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庙 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冷月在昏昏沉沉中,那一波波由血脉里翻涌而上的痛楚容不得她缩进黑暗中逃避。她痛苦地轻喘一声,吃力地撑起眼皮,天已经黑了,幽暗昏黄的烛火摇曳着一张模糊不清的面容,在她的眼前漂浮不定。

柳文絮在焦急中,见她缓缓睁了眼,欣喜道:“月儿,你醒了?” 冷月听是柳文絮,这才将心放下。她试着将手指微微牵动,抽筋剥骨似的疼。

柳文絮急忙道:“别动,你要什么?我拿给你!”

冷月艰难道:“冰……冰蟾蜍……”字字如同呢喃,虚弱到几乎没了气息。

柳文絮道:“放心吧,庙里的方丈怕那东西再去害人,已经用金钵盛了,仔细收着呢。”

冷月轻轻点头,一块悬石落了地。没有伤它性命就好。

“这……这是……哪儿……”她吃力地撑着眼皮环视一周,昏黄的烛火下,一屋子简易的摆设彰显肃穆,到处弥漫着一股子檀香之气。

“这是山腰的一座庙宇,我们被出来化缘的大师所救,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柳文絮声音极轻,生怕惊动了她一般。

庙?冷月合上眼眸,浅笑。终她一生杀人无数,如今却要在这青灯古佛之地度过最后的时日,是上苍赐与她的怜悯与恩惠吗?当真的可笑……

“月儿?你……你哪里不舒服吗?” 柳文絮探近身子,问的小心,问的仔细。

痛,漫布在她的全身,凌迟一般。冷月虚弱地蹙了蹙眉头,已无多余的力气。

“月儿,吃点东西吧。”羹碗靠近,升着腾腾热气。冷月轻轻摇头,喉咙间火焚一般,干涩难咽。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面目慈善的老和尚走了进来,那一身袈裟仿佛烫金一般,闪着层层光亮,好似天宫的使者,来接她这一缕幽魂。

天宫?冷月的笑意更深。只怕将她这缕魂魄打入地狱的最底层,都无法将赎这一世的杀虐命债。

“大师!”柳文絮腾的站起,焦急异常道:“可还有法子救她?”

“阿弥陀佛。”声音缓慢而苍劲,老和尚不温不火道:“施主,这位女施主被冰蟾蜍的剧毒所侵,若想保命,已是难上加难。老衲白日唯恐毒液浸入血脉,游走全身经络,曾为女施主封穴施针,想将毒液逼出,眼下看来怕是于事无补了。”

“大师!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柳文絮英眉紧蹙,拧成了疙瘩,那淡蓝色的眼底蒙蒙的染了些许雾气。冷月心下一动,为了她吗?不值啊!呵……

“大师!”

“阿弥陀佛。若老衲没有说错,这位女施主本就身染奇毒,不过是因有解药月月续命才得以存活,两毒相争,是福是祸还未有定数。”

“奇……奇毒?” 柳文絮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惊诧。冷月本就身染奇毒?为何这么久以来他都未曾察觉?当真是自己过于疏忽吗?!

老和尚说道:“办法不是没有,施主要救女施主的命,唯有一命换一命,找一位与女施主年龄相仿的女子,割其双手静脉与女施主对合,用内力将二人之血兑换,此法不用也罢。世间生灵万物,自有天命定数,施主断不可鲁莽行事。”

一命换一命?冷月心下一惊。不!不要!她平生不知背负了多少条血债,万万不可让那柳文絮再为了她而重蹈覆辙!伤心可忍,良心却是难以泯灭!

‘当啷’清脆的破裂声打乱了夜晚平静的气息,冷月寻声望去,只见秋林一脸惊恐地立在门口,显是听到了刚刚的对话,怕自己成了那抵命的冤魂。

“这……大师可还有其他办法?”柳文絮顾不得秋林惊吓与否,他的眼中只有焦急和不安,隐隐的,还有一丝怕。如同迷失的孩子,怕再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老和尚沉默片刻,幽幽说道:“若施主能找到一位有仙风道骨之人,其血可通灵,不但能为女施主续命,也可用做药引子引那千年冰蝉来吸食尽冰蟾蜍的毒液,用其皮骨入药。”

柳文絮诧异道:“千年冰蝉?”

老和尚道:“相传此物生在灵山之上的冰洞内,没有仙风道骨之血,便是万世难求。”

冷月闻言,心下一叹。千年冰蝉,就连六王的丹房内都不曾有了这罕世之物,就算是有,他……会为了自己而牺牲冰蝉吗?

她的心下黯然,答案已是明了。在六王眼中,有什么比得上那些珍奇的药材来的宝贵?若是没有龙珠,只怕自己对于六王也是一无价值可言的。棋子遍地都是,冰蝉却是万世难得,孰轻孰重?孰轻孰重!

“什么办法我都要试,多谢大师指点!” 柳文絮眼底的倔强不容撼摇,当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冷月心头随之一荡,眼脸间蒙蒙地有了一丝泪意。

夜色浓重,柳文絮于寺庙的禅院之中静静思索。他的脑中千百万遍地回转着大师方才的一席话,一命换一命怕是不可能的,他想救冷月,却不能乱伤无辜,这点理智他还是有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只怕就剩下那千年冰蝉了。可是,仙风道骨之人又要何处去寻?他烦躁地叹了口气,眉头倒竖,拧在了一块儿。忽地,他的脑中一闪,手掌下意识地在小腹处摸索了一圈。他生来便是衔着龙珠落地,既然龙珠不为凡物,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应了方丈口中的仙风道骨之人?

夜风之中,柳文絮的喉头忐忑地吞咽了一下,心下如擂鼓一般不能平定,是兴奋,也是激动。他迅速起身回到房内,取了两个苹果出来,用小刀削尽果皮,磨成果泥,盛于碗中。他起身来到井旁,费力地转动木轴,木桶吱呀吱呀地慢慢落进黑洞洞的井内,不一会便从井中提出一桶甘澈的井水。

柳文絮将小刀放入桶内洗净,月光打在刀面上,折射出一丝丝寒气。他深吸一口气,一手紧握住刀把,用力在另一只手掌上割下,一道鲜红色的血印沿着他掌心的脉络一丝一缕的满布开来。他将五指收拢,用力一握,粘稠的血液便从他的拳端滴滴落进碗中。

一丝黑影从柳文絮的身后慢慢靠近,遮住了皎洁的月色。柳文絮回过头,只见老和尚正静静地站在月下,面目安详。他垂下眼帘,问道:“大师有事吗?”

老和尚走进一步,凝目望着井边的一碗果泥,和一把染着血渍的小刀,说道:“施主这是为何?”

柳文絮轻叹一声,坐了下来,说道:“大师有所不知,在下本生于长白山下,是个地道的北方之人,却不想降生之时嘴里莫名地叼着一颗水蓝色的珠子。在下的爹娘不明何物,便请深山高人前来鉴定,那高人却说此珠并非凡物,本为龙珠,是海宫龙神千年道行所化……”他看了看老和尚,继续说道:“今日听闻大师一番的言语,伤人之事在下是断不能为,如今只能冒险试上一试,不知自己可算得上那仙风道骨之人,若真是如此,在下愿以此为月姑娘续命!”

老和尚说道:“仙风道骨之血只可续命,却不可解毒,况且那冰蝉是万世难求之物,施主可曾三思?”

柳文絮苦笑一声,说道:“为了这颗龙珠,江湖动荡,二十年间都不曾将我放过,我爹娘皆因此物双双毙命,如今我孑然一身,而月姑娘却只身相随,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愿试上一试。”

老和尚轻轻点头,说道:“施主之心可感动上苍,只是施主可曾想过,施主身负龙珠是因,江湖动荡是果,世间万物都逃不脱因果相联。如今女施主受伤不过是果,这其中的‘因’施主又可曾想过?”

柳文絮疑惑道:“月姑娘受伤不过是因为一时仁慈之心,不想伤及冰蟾蜍的性命,所以才……”

老和尚浅笑,摇了摇头,说道:“女施主身上散发出一缕痴欲,痴的是红尘,欲的却是凡物,施主怕是早已洞察先机。”

柳文絮听罢,神色黯然道:“大师说的是龙珠吧?”

老和尚道:“施主心如明镜,又为何故蒙尘埃?”

柳文絮苦涩地一笑,说道:“龙珠本不是凡物,可添福增寿,试问世间谁不想得?”

老和尚道:“施主既然看得如此透彻,老衲奉劝施主,世间万物唯有弃之浮华,方能留之平定。”

柳文絮长叹一声,说道:“不瞒大师,这龙珠随我来到人世,已是天命相连,弃之不得……”

老和尚幽幽一叹,说道:“万丈红尘,唯有痴欲痴念,老衲言已至此,施主请便吧。”说罢,转身离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