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花杀(大结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瞬息万变

“尘远吾徒:

想你见到这封信时,师父怕久已不与人世。

想我刘昭明一向自负聪明,却不想终遭小人暗害。相处这么久,我竟不知安阳王乃奸诈贪婪之人,师父竟着了他的道,十日前他要我圣盟会助他叛变,为师不允,他竟在酒中下了软骨散,令为师功力尽失,将为师囚在安阳王府内。

十日来,他软硬兼施,用尽卑鄙手段,为师并没有点头,怕他已生杀吾之心。

怕再无相见之日,更怕你被他所用,做出不智之事。为师知你心高气傲,权势财富不会将你所动,却怕你为小人所诱。若得此信,便痛下绝心,解散圣盟会,树大招风,若不是圣盟会声势巨大,断不会被小人所用,更不会成为皇上眼中之钉,怕有一日,你终会被……”。

刘昭明的信及此,却嘎然而止,想是写到此,被人打扰而不得收笔。

纪尘远一边读信,一边忍不住的双手颤抖,他见师父虽然写得轻松,却可见当时悔恨之心,及凶险的处境。

原来,那刘昭明被安阳王骗到王府,因着他不允参与叛乱之事,被安阳王暗算,趁人不备写下这封信,却是历尽周折,终于送到了张信昌手中。

一字一句,却是临终之言,纪尘远看过后,慢慢地转过身去。

他见安阳王见到自己,竟有一刻的害怕,他浅笑着走过去,到了安阳王近前,手中长剑慢慢递出,抵及安阳王胸前停下:“安阳王,你害我先师在先,又骗我在后,可怜我纪尘远愚蠢至极,竟为你所用,可怜我那些战死的兄弟!”

“尘远,你听我说,你听我说……”安阳王惊惶失措,他见纪尘远的长剑缓缓地逼近来。

这时,旁边响起刘玄英尖锐的叫声:“纪大哥,你不要杀父王!”她扑及前来,挡在纪尘远面前:“纪大哥,请你念在往日情意上,放了父王!”

纪尘远见她脸上满是诉求之色,手顿了下,但仍是心恨地说道:“玄英,别怪纪大哥心狠,抱了杀师之仇,纪大哥即自刎谢世,纪某对不得那些圣盟会中的兄弟!”

见他无有退让之意,刘玄英也拔了剑出来,脸上一片绝望神色,两行清泪自腮上流落:“纪大哥,即如此,你就先杀了玄英吧!”

纪尘远见她执意如此,竟不避让,便抖剑一送,与她相格开。

刘玄英泪洒足下,狠剌剌地辟刺起来,一招一式,只攻不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死,已然是要碰死在纪尘远剑下。

可她怎是纪尘远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纪尘远逼到一边,不能回手,她把长剑一扔,垂下了手,闭上眼说道:“纪大哥,你杀了玄英吧,玄英早已是生不如死了!”

只刹那间,刘玄英不及睁开眼,却听到安阳王的惨叫声,睁开眼,却见纪尘远的长剑已然刺穿了安阳王的身子。

“父王,父王!”刘玄英奔了过去,却见安阳王瞪着双眼,不可相信般地看着胸前的血四溢着。刘玄英扑过去,用手捂上,却见血在指逢间涌涌而出,再也捂不及。

纪尘远见安阳王已死,刘玄英悲痛欲绝的样子,自己也是心内伤痛,他转过身,面对自己的圣盟会手下,朗声说道:“圣盟会的众兄弟,怪纪某蠢笨,让你们陷入如此境地,纪某无颜以对。皇上,此一事,圣盟会中人众只是听命于我,反抗朝廷,是我纪尘远的罪过,望纪某死后,皇上可以放了圣盟会的兄弟!”后面的,却是对着皇上来说。

却见他手腕回处,就要自刎。

“纪大哥,不可!”纪尘远听到杜筱菊在身后惊呼。

他心内一笑,到得此时,她还来拦着自己,还在为自己担忧。

纪尘远不想一剑隔来,生生地辟掉了他的剑。

纪尘远看过去,却是宁王。

宁王不发一言,只手一挥,那些宫兵把叛军围了起来。

纪尘远见了,心里想,定是不要自己这样轻松地死掉,他早已荫了死志,是怎么个死法,此时却已不在乎了,他徒然地束了手,只等着宫兵来将自己捆了。

没有人注意到,那刘玄英抱着安阳王的身子哭泣着,她回过头去,看到纪尘远已垂了手,无有生志,再看过去,却见宁王走到皇上面前,两个人正在说着什么,皇上身边的杜筱菊,此时却是走过来,她要走到纪尘远面前去。

刘玄英所有的恨意此时已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杜筱菊,自己的入宫,纪尘远的变心,她都归罪于杜筱菊身上,此时见她离自己已近,她悄悄地拿出衣内藏着的匕首。

她轻轻地笑了,杀死了杜筱菊,即使她死了也是心甘,纪尘远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恨他待自己这样的绝情,她一心认定了杜筱菊是纪尘远的心上之人,杀了她,纪尘远定会心痛,让他也要尝尝失却所爱的滋味。

手扬起,那匕首发着刺眼的光,被她狠狠地飞出去。

叶清欢正想着要如何逃脱出去,他见纪尘远不在反抗,圣盟会的兄弟也都束手就擒。

他不甘被缚,他想着,以自己的身手,逃出去,并非难事,只是这一众兄弟,自己不忍就这样弃他们而去。

正在此时,他见旁边亮光一闪,看过去,却见刘玄英的匕首已然出手,他看到杜筱菊正迎着匕首走过来。

叶清欢想也不想地飞身过去。

匕首刺入自己身体之时,叶清欢还想着,真是把好利器,削铁如泥。

然后,他感到身体上的痛,那匕首正中心脏,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它,原来被刹中的感觉是如此,他曾无数次地杀人,从不想自己也会有一日,被人所杀,他想笑,笑意刚刚凝在嘴角,他便直直地倒下去。

杜筱菊看到叶清欢突然出现在身前,在自己面前倒了下去,他的心上插了一把匕首。

她忙抱住他的身子。惊愕间不知怎么做,只看着那血在流了出来。

“叶大哥,这是怎么了?”杜筱菊抱他在怀里,看着他在皱着眉头,看到自己,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你这个傻女人,不想我比你还傻,这一次真的要为你送了命了。”他咬着牙强说着。

纪尘远忙走过来,眼见叶清欢已然不行,但他仍伸出手在叶清欢胸前的几大穴道处点着。

“尘远,不要费力了,不行了……”叶清欢刚说到不行,就感到那伤口传来的,更为撕裂的痛,血更猛的涌出来。

纪尘远痛心地看着他,“叶大哥,是尘远愚蠢,却累及到你!”

叶清欢摇摇头,他见杜筱菊哭得厉害,就握了她的手:“筱菊,叶大哥心甘如此,只是以后,叶大哥再也护不了你了。”

杜筱菊听他这样温柔的与自己来说话,心中更是疼痛,她只觉说不出什么,只用力地拥住他的身子,只想他不要真的离自己而去。

那一边,刘玄英却发起疯来,她拽出旁边一个宫兵手中的剑,口中喊着:“杜筱菊,你竟这样大命,火烧不死你,此时还有人为你来舍命!”她扑了过来。

皇上在一边听了,挑了眉,原来永和宫的失火,是她所为。

“为什么,有那么多男人喜欢你,你还不满足,你有了皇上,有了叶清欢,为什么还去招惹我的纪大哥!”刘玄英一步步地走近来,她的脸上带着凌厉的杀意。

“为什么,我的纪大哥,为了你,再也不看我一眼,为什么?”她说完,就飞身扑来,剑向前递着。

杜筱菊此时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身侧的变故,也根本听不到刘玄英的话,她只看到叶清欢笑着看着自己,他在说什么,他的唇在动着,她哭着俯下头去。

“筱菊,司徒雁儿在驿站旁的云来客栈等着我。去找她,叫她不要再等,告诉她……”叶清欢的声音淡了下去,杜筱菊忙抱着他,不想他就这样离自己而去,她看着他吃力地挣扎着,她哭着贴近了他的嘴,听得他说:“我对……不……起她。”

杜筱菊感到他一直握着自己的手松了下去,抬起脸,见他的头仰了下去。眼半睁着,似有不甘。

“叶大哥!叶大哥!”杜筱菊摇着叶清欢的身子,可怀中的人,却是再也不应。她把脸贴在他的脸上,这一世自己竟是欠他这样的多,到最后,连他的命,也为她舍了。

身后有异样的响动,随着剑刺入身体的发出‘噗’的一声,刘玄英“啊”的一声惨叫出来。

杜筱菊没有回头,她只抱着叶清欢在怀中哭着。

刘玄英看着面前的纪尘远,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竟是他手中的剑刺中自己。“纪大哥,玄英爱你呀!”

说完这句,她倒了下去,死了。

纪尘远看着她的身子倒在地上,身上插着的那把剑,是她寻了好久,赠与自己的一把名剑。

他凄凄然,回过身来,看到这一面,皇上已将杜筱菊扶起,那叶清欢也倒在血泊中。

“啊!”的一声长啸,从纪尘远口中吼出,那样的悲壮,有着无尽的悔恨。他仰头向天,泪从眼角滴出。

有宫兵走上前去,就要将他缚了,正在这时,却听到有人惊叫,众人看过去,却见一女子扑了过来,看她身穿着黄色宫衣,直奔到了纪尘远前面,挡在众人身前。

“不要抓纪公子,不要!”

杜筱菊感到皇上的手一颤,她抬头看去,见皇上诧异地看着那女子,“画萍!”他惊讶出口。

杜筱菊听说过这画萍的名字,知道她是当时刘楚儿的侍女,只是都说她已死了,怎么,她又会站在这里。

那画萍突然见了皇上,就直跪到皇上面前:“皇上,求你不要杀了纪公子,小姐最惦记的人,就是纪公子,你若杀了他,她定会恨着你的。”她口中说着,头却不停地磕下去。

皇上听她说到此,却是直揭了他旧时的伤疤。

“画萍,你起来吧,你竟没有死,那这些年,你是在哪里呢?”皇上说。

画萍抬了头,正要回话,却一眼看到皇上身边的杜筱菊,她惊诧地看着杜筱菊,她哭了出来,向着杜筱菊叩着首道:“小姐,原来你竟没有死,小姐……”她磕过头后,却是走到杜筱菊面前。

杜筱菊惊讶地看着她,她的手就要触到自己的身上,却突然的向后退着,眼露惊恐之色,口中说着:“小姐,小姐,不是我,我没有同太后说些什么,你不要怪我,我只说了什么青青,什么我心的,我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的变心,不再理你,小姐,不要怨我,小姐,你是死了的吧,你来,是来要画萍尝罪的,是吗?”她一步步地后退,却是退到纪尘远身后。

过一会儿,她偷偷地从纪尘远身后露出脸来:“纪公子,你告诉小姐,太后逼我的,要是我不说,她就要用刑的。画萍不知道说那些有什么,画萍真的不知道!”

纪尘远苦笑着扶住她,口中劝着她:“画萍,你不要怕,那不是你家小姐,真的。”

画萍似信似疑,但再也不敢看向杜筱菊。

纪尘远看着皇上吃惊的表情,就说道:“画萍命大,那一剑却不曾刺死她。”

原来,那一日,程贵人受皇后之命派人去杀了刘楚儿,那画萍也被刺了一剑,那杀手匆匆地把刘楚儿扔入心湖中,造成她投湖的假像,不想回去收拾现场时,却不见了画萍。惊诧之间,匆匆回去复命,对此事却不敢回说。

那画萍受了一剑,不及要害,只是昏了一会儿,醒来时,本着求生的本能逃到了床下,竟躲过了一劫,只是她却受了刺激,精神上时好时坏。

纪尘远在宫中发现她时,她竟认得纪尘远,断断续续的把刘楚儿的死因也向纪尘远说了。

纪尘远便定下了计谋,在后宫中闹鬼,使宫中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那日,皇后在寝宫内见的画萍,就是真的画萍,也难怪她吓得不清。

“她已经疯了,你们就放过了她罢!”纪尘远说。

天启十三年秋末,安阳王叛变,涉及官员众多,比之当年平阳王叛乱,有过之无不及,只是皇上早有查觉,与宁王定下诈死之计,做了这引蛇出洞之计。不等那些叛众有所作为,就平复下去,所以死伤倒不像当年那样多。

圣盟会中多数据点也被朝廷收缴。而圣盟会新任盟主纪尘远因着逼宫失败,而被缚,关与天牢中。

第17章刹那烟消

叶清欢死了,杜筱菊悲痛欲绝,皇上见她的样子,虽然心内不喜,但念着叶清欢之死,是为了她的缘故,也敬他是多情多义之人,许与他以杜筱菊之兄的身份,并以厚葬。

这一日,皇上正在永和殿内议事,听得宫人传菊花夫人到,便退了众大臣。

杜筱菊身穿孝衣,头戴白花,却是为着叶清欢,皇上初见她如此,甚觉扎眼,但见她执意如此,也便随了她。

“筱菊,这两日夜里可睡得好。”皇上问,他听宫人来禀,菊花夫人常常夜半惊梦而醒。

“筱菊没事了,让皇上挂念了!”杜筱菊说。

两人坐在桌旁,一时无话。

“筱菊……”

“皇上……”开口时,却又碰到了一起,两人相视而笑。

皇上对着杜筱菊说:“筱菊,有什么事,你便直说罢!”

“皇上,筱菊一直想着这件事,只是不知该如何向您开口,知道筱菊说出,怕皇上不喜,只是,筱菊不想受一世良心的折磨。”杜筱菊说。

皇上心中一凛,心道她终于要为着他来求情吗?

果然杜筱菊说道:“皇上,筱菊求您放了纪公子!”

皇上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就眉头微皱,他起了身,在殿内来回的踱步,最后在窗前站住,他想着那日听到的笛声,就有些怀疑,现在他确定了,那就是自己在那小客栈中听到的笛声。他想起那店小二的话,想着他说,杜筱菊与纪尘远的相拥相吻,想着他说,两个人宿在一起。

杜筱菊看不到皇上的脸,只感觉气氛有些个不对,当自己提到纪尘远的时候,皇上似乎分外的留意。

她见到皇上回过身来看着自己,脸上有着些探究的神色。

“筱菊,有件事在朕心中许久,堵得朕这心上难受,朕只想从你这里得到实情。”皇上说。

杜筱菊见他认真的样子,有些吃惊,不知道他想问的是什么事?

“朕想问你,你出宫的那段日子,可……”皇上说着,看到杜筱菊认真地看着自己,那‘失身’二字却是问不出口。

他只得换了问题:“筱菊,有人来对朕说,见你在乡郊小店与男人宿在一起,朕……”皇上见杜筱菊吃惊地表情,就有些说不下去。

“皇上!”杜筱菊听得皇上此问,心不由得急了,忙跪了下去,她想起之前,关于自己的种种传言,也想起那时两个人之间的裂痕,也许,那裂痕一直在,只是两个人避免去谈及,此时听得皇上如此问,杜筱菊凉了心跪在地上。

“皇上,你是怀疑我与纪公子有染吗?”杜筱菊说。不等皇上回答,她便说下去:“皇上,或许筱菊有种种不堪,只这身子,这心,都给了皇上您一个人,筱菊,从不曾有做过对不起您的事!若筱菊有半点不实,做了对不起皇上之事,叫筱菊不得善终!”

皇上忙上前扶起了她,口中说着:“筱菊,你这是做什么,怪朕,朕不该去问你!”

皇上把杜筱菊拥在怀中,他们看不到彼此的脸,却可以猜得到对方的脸上定是充满了怀疑。

那日晚间,皇上来到慈宁宫中,向着太后说着,近两日,平叛的诸多事宜。

谈到末了,皇上轻描淡写地说道:“儿臣打算赦了纪尘远!”

太后不可置信地望着他,见他低了头去,她不解地问道:“他是叛众之首,虽然圣盟会遭此重创,近两年很难再有作为,只是若你放了他,岂不是放虎归山,何况我们杀光了他家人,如此血海深仇,你想他可以轻易的忘掉吗?”

“母后,儿臣已经答允了筱菊,而那纪尘远,朕看着,倒不像是会再起祸端之人。朕不想这次,向上次那样,杀了太多的无辜!”皇上说。

“可他并非无辜,他可是主谋,皇上,你不能一时的妇人之仁,而做出错误的决断!”太后说。

“母后,儿臣已经想过了,这事,就按儿臣的意思办吧!”皇上说,他的口气不容置疑,太后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心内却起了波澜。

第二日,天黑后,皇上又来了,太后退下了众人,只与皇上单独说话。

那许如烟因着给二人上茶,就最后退了出去,关上门时,听得太后说道:“你爱她,宠她,哀家不管,但怎可因着她而做此糊涂事。她叫你放了纪尘远,你便放了纪尘远,若有一日,她让你让了天下江山,你岂也听她的,你不可如此被她牵制住!”

许如烟想要走开,听到此话,就慢慢地走到门一侧,偷听起来,因着她听太后口中说的‘她’,应该就是杜筱菊。

“母后,儿臣错了,不该被情所迷!”皇上说。

“是的,你就是被她迷了心窍。”太后说,接下来,窃窃私语,却是再也听不得清楚。

许如烟心一紧,为着杜筱菊担忧起来,但却是越急越听不清楚。

不一会儿,听得皇上说要走,许如烟忙躲到一边。

皇上走后,许如烟见到太后把紫蕊叫了进去,她悄悄地走近,捅破了窗纸向内看着,只见太后在紫蕊耳边轻声说着什么,最后听得她说:“只要把这倒入酒中,怕她就会……”又是听不见了。

许如烟见太后把一纸包递给了紫蕊,紫蕊在点头应允。

过了许久,听得紫蕊在吩咐御膳房,太后赐宴与菊花夫人,叫御膳房小心仔细。

许如烟心急如焚,只觉得此事定是不善,她寻了个借口,急急地赶到菊花堂。

许如烟走后,却不知道那皇上又回到了这里,只听他对着太后说:“母后,我们这样做可是对的?”

“为了怀儿着想,只有如此,杜筱菊是死是活,看她的造化了。”太后说。

“母后,只是皇兄一向对杜筱菊情意深种,怕她有了事,皇兄也会想不开!”那皇上脱了身上的衣服,露出里面一身的白衣,却原来是宁王假扮。

“怀儿不会有事的,他看到杜筱菊与纪尘远在一起,定会断了他的情根,倒是好的,一国之君,岂可为儿女情长所缚,他要放了纪尘远,那岂不是后患无穷”太后说着,心里想着,当年纪玉莲说的,纪家有一个血脉,也会来复仇的事,她耿耿于怀,这一个血脉,岂可留着。

许如烟赶到菊花堂,不想皇上的御撵竟在这里,她只得在殿侧躲了,只等着皇上走开。

不一会儿,听得宫人传,太后赐宴给菊花夫人。

皇上与杜筱菊都一时怔住,不知太后此时为何赐宴。正面面相觑间,听得刘全福在殿外回禀着,宁王有事找皇上商议。

皇上见那些太监端进了诸多的食盒,不及细想,就同刘全福回永寿宫内去了。

许如烟见皇上的御撵走远了,就走进了殿内,见杜筱菊正坐在桌前,那莺儿举了酒盏到她手上。

许如烟忙喊到:“不可,娘娘!”

匆匆地走到近前,一挡杜筱菊的手,杜筱菊不想她有此举动,那手中的酒全洒到地上。

“哧”的一声,那酒在地上冒着白泡。

莺儿惊诧地叫了出来。杜筱菊也惊出一身冷汗,很明显,这酒内是有毒的。

“如烟姐姐,这是怎么回事?”杜筱菊问。

“娘娘你好傻,自己都不顾不及,还去为人请命!”许如烟说,便把在慈宁宫内听到的一切,对杜筱菊说了。

“不会的,太后岂会为此,而来要筱菊的命,皇上……”杜筱菊想到刚刚皇上明明在这里,如果他知晓太后有此意,定会拦阻的。

“娘娘,事到如今,您还念着皇上,如果他对你有情,刚刚,他明明可以止住你的。这太后莫名的赐了宴来,又是在斥责他之后,难道他竟不知,太后对你已起杀意。”许如烟说着。

她见杜筱菊一脸的不信,就狠了心说下去:“有件事,姐姐本想烂在心里的,因看着你受尽皇上的宠爱,只道他会一直宠你下去,此时见来,却是要告诉你,也好让你死了对皇上的心!”

杜筱菊坐了下去,她见到许如烟的表情,知道她所说之事定是非比寻常,只是自己,是这样怕又是这样的好奇。

她听到许如烟说道:“娘娘真的认为上次娘娘怀的骨肉滑掉,是太后所为?”

杜筱菊听到此,心就凉了半截,她苦笑下,抬了脸去看着许如烟,见许如烟看着自己点头,那样子就是在说,自己的怀疑是真的。

果然听她说下去:“永和宫大火之后,我见到太后把皇上叫到慈宁宫中,训斥他不该忘了自己的身份,而以身试险。”

“我听到太后问皇上,与你为何突然的生分,我亲耳地听到皇上说,他亲手杀死了你们的孩子,是他叫太医在你的补药内填了堕胎的药,药力很小,时日一常,就可以滑下胎来。可怜你那时已经六个月,那一次,你是差一点的要了命,他的心如此的狠,你可还对他抱了幻想。”许如烟说。

杜筱菊闭上眼,让心内的苦涩淡了下去,她睁开眼来,望着许如烟:“姐姐,其实我一直都怀疑,只是自己宁愿相信是太后所为,我一直在骗着自己。姐姐,你要我如何,我试着忘了他,可他在我心里已经生了根,再也拔不掉,即使今日,我便真的死了,也是无怨的!”

许如烟摇头顿脚,恨她情陷如此。

许如烟走后,杜筱菊叫莺儿拿出先前的一件裙子来。她喜欢那上面淡淡的万字符,连成一片,她愿意看那淡粉的颜色。

她一直不喜欢黄色,也不喜欢菊花,只是因着名字中有菊,而对着菊花有着些好感罢了,可是皇上喜欢,喜欢看她穿黄衣,并以菊花夫人为她封位,菊花堂为她寝宫,每日里,她看着这些菊花,心内隐隐的疼,人淡如菊,是她,不是她。

她穿了她自己真正喜欢的裙子,在脸上淡淡地施了薄妆,她在镜前轻轻地旋身,见到自己,脸上那淡淡的笑意。

皇上正在书案前,见到杜筱菊走进来,不禁眼前一亮。见她穿着新鲜,妆容也甚美,就放了手中的书,迎了过来。

“筱菊,你今日倒是好看!”皇上说。

杜筱菊看了皇上一眼,就福下身子说:“皇上,筱菊来谢谢你答允了放了纪公子!”

皇上脸上有着些不自然,杜筱菊见了他脸上的这丝微变,心内凄然。

两个人说了会儿子闲话,杜筱菊便说道:“皇上,纪公子昔时对我有恩,以后他出了宫去,却是再也不能相见,筱菊想去看看他!”

皇上一愣,但看到杜筱菊恳求的眼色,就点头允了。

杜筱菊施施然地告辞。她手中拿了皇上给的腰牌。

她回到菊花堂中,按着昔时叶清欢教着自己的,圣盟会的联络方式,她把一纸条缚在一白鸽脚上,放了它去,想着,这是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纪尘远能否逃生,也只有看他的造化了。

晚间,传来许如烟的死讯时,杜筱菊一点也不吃惊,她想着,太后终于下手了,自己侥幸逃得一劫,却不知后面,还有多少凶险等着自己。

那鸽子飞走很久,也不见回来,她想,也许不成了,不论怎么样,她都会按着原计划的去进行。

第174章百花杀

第二日下午,杜筱菊来到天牢,她让侍女出示了腰牌,那看守就让她进了去。

里面甚是黑暗潮湿,走到最里侧,见到纪尘远站在墙边,看着那唯一的天窗发呆,听到响动,他转过脸来,见到杜筱菊,他显然一愣。

“杜姑娘,你怎么会来此!”纪尘远吃惊地说。

那牢头打开牢门,杜筱菊示意侍女给了牢头一些银两,他们一起走开了。

“纪大哥,筱菊已经向圣盟会的兄弟报了信,告诉他们你关在此处,却不知他们能不能来,救你出去。”杜筱菊说。

“杜姑娘,纪某早有死志,却不要在偷生,又怎么可让盟中兄弟再为我送命,再说,圣盟会怕早已名存实亡。”纪尘远说。

还不及说完,听到镇天的响声,刚刚那牢头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劫牢,娘娘,您快些跑!”

没有说完,被身后一支流箭射中,倒了下去。

杜筱菊与纪尘远看过去,见涌进十余人,当先一人,正是许大光,他看到纪尘远就叫道:“盟主,我们接到信就来了。杜姑娘,你也在这里!”

还不等纪尘远说话,牢门又涌进一批人,却是一队的侍卫,赵全带领着走了进来。

杜筱菊见到赵全身后,皇上跟了进来,他见到自己,似是痛心的样子。

“筱菊,这一切是你安排的,是吗,朕已经允了你,你为何还不信朕!”皇上问。“筱菊,你还要怎么说,你与纪尘远在宫外就已经有染,此时,你也要与他一起吗?”

“皇上,你始终不信筱菊,要筱菊怎么来对你说。”杜筱菊说,她突然想起自己在那客栈中是与安阳郡主刘玄英一房的,那些日子,她与刘玄英都是穿着男装的,怕误会由此起,只是此时,却由不得她细说。

一队弓箭手默无声地走进来,排在皇上身前,支支箭在弦上,只等皇上一声令下。

许大光看此时,从牢门出去已经不能,就大嚷着叫纪尘远他们后退。

见他从身上拿下数枚火石之类,向着墙上掼去。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天牢的墙被炸开一个大的洞。

“盟主,你先走!”许大光说着。

“皇上,再不射箭,怕来不及了。”赵全说着。他看着皇上,皇上却看着杜筱菊:“筱菊,到朕的身边来,朕不会怪你的!”

纪尘远走到杜筱菊身后,将她搂住:“杜姑娘,与纪某走吧,这宫中,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杜筱菊扭了头去看他,见他脸上一片诚恳。她扭过头来,见到皇上向着前一步,向着自己递出手来:“筱菊,朕要你留在朕身边,你忘了千古得一人,生死永相随了!”

杜筱菊听了他这句话,却是心内一软,泪流了下来,低低地说道:“皇上,怕你心中的千古一人,从不是筱菊……”还不及说完,只听得许大光在一边高声喊着:“纪公子,你快带着杜姑娘走,怕再拖延就开不及了!”他向前一扬,只见皇上面前一片浓烟冒起,一声巨响。

杜筱菊感到纪尘远揽着自己的身子向外一跃,最后一瞬,她看到皇上的手向下一挥,他的脸看着自己有着狠狠的恨意。

那箭如雨向着自己射来。可自己的身子已经下坠下去。

只逃了纪尘远与杜筱菊两人,那些圣盟会中的人,连同许大光都被乱箭射死,皇上向前,走及墙边向下看着。

原来这天牢外就是护城河,在下面十几丈的地方,却是黑黝黝,什么也看不到了。

皇上头一晕,亏得赶上来的赵全扶住他,不然他险些的坠到下面去。

“筱菊!”一声长喝,自皇上口中喊出。

——

菊花堂内,皇上拿起书案上,杜筱菊留下的一封信。

上面只几行字:菊心已死,请勿再寻。因着那句我花开后百花杀,太萧瑟,所以菊从不喜菊花,所以不想恋着这不属于自己的荣华!

皇上把信按在桌子上,忍住头痛欲裂,他看到菊花堂内那跪着的宫人,狠狠地在口中吐出“杀!”

几下手起刀落,刚刚还活着的人,却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有的血溅到边上的菊花上,浓浓的黄染上血色的红。

听到一声尖锐的喊叫:“不要杀我呀,小姐,救命!”

皇上看过去,却原来是那疯了的画萍。

——

第二日,在京都近郊的一条山路上,一辆马车正自疾行。

“杜姑娘,你可后悔!”那马车里,一老者问着一男子。

“此时说这些,不是已经晚了吗?”那男子说,原来,纪尘远与杜筱菊又乔了装。

随着马车的颠沛,杜筱菊干呕了数声,初时不甚在意,但许久也不好,还头晕晕的,杜筱菊心内有些慌。她死死地扶着那车窗边,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纪尘远的手伸过来,拿过她的手去。

杜筱菊吃惊地看着他,却见他正在为自己把着脉,然后他轻轻地向着自己点头。

“杜姑娘,你怀孕了!”纪尘远说。

杜筱菊见到纪尘远认真的表情,就轻轻地笑了,是吗,自己真的怀孕了,她就知道,她会有的,她与他的孩子。她别过脸去,看着窗外,两行泪流了下来。

——

司徒雁儿正坐在客房内,忐忑不安,几日了,也不见叶清欢回来。

正在这时,听到外面伙计喊着:“三号房的,楼下有人找!”司徒雁儿高兴地站起身来,想要跑出去,却想起一事,忙走到铜镜前,她理了理自己的发端,露了一个浅浅的笑。

他说过,最爱看自己的笑。

她羞涩地对镜一笑,想着自己如此地想着他,不禁觉得难堪,她迅速地扭转过身去,推开门奔了出去。

杜筱菊和纪尘远坐在楼下的桌旁,听到楼板响,抬了头,见到司徒雁儿满面喜色地走了下来,那娇嫩的脸上有着喜悦的红,泄露了她慌慌的心思。

——

皇上废了皇后,赐冷宫居住。又把传言已死在叛乱中的菊花夫人追封为孝端皇后,她住过的菊花堂,也封住了不再让人进,上面书着‘百花杀’,下旨让宫人不许靠近。

天启十四年,宫中增选秀女无数,封妃封嫔,留用甚多。

传言当今圣上文治武功,治得下这天下太平。

只是一点,当今天圣上甚喜女色,脾性暴戾,反复无常。

再过了一年,世人再不知菊花堂,不知菊花夫人,更无人知杜筱菊。

——

这一年,天启十八年。永健帝宠妃梅妃因着好奇,终于推开了那挂着‘百花杀’的院子的门。

她带着浓郁的好奇心,带着那四个随身的宫女走进去。

见满园菊花,却不及开时,只是一片绿色。

本是盛夏的天气,进了这园内却是瑟瑟的凉。

终于,她们到了正殿前。

本来一直在五人耳边的似泣如歌的声音,却在这里一点也听不到了,梅妃此时也有些紧张,她回过头去,见身后的四个宫女也同自己一样,带着紧张与兴奋的神情。

“吱呀”一声,门终于被推开,声音在这寂静中显得� �样刺耳。梅妃几人看到由大梁上垂下一道道轻纱,轻纱随风微摆。

她们鼓起勇气走了进去,见烛光盈盈,一幅画挂在当中墙上,画上女子低首凝眉,嘴角似噙了一丝淡淡的笑。

正看得认真,却突然的,一声怪叫响起,一个人影飘到五人眼前,却是与画上女子所穿一样衣裳,头发披散开来,不见其面。

“啊!”几个人惊得大叫起来,战战兢兢就要晕倒,却见那女子抬起了头来,露出一双精光的眼睛:“皇上,皇上,小姐来了。”

她们吓得不敢言语,忽然的听到当今天圣上,永健帝的声音:“画萍,你不要胡闹!你家小姐早已死了!”

“那就是菊花夫人了,皇上最喜欢菊花夫人了,哈哈,天天来这看她的画像!”这女子痴痴地笑着说。

梅妃几人听到皇上的声音,虽觉怪异,但却不再害怕,她们听到脚步声,见到皇上的脸从那轻沙中露了出来,见到她们,那脸上立即起了狠狠的杀意:“谁让你们进来的!”

天启十八年,永健帝废宠妃梅妃,赐冷宫居住。这样的事在后宫里也只是小事一件,永远有人得宠,有人失宠,荣华只在朝夕间。后来有宫人传,梅妃身边的四个小宫女都被赐死了,不过也是小事一桩罢了,因为在宫里,这些宫人的性命不过只是草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作者七月锦衣其他书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