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如海也释然地笑道:“好。当日里你娶亲我都不曾喝到一杯喜酒,今日定是要好好的喝一杯的。”说着,又好奇地问道,“对了,如何不见嫂夫人?”

想到这个,皇甫擎仓的脸色便颇有些悲凉之色,“你嫂子她今天去庙里上香了,说为了赶上第一柱香,一大早就走了,为了帮昊天祈福。”

林如海说道:“昊天的事情我也听说了的,只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唉,这个我也是不清楚的。当日里,你嫂子生产时,还天降异象,大家都说将来必是个不凡的,谁知道那孩子一出生就眼睛紧闭,没有丝毫动静。当时我们都以为孩子是在母体里就死了的,谁料原来还有气,心脉也是跳动的,便立马找来太医,谁知太医看后竟说孩子没有丝毫问题,只是却不知为何一直是处于昏睡状态。后来,又找了不少的江湖奇人异士,却皆不只其因。我和你嫂子也就绝望了,只想着那孩子不能吃,不能喝,过几日必然是死的,当时你嫂子和我真是伤心极了,只道和这个孩子无缘。却不想,几日过去后,那孩子竟然还是活着的,这么多年了,如今昊天已经十一岁了,最让人惊异的是,他也慢慢地长大了。”皇甫擎仓说道。

林如海心中颇为惊异,虽然自己平生所见不少,但也没有看过这等怪事,本来以为外间传言不过是假的,想着这个孩子必是得了什么怪病才会晕迷不醒的,今天听到皇甫擎仓这么说,才知传言不虚,道:“想不到竟是这么个情况。”

皇甫擎仓接着道:“不过已经这么多年了,我也想通了。以前总觉得上天待自己太薄了,现在却事事都看开了。其实,我心里一直隐隐地觉得这个他总有一天会醒的,只是不知道是何时。”

“对了,如海,你呢?现在和嫂夫人过得怎么样?”皇甫擎仓问道。

“这些年来,一直都相处很愉快。虽然她是荣国府的,但是为人却是个好的,很是知礼,识大体。又生了两个孩子,儿子墨玉现在还小,可是女儿黛玉现在已经六岁多了,最是个听话省事的。”提到女儿,林如海的脸上现出了淡淡的笑容。

一看这神情,皇甫擎仓便知林如海对这个女儿十分疼爱,遂十分好奇起来,不知道这个黛玉到底是和模样,竟然比儿子还得他的心。

两个人又接着聊了些闲话,皇甫擎仓又想起此次林如海进京的事情,忙问到:“如海,这次你回京是不是皇上找你有什么事情呀?”

林如海忙将昨天进宫和皇上谈的话告诉你皇甫擎仓,说完后又道:“擎仓兄,我知道你现在是不问世事的,只不过皇上毕竟与你我的关系非比寻常,且这个国家我们又岂能不管。何况,你说觉得早晚昊天会醒了,不若现在做些事情,等昊天醒来,将来也能护得他周全。”

皇甫擎仓想了想,道:“也对,不然将来昊天醒来什么都得从头做起,我也得给他留些势力,不然将来那些老家伙门必然拿我们这些人开刀。”其实,皇甫擎仓心里也知现下朝中局势的混乱。不过,也正是由于皇甫擎仓的这个决定,才让日后的皇甫昊天有了笑傲朝堂的资本。

见皇甫擎仓答应,林如海十分高兴。后来,两个人又密下和皇帝见面商量了一些具体事宜。

久别重逢的两个兄弟商量盛欢,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午饭时间,两个人才惊觉早已饿了。林如海便留下来吃了午饭,饭后又去看了看沉睡中的皇甫昊天,见到皇甫昊天时,林如海也忍不住心中赞叹到好一个气势傲然的少年,他只那样在那里沉睡着,浑身散发的气势却也教人不能忽视。

看完皇甫昊天后,见嫂夫人还没有回来,林如海便辞别道:“擎仓兄,为弟要告辞了,下次再来拜见嫂子。”想到林如海现在必然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的,皇甫擎仓也就没有留他,亲自将他送到门口后,方才回屋。

林如海见完皇甫擎仓后,第二天朝堂上,皇上便宣旨将皇宫的御林军交给中圣王管理,命他负责御林军的操练和调动事宜。虽然御林军人数不多,只有五万,但是里面个个是精英,以一挡三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皇上宣旨后,当堂就有一众老臣出来反对。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以丞相殷云沂为首的一帮大臣说到。

皇上心里很是愤怒,却又发作不得,只得冷笑道:“哼!想不到你们的意见都一致,倒不知是事先商量好的,还是有人带头教唆的呀?”此话一说,一众大臣头上都忍不住冒冷汗,虽然皇帝只是个毛头小子,但毕竟也是九五之尊,这结党营私的罪名可是不小,都忙道“不敢”。

“丞相大人,你是三朝元老,想必他们定是以你为马首是瞻咯!”皇上轻轻的了在龙椅上敲了几下,现在朝堂上静极了,这声音大家自然是听得极清楚的。

听了皇上的话,殷云沂心里更是一惊,说什么为他马首是瞻,不是说他带头结党营私吗?忙出来回话道:“臣等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觉得中圣王年纪毕竟大了,不忍王爷还受这等劳累之苦,才有此一说,望皇上明察。”刚刚说完,那些出来反对的大臣忙随声附和到是。

“感情老臣相还是一片好意呀!倒是朕错怪你了,还以为你是不满朕的决定,还是跟中圣王有仇。”皇上望着殷云沂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下,臣相更是慌乱了,这句话倒让自己两边都得罪了,想不到皇上小小年纪倒不简单,看来以后要重新审视他了,忙连连道“不敢”。

皇上又对皇甫擎仓道:“不知中圣王愿意帮朕管理这个御林军吗?”

皇甫擎仓站出来道:“老臣虽不才,但到底还老当益壮,有些气力,倒不敢如臣相大人说的道辛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