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

杨帆到政治处办理入学前的相关手续,抽空去见了刘玉明一面。他的考试成绩来了,以高出录取线54分的成绩考入了警官大学法律系,主修治安管理和行政诉讼。

刘玉明召集几个中队长开会部署近期内的工作,见了杨帆,忙结束讲话,迎了出来。他把杨帆让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沏了一杯茶递到杨帆的手中,问道:“黑二有下落了吗?”

杨帆说:“叫李明去打听了,没有情况,估计是跑到外地躲藏起来了。”

刘玉明双手抱拳托住下巴,沉思着说道:“如今案子真不好办,这样法那样法,这样规定那样规定,简直是把警察的手脚捆绑得严严实实。当然罗,要是没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又不知要办出多少冤假错案来了。进也难,退也难,许多案子眼看着办穿了,可关键时刻就得泡汤。比如黑二吧,要不是考虑到程序的合法性,发个通缉令或者派几个民警去追查不就行了。只要人抓住了,还怕案子破不了吗?”

杨帆想了想,说:“其实这是社会的进步。以前的提法是宁可错抓10个好人,也不放过1个坏人,特殊时期不就是这么搞的么;现在的主张不晓得你注意没有,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但只要细心分析你就会明白,是宁可放走10个坏人,也不能错抓1个好人。巨大的反差,民警可能一时适应不了。可是,如果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运行,不在一个规范的模式里旋转,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想想吧,后果将会是怎样,这就好比高速奔驰的列车,早晚是要翻车的!”

“道理我明白,也知道我们的确要改变观念,但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就有些接受不了。像陈涛,你说搞错了么,偏偏他身上有伤有血迹还使用过作案工具;而黑二呢,目前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也只是猜测。凭什么公安机关就不该去抓陈涛而该去抓黑二呢?我给徐局长反映了几次,有一次甚至差点还吵起来了。是呀,你能说徐局长坚持的完全错了么,那么,按咱们的行话叫‘拿证据来吧’!你有证据证明不是陈涛作的案吗?我有证据证明是黑二作的案吗?既然没有……嘿嘿!”他自嘲地笑了两声,将话停住了,习惯性地掏出烟来点燃。

等刘玉明吞云吐雾的过足了烟瘾后,杨帆转换了话题,问道:“你去看过陈涛么,他还好吧?

刘玉明盯一眼杨帆,“嘿嘿”,又笑了两声,他说:“马天成主办的刑事案子,没有一个嫌疑人员会有好日子过的。转了5次房了。你是警察,转5次舍房意味着什么不需要我来明示吧!那天我送一个涉嫌抢劫的案犯去关押,见马天成正在提审陈涛,折磨的那个模样真是惨不忍睹。当时我很气愤,说了马天成几句,结果第二天徐局长就把我叫去了,要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是警察呀,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不就是公平和公正么?陈涛即便犯下了滔天大罪,也自有法律去惩处……人啦,一旦落难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没有人格和尊严可言了。你猜吧,结果怎样?”他的目光落在了杨帆的脸上。

杨帆怔住了,他说:“难道陈涛交待了,承认是他杀的人吗?”

“不光是承认,而且还和马天成搭成了肮脏的交易。陈涛承认是他杀害了妻子和孩子,在口供笔录上签了字,保证不翻供;反过来,马天成也答应陈涛,保证不由此影响到陈涛妹妹的升学。据说陈涛的妹妹已经考上了大学,正在过政审关。肮脏啦,法律居然被蹂躏得成了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真丢人!”

“陈涛也是迫于无奈吧,他想保他的妹妹!”杨帆替陈涛辩解道。

“总之是在拿法律做交易吧!干了一辈子警察,我最瞧不起的就是践踏法律的人,特别是践踏法律的公安民警。以前,我对陈涛很同情,也对他很有好感,年轻人嘛,有知识有文化,又有涵养,值得人尊重。可现在不知怎么的,一想到他们之间的交易就非常的厌恶和非常的恶心!”他停顿了一下,调整了语气,继续说道:“已经结案了,昨天提请到检察院批捕的!”

“检察院怎么说?”杨帆问。

“还怎么说呢,批吧,既然本人认罪,难道检察院还敢顶着不批么!”

“不是不轻信口供吗?检察院也该找当事人核实核实吧,看口供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做出的呀!”

刘玉明摇摇头:“你和陈涛差不多,书呆子!”

杨帆坐在椅子上,默默无语,屋子里顿时寂静下来,寂静得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呼吸声。刘玉明又掏出了烟,老规矩,他的第二支烟是要有人陪着一块儿抽的。他扔给杨帆,杨帆也不推辞,就着刘玉明的打火机,点燃了。他吸了两口,思绪清晰了,问刘玉明道:“黑二还查吗?”

刘玉明陡地站了起来,大声吼道:“咋不查,谁说不查了!不但要查,老子还要捉他,任随他跑到哪儿,我刘玉明不把他捉住就死不瞑目!”

“可是……陈涛已经承认了,捉住黑二又起什么作用呢?再说,我也要去北京读书了,一读就是年……”

“陈涛承认归陈涛承认,事实归事实,我的职责就是要还事实的真相和本来面目。你去不去北京读书无关紧要,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将此案的侦破工作进行到底;甚至我退休了,不是警察了,也依然要坚持将事情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别忙,你刚才说啥?你要到北京读书?读啥书?”说着说着,刘玉明突然话锋一转,盯着杨帆问道。

“到警官大学在职学习,9月初走!”

“嗨,你小子,我说你咋就舍得来看我哩,原来是要远走高飞了。好,去多学点东西,知识越多越好啊……”他一边说话一边走到门边微笑着将门打开了:“哎呀,徐局长,大驾光临,快进,杨指挥员要去北京读书了,来看我哩!”

徐大虎出现在门外,伸进目光来向屋子里张望。杨帆心里一紧,差点吓出冷汗来了。他忙站起来,向徐大虎打招呼。

徐大虎进到屋子里,说:“正好你俩都在,陈涛已经批捕了,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要是这个案子破不了啊,怕是我这个局长也当不长罗。马天成不错,小伙子真还有点功夫。我说我的判断没有错嘛,你们硬要说是啥黑二白二。办案就得像马天成那样多动脑筋。好了,案子破了,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去多说了。我来的目的就一个:给马天成请个三等功。这件事由玉明你们刑警大队具体操办,材料写好后报市局,然后再由政治处下文调他到长湖派出所去任一段时间的所长。总凡小杨你要去读书了,派出所里也差一个领导,就让马天成去基层锻炼锻炼吧,回来后接替老韩分管刑侦工作。老韩是个好人,可惜上了年纪,身体不行,跑不动了,搞刑侦工作还是要依靠年轻人!”

徐大虎如此口授公安局的人事变动是家常便饭,他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没有人会怀疑他说的话和表的态算不了数,因此,刘玉明也好,杨帆也好,听了徐大虎的话就好比阅读了县委的文件,心里虽然觉得突然和不可思议,但认定那必定是事实。

杨帆听说马天成去任所长,问道:“罗所长呢,他刚从治安科调到派出所去呀!”

“罗中华吧,他改任指导员,顶替你。你不是去北京读书吗,机会难得,好好学,公安局的大学生少得可怜,大学毕业了回来,说不定我这位置就是你的了。你不要以为我在信口开河,领导干部要知识化、年轻化,现在又提出了还要法制化。我们这代人慢慢的就老罗,包括玉明也是一样,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不过问心无愧的,我们毕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呀!”

说完,徐大虎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转过身,急急忙忙的出门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离去,杨帆低声问刘玉明:“刚才你咋就知道他来了?”

刘玉明用手指一指脚,又指一指耳朵,笑道:“职业习惯罢,喜欢听脚步声。徐局长走路像擂鼓,咚咚咚的,震得地面发抖。公安局除了他谁还敢有那阵势?”然后,斜过目光,望着杨帆“嘿嘿……嘿嘿……”极不自然地干笑了两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作者重庆但远军其他书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