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杀人手法的猜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既然是毒品,那有没有可能是这几个人吸毒过量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王旭想了想还是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低,会来工厂上班的,大多数都不是什么有钱人,而且这里远离市区,生活乏味无聊,工作繁忙,年轻人是很难待得住的,都是一些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在外奔波的人,这样的人经历过世事沧桑,经历过生活的苦难,是很少愿意乱花钱的,更别说是吸毒了。

而且贩卖毒品的大多都是发展回头客,不会把致命的高浓度毒品直接卖给客人,客人都被毒死了谁还来买你东西?稀释了再卖还能卖的更多,赚更多的钱。

所以他们还是更有可能会是被人毒死的。

只要找到了凶手,就可以从他嘴里问出来毒品的来源了。

凶手不但要随时可以看到那些照片,他还得有能力在案发当天接触到工厂的所有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下毒,他的身份才是关键。

“王先生,是有什么进展吗?”李洪波在旁边问道。

王旭回过神来,道:“是杨科长打来的电话,说致人死亡的那种药物,很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具有很强的致幻性和成瘾性。她已经把事情和剩余的药物残留上报了,希望如果有下一个死者死亡,我们能够及时的采集大量的样品,用以研究分析。”

“毒品啊……”李洪波神色有些紧张,“慕江市可是几十年没出现过毒品了。”

“也不一定是几十年没出现了,或许只是隐藏的好而已。凶手手里有着高浓度的毒品,这也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掌控着毒源,最起码也是知道毒品从哪儿买的。”王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只要找到凶手,就能够找到毒源,不但能破获一起连环杀人案,还能破获一起重大贩毒案。”

“唉。”李洪波叹了口气,道:“可是我们现在毫无办法,就连凶手的杀人手法都不知道,也难怪之前来的警察会定义成自杀案了。幸亏您及时采样,才把案子的性质给定下来。”

王旭道:“其实对于凶手的杀人手法,我是有一些猜测的,只不过没有证据。”

“有猜测就距离真相不远了,您快说来听听。”李洪波一脸的惊喜。

“那我就说了,最重要的还是凶手的身份。”王旭道:“他跟着6S的人一起拍照或者是他看到了6S拍到的照片,然后选择好了自己要下手的目标,就跟在死者身边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下毒。他的身份可以合理的和死者进行接触,而且有足够的空余时间来观察死者并寻找机会,然后用某种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工具将药物注射到死者体内,这个工具必须小巧,而且会造成的针孔非常细小,就连死者自己在当时都不会有任何感觉。”

“死者中毒之后,毒性并不会立即发作,应该是利用药物中不同成分的浓度来控制发作时间。比如其中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有毒的,一种是无毒的,无毒的可以中和毒性,使毒性不会爆发出来。但是无毒的成分会在血液中扩散,浓度越来越低直到无法继续中和毒性,有毒的那部分就会产生作用。等到死者晚上睡着之后,药物毒性发作,使死者中毒而亡。”王旭感叹道:“这其实是非常巧妙的设计,而且需要对毒品的成分和性质非常了解才能做到。凶手已经成功了四次,我相信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他真的有这样的能力。”

顿了一下,王旭继续说道:“因为注射造成的针孔非常细小,在这最起码几个小时中已经被人体的自愈能力恢复,所以在尸体上根本找不到任何针孔。同时在药物发作之后,死者死亡时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动静,当时死者的舍友已经睡着,无法及时发现死者的死亡。等到早上发现了死者,打电话报警,警方一来一回最起码要两个小时,加上晚上的时间,残留的药物已经完全散发,导致在尸检的时候无法发现中毒的痕迹,进而影响警方的判断。”

“而造船厂临海而造,就是有什么凶器往海里一丢也根本找不出来,更别说那件凶器本来就是极其隐蔽的。就算我们能够锁定嫌疑人,除了从他宿舍的私人物品中搜出毒品之外,也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他就是凶手,而那些毒品他肯定不会藏在宿舍里。”

王旭道:“而他在这个案子中做的最为惊艳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灵异事件的传言。不管这个传言是不是从他这里传出来的,都一定是他推波助澜使之传遍全厂的,不但引得人心惶惶,使他拥有更好的机会,还可以将警方引到别的方向。传言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警方一定会按照传言的方向调查一下,等到反应过来这是一个骗局的时候,他已经把线索全部清理掉了。”

“可惜还是逃不过您的慧眼。”李洪波笑道。

“哟,学会拍马屁了。”王旭道:“我刚开始也被误导了,但是身为一个侦探,我看待事情的方向比较全面,并没有因为这可能是灵异事件而在其他方面放松警惕,我甚至叫子龙过来帮忙。幸好我提前做好了准备,要不然还真让这家伙瞒天过海了。”

王旭看向赵总:“你认为能够自由自在的在整个工厂里随便走的,都有些什么人?”

赵总本来不应该参与到案件的讨论中,但是在造船厂里的很多东西他都很熟悉,对于侦破有着很大的帮助,又算得上是苦主,就破例让他进来了,他想了想说道:“除了那些领导阶层,就只有6S了,其他的都只能在自己部门的范围内活动,没有经过允许是不能乱跑的。”

这时候进来一个警察,在李洪波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王旭地位名望虽然很高,但是毕竟不是体制内的,有些话还是直接告诉自己的领导更好,而领导跟不跟王大侦探说,那就是领导的事了。

毫无疑问李洪波是一定会跟王旭说的,“经过调查,我们找到了嫌疑最大的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