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陆第一份报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济白皮书系列》已经引起轰动,但让民众吸收,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王伟给了民众足够多接受的时间,除了继续免费发行此书,没有其他举动。

布拉维找了王伟几次,让他想办法解决目前保鲜柜的困境,众多的杂牌保鲜柜充斥市场,并且这些杂牌保鲜柜大多是拆了海贝尔,美佳的外壳,重新制作外壳,然后推广上市的。

保鲜柜的情况与前世VCD机的情况颇为相似,前世研制出VCD机的正宗厂家花费大量的研制费用,才研究出来VCD机,可那些搞山寨版VCD机的厂家只需要买回去一台VCD机,拆开就能学会制作VCD机的方法,最后那些山寨厂家击垮了正宗厂家。

悲剧,绝对是悲剧!

难道21世纪的悲剧要在异世界上演,这一次山寨版保鲜柜击垮的是两家,海贝尔和美佳,每想到这,王伟都想做点什么,可没有有效可行的方法。

前世盗版横行,王伟自己就没有用过正版电脑软件,专买盗版书看,可正版的东西还是很有生命力,一点没有被盗版击垮,前世靠的就是品牌价值,深深吸引购买者。

“把海贝尔打造成一个钻石级别的保鲜柜品牌,让民众一看到保鲜柜,就想到海贝尔,让民众以买到海贝尔保鲜柜而自豪。”理清思路,王伟显得很兴奋,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实践起来。

海贝尔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开始启动,海贝尔独特的蓝宝石标示贴满帝国,让民众又一次的见识到了王记商会的强大。

“买保鲜柜,请认准海贝尔商标!”一群美女走向大街,一边散发印制精美的宣传单,一边口头宣传海贝尔。

王伟一边提升海贝尔的品牌价值,一边寻找保鲜柜新的市场,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蔬菜,肉类,水果批发市场需要用大量的保鲜柜储存当日的货物。

“不如制作一些大型的保鲜柜,做成整个仓库那么大,这样不仅能节约成本,也省去了制造保鲜柜外壳的费用。”有了这个想法,王伟让人联系有需要超大型保鲜柜的客户。

很快,有一批客户有购买超大型保鲜柜的意愿,王伟制造一批超大型能量球,卖给那些有刚性需求的客户,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客户来*超大型保鲜柜。

布拉维这几天没有苍蝇似的来卧龙居,王伟难得的清静一天,拿了一本《经济白皮书系列》的一本观看了起来,看到自己写的书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为自己的书小小的陶醉一下,王伟随手翻阅着书本,一目十行。

“先生,这是外面广为流传的书。”佐罗来到了王伟旁边,递上去一本书。

“这本书怎么和我的书很相似?”放下手中的书,王伟接过佐罗递过来的书,看了一眼,惊讶的说道:“这不是我的书嘛。”

佐罗神秘的一笑,说道:“是你的书,不过,你翻看到第五页就明白了,这不是你的书。”

“你小子越来越长进了,和我猜起哑谜来。”笑了笑,王伟翻到书本的第五页,一行行不堪入目的文字跃入眼帘,顿时,满脸的黑线。

“岂有此理,竟然用我的书皮,里面写的是黄色小段。”愤怒的撕碎了书本,王伟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可胸中的怒火却在不断的翻滚。

“外面还有多少本这样的书?查到是哪个书商制作这些书的没?”平复了一下心情,王伟朝佐罗问道。

“初步估计有上万本书,我已经命人高价回收这样的书。”望了王伟一眼,佐罗有点惭愧的说道:“至于制作这些书的书商,还没有查到。”

“继续去查,佐罗,你这些日子辛苦了,我有一个大差事让你办。”王伟玩味的笑道。

佐罗眼睛一亮,这段时间可憋坏了他,立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他早就等着王伟交给他大差事,听到有大差事,心里狂喜,拍拍胸脯说道:“有什么大差事尽管交给佐罗去办,我定不会让先生失望的。”

思考了一会,王伟抬头望着蓝天说道:“你去召集一些懂得写故事,讲故事的人,最好找一些吟游诗人,我要开办大陆第一家报纸。”

“报纸?”尽管心头有很多疑问,佐罗没有多问,领命去办王伟交待的事情去了,他明白,有些事情到了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王伟办报纸的想法是被那本黄书气出来的,既然那些书商敢拿他的书传播黄色小段,他就要打垮那些书商,而办报纸是为将来击垮书商打基础的。

大商有一个院落,那里一直空闲着,王伟把那里定为发行报纸的基地,把招来的一百多人都安置在了那里,把那里起名为“新华社”。

在新华社的大讲堂里,王伟讲解着报纸的各种知识,积极为创建大陆第一家报社培养人才。

“以后你们要用编辑称呼同事,你们都是编辑,新华社的编辑。”看到众人目瞪口呆的模样,王伟心里偷偷直笑。

“以后我就是血酬编辑了。”

“那好,我叫完美编辑。”

“可乐编辑……”

“夜青魂编辑……”

众人从王伟列出来的编辑名单里选出自己喜欢的编辑名称,个个兴奋不已,互相打着招呼。

“大家静静。”王伟举起双手,示意众人静下来,等众人静下来,说道:“现在各位编辑为第一份报纸出谋划策,到底第一份报纸要刊登什么内容,最好是吸引民众眼球的新闻。”

血酬第一个发言,说道:“民众最喜欢的无非是哪个达官贵族娶了一房小妾,哪家姑娘偷了汉子之类的新闻。”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王伟从血酬的话中抓住重点,说道:“好,第一期就以八卦为主,各位编辑去收集一些趣事,然后交给血酬编辑审核,每入选一件趣事,负责收集的编辑将获得一百金币的奖励。”

“还有金币奖励?”众编辑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完美编辑一个大步迈出房门,一溜烟的跑出去收集趣事去了,其他的编辑见状,立即行动,争先恐后,恐怕落在其他编辑后面。

到了下午,新华社各位编辑就收集了一堆新闻,王伟命血酬为总编辑,全权负责新华社,血酬挑出最新引人的新闻,制作了第一份报纸。

王伟把报纸命名为“全民日报”,命专业人士印刷,雇佣报童到处散发,第一份报纸是完全免费的。

一个个孩童把全民日报塞给大街上匆匆而行的行人怀里,笑着说道:“先生(小姐),全民日报第一期,免费赠送,欢迎阅读。”

欢声笑语响遍龙城的大街小巷,行人停下脚步,举着报纸观看,时不时的哈哈大笑。

有趣,幽默,新鲜是全民日报的三大风格,很快全民日报的名字被民众熟知,民众开始主动的索要最新的全民日报。

“读书,看报,生活需要!”

“看报了,全民日报最新的一期,将为你讲述某大臣昨晚的风流韵事。”

“……”

全民日报上面刊登的绯色新闻深深吸引着民众的眼球,可全民日报要是一直走绯色新闻路线,将永远是一个低级的小报,应该边刊登绯色新闻留住读者,边扩展其他方面的新闻。

无声无息中,全民日报关于生活,商业,帝国大事方面的篇幅越来越长,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民众渐渐接受了这样的全民日报。

全民日报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这些不是王伟的主要目的,王伟的目的是通过报纸发展到书籍上面,然后狠狠打击那些书商,惩罚他们用自己的书皮散发黄色小段内容的无耻行径。

“时机已经成熟,把全民日报扩展成两张折叠型的报纸,第一张纸上刊登原来的内容,第二张上面刊登一些简短的传说,故事之类的游记。”拿了一份报纸,王伟比划着,让编辑们改版全民日报。

全民日报在王伟的提议下,变成了双页报,内容增加了一倍。

简短的小故事别有一番风味,渐渐,形成了一个专栏,涌现出了专栏编辑。

专栏编辑的收入渐渐与普通的编辑拉开距离,很快,一个专栏编辑的工资变成普通编辑的二倍,很多普通编辑要求变成专栏编辑,甚至拿辞职作威胁。

编辑们的请愿书直接递给了血酬总编辑,血酬愁眉苦脸的拿着请愿书找到了王伟。

翻看了一下请愿书,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王伟苦笑道:“专栏只能容纳六个编辑,日报的第二张也只能连载六个故事,那么多的编辑要求写专栏,真让人头疼。”

“要不,这样吧。全民日报在增加一张,变成三张纸的报纸。”除了增加报纸的纸张,血酬想不到其他的好办法。

“我看,也只能如此了。这样吧,原来的六个专栏编辑继续写专栏,他们必定有了稳定的读者,再增加六个专栏编辑,从普通编辑中选拔。”王伟脸上的阴云尽去,鼓励的拍了一下血酬的肩膀。

血酬立即去执行王伟的命令,招来了请愿书上的普通编辑,说了王伟的意思,众编辑一阵惊呼,但听到只有六个名额,又担忧自己选不上。

“择优录取,这是专栏编辑的录取规则,大家除了忙完手中的事,利用闲暇时间写一些故事,七天后,交给我审阅,从中挑出六个优秀的编辑。”血酬一锤定音,让编辑们散去,自己去忙日报增加纸张的事情。(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