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2 郝大侠的排兵布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日之后,郝大侠正式被皇帝封为‘驱虏大将军’,率领8万军马主动进攻驻守在澶州另一边的辽军主力,而郝大侠也趁此机会向皇帝提交了一份他所需要的将士名单。

令人欣慰的是,在郝大侠的名单之上,居然有大部分人的名字都与寇大人所给到郝大侠的名单相重合,这也让郝大侠不得不对朝廷里的文官重新审视。

原本在拿到寇大人的名单之时,郝大侠还以为是对方要接着自己不懂得领军打仗这一茬儿来提拔军中势力呢,没想到在经过了自己的调查后居然发现,那份名单上面有大多数人根本就与朝廷的任何势力不相干。

如果朝中的那些文官人人都能做到寇大人这般独善其身,一心只为大局、为大宋着想,那么想来大宋的未来定然不可限量。

皇帝很是爽快地将郝大侠名单上的人给集结了起来,让他们尽数转入郝大侠的八万大军麾下,职务全由郝大侠亲自拟定,这可是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一时之间,这件事情在宋军的大本营中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信心十足等待着郝大侠等人凯旋归来的人,当然这种人只有极少数,且多半都是留守下来的杀伐组织的人还有皇上自己;也有着看不起郝大侠这个江湖莽汉,等着看热闹、看笑话的人。

还有一些激进的老派将士到处寻门道想要找皇帝谏言,撤换掉郝大侠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他们宁愿自己上、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被郝大侠丢了大宋的脸面。

这一切情况都被郝大侠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是他有什么办法?皇命不可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本就不是郝大侠一贯的作风,他这是骑虎难下。

被调集入郝大侠麾下的将士当中,有好些人都是年纪尚轻之人,明显还有两位只是任职先锋将的士兵,而且这两个士兵还是郝大侠亲自提笔圈化出来的,连皇帝都有些诧异于郝大侠的慧眼独到。

知晓具体情况秦开将这两位年轻将领单独引致郝大侠的营帐之内,显然就是郝大侠想要单独地见上这两人一面,而其中一人居然就是上次和郝大侠一并外出执行刺杀任务,建议郝大侠使用箭弩的那个官军。

营帐之内,两人在见到郝大侠后行完该行之礼,就这么双双笔直地站在郝大侠的面前,眼神当中的英气逼人,看得郝大侠连连点头。

“曹玮,字宝臣,真定灵寿人,乃是武惠上将军的第四子,善计谋、长袭杀,乃是由凤翔府紧急调至澶州应援。宝臣,上次我们一起外出刺杀萧挞凛之时,你可没有告诉我你乃出自将门啊!”

郝大侠笑着站在那个年轻的官军面前,直直地就道出了对方详细的家底儿,一点儿保留都没有。那位名叫曹玮的军官在听到郝大侠的话后之时腼腆一笑,并未答话。

郝大侠转头看向身旁的另一个人,开口道:“王德用,字元辅,赵州人。乃是鲁国公王超之子,同样系出名门。擅长正面突击,任先锋职。此次是由延安府经济调至澶州应援。元辅,我说的可对?”

被郝大侠称作是‘元辅’之人闻言拱了拱手,面无表情地开口道:“大将军既然将属下等调遣过来,想必是早就打听好了一切!行军之时,军中通常只会登记士兵们的姓名,却不会理会属字,大将军如今连我二人的字都一清二楚,着实令属下佩服!”

郝大侠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道:“得了吧!佩服?我郝大侠本就是一介江湖莽汉,做这等打听消息的事情乃是强项,探得你二人的讯息对我来讲不算什么,可要论打仗,我可是无能为力呀!”

二人站在郝大侠面前面面相觑,均有些诧异于郝大侠的这番直白感叹,但是二人却并未多说些什么,静待着郝大侠的下文。

郝大侠转头看着两人,开口道:“知道么?我之所以会成为这次战役的大将军,其实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也都晓得,我已向皇上要了好些军中优秀的将领过来,而那些将领我将会交由杨延昭将军亲自安排,也就是说,这场仗如何打,具体的分布和排兵权利,我都已悉数交给了杨将军,做了个甩手大将军呢,除了你们俩。”

郝大侠的话再次令二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曹玮开口道:“杨将军一生对抗辽人,对辽人的一些作战方式和习性甚为了解,大将军将具体的分布交给杨将军操纵,实属上策。只是大将军为何会单独将我等二人摒除在外呢?”

郝大侠笑着摆了摆手,补充道:“其实不仅是你们二人,还有我自己,严格来说,是将我们三人给摒除在外!

恰如你们所知,杨将军对辽人的行军布阵很是清楚,也对辽人的一些习性有很深的了解,所以由杨将军统领大军最为合适。但同样亦是如此,辽人与杨将军相战多年,对杨将军的一些布阵手法也有了解,若只是单纯地依赖于杨将军的布阵,那么这场仗,还很难说!

这场仗的胜利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我想不消我多讲,二位也很清楚。此仗,只能胜,不能败!但沙场作战,又岂有打保票的道理?所以我才会让杨将军将你二人交予我安排,我就是要制定下来一场令辽人意想不到的变数。”

闻言,曹玮和王德用二人才弄清楚情况,心下顿时有些佩服。郝大侠此人虽然对领军打仗毫无经验可谈,但是却胜在能够面对现实,且用人信任放权。若是仅仅如此,那么郝大侠对于二人而言,也只不过存在于有自知之明的印象,但事实上,郝大侠却并非如此。

在放权给了杨将军之后,郝大侠却还暗地里制定了备用的奇袭方案,希望在战场之上助杨将军的正面大军一臂之力,这等心智,绝非一般人能够想象,是以二人才会萌生敬佩之心。

二人齐齐对着郝大侠拱手道:“仅凭大将军吩咐,属下等万死不辞!”

“好!我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澶州对战之地地势开阔,东西两边仅有少数树林可以藏身,但却藏不了太多人。届时杨将军的大军和辽军大军当会在中间地势正面相对,而辽人善以骑兵见长,来回的速度也很快。所以我们要着重拖着辽人的骑兵优势,让他们的优势变成颓势!

宝臣,你善用计和奇袭,且追求速度,我给你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兵,由你全权指挥变阵,在战场的东面伏击,可在大军正式交锋之前先诱敌一部分深入树林,而后再群起攻之。

元辅,你善冲锋厮杀,我且给你三千骑兵隐匿于西面的小路背后,待双方大军正面交锋之后,你从西面下来截断辽军的中路大军,搅乱他们的阵脚。切忌,万不可恋战,效果达到即立马撤退。”

“是!”

二人随着郝大侠的手指着眼于面前的行军布阵图之上,郝大侠在吩咐完二人的任务之后也顺道将其了他自己的打算。

“你们且放心,辽人的中路大军只会以杨将军所率领的大军为重点打击对象,不会因为你们的小打小闹而散开,进而慌了全军的布控。所以,我会带领着集结在澶州附近的所有江湖人士,先行摸索到辽军的后背埋伏,待你们的奇袭和扰乱奏效之后,我便会率领着众位江湖人士直捣黄龙,杀入辽军的中帐大营之中,搅他个天翻地覆!

但是你们在行进的过程当中也得注意,我们能想到的,或许杨将军也会想到,做了同样的安排也未可知。而且辽人也不傻,或许他们早就有了防备,所以具体怎样打才奏效,还得看你们临场的指挥。这场仗,靠大家了!”

二人重重点头,又经过一阵细密的商讨之后转身离开了郝大侠的营帐,而郝大侠在稍作收拾之后也带着秦开悄悄离开了大营,摸索着朝着丐帮传来消息的地方飞奔着。

十二月初一,宋辽两军在澶州正式开战,双方皆是调集的精良部队,都想着通过这一仗来见个真章。

郝大侠在和悟璨、郑杰以及武当二侠汇聚后,纷纷动身潜伏在辽军的大本营后面,静待着前方正面战场打响后寻找时机捣乱。

再度见到悟璨和郑杰,郝大侠均从二人的身上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成熟气韵,郑杰经历了郑浩雄之事,而今又独自承担着郑家漕运的生意,有一些改变实属正常,而且郑杰还当了爹。可是悟璨的成熟变化却是让郝大侠百思不得其解,不晓得他是哪根筋没对,总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战场之上却容不得郝大侠花时间精力来搞清楚这些状况,身为此次战役的驱虏大将军,他没在中军领导指挥坐镇也就罢了,而今还偷偷摸摸地潜伏到了敌军的后面,这如何能让辽人猜测得到。而且在距离开展之前,郝大侠还迎来了被皇帝放出来支援自己的玉面书生、罗刹鬼以及千面娘子。

据皇帝自己的说法,郝大侠如今已经是他明明白白册封的驱虏大将军了,如果还留着千面娘子他们几个人在身边呆着,就显得更为不妥,还不如放他们出来一展所长,也好过几人在皇帝身边磨皮擦痒地无所事事。

郝大侠扯着嘴角笑了笑,心想这下皇帝的确是对自己放下戒心了,可是却没由来地给自己布置了这么难办的一个任务!(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