是赴什么宴会,哪里用得着严妆华服大张旗鼓地过去。

静姑姑接一句怎么用不着了,明日可是东华寺山下举办庙会的日子,郡主自然该好好打扮一番,再说您在府里懒散了许久,好容易出了一趟门不认真梳洗,怎么对得起整日想着您颜色的少爷。

“胡说,我打扮了他也看不到,整日守在三卫一营忙碌,也不晓得什么时候空闲……”

李玖暗自地反驳了一句,却是忍不住去挑选一番明日的衣服,挑选好了这才去处理府里的家事,一边感慨一番真是许久不曾出门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