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算死命(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苕皮皮此刻站在会议室的最前面,他脸上的表情非常的严肃和凝重。

他昨天晚上将所有的案件全部都想了一遍,这其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疑点。

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将这些意见全部都串联起来,因为所有看似有关联的线索都是断的。

想要将这些证据链补充完整并且加以应用,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一次的案情分析会上。

回顾所有已经发生过的案件,这个案件虽然现场看上去是最干净的一个。

但是只要自己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案发现场确实很粗糙。

所有的指纹脚印都是通过处理之后才展现给警方的,虽然发现的脚印是残缺不全的。

但是只要有脚印就能够做出某些判断,有时候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线索确实很重要。

苕皮皮从来都是相信这一句话的,所以他在负责案件侦破的时候。

往往会在现场勘查这一块做得非常仔细,而且在放学的时候全部都是另辟蹊径。

只不过因为最近案子实在是特别太多了,随着案件调查的时候他会有一些疏忽。

因此上之后的很多调查,基本上都是负责现场勘查的人自己调查这一块线索。

而他们重案七组的组员,这是重点对受害人的身份以及周边情况的走访。

法医那边对事件结果同样都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很多事情结果都是特别有用的。

根本不需要你去自己了解什么情况,就能够让你从这些线索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所有的线索并不是越理越顺畅,反而是越来越杂乱的那种让他头两个大。

虽然这样的时候他经历过很多次但是这一次并不一样,因为他不想再这么继续耗下去了。

如果不能够将那个最后的幕后真凶抓住,很可能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受害人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这对于一个人民警察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必须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

“我们现在在召开本案的第一次案情研讨会,老规矩依旧是先做现场勘查的工作汇报。”

苕皮皮眼神中透着一股子坚毅的神情,好像这一次不抓到真正的凶手他就誓不罢休。

所有人也从他眼神中读懂了他的意思,所以全部人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还是那个负责现场勘查的警察先做工作汇报,“这次案发现场的现场勘查工作。

我们做的非常仔细也非常细致,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发现凶手在案发现场布置得很是奇特。

对于以往几次我们在案发现场勘查的情况有所不同,凶手对现场的布置很是讲究。

除了在现场凶手故意留下的几个残存的脚印之外,就再没有任何有用有价值的线索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在案发现场距离尸体不远处,有一个骨头雕刻成的螳螂。”

这句话让所有的人全部都打起了精神,上一起案件的案情分析会的内容中就有骨雕。

而且还是七只骨雕现在又在同样的案发现场出现一个骨雕,这很显然并不是巧合。

而且当这个警察说出螳螂骨雕之后,苕皮皮第一个反应就是一个词。

这个词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是说凶手给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

上一个案子的两个凶手就是螳螂,而受害人就是那一只蝉而这个凶手就是螳螂。

最重要的就是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只虎视眈眈的黄雀正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很有可能他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出现在警方的眼睛,瞬间苕皮皮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在案发现场看到受害人之后,下意识的就联想到了一些凶手的意图和可能性。

但是很不巧的就是有一件事情他没有意识到,凶手并不也是最后的那个幕后主使。

所以在凶手的身后很有可能还隐藏着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最后的受益者。

现场勘察组也同样的得出来了一些类似的结论,但是他们想得到却没有那么细致。

这其实并不是说现场勘察组的警察有多笨,而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所以苕皮皮想的就要比他们长远很多,因此上她也同样有很多细致的发现。

“根据我们现场勘察组得出来的结论,我们对凶手遗留在现场的几枚脚印做了分析。

根据脚印的深浅长短和大小,我们大致的推断出了凶手的一个简单的体貌特征。

凶手身高应该在170cm左右,体重不超过90kg,身体非常的健壮有力。”

负责现场勘察的刑警此时说出了他们的结论,虽然说是已经有一些详细了。

但是这相较于苕皮皮最后综合所有因素,做出来的犯罪行为侧写相比较的话还是要粗糙许多。

勘察警察做完自己的工作汇报之后,向苕皮皮点了点头之后就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们两个人合作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两个人在省公安厅都是有点名头的人物。

因此两个人的配合那就是如鱼得水了,按照道理来说这场合作应该很有成就才对。

但是两个人已经合作过两个案子了,可是这两个案子却没有一个案子是已经侦破的。

这让省公安厅里面的很多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存在。

无论是谁对于这两个人的合作都是抱着很多期待的,但是后来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

两个案子的社会影响都非常的不好,而且全部都是要求他们限期破案的那种案子。

到最后上一个案子的犯罪嫌疑人被人给杀了,这听上去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大快人心。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让人头皮发麻,毕竟凶手杀红了脸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而且法律也不允许个人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惩罚罪犯,因为这样只会让暴力更加的猖獗。

犯罪之人肯定会收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法律才是制止暴力的根源所在。

而用暴力去制止暴力,只会让暴力蔓延的更加快速,让所有人都心生不安和恐惧。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古人所说的话正是证明了这一个正确的思维观点。(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