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7章 小颖建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浩瀚带着王子墨等几人按时赶到酒吧一条街,张小颖很快也到了。林浩瀚分别介绍了双方,张小颖是林浩瀚大学时的同学,毕业后一直在报社工作,因为是财经专业毕业,很快就调到证券投资版任编辑,现在是证券投资周末版的负责人。

张小颖给王子墨的感觉是做事很干练的人,张小颖把来的三个人大概地打量了一下,王子墨一身书生气,身上闻不到太多的金融气息;王子诩很恬静,一看就是温柔的女孩;程之杰的眼睛很灵活,总是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浑身充满动感。

“很高兴见到大家,你们都是小虾冲浪团队的队员吗?”张小颖直奔主题。

“……是,是,是。”大家互相望了一眼,然后默契地回答。

“呵呵,我和浩瀚都是七零后,你们三个差不多都应该是八零后吧,我们是按一般的说法叫你们小王、小程还是……”张小颖问。

“叫他子墨,叫她子诩,叫我之杰就行了。”程之杰回答。

“子墨的小虾冲浪我看了,非常棒,我们的版面正在连载一个长篇股市故事,估计最早也得等到6月,我的意思是,先在5月做上两期,看市场反应后再决定要不要后期改成专栏。”张小颖首先介绍了版面的情况。

“哦,5月的两期准备怎么做?”林浩瀚问。

“字数控制在2500字以内就行了。”张小颖说,“现在有多少存稿?”

“我整理好的有5讲。每讲都在2000字以上。”程之杰回答。

“如果要发表的话,我想再修改一下。”王子墨说完看了林浩瀚一眼,林浩瀚立即明白王子墨还要就此和九州证券沟通一下,他也立即点头。

“这样最好,我们也喜欢认真和负责任的作者。”张小颖很赞同。

“搞费标准是多少?”林浩瀚问。

“千字50到80元不等,新人一般都是50元,质量特别好的可以例外。”张小颖说完,程之杰就在一边算王子墨一个月的搞费,她自己嘀咕:“500块?”

“呵呵,那个不可能!”张小颖回答。

“呵呵,我在算账,不是讨价还价。”程之杰解释。

“属名方面有什么要求没有?”王子墨问。

“真名和笔名都可以,笔名尽量不要和别人同名。”张小颖回答。

“墨哥哥,你想用什么笔名?”程之杰问。

“我想安静地做股票。就叫‘古默’好了。”王子墨说完又解释了一下两个字。

林浩瀚听到这两个字后,感觉很不一般,去年投资公司聘请的经理是一个很张扬的性格,在公司内号称“老巴”,意思是他和巴菲特可以比肩,结果是辉煌开局,狼狈收场。这次王子墨进入公司,总体上很低调,倒是王董,几次有意无意地强调了一下王子墨的身份,这让集团几个元老级的人物有些反感。王子墨如此低调,后面的工作可能反而会好做一些。

张小颖负责的证券专栏周末版在一年以来没有出过什么新人,最近栏目组专门就此事开会,要求各版面负责人要下大力气挖掘新人,以求与同城的另外几家报纸抗衡。所以看到小虾冲浪以后,张小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她要找的么?最近半个月,因为在周末版发了征稿启事,来征的人还真不少,有那么几个,水平还行,就是大话连篇,让张小颖总有找到一堆鸡肋的感觉,今天见到低调的王子墨,她心里暗暗高兴。

双方就未来专栏的细节问题又做了讨论,林浩瀚做东邀请大家共进晚餐,此时的气氛很轻松,程之杰问林浩瀚:“如果读者认可的话,6月左右就可以推出‘古默专栏’,那其他专栏还要怎么准备?”

“其他专栏?”张小颖的职业敏感度立即让她有些警觉。

“呵呵,是电视专栏。”林浩瀚解释道。

“哦?已经定了吗?”张小颖问。

“没有,前两天去过市台,要求挺多,我们还在考虑,子墨的意思就是先做好报纸的专栏。”林浩瀚回答。

“准备做什么样的专栏?我在省台、市台的经济频道都认识朋友,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下。”张小颖说。

“哦,那太好了,我们目前是想推出一个实战性的栏目。”林浩瀚说。

“子墨以前做过电视节目没有?”张小颖问。

“没有。”王子墨回答。

“这个,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好不好,先了解一下电视台现有的节目栏目,看有没有做现有节目的机会,让别人熟悉他以后再考虑专栏的事情。”张小颖建议。

“哦,这个建议很好,我这两天就去了解一下。”林浩瀚又拿出本子记录。

“到底是做这一行的,许多问题我们都没考虑到。”王子诩也对张小颖的建议表示赞同。

“这样吧,这件事情我帮你们问,我人熟,好办事。”张小颖说。

“那感谢不尽。”林浩瀚立即表示感谢。

“呵呵,回头有好股票,别忘了让我也沾沾光。”张小颖做一个调皮的表情。

“你的专栏里应该有不少高手吧,我估计你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林浩瀚打趣道。

“哪有的事儿,要真是那样,我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穷酸了!”

“哦?穷酸?我怎么看不出来,唉!报社就是好啊,这么标致的人儿只能够得上‘穷酸’标准,我们不知道都是什么标准了。”林浩瀚开起了玩笑。(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