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万里之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济知道杨宁谦中午没吃多少,食物全被自己塞胃里了,此时寻几遍未找到自己,恐怕也确实是饿了。也不再废话,笑道:“杨大人,奉承狼,那我们便吃饭,吃饭。哈哈……”

有了昨日之鉴,李济晚上拼死也没饮一口酒,倒是宋郁枫与杨宁谦一杯接一杯,喝的不亦乐乎。李济看着都醉了,也不管他们二人,只顾自己埋头扒饭。

当李济对第二碗饭进行单方面屠杀的时候,却听杨宁谦道:“李小兄,我明日便启程去汴梁,不知小兄意下如何?”

李济心中一动,把脸从碗中拿起,疑惑道:“杨大人去要去汴梁?怎么那么着急?”

杨宁谦正色道:“李小兄也知道,宋二公子是奉了圣旨而来,老夫也是遵了旨意。今日仰赖小兄,老夫已将此案审理清楚。五个案犯也已画押供认,老夫去汴梁也是为了将此案呈报圣上。”

李济心下一惊,虽然知道此案已透明,但是没想到杨宁谦竟能在三四个小时将此案审理清楚,想来搬银之人也已被抓捕归案,对杨宁谦的手段又是高看一眼。

李济抹了把唇边的油渍,道:“杨大人高明啊,那么短的时间便料理清楚了此案,真是当世青天啊。”不要钱的马屁使劲拍。

杨宁谦微笑道:“还是李小兄好本事,老夫用了七日未破此案,小兄仅用了小半个时辰就看清此案真相,两个多时辰便让嫌犯俯首认罪,这才是真正的高明啊。”

宋郁枫听此,脸上惊疑不定,道:“世伯,你说此人……李公子三个时辰破了此案?”

杨宁谦点头微笑不语。宋郁枫大骇,盯着李济,怎么也想不通。

李济嘿嘿一笑,道:“侥幸罢了,杨大人谬赞了。”

杨宁谦看着李济,面带笑意,若有所思。

宋郁枫听李济如此说,暗道或许他真是侥幸。宋郁枫怎么也不想承认李济这“下贱”之人会有如此本事。

杨宁谦道:“老夫此次进京,欲为小兄请功,李小兄若是无事的话,便与我一同入宫,如何?”

李济道:“谢谢杨大人美意,这功名并不是我所愿,不过,这汴梁我倒是想去看看。”

杨宁谦见李济略有忧虑的眼神,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叹一声,也不再说话。

明天要赶路,几人没多久就散了宴席。

李济去老夫人那里告辞,却被丫环告知杨老夫人已经休息了,李济叫住了欲唤醒老夫人的丫环,有些遗憾的撤了。

李济回到自己的偏院,将自己为数不多的东西收拾好。那双乔旦的篮球鞋,李济看了看,没舍得扔,一并放进了包袱。

躺在床上,李济翻了几个身都没睡着。想想早上杨絮素的不辞而别,李济产生莫名的心酸。几日的相处,李济已适应了她的善良与感性,今天她不在身边,李济心中空落落的。

正在床上发着呆,却听有人敲门。李济披了件衣服,穿上拖鞋,边去开门边问:“是谁呀?”

没听见有人回答,李济心下疑惑的打开门,却看到杨琳儿俏楚的立于门外。

“咦,琳儿小姐,我刚才做梦还梦到你呢,那么巧你就来了。进来吧,别冻着……看什么看,赶紧。”李济想把杨琳儿让进屋。

杨琳儿低头不语,听他让自己进屋,脸红了一下。抬头见他真挚的眼神,杨琳儿莲步轻移,进了屋里。

李济邀杨琳儿进屋,确实见她身体单薄,外面夜风寒冷而已。他根本没想过此时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女子夜里深入男子屋内会惹人非议。

杨琳儿进了屋,轻道:“我只是来拿下午买的那些东西的,没有其他事。”

李济愕然,自己又没问她什么事,强调个什么劲啊,道:“琳儿小姐客气了,就算你有其他事也没什么的。把这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杨琳儿哭笑不得,暗衬他脸皮够厚,待在别人家,却这么说。转眼见桌子上收拾好的行礼,杨琳儿眉头轻皱,道:“你……你明日便要走吗?”

李济坐在床沿上,道:“是啊,明早启程,去京城汴梁。”

杨琳儿低头不语,昏黄的烛光下,杨琳儿的脸色有些病态的苍白。两人都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杨琳儿打破了僵局,轻轻道:“那……那你还回来吗?”后面的声音却是极轻,别人几不可闻。

此时夜深人静,李济与她坐的也并不多远,倒也模糊的听到了她的话。“回来吗?我也不知道呢,我本无根无家,四处漂泊,我也不知道我以后会去哪。”此番话,李济也是有感而发。

杨琳儿听李济如此说,眼中也是一红,道:“既然你没有家,为什么还要离开?在这里住的不好吗?”抬眼见李济面露苦涩,心中一酸,道:“你去汴梁便是为了找素儿姐姐吗?”

李济一愣,没想到杨琳儿会这么说,估计她也是从丫环那里听到了传闻。轻轻一笑,道:“也许吧。”

杨琳儿眼眶一红,起身便要走。打开门,头也没回,也不管他听没听见,道:“如果……你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回来看看吧。”而后便一路跑出院门。

李济刚想叫她,却见她已经跑远了,口中喃喃道:“你的东西还没拿呢……”想起她不知如何的亲事,李济轻轻一叹,知道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也不多想了,吹蜡烛,睡觉!

第二天,李济早早的就起床了,呼吸着晨间的空气,李济感慨了一番,自己可是很久没起过那么早了。

李济清了清嗓子,开门第一件事他是不会忘的。一首仿佛完全为李济写照的《万里之外》,被李济唱的淋漓尽致,闻者欲泣。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我送你离开,万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你无瑕的爱。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被岁月覆盖,你说的花开,过去成空白。

……”

李济唱完,抹了把眼角,进屋抄起包袱,径直去了前门。在偏院中,他看不见的一个角落上,杨琳儿手抚秀脸,声音哽咽:“歹人,唱的什么东西,徒惹人家泪水。”

到了前门,却见杨宁谦与宋郁枫都在门口站等着了。李济一阵郁闷:自以为起的很早了,没想到还是落于人后。这下李济彻底打消了以后勤奋早起的冲动。

“两位,早啊。哈哈……”李济腆着脸打招呼。

“呵呵,李小兄今日挺早嘛。”杨宁谦笑着和李济打招呼。

“你还是快些吧,我们都等了半个时辰了。”宋郁枫皱眉道。

还是杨大人对我好,李济心说。也不多废话,将包袱往马车里一扔,撩开车帘,钻了进去。杨宁谦与宋郁枫随之而上。

杨宁谦坐于李济旁边,见李济面上的期盼之色,咬了咬牙,决定说出来。“李小兄,老夫知你去的目的,能帮的我便尽力帮你,不过,有些事老夫还是告诉你为好。”

李济听杨宁谦这样说,疑道:“杨大人,怎么了?难道还有什么困难不成?”

杨宁谦轻叹一声,道:“李小兄此去,未必能见到素儿啊。”

“啊?不是吧?怎么会呢?难道杨大人不知道她的住址吗?你可是素儿的亲舅舅啊。”李济听此话,顿时心中着急,语无伦次。

“李小兄稍安勿躁,听老夫说完。”杨宁谦平复下李济着急的心情,接着道:“老夫知道素儿在何处,但是,李小兄未必能够见到素儿……”

李济听此心中稍安,面色坚毅的道:“有劳杨大人操心了,纵是途中有刀山火海,我李济也要见到她。”李济相信自己的感觉,自杨絮素走后,他心中便似少了些什么。他知道自己是放不下杨絮素了,他不想重复前世的后尘。

杨宁谦见李济坚毅的表情,知他心意已决,也不再说什么。(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