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卖去花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娘亲,女儿咽不下这口气,女儿一定要让李长安身败名裂,就算她有定国候撑腰,也一定让她走投无路!”

“是啊,若不给她点教训,尚书府哪里还有咱娘俩的立足之地啊。”顾姨娘深有感触。

为了给她添堵,李长安不惜将碧荷送给自己的老爹!

她有感觉,就是那个狐媚子木兰,肯定也是李长安找来的帮手,她若不能一一除之,这尚书府就换天了。

一定要让她们知道,谁才是尚书府真正的主人!

顾姨娘握紧了拳头,想到连日来的冷遇,她真的好恨好恨李长安。

“是啊娘亲,咱们一定要给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李仙宁破涕为笑,红肿的杏眸灿烂无比。

想勾搭她的玉哥哥,门都没有!

新仇旧恨一起算,一想到李长安毁了清白,没脸嫁给玉哥哥,她心里就美滋滋的,凑在顾姨娘耳边出主意,“娘亲,咱们不如把她卖到花满楼,怎么样?”

顾姨娘一个激灵,谋害嫡女,逮住可是要进死牢的,“这……恐怕不妥啊。”

“娘亲,咱们这次托舅舅去办,让舅舅再去寻两个乞丐,乞丐收银子办事,只要咱们不透露身份,就算大理寺查,也查不到咱们头上。”李仙宁笑着怂恿顾姨娘,“只要有李长安在,定国候就会护着她,就不会让爹爹娶正妻,难道娘亲就一辈子当个妾侍,一辈子被李长安那个贱人压一头?”

不得不说,李仙宁说中了顾姨娘的心事,扶正是顾姨娘的心病,她想光明正大地当正妻,她想让她的儿女都是嫡子嫡女不矮人一头,她想要名正言顺地掌管家权……

可是,只要李长安在,定国候府就不会容许有人欺压她一头,就不会容许李福来娶妻或者扶正妾氏。

若李长安不存在,那么定国候就管不到尚书府,那么她被扶正只是李福来一句话的事儿,她生再多孩子也不是妾生子,全是嫡子嫡女,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家业,能光明正大地去读书识字…….

“好,姨娘明日就传信给你舅舅,让他把这事儿办妥。”顾姨娘眸子泛着笑意,可冷的让人打颤。

“还是娘亲待我好。”李仙宁头靠在顾姨娘的肩膀撒娇,一副小女儿家的娇态。

“仙儿乖乖的去安国寺吧,待一个月回来时,李长安这个人或许已经不在了。”顾姨娘轻轻顺着李仙宁的发丝,声音也柔柔的,温柔的似能滴出水来,可,说出的话却很恶毒。

“嗯,仙儿信娘亲。”李仙宁乐的快憋不住了,整张脸灿烂无比。

进了青楼,李长安这一辈子也就完蛋了,以后她不用出手,李长安就会朝她摇尾乞怜,想想那个场景,她的内心都要美的开花了。

“二小姐,姨娘,蓝嬷嬷求见!”桂嬷嬷从门外走进来。

一听是老夫人身边的蓝嬷嬷,顾姨娘赶紧把李仙宁摁在床榻上,替她盖上被子,“仙儿受了惊吓,还是歇着吧,我去看看。”

“恩。”李仙宁立马虚弱地点点头,侧身躺着。

顾姨娘还没踏出门口,正好迎上蓝嬷嬷,“蓝嬷嬷,老夫人可是有何吩咐?”

蓝嬷嬷可是老夫人身边的人,来芍药苑,代表的肯定是老夫人。

蓝嬷嬷行完礼,将白玉瓷瓶掏出来,“顾姨娘,这是老夫人珍藏的‘赛雪膏’,特意让老奴给二小姐送来。”

一听‘赛雪膏’三个字,顾姨娘激动的不知说啥,有了这个东西,仙儿的容貌只会更美,额头的伤口必定会恢复到没有任何瑕疵,当真会变得肌肤赛雪,又白又嫩,让人爱不释手。

“蓝嬷嬷,这可是个好东西,婢妾替仙儿谢谢老夫人的疼爱。”顾姨娘从袖中掏出十两银子递过去。

蓝嬷嬷也不推辞,将十两银子收进手中,笑道,“姨娘的心意,老奴一定会带给老夫人,老夫人也是真疼仙儿小姐,自己都没舍得用就拿来给仙儿小姐了。”

“今天这事,仙儿也着实受了惊吓,否则,就让她亲自去拜谢老夫人了。”顾姨娘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待会儿仙儿醒了,我一定让她朝老夫人的泰和苑磕三个响头。”

“千万别啊,二小姐孝顺,老夫人知道,可,若二小姐再受点伤,老夫人会自责的。”蓝嬷嬷急忙出口阻拦。

虽然她不信李仙宁真会跪在院子里给老夫人磕头,但,这阻拦的话还是要说的。

蓝嬷嬷走后,顾姨娘进了屋,满脸的笑意,“仙儿,你祖母差遣蓝嬷嬷给你送来了‘赛雪膏’!”

赛雪膏,李仙宁也是只听过名字没见过实物,据说能生肌活血,让肌肤变美,若长年累月的用,五十多岁还跟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一样。

李仙宁从床榻上坐起来,抢过顾姨娘手里的白玉瓶,拔开塞子,凑在鼻端闻了闻,“姨娘,这味道可真香甜,快帮我抹上!”

顾姨娘吩咐绿柳端来温水,替李仙宁清洗伤口,用棉签挑出一点赛雪膏,轻轻地抹在李仙宁的额头上。

香甜清凉的味道散开,李仙宁深深地吸口气,语气欢快,“娘亲,我一定会越变越漂亮的,到时迷倒玉哥哥,让他再也离不开我,待他登基为皇,我就是那万人敬仰的皇后。”

顾姨娘虽然欣喜李仙宁说的话,但,不得不用手捂住她的嘴,“小祖宗,你小点声,隔墙有耳啊,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娘亲,你女儿以后就是皇后,谁敢定咱们的罪,你怕什么。”李仙宁扯开顾姨娘的手,笑的肆无忌惮。

有了这赛雪膏,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顾姨娘回了牡丹苑,本以为今日如此糟心,李福来会亲自安慰一番,谁知,等到月上中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这更坚定了她除掉李长安的决心。

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顶着两个青黑的眼圈,唤来厨房的王婆,“王婆,这张纸条塞进鱼肚子送出去吧。”

“是,姨娘。”王婆恭敬地接过纸条,转身走了。

看到离去的王婆,想到过不了几天,李长安的下场生不如死,她的心情顿时好了些,这才勉强喝碗红枣粥,吃了两个芙蓉糕。(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