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伊人如画水远山长行路难

斯夫神勇任重道远办案忙

柳英的家在西子湖畔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坐落在柳绿花红的半山坡。一丛丛绿竹,一行行垂柳,水在山下流,人在画中行。村里人多以种稻谷和捕鱼为生。虽然不能小富,却聊足养生,只是每逢婚丧嫁娶,才会感到手头拮据。沿着小河从村子里往外走,不到半天的行程就可见到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还有柳浪闻莺的苏堤,卓立山头,垂影湖中的雷峰塔。

柳英的父亲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农民,母亲则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妇。这两口子从小对女儿拱如珍璧,千依&顺;大概是吸收了故乡山水的灵秀之气吧,女儿在双亲的呵护下,渐渐出落成了一朵娇艳的芙蓉花。

女人的美丽是资本也是祸根。

在她念初中的时候,她那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借口给她辅导作业,在办公室糟蹋了她。那天,她带着巨痛后的余惊和满裤子的鲜血给父母亲讲述了班主任老师的兽行。父亲一言不发地蹲在地上,使劲擂着脑袋;母亲则紧抱着女儿低声啜泣,全家人一筹莫展。最后听到消息的舅舅,找到学校,找见了那个衣冠禽兽,把他狠狠揍了一顿,并告诉他不尽快解决,就去公安局告他。

当天晚上,那位班主任老师和他当副镇长的叔叔进了柳英简陋的家。年轻的班主任惊惶失措,跪在父亲面前,乞求不要告发他。因为那样一来,他的家庭将会破碎,他也会深陷囹圄,他所有的一切都将毁灭。他那位做副镇长的叔叔则软硬兼施地说,如果私了,他们可以赔偿一万元;如果去告发,他们也不怕,因为公安局局长是他的同学,凭你三头六臂也奈何不了他。如果柳家买账,除赔偿外,他还可以考虑照顾柳英家。老实巴交的父母亲也不知道怎么办。倒是舅舅出面做了主,答应了那位副镇长的条件。最后柳家收到了一万元赔偿,父亲也到镇办工厂上了班。

有了这次的教训,柳英的心里种下了对男人憎恨的种子。在学校她从来不同男同学讲话,从此,这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早早地有了保护自己和对付男人进攻的经验。

柳英学习很用功,直到髙中毕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她未能报考大学,而出于复杂的原因,她最终选择了警校。她向往那头顶国徽,威威武武的警察;向往那举手投足间就可以致人死地的勇猛;更向往枪弹横飞血流遍地的生死拼搏。或许正是基于她压抑心底的反抗意识和复仇心理,这位弱质少女在自己前途的选择上,走出了不同于其他同龄女孩的一步,她想用自己的努力保护自己,也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

在警校读书期间,多少个难眠的夜晚,她眼前浮动着一个个追求者脉脉含情的眼神;她热爱生活,也有少女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她近乎残忍地把这一切驱逐出脑海。她以顽强的毅力压制着青春的骚动,回绝了十几名追求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毕业证书。

毕业分配前天,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说有一个留校指标,问她有何想法。她没有答应留校,于是学校把她从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介绍到地处内陆十分闭塞落后的龙城市。在闯关中,她保卫了淸白,保卫了自己做人的尊严,但却失去了应有的就业机会。她从自己的实践中,尝到了找工作的甘苦,尝到了一个女人在社会上拼搏的艰辛。她也终于领悟到,在这个巨大的用各种色彩编织而成的网中,她只是一只随时都可能扑落网里的花蝴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命。

柳英缓缓地叙述着,烛光忽明忽暗地在柳英脸上变幻着色彩。在结束对往事的回忆之后,柳英仿佛卸下一个沉重的负担。她抬头看看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她讲述的黄炳生,一改幽怨的语调和肃穆的神情,欢快地说尽管我生活得很累,但我喜欢生活,喜欢太阳,更喜欢家乡。西子湖畔,雷峰塔下,是我生命的加油站,生活的避风港。我很喜欢徐志摩的诗,特别是那首《月下雷峰影片》,写得真美。”说着,柳英轻轻吟了起来: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浮影在眼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看得出来,柳英已深深沉浸在诗人创造的梦幻一般的意境之中。

烛光幽幽,烛影昏昏。柳英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评说着自己苦不堪言的经历,却始终没有流下一滴泪,这并未引起她那位崇拜者的注意。其实,柳英丝毫没有对他提起的是她深深隐藏的生活的另一面,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神秘人生。

听着柳英的讲述,黄炳生被感动了,从他心底油然生起一种同情心。他认为眼前这个娇美的小女人,不仅有女孩子的单纯、生动、更有那历经人间沧桑后的苍凉和悲壮。生活改变了小小年纪的她,铸造了她有点难以捉摸的个性。黄炳生感到,这是一支野玫瑰,美丽却很刺手,但却让人喜爱得无法释怀。他决定要帮帮面前的这位小女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这种帮忙恰如危难时的英雄救美,可以贏得美人芳心,更可以博取她的投怀送抱,让她心甘情愿地同他一起去“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共同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他对柳英讲老实说,我这人事科长办事的能力也有限,要让你进公安局,没有局长的批准,人事部门的录用都不可能。何况公安局长刚被双规,新局长还未任命,谁能给你考虑工作安排呢?”柳英说广跑了快一年了,我知道这事不容易办。不过我现在想通了,无论干啥工作,还不是为了糊口?况且,我现在也感到累了,不想再去跑了,听天由命吧。”黄炳生说那你总得生活,总得有个结局呀?”柳英说听说你爱人开歌厅,我想去歌厅唱歌,先挣点钱。这个社会没钱可是寸步难行呀。”黄炳生惊奇地说你去唱歌,可以吗?”柳英从榻榻米上站起来,伸着双臂,挺起高耸的胸膛,飞快地做了几个旋转动作,口里说怎么样,还过得去吧。”黄炳生望着她优美的舞姿,诱人的身段和颤动的乳峰,心情沉重地说依你的条件,本应该做电影明星,做让人羡慕的歌唱家,最糟不过给大款做个二奶,让人包起来,过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怎么可以去那种下三滥的地方,让那些不负责的风流男人和社会上的小混混糟蹋你呢?”柳英说谢谢大哥的抬举。我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歌厅里也不全是坏人。再说,要找大款也得有机会呀,总不能登广告吧。”一句话把黄炳生说笑了。黄炳生的心情很复杂,他喜欢她,可又不敢乱来。只要柳英在他身边,他就感到很踏实,也很快乐。他感到,他正在柳英面前刻意改变着自己的形象,也许是为了吸引柳英吧。但面对老于世故的美艳少女,这位劣迹斑斑的风流科长又能做些什么呢?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这恰如那求偶的孔雀,当它在人前昂首阔步地展示自己美丽的彩屏时,却忘记已暴露了那个见不得人的粪孔。过了一会儿,黄炳生故作关怀地说:“好吧,我同她们讲一讲,你可以尽快去歌厅上班,不过不能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这样我会自责的。”柳英说黄科长,我能把握分寸,不会乱来。不过你要常来看我,我也不寂寞了。”黄炳生说一定!”固县是龙城市的郊区,坐小车走距龙城市不过半个小时的路程。已经二十余天未回家的杨波,对工作做了安排后,自己开着车在星期天的早晨回了龙城市。作为一个三十来岁精力旺盛的男人,他想自己贤惠温存的妻子,也想自己调皮可爱的儿子。

妻子王莉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不光温柔体贴,而且十分美丽,清秀的脸庞,苗条的身材,文静的举止,在秀丽中显出一种文雅的气度。她是龙城市建行的营业员,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市建行工作,兢兢业业,业务上很熟练,深受领导嘉许。在家里,王莉更是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杨波工作特殊,经常不回家,但王莉毫无怨言,从没有埋怨过半句,这使杨波非常感动。

杨波回到他那间两室一厅的住房时,已是上午九时整。王莉正在厨房洗衣服。看见面前略显憔悴的丈夫,王莉眼一红,情不自禁地扑上前去抱住了杨波的脖颈,低声抽泣起来。听到声音的儿子旦旦正在屋里玩积木,他奶声奶气地问妈妈,是大灰狼来了吗,我帮你赶出去。”说着,手里举着一个塑料做成的榔头跑出屋来。当他看到杨波时,高喊一声“爸爸”,扔掉手里的榔头,张开两只小手扑了上来。杨波轻轻推开妻子,张开双手,把冲上来的旦旦抱在怀里,头顶着头,眼瞪着眼,问他:“旦旦,想爸爸没有?”旦旦稚声稚气地说想。”杨波问哪里想呀?”旦旦指指自己的胸前说:“肚肚想。”杨波哈哈大笑,然后在他稚嫩的脸蛋上印了个吻。旦旦把头缩进杨波怀里,一只小手抚着他胡子拉碴的脸,说广爸爸的胡子扎人。”王莉看着父子俩亲热的举动,在一旁甜甜地笑着,默不作声。

简单洗漱后,杨波吃了碗妻子刚给他做的鸡蛋面,换了身便服,就匆匆赶到了古玩市场。

同往常一样,星期天的古玩市场又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杨波侧着身子,好不容易来到靠墙一溜排开的小摊面前。这是些乡民打扮的人。他们屁股下垫了块青砖,前面摊开几块塑料布,上面摆了些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各种瓷碗,还有旧式刺绣,小脚女人鞋,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杨波一面假装细心地察看摊上的物品,一面跟他们闲聊。

杨波问老乡,你们是哪里人呀?”乡民回答这儿除了河南、河北的,再多就是固县的。还用问?”杨波和颜悦色地说那你们是固县人了?”乡民回答当然了,没有人冒充。”杨波看到摊上有一只青铜鼎,好像在哪里见过,便问摊主,这只鼎是什么时候的。摊主说这是汉代的鼎,你看这上面的红斑绿锈黑漆古,多漂亮呀。”杨波又拿起一个烟渍斑斑的石佛像,问乡民:“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乡民说一看你就是外行。做这生意的,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新的旧的,哪有什么真假。”杨波想想挺有道理,他点点头又问:“那你说这是新的还是旧的呀?”乡民眼前没生意,也乐得跟他闲聊,权作对自己物品的宣传。于是他指指点点地说这是俺在大山里一个老头家收的,你看这烟熏火僚的,还有这上面的自然擦痕,一眼货,肯定不是新东西。至下说哪个年头,我看大概上宋了吧。”这时旁边挤过一个年轻人来,个头不大,脸红红的,他大声说:“大叔,你这佛像多少钱呀?”乡民说:“五千块,少一分没商量。”小伙子伸手从杨波手里拿过佛像来,掂了掂,仔细察看了半天,口里说看来这个东西是真的,不会有假。你给个最低价吧,我买你的。”乡民说五千就够低了,不能降。”小伙子说:“三千,你要卖就卖,不卖就算。”乡民想了想,有点不情愿地说广好吧,俺还没开张,就给你呗。”小伙子伸手往怀里掏了半天,忽然说:“呀,我的钱让小偷偷走了,这可咋办呀?这么好的东西。”说着恋恋不舍地把佛像递给了杨波。

乡民说:“唉,你这人是咋了,说好要买的又不买了。”小伙子说:“小偷把钱偷去了,没办法。你这么低的价格,我一定买。不过我得想办法凑钱呀。”说完钻人人丛中不见了。

看着他们的表演,杨波轻轻一笑,他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所谓的“托儿”,他们什么本事也没有,更不懂什么古玩、文物,只是风生水起地借机生事,专门帮助卖主欺骗顾客,等买卖成交,他们可以得到总价百分之四点五的好处,有的可高达百分之十。

杨波放下手中的佛像,站起来准备走。摊主沉不住气了,说:“你老哥要真看中了,就给开个价,俺这东西保真,是从香岩寺弄来的。”这最后一句话,吸引了杨波,他决定把这件事弄个明白,或许还可找到些什么有用的线索。

杨波又蹲了下来,问你这佛像怎么能证明是香岩寺来的?又怎么证明它不是假的?”摊主说俺村就在香岩寺山下,对香岩寺最熟悉不过了。文化大革命前,香岩寺不光有石刻,寺里还有许多较小的石佛,据说与石刻是一个年份的。听村里头的老人们讲,很久以前,在给香岩寺施工的石刻队伍中有个年轻人叫木村,他刻苦耐劳,十分好学,不几年就掌握了全部技术。经他手刻的人物,非常形象生动。他的师傅姓崔,膝下一个女儿叫崔婷,年方十六,出落得非常美丽。她见木村人老实,又刻苦,早已芳心暗许;而木村在同姑娘几年的交往中,也深深爱上了姑娘。他们两人在一起共同捉摸石刻艺术,进步很快,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买他俩刻的石人石马。不过在他俩刻的东西上面,都刻着一个‘心’字,据说是崔姑娘有意加上去的。崔师傅爱徒弟,更爱女儿,早就有心把女儿许配木村,只是觉着年龄小,准备再过几年再给他们成亲。有一天,木村来到崔师傅家,告诉崔师傅他是东瀛人,如今学成师满准备回老家去。崔师傅大吃一惊,为了女儿,他实在不愿木村走;可人家要回故乡,也是无可非议的。这时,女儿崔婷也来到屋里,她早已听到了木村的讲述。痴情的崔婷一脸泪水跪在崔师傅跟前,哀求父亲让她同木村一起回国。最后崔师傅同意了,木村便领着崔婷回了国,之后音讯全无。女儿、徒弟走后,崔师傅寂寞难耐,石刻就成了他的性命。他白天在岩上刻,晚上回家也在刻。这些石像上无一例外地刻上了‘崔’字。因此,要辨认真假,只需看这些石像背后有无‘崔’字、‘心’字和对‘崔’字、‘心’字进行鉴定就可以了。”杨波问:“如何鉴定呢?”摊主说这不难。如果真是崔师傅他们刻的,其刻痕是直上直下的,底角是九十度。如果是现代人做的,底角模糊不清,无棱角,底角是圆的。”杨波拿起石佛一看,果见凿痕宛然。于是他问你这佛像是哪来的,不会是偷来的吧?”摊主神秘地说俺这个是文革时期俺爹从寺里抱回来的。他信佛,时常说,香岩寺的佛很灵。那时,他听说红卫兵要到香岩寺捣佛像,便连夜赶到香岩寺,把几尊小佛像抱回来,藏在家里。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没人管这些了,俺爹才在家里供起来。去年父亲去世,没人供了,我就想把它卖出去。”杨波问听说香岩寺的石佛头被盗,那佛头有多大呀,怎么能拉走呢?这些人本事太大了。”摊主说嘿,那有啥。”说到这里,他又不说了,问杨波你要买,干脆开个价,怎么样?”杨波说太贵了,俺一个普通千部,又没有外快,每月工资四百元,哪能买得起呀?”摊主说这样吧,四百块,你拿去算了,反正是自己的,挣点就算。听说这石佛拿到外国能卖几百万。”杨波说:“给你三百吧,把俺一个月工资搭进去了,要是老婆知道了,还得挨骂。”摊主看着杨波笑了笑,说谁家的女人都是一个样,不然怎么会说婆婆妈妈呢。好,给你吧。”说完,用旧报纸把石佛包起来,放进一个箱子里。

杨波付了钱,对摊主说老乡,我很喜欢佛像,你给我留个电话和地址,过几天,我去找你,再买点儿。”摊主高兴地说这好办。你要到俺村,可真能买到你意想不到的好东西呢。”说完,撕了一块报纸,从兜里掏出半截铅笔在上头写起来,写完后拿给杨波。杨波一看,嘿,这小子字还真漂亮,破报纸上面写着上岩村,刘刚,8845。”杨波说听你讲了半天故事,那崔师傅最后怎样了。”刘刚说成仙了呗。可惜现在看不到了。文革前,香岩寺石壁前还有崔师傅的一尊像,他老人家一只手挥着铁锤,一只手握着铁锥还在刻石佛。据说这石像是在他死后,几个弟子给塑的。”杨波不无惋惜地说真可惜。”杨波抱着佛像兴冲冲地回了家,一进门,妻子正在炒菜,香味儿引得杨波进了厨房。但见王莉围着围裙,挥着勺子正忙得不可开交。见杨波进来,她用手臂擦了擦鬂角上的汗,说都快炒好了,你去坐吧。”杨波回头一看,餐桌上一盘炒鸡蛋,一盘黄瓜,一碟花生米,还有青椒炒肉,有些菜还冒着热气。

这时,儿子听到杨波的声音,端着一支塑料冲锋枪冲进来,说:“爸爸,快投降,缴枪不杀。”杨波把两只手举起来,说爸爸投降,爸爸投降。”说着一下子把旦旦高高举起来,旦旦那清脆的带着童音的笑声立刻在屋子里响起来。

第二天是星期一,上午八时,杨波来到文物研究所,对石佛进行鉴定。经专家辨认,这个石佛像确为北魏之物,是件十分珍贵难得的国家一级文物。专家说,这个时期的佛像多见于石窟里的石刻,像这样子的根本没有见到过。而且刻像线条流畅,人物造型比例恰当,艺术水平很髙,应当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作品。文研所的专家请求他捐给研究所,并给他三万元奖励。杨波说既然是这么珍贵的东西,那就交给国家吧。至于奖金,职责所在,我不能要。”研究所的同志不同意,说这不符合国家规定。最后,专家请来了所里的领导,讲淸了有关政策。杨波想,反正办案经费也比较紧张,这笔钱正好用来补充不足,丁-是在大家的劝说下,杨波接受了这笔钱。但同时他决定,马上去上岩村了解情况。W为他预感到,这里可能有更为重要的线索。

後木奮伊人如画水远山长行路难斯夫神勇任重道远办案忙(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