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轮回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桃夭随御明霞进了宫,取代了御明霞不久前莫名失踪的贴身侍婢冷月。

翌日,再见到南宫锐时,桃夭才知道,那一年,他不仅以一人之力夺下文武双科状元,在此之后又成为了宫中最年轻的太子太傅。

南宫锐,这样的名字,桃夭第一次听到,便有温情脉脉的感觉,熟稔得像前世遗失的记忆。

南宫锐在宫中看见桃夭的时候,她已是一副标准的宫女装束,白上衣,粉罗裙,不施粉黛,眉目如画,清清纯纯的模样令他联想到江南的青山碧水。他对她展开和煦的微笑,而她亦是低眉浅笑。彼此的静止,胶着的目光如水,周围的时间空间静静流转。

这一刻,抵得过沧海桑田了。

桃夭不知道,一直站在御明霞身边的她,从进入尚书房第一日起,便成了几个皇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然而宫中的夜却不能给桃夭带来安宁。她常常做各种怪异的梦,战争,杀戮,流血,女子的哭喊,男子无奈的回眸。也有的时候,梦境中出现的是一个清雅的女子,俯着身子拾落花。公主髻,青丝绾,白衣绫裙,婉约似水。她总是清浅地微笑,如狂花落叶般从容。而她身旁偶尔出现的男子,面目常常是模糊的。

桃夭有强烈的感觉,这女子,便是自己素未谋面的娘亲。桃夭喜欢,甚至迷恋着这女子的笑容,对那些噩梦却异常排斥。

腊月二十八的午后,御明霞进行了例行的休息,桃夭一人独步逛出霜华宫。雪飘如絮,寒风瑟瑟,随意行走间,不觉来到一处园子,寒梅傲雪,馨香扑鼻,走近了,一个白色的背影出现在桃夭的视线,人如玉,剑如虹,潇洒无伦,招招式式,一气呵成,在一天一地旋舞着梅花落雪中,飘逸出尘。桃夭静静地看着他,不作任何打扰。

南宫锐所在的家族,原本是姜国开国时的四大家族之一,到了他这代便没落了。为了重振家声,他发奋图强,文武兼修,终于于同一年一举夺下双科状元。二十五岁的他,尚未婚配,引得姜国不少女子芳心暗许。但,他一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自勉,对于儿女私情之事不以为意。这些传闻,都是桃夭在其他宫婢口中得知的。她面前的南宫锐,是谜一般的男子。

雪乍停,一套剑法舞尽,南宫锐看到了梅树下静静伫立的桃夭。婉静清雅的模样,没有华贵的衣饰,骨子里的高贵却让人无法逼视,纯粹是好奇,他问:“桃夭姑娘是哪里人?”

“我在江南长大。”低柔宛转的声音,她说话的时候不像其他宫婢那样低眉顺眼,目光总是习惯性直视对方,莹洁的眸子里没有任何情绪。她看着他的时候,目光是似深潭般悠远。

冬日曦微的阳光,将雪地里的两人投照成两祯剪影,似梦非梦。

“你的身上,一定有不寻常的故事。”南宫锐研判地看着桃夭,“那次初见你,我便觉得,你不是一般的女子。”

“桃夭只是随波逐流的女子。”她笑,那些悲伤或惊险的往事让她十五岁的心变得玲珑剔透,将世间的所有看淡。南宫锐像一个投影照进她的心里,却到不了最深处。她始终充满戒心。

回霜华宫的时候,两个人走在同一条路上,保持着三步的距离。他们经过一口枯井,桃夭惊讶地看到一名宫婢往井里撒灰。

“她手中的那些是什么?”

“是骨灰。”南宫锐解释,“在宫中死去的宫婢或内侍,火化之后,骨灰便撒在这口轮回井里。”

“轮回井?”桃夭心口猛然一阵颤动,背脊发冷。在中,一个人死去,原只剩一把灰。她想起初来时,御明霞就说过,她原来有个伶俐可人的侍婢冷月,便是凭空消失了的。

“明天就是除夕了。”南宫锐换了个话题,“桃夭,以你在宫中的位份,是可以出宫与家人团聚,共度除夕的。”

“我没有家人。”桃夭怅然。

南宫锐自悔失言,须臾,才说道:“我同你一样。”

“怎么会?”桃夭清甜的笑容在冬日的阳光映照下明媚动人,“你有自己的家,有前呼后拥的下人,还有那么多对你倾心的女子。”

“孤独不孤独,与家是没有关系的。”南宫锐眉目中流露出淡淡的忧郁。

他好看的脸部轮廓在阳光下显得俊秀动人,桃夭看得微微失了神。

“南宫太傅!”随着娇声媚气的女子话音,桃夭看到一团火红的影子直奔而来。那披着大红披风的娇艳女子是御明慧,姜国的三公主。她的生母是姜国已故的黎王后。她比御明霞大一岁,除了出身是嫡出,其他地方处处不如御明霞。

看到她,桃夭就知道自己该回避了。“参见三公主!”她一面纳福一面作辞,“奴婢还有要事在身,先告退了。”

“不许走!”御明慧的刁蛮任性在宫中是出了名的,平常她与御明霞有些龃龉,此刻见了桃夭,怒从心生,便想教训她一番。

“三公主有何吩咐?”桃夭不卑不亢地应对。

御明慧看不惯她淡定从容的样子,抬眼看到假山顶上悬着一个物事,随口道:“木桃夭,你,去帮本宫把那个东西捡下来看看。”

“公主,假山那么高,桃夭一个女孩子家不方便。”南宫锐劝道。

御明慧杏眼一横,全然不听:“本宫就是要她拿。”

“是。”桃夭顺从地答应了。幸而她自小在乡野长大,真正的山都爬过无数,一座小小的假山倒也难不倒她。桃夭手脚并用,轻而易举地上了假山,取下山顶上的东西,再灵活地下来,递到御明慧手中。

南宫锐赞赏地望她一眼,看得御明慧怒气更甚,她望了望假山后的水池,又一计由心生。

“本宫昨天掉了个簪子在里面,那上面镶的珍珠可是南越国进贡的,掉了实在可惜,桃夭,你去帮本宫捞上来吧。”

“回公主,桃夭不会游泳。”

“不会游泳?”御明慧尖声道,“有勾引男人的本事,怎见得不会游泳?”

“三姐,你们在说什么呢?”关键性的时刻,御明霞出现了。

“我的翠羽簪掉到池子里了,我让你宫里的桃夭帮忙打捞,这丫头不但不肯,还顶撞我。”

御明霞不以为意地一笑,说道:“原来是这样。这簪子我也有一枝,三姐如果不嫌弃的话,我便将我的给你吧,天这么冷,那簪子掉了就算了,犯不着劳师动众的。”

“既然五妹都这么说了,这件事就算了。”御明慧一时没了话,接过簪子就走,临走还不忘与南宫锐打招呼:“南宫太傅,改日再会。”(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