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宫闱惊摇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察言观色的慕容焱看见,就在九皇子出此番话后,四皇子眸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虽然是一闪而过,但依然被敏感的他捕捉在眼里。

慕容焱不动声色的观察众人的反应,大殿之内的众人当然表情不一。对于九皇子提出的建议,有赞同的,有想要反对的,还有一部分无关紧要的人,他们根本就持一种旁观的态度。

九皇子此言一出,右相的脸色陡然一变,但是,他都这样了,他如果再继续坚持严惩太子的话,他的别有用心便自然会被人洞察。右相一向精明,自然不会将自己置于这种境地。他本与太子没有什么过节,之所以想要皇上废掉太子,是因为他想让他依仗的四皇子将来做皇帝。那样,四皇子定然会感激的支持,厚待于他,他便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凡事要量力而为,就算他支持四皇子,也不会为了他而不顾一切的。

对于九皇子的建议,左相倒是认可地头,他跪在皇帝面前,道:“老臣觉得九殿下得极是,还请陛下恩准,让太子殿下过来对质。”完,双手伏地,做出君臣间的叩拜之礼。

,以及有正义感的臣子纷纷向皇帝求情,请求将事情调查清楚。这当中,自然有人认为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的。那些墙头草见右相不言语,便又纷纷支持左相了,请求皇帝将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

还有一些无所谓的官员,也都请求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似乎,刚在不久前他们还在欢聚上元晚宴,这样瞬间的天大的变化让他们有些接受不了。他们的家眷还在仁寿宫外等候,他们自然希望能大事化,事化了,好早儿回去。

吕贵妃是左相的妹妹,当然是站在左相那边,她在皇帝耳边不断低语,大致是为太子求情的话。容淑妃与吕贵妃一年进宫,性情平淡,不欲争宠,所以得吕贵妃所喜爱,她现在坐到淑妃的位置,也是吕贵妃扶持的,感激于她也很正常。所以见吕贵妃为太子求情,便也为太子求情。

在外面看着的青盏虽然不知道现在局势如可,但也看出了一些人的趋炎附势,不免有些看不起他们。她悄悄向大哥询问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淳熙也不再隐瞒,对她有问必答。

慕容焱开始时冷眼观看,他本不想卷入这场斗智斗勇之中。但是仔细想了一下,也觉得没必要回避。就算他出面,只要心一儿,也不会给人现他所掩藏的秘密的。他的四哥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不是不清楚,目前为止,除掉太子,他便是最有资格的王位继承人选。现在,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可以看出了时日不多,若是让他抢了这个机会,他一切的计划就都泡汤了。

他也看出了,他的九弟好像没有这样的野心。多少年来的观察,对于他的九弟慕容岚的秉性,慕容焱已经摸得差不多。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并且坚持兄弟情深。精通文韬武略,有些傲气在所难免。慕容焱并不在意他看不起自己,因为以他现在的形象,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如果把自己的才能都表现出来,他的九弟肯定会反过来佩服他。但是,他不能为了只让九弟佩服而放下多年的伪装,那样,一切计划就都功亏一篑了。他必须得继续装下去,即使他看不起也好,他是万万不能露出什么破绽的。

不过,慕容焱决心要他的九弟支持他,有他的支持,他以后的路就会好走的多。虽然他不能把自己的一切才能毫无遮拦的展示出来,给他看到,也给众人看到,但他可以通过一一滴的事情让他慢慢接受自己。

现在,他觉得太子这件事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让九弟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慢步走出列来,轻撩衣袍,动作极尽潇洒,在皇帝面前跪下来:“如此,就让儿臣代父皇去东宫传太子吧!”

在东宫门前,他便对那羽林将军他会请了圣旨进东宫的,现在提出这样的请求,一是让那羽林将军及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八王爷是一个能到做到的人;二是让九皇子看到对于太子的事情,他不是冷漠看待,而是和他一样,希望真相浮出水面;三是让四皇子觉得他喜欢瞎掺和,没有什么心计;四是如果他这次帮到了太子,太子将来一定会感激他,信任他,让他前面的路更好走一些。还有,便是草包太子比精明睿智的四皇子好对付的多。

果然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九皇子对他另眼相看,虽然只是一个很轻很细微的头的动作,还是没能逃出他的眼睛。四皇子只认为他破坏了自己的计划,面露不悦之色,却也没能洞察他的别有用意。

如此处置太子,皇帝终究是于心不忍,太子不仅是他付出心血最多的一个孩子,也是刘皇后留下的唯一骨肉。再,他虽然气愤,但对于太子害死十五皇子的事情还是有些疑虑,于是挥挥手:“老八,你去吧!”

“儿臣谢父皇成全。”慕容焱俯身叩拜,然后在众人不一的目光中轻撩衣袍,站起身来向大殿门口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想到什么,回过身来,“父皇,还请父皇下道手谕。方才儿臣来晚,便是去东宫看二哥了,只是没有父皇允许,羽林将军不允许儿臣进去。”

皇帝知道,羽林将军只听命于他一个人,于是摘下自己腰间的玉佩,举起来挥了挥:“拿这个去吧!”

慕容焱快步走上上位,与在父皇身边的母妃对看了一眼,然后接下他父皇手中的玉佩出去了。

走出大殿,经过青盏的身边,稍稍驻步,静静地看了她一阵,但终究没有话,转头向外面走去。

过了大约两刻钟,慕容焱便又回来了,和太子一起。

一路走来,他已经将大殿内的情形告知太子,提醒太子心被人陷害,建议他千万要在父皇面前提及先皇后。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他添油加醋了一番。当然,这样并不会对太子有任何的伤害,更多的还是帮到了他。所损害的,不过是某些人的利益罢了。

走入大殿,慕容焱向皇帝禀告已经将太子带来,便自动退居一边。方才下跪的那些所执意见不同的大臣此刻已经起来,站回了原来的位置。

太子一进大殿,就跪在皇帝面前大哭起来,一直向皇帝表示他也不知道十五弟因何会死在东宫,十五弟的死确实不是他所为。

痛失幼子,太子又不争气,现在竟然又牵涉到害死十五皇子的事,皇帝既伤心又愤怒,忍不住对太子斥责起来。开始是对十五皇子的事追究,后来渐渐变成他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方面。

认真听着皇帝的数落,对于他得每一句话都听在心里。等到皇帝咳嗽不出,他才抹干泪水,委屈又决然地道:“父皇,儿臣知道您一向不喜欢儿臣,您觉得儿臣无能,难当国家大任,您立儿臣为太子只是因为儿臣是嫡子。现在母后不在了,您当然就更是看不上儿臣了。但是,父皇,十五弟的事真的不是儿臣所为。儿臣再怎么坏,也不会去害死自己的兄弟啊!十五弟还那么,儿臣与他又没有什么过节,儿臣为什么要害他?儿臣知道,儿臣确实不如四弟七弟他们贤能,就连官吏百姓都看不上儿臣。父皇如果想要改立太子的话,大可以直接废掉儿臣,儿臣无话可。但是,父皇,又何必硬生生地将这样的罪过推到儿臣身上呢!儿臣没做过的事,您就是杀了儿臣,儿臣也不会承认!”

这样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不敢相信竟然是太子出的,纷纷将目光移向他,暗叹自己先前实在是看这个太子爷了。殊不知,教他这些话的人,竟是他们同样没有放在眼里的八皇子慕容焱。

因为他的这番话,皇帝不由得也想起了过世的刘皇后,想起了与她在一起的滴滴。他对皇后是有感情的,不仅仅是与正室之间的举案齐眉。所以,她去世这么久了,他依然把皇后之位空着,便是对她的眷恋,这份眷恋是没有哪一个人所能代替的。

现在,太子提到皇后,又了方才那番话,让他的心里更难过起来,但是不再是对太子的痛恨与恨铁不成钢,而是那种触手不可得的悲伤。刘皇后离开了,便是永远离开了……

众人不知道皇帝所想,只看到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起来,暗道太子错话了,就算十五皇子的事不是他所为,现在冲撞了皇上的罪,也是不可饶恕。

“咳咳……”皇帝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容淑妃忙再拿过丝绢为他掩口。丝绢拿开,上面又是一片刺目的鲜红。

“父皇……”

“陛下……”

大殿内众人纷纷叫起来。

太子见此情景,转头看向站于旁边的慕容焱,置疑地看着他。慕容焱则微微头,示意他放心。

皇帝刚想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却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容淑妃来不及将丝绢送到他嘴边,便看到他将大片鲜血吐在了面前案几之上。案几上放着几页白纸,鲜红的血便在纸上晕染开来。

“父皇……”

“陛下……”

又是一阵纷乱。大殿内众人都向龙椅处凑近。

“父皇,父皇,您怎么了……”韵宁公主慌忙推开人群,走到皇帝面前,焦急地晃着他。然后对着众人喊道,“快,传太医!”

“传太医!”一声太监尖细的嗓音。

“传太医!”又是一声太监的尖声叫喝。

在这喊叫声中,皇帝已被送入旁边的偏殿,在床上安置好。因为大量失血,已经昏迷过去。

吕、容二妃及韵宁公主留在了殿内伺候,众皇子大臣都被阻于门外。

大殿之外也是乱作一团,他们本是兴冲冲地来宫内参加上元宴会的,任是谁也不曾料想到,会生这样的事情,个个面露惊诧之色。

对于宫内这么大的变化,青盏有些接受不了,即便是不久之前遇到刺杀,她心中也没有这么大的波动。其实,以青盏的聪明,再通过先前朝臣们的反应,应经明了太子是被人陷害的。

害死十五皇子,然后嫁祸太子……不用想,青盏也知道,这肯定是哪位皇子所为,便是为了争夺皇位。现在看到皇帝的身体状况,青盏也知道,那些有夺位之心的人如果此时再不动作的话,皇位落到太子手里,他们再想要争夺,便不会再那么名正言顺了。

可是,为了皇位,竟然骨肉相残……青盏真的有些接受不了。之前遇到刺客,那些刺客要杀她,但是他们都是不相识的人,没有什么谁必须得饶谁一命。但是,现在,他们可是亲骨肉啊!

青盏紧紧抱住淳熙的胳膊,目光怔怔地望着忙来忙去的众人,没有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