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9 衣锦还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郝大侠委托宫中太监向皇帝递交了告辞信,并未亲自入宫,免得惹皇帝碍眼,而后便亲自向宰相寇大人告了别,带着皇帝赐予的一纵亲兵,缓缓地出了东京。城西的由茶庄更名过来的将军府和京城的那百亩良田,则尽数交给了掌柜打理,一切,仿佛都有了新的开始,但却又好像都没有变化。

出了京城,秦开便跟郝大侠告了辞,他的家人都在颍昌府,那么他自然是要回去颍昌府的。

为了更为便捷地达成皇帝安排这些亲兵在自己身边的意义,也为了保证重伤未愈的秦开能够安稳地回到颍昌府,郝大侠特意安排的一小纵士兵保护着秦开上路,待秦开回到颍昌府之后再自行转道儿去利州。

秦开离开之后,千面娘子也匆匆和郝大侠告别,并且拒绝了郝大侠派兵护送的提议。据千面娘子自己坦白,她这次回乡是要去嫁人的,都一把年纪了,若是再不嫁人,恐怕就嫁不出去了。如若贸贸然地带着几个亲兵回去,会把乡里的人都给吓坏的,那她就更不好嫁了。

郝大侠笑笑没有在意千面娘子的玩笑,只是照旧和离别的人坦诚地说了句:“有时间到利州来吧!首领的墓,在利州的巨蛇峰之上!”

郝大侠口中所说的首领,指的自然就是杀伐组织曾经的首领火狐狸,也是这些人原本并不清楚身份的薛霜雪,而郝大侠的这一番说辞一出,这些早就收到消息的江湖老油条,当然也就一清二楚。不过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则是难过。

罗刹鬼说他自己孤家寡人没地方可去,而且又喜欢找人切磋,所以为了不在江湖上惹麻烦,只有安安稳稳地跟在郝大侠身边,还可以为他教导孩子。

而玉面书生则是选择四处逍遥度日,认定要先到处走走看看之后再选择落脚之地,如若最后没有落脚之地,他便会到利州缠着郝大侠,让郝大侠养他一辈子,也不枉曾经跟着郝大侠亡命地厮杀。

杀伐组织的人终究还是四散隐于江湖之中,有的是明隐,有的,却是根本就不知道去向。

郝大侠骑着马缓缓地走在队伍的中间,心中怅然若失,不仅想起了多年前自己和火狐狸独自在官道儿之上赶路时的模样,那时的他才刚刚加入杀伐组织,还不知道火狐狸就是薛霜雪,双手的手筋还未恢复如初,但是那时的时光,却是郝大侠一声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驱虏大将军荣归故里,这等大事自然迎来了郝大侠这一路上所经过的所有城镇的夹道欢迎,而郝大侠和罗刹鬼也不客气,一路上骗吃骗喝好不自在,罗刹鬼甚至还当众发表了感叹,觉得当一个骗子可要比当一个杀手舒服太多,既有好吃好喝的供奉着,又有丫鬟小厮服侍着,人生太舒坦,他以前都白活了!

回到利州城之时,利州的知州大人更是带着乌云山庄上上下下和利州的老百姓们,早早地就迎在了城门口,而且皇上下旨命利州知州完成的那块大将军府的牌匾也早已等在了新乌云山庄的门口,就等着郝大侠一行人回到利州之后好挂上去。

乌云山庄的重新修建,自从郝大侠当上了驱虏大将军之后,利州的知州大人便组织了许多民工义务加入修建工程,老早就已经修建完成,连老乌云山庄的墓冢改造,也已经落实得七七八八了,郝大侠倒是因着大将军的这个称号捡了许多便宜,当他回到利州之后也是由衷地如同罗刹鬼一样,在心底里发出了相同的感慨。

唯有巨蛇峰上薛令阳和薛霜雪的衣冠冢、以及郝大侠坚持要扩地修建的房舍没有让任何人参与进来,都是董能和罗平亲自督促经手的,由薛玲珑着重指导着完成。

郝大侠并没有在新乌云山庄之内住多久,待巨蛇峰上的房舍修葺完成之后,便带着快要两岁的凝儿和纤纤搬去了巨蛇峰之上,每一年都会在上面住上大半年,除了过年过节会带着凝儿和纤纤回到乌云山庄小住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巨蛇峰之上。

四年之后,京城皇城之中,龙椅之上变得有些富态的皇帝淡淡地看着殿堂之中跪着的那两名探子,两人乃是皇帝在放任郝大侠回利州之前就派去利州的探子,为的就是和郝大侠身边的那些亲兵接上头,将皇帝想要知晓的关于郝大侠的一切动向行踪按时传回京城。

而今,又到了听取郝大侠动向的时候了,其实不消皇帝多问也能猜测得到,这几年传回的消息几乎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既然人已经到了内殿,那么皇帝还是照旧地听取。

“启禀皇上,大将军如今仍是每日清晨卯时独自一人到巨蛇峰的峰顶站半个时辰,每日戌时带着小公子和纤纤小姐一起到峰顶站半个时辰。而后上午会分别教导小公子和纤纤小姐武艺,午休之后会教导他们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如今,纤纤小姐的琴艺和作画,都是由大将军亲自教导。”

皇帝闻言挑了挑眉,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开口问道:“你说什么?馔修居然会抚琴?还会作画?”

殿堂之上的那个探子点了点头,解释道:“去年大将军花时间去了趟从前的飞燕门,然后带了好多诗书棋谱回来,也有很多琴谱和名画。原本小公子和纤纤小姐的琴棋书画乃是乌云山庄的二奶奶每隔几日上巨蛇峰来教导,但是自从去年二奶奶怀了身孕不太方便之后,大将军便自己学着教导小公子和纤纤小姐了。”

皇帝摇了摇头感慨道:“能听吗?馔修抚琴,应该会要人命的吧?作画应该也是无法入眼的吧?”

皇帝如此一问,倒让地下那个探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而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却是憋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皇帝转头瞥了眼小太监,假装清了清喉咙,试图跳过这个问题,但底下的那个探子却是在思量了一阵之后老实地开了口:“回禀皇上,据小人暗中观察,大将军的琴艺倒是颇有建树的,只是这画功嘛,请皇上恕罪,小人并未深究查探过此事。”

皇帝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这些粗人探得出来什么?下次你趁着他带着孩子上峰顶吹风的时候,偷偷地给朕偷一幅画回来,待朕自己好生看看。”

那名探子闻言无奈点头,但心中却有些沉重。从郝大侠那里偷画,除非是对方有意放水,否则哪里还有活命回来复命啊!

“你上次回来不说馔修单独请了个教书先生吗?怎么这回他就自己教导啦?”

久久得不到下文的皇帝心中着急,不免自己开口询问起了状况。那个探子赶紧收回神,立马回答道:“回皇上,自去年大将军请了那个教书先生之后,前后已经换了好几任教书先生了,而今在利州,已经没有教书先生敢接大将军的凭,上巨蛇峰了!”

皇帝微微有些吃惊,笑道:“这是为何?讲来听听!”

“有的,是嫌巨蛇峰太过陡峭、路途太远,而有的,则是被小公子和纤纤小姐嫌弃,说他们教导得很差,以至于后来待得小公子和纤纤小姐认全了字之后,大将军便开始自行教导,而这样一来,小公子和纤纤小姐也不敢再嫌弃。”

“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馔修的小子这才几岁?居然就胆敢嫌弃起教书先生了,倒是和他娘亲一个样子,桀骜不驯!那馔修有没有教导他儿子关于兵法方面的知识呢?”

探子微微皱眉,摇头否认道:“据属下探知,没有。”

“一点儿也没有?你可探清楚了?”

“回皇上,一点儿也没有!”

‘啪’地一声,皇帝突然有些发怒,重重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大声道:“哼!好他个郝大侠!自己不愿在朝为官也就罢了,居然还自作主张地断了孩子的路,简直岂有此理!”

探子微微抬头打量了一眼愤怒的皇帝,立马接话道:“皇上息怒,您冤枉大将军了。实非大将军不教导小公子兵法兵书,而是小公子自己立志要考取功名,当一名文官。”

探子的这番解释让愤怒中的皇帝哭笑不得,不解道:“你说什么?他自己立志要当文官?他这么小,只有几岁,懂个什么?而且他是火狐狸和小先生的孩子,他爹又是朕亲封的驱虏大将军,自然是要当一名武将的,当什么文官?岂不是浪费吗?”

那探子很是无奈,却又不得不实话实说,“回皇上,的确是小公子自己要求的,而且如今已经在学习《大学》和《中庸》了。”

“呵呵……你是在逗朕!他再聪明,如今这个年纪,也只能念念《三字经》、背一背《孝经》,又如何看得懂《大学》和《中庸》?不行!不能让馔修断了孩子的路!

这样!你这次回去从京城里带上一个有名的教书先生,然后行办法将他推荐给馔修,让这个教书先生暗地里教导孩子兵法,给他树立当武将的心思。”

皇帝身边的那个小太监微微侧目打量了一下皇帝的神色,有些诧异于皇帝对于这位大将军家人的关注程度,简直太上心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