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买楼买房没买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手续办得很顺利,房产局和国土局联合办公,快捷无比net

建安厂的那栋两层楼房从报建开始申请的就是商业性质的建设用地,一应手续齐全,所以文件资料准备妥当后,当天就过了户,转到了陈令的母亲郭秀兰名下。

放下心来的陈大仁和郭秀兰都很兴奋,办手续的时候脸都快笑烂了。

特别是郭秀兰,因为她是户主,一堆协议和文件都要她签字,签字时常常手抖,心情很难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丁秀玲才知道那些钱完全都是陈令自己挣来的,心里更加高看这个年轻的帅伙,也遗憾自己的女儿年纪大了,而且还已经结婚生子,否则招这种女婿简直是太完美了。

因为有外人丁秀玲在,而且她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陈令干脆趁热打铁,要求买商品房。

他可不想再让家里人住在哪怕是搭建了一间房也才三十多平米的老房子了,一家人应该好好改善生活。

热心的丁秀玲立即推荐自己看中的“天寿区”里的两套商品房,她陪着朋友看过好几次,自己却没钱购买,那里是高尚区,房价最便宜的也要45oo一平米。

也许是脑袋高兴得懵懵懂懂的,也许是不忍心拂了儿子的孝心,也许是同意陈令的意见要让他们兄妹住得更舒服,陈大仁和郭秀兰接受了陈令和丁秀玲的意见。

四个人随便叫了盒饭,吃过后扛着帆布袋抓着扳手就冲向“天寿区”的售房部,吓得售房姐以为遭遇了抢劫。

“天寿区”位于衡寿县繁华地段,就在陈令晨练不远的清水河畔,区规划和物业都很不错,户型结构、采光、外型以及附送的精装修都令人满意,属于买下后就可以拧包入住的现房。

离刚刚买下的门面很近,加之丁秀玲反复看房挑中的两套房确实不错,陈令当即拍板买下,父亲陈大仁和母亲郭秀兰也没意见,就任由他决定了。

两套房,一套84.6平米,三房一厅一卫,一套162.3平米,四房两厅两卫,无论是房型还是精装修的风格还是采光和户外的风景都很不错,只是单价稍微偏高了一,所以留到现在。

陈令选择了162.3平米的那套房,单价678o元每平米,一次**情优惠1%,打折后总计1o8939o.o6元,附送地下车库一个私家车位。

陈大仁笑着头,认可了陈令的选择,在他想来,钱是儿子的,为了改善生活买好一的也应该。

郭秀兰也没有意见,直到此时她还脑袋晕晕乎乎的,只是对房子再由自己当户主极有意见,死活不肯签字。

最后陈令死乞白赖的拉着父亲陈大仁签了字,交钱拿钥匙,带着协议和票等证明文件离开了售楼部,余下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由开商代办,办好后会送到家里。

丁秀玲看着这一家人的场景感触颇深,心想自己的女婿要有这么孝顺就好了,儿女的孝顺是长辈的最大福气。

尽管女儿经常偷偷往家里送一些吃的用的,但女婿为人气,就连对他自己的父母也很抠门,跟陈令相比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买完房,陈大仁要跟陈令算逃学的账,陈令赶紧以感谢丁秀玲为借口,拉着父母去接放了学的妹妹陈蓉,然后去“大福记”美美的吃了一顿。

最后结账的时候还不用买单,服务员饭店老板请客,惊得一家人连同丁秀玲看向陈令的目光都诧异连连,暗想这子神通广大,连吃饭都可以白吃。

……

“哦也!我们家有钱啦!我可以有自己的房间啦!”

回到家,妹妹陈蓉跳着冲进父母的房间,将自己的东西逐一清理,她恨不得今天就搬家住新房子。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新房,但在父母和哥哥陈令的描述里,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十一岁的姑娘正是需要私人空间的时候,她已经等不及了。

“蓉儿,今儿不搬家,明天还要买新家具和被子呢,买好了才能搬进去。”

陈令跟在妹妹陈蓉身后进了父母的房间,看着妹妹忙里忙外的在狭的房间里清理东西,心里直感觉幸福。

“啊!为什么不能搬?不是都已经装修好了吗?把被子铺盖和衣服带过去就是了,家具可以慢慢搬嘛!”

陈蓉睁着大眼睛,撅着嘴望着陈令,狭的房间里摆了两张床,俩兄妹挤在不足两平米的空间里,伸手可触。

陈令笑了笑,心想这些年妹妹也吃了苦,听可以住大房子还拥有自己的房间,已经急不可耐了。

摸着妹妹陈蓉的头,陈令温言道:“蓉儿不是我家有钱了么,有钱就要买新衣服啊,这些衣服都不要了,明天买新的,从里到外都穿新的,春夏秋冬的都买!”

“哇!”

陈蓉大喜,将手中抱着的衣服往陈令怀里一塞,整个人都蹦起来,像一只兔子似的蹦蹦跳跳跑到门外,直往父亲怀里钻。

“我要穿新衣服了!好多好多新衣服!”

“我还要吃奶油蛋糕!天天吃!”

父亲陈大仁摸着陈蓉的头,呵呵笑着,“吃!天天吃!明天就给蓉儿买新衣裳!”

母亲郭秀兰站在一旁直抹泪,啥也不出来。

良久,郭秀兰才恢复平静,依然不敢相信陈令故事里捡到金条珠宝的事情。

“蓉儿,你赶紧写作业,我和你爸找你哥谈事,乖!”

“嗯。”陈蓉使劲头,懂事的拿起书包,端坐在厅房的饭桌上开始写作业,没有再打搅大人。

陈令知道床底下的东西要充公了,好在敲下来的土疙瘩和油纸还在,可以佐证金条和饰的来源。

从床底拖出蛇皮袋,再拖出那个存放金条饰的纸盒,陈令将证据展示在父母面前。

“喏,都在这里了,没卖掉的都在这。”

拿起一根沉甸甸的金条,陈令就要递给母亲郭秀兰,就在金条即将易手的关头,心中突然一黯,想着如果铝盘能够继续鉴定手中的东西就好了。

蓦然,胸口传来一阵震动!

陈令啊的一声叫出声来,浑身一震,手中的金条往下掉落,堪堪掉到伸手来接的母亲郭秀兰手中。

“这孩子,叫个啥呢。”

郭秀兰赶紧用双手捧着金条,没管陈令的异状,“大仁,我看这金条是真的呢,特沉!”

陈大仁头,没有关心金条的真假,看着陈令道:“大令,怎么啦?”

陈令此时的欣喜无以名状,却要苦苦压住不表现出来,听闻父亲的问话,赶紧接话道:“没什么,突然想起还有试卷没做,明天要课堂讲解了。”

“那赶紧做试卷。”陈大仁看都没看妻子手中的金条,拉着她就要离开陈令的房间,“秀兰,我们出去,不要影响大令学习。”

“哦。”郭秀兰应下,临走时想要仔细看看陈令的收获,另一只空着的手拉住桌上的纸盒就要拿走。

纸盒里的金条饰看起来不多,却十分沉重,郭秀兰抓着纸盒外延没拿起来,纸盒一倾斜,里面的金条和金饰以及银元劈哩啪啦的冲破纸盒侧边壳,往地上掉落。

“啊~~~”

郭秀兰就待去捞,却被丈夫拉住,“别管它们了,让大令学习,我们出去!”

等父母离开房间关上门,陈令急不可耐的抓起地上的金条和银元,逐一验证铝盘的能力,得出的结论让他惊喜万分。

铝盘又活过来了!

陈令激动不已,连忙捂住自己的嘴巴,免得太激动情不自禁的叫出声来。

细细查看铝盘,陈令没有现特别的地方,正面的红和背面的黑果然增加了一长度,那是清晨送给拾破烂老人钱造成的,也许还有花钱买门面和商品房的结果,因为那增加的长度大约有三个长。

帮助同一个人,铝盘可以持续增加红黑,只要对方依旧穷着。

帮助次数太多的人,比如老爸老妈,只要给出的钱足够大,依然可以增加红黑数目,这也算是一种规律。

“哇!给老爸老妈钱增加红黑数量的成本简直太高了!4o2万啊!不知道银行卡上的余额还算不算没给出去的……”

陈令笑眯眯的计算着红黑的价值,心里美得冒泡。

铝盘活过来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是浮云,看来今后得多做好事帮助别人,没准铝盘需要自己经常帮助人才能保持和提升能力呢。

在极好的心情下,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陈令睡得很安稳。

是夜,陈令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家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同出去旅游,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醒来后,陈令对梦中游览的景印象不深,除了老家和麻阳市,别的地方他没去过,所以梦中那些景都被一层迷雾笼罩,只记得很漂亮,究竟如何完全记不起来了。

记忆深刻的,就是一家人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

他们一家四口,竟然坐在放大了无数倍的铝盘上!

而铝盘如同飞碟一般,又像是童话中的飞毯,竟然可以驮着他们在空中快飞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