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七国会战之盛名天下(十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章了,哈哈,庆祝一下,今天多更一掌。

~~~

看到徐子安激动的表情,苏秦急忙使了个眼色,转身拉着庆舍的衣袖道:“庆将军和我家将军老友见面,怎能无酒,来来来,我们帐中说话。”

庆舍一甩衣袖,喝道:“是战是和一句话,喝什么酒。”

徐子安不知苏秦的意思,但想必他肯定不会加害与己,于是走上前来,对庆舍说道:“将军,进帐说话也无妨。”

庆舍一愣,看着徐子安微笑的面孔,知道他想必是有什么计谋,当下说道:“好,我便看你公孙喜有何说道。”说完挺身走入大帐。

庆舍、公孙喜、苏秦和徐子安分宾主落座,帐中其他人都被打发出去了,整个大帐只有他们四人。

庆舍一屁股坐在矮榻上,拿起面前矮几上斟好的一杯水酒,一口气灌下肚去,大声说道:“酒也喝了,该做决定了吧。”

公孙喜还是那副不知可否的样子,只是不住用眼睛示意苏秦。

苏秦呵呵一笑,站起对庆舍说道:“将军,你觉得当今天下,哪方势力的实力最强?”

公孙喜一愣,自己是要苏秦为自己出主意,怎么他反倒问起自己了,无奈说道:“军师看呢?”

苏秦缓步走到大帐正中,娓娓道:“秦国已命不久远,不算在内,燕国正被匈奴攻伐,即使不亡国,实力必是大损,也不算在内,楚国虽然带甲百万,而其40万主力精锐全在此地,但现在孙膑所率的8万齐军、庆舍将军所率20万,加上还未赶来的20万梁军,一共是58万大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今日楚军新败,士气必然下降,三方联军58万大军对抗楚军40万大军,可以说联军占尽了人和。

两军交战的战场在鲁国境内,鲁国与齐国是为盟国,如此,联军又占尽地利。

现在已入秋季,即将是收获的季节,齐国粮草丰厚,联军粮草不愁,而楚国运送粮草却是难之又难,如此,联军又占尽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都被联军占尽,将军你说,此战谁人会胜?”

公孙喜道:“自然是以楚军战败居多。”

苏秦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楚国一旦战败,当今天下,联军已经所向无敌,韩国若是中立,此战之后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韩国,若是与联军为敌,后果更是可想而知,唯今之计,只有——联合。”

公孙喜犹豫道:“可是,一刻前军师不是还说。。。”

苏秦又坐回座位,淡淡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公孙喜坐在那里,沉默半响后,从主座走了下来,到庆舍面前拱手道:“庆老哥,公孙喜愿以你马首是瞻。”

庆舍和徐子安心中一喜,所不同的是,庆舍一直觉得奇怪,为何这位韩军的军师处处都在帮自己一方说话,而且所言掷地有声,让人无法辩驳,经他一说,连庆舍都没想到自己一方忽然间有了这么大的优势,居然已经天下无敌了。

而徐子安却是早有所料,要知道这鬼谷五子中的大师兄可不是白叫的,口才雄辩远远不是常人可比,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本来只是想让韩军撤军就可以了,此时居然让韩国也加入了自己一方,成果之大,实在匪夷所思。

庆舍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向公孙喜拱手道:“公孙老弟,你我又能并肩作战了,不过,联军的主帅不是我,而是他。”说着把手指向身后站着的徐子安。

公孙喜诧异道:“这位是。。。”

庆舍道:“他就是在长平大败60万秦军的旷世名将——徐子安。”

公孙喜一愣,片刻后,几步走到徐子安面前,躬身行礼道:“久闻将军大名,将军的英雄壮举不但在赵国家喻户晓,也在我韩国万千百姓中广为流传,我韩国一向受暴秦的欺辱,将军一战,对我韩国也是大功一件啊,我公孙喜代表韩国百万庶民,谢你了。”

徐子安虽然对这个没有主见的韩军主帅没有什么好感,但此时从他刚才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普通的老百姓也是比较重视的,有爱民之贤,要知道这在战国时代却是不多见的,所以徐子安心中对他的好感也增加了几分。

四人寒暄了一会儿,又商议了一番联合攻楚的大致事宜,确定了联络方案,庆舍因为战事还未结束,不敢久留,随即告辞离去,离开的时候,苏秦代替公孙喜送他们出营。

离开中军大帐已远,庆舍也已先行赶回赵军布置军务。

徐子安这才一把拉住苏秦的胳膊,单膝跪地,颤声道:“大师兄,你让我好想啊。。。”

苏秦把徐子安慢慢扶起,双目已经湿润,口气却是极为严厉:“子安,你还活着,却为何不给我们报信?”

徐子安慢慢将自己的上衣铠甲脱去,裸露出上半身,说道:“从离开鬼谷之日起,我无一日不在生死边缘,无一日不在苦苦挣扎,每每死里逃生,次次绝处逢生,血海尸山,人间地狱,为弟。。。为弟能活到现在,实在。。。实在。。。”说到后来,声音已经哽咽起来。

徐子安此时已不再是那叱咤疆场的英雄,而像一个被人欺负的小孩子,渴望着兄长的安慰,无论他现在是什么身份,在自己的师兄面前,他永远都是在鬼谷石壁上顽劣的三师弟。

苏秦看到徐子安身上,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只见此时的徐子安,浑身上下竟然没有一片完整的皮肤,到处都是箭疮剑疤,到处都是泛起龟裂的伤口,有些伤口深达半寸,更有十几处伤口几乎致命,一个浑身伤成这样的人,他到底经历过多少战争?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难?苏秦几乎不敢细想。

苏秦一把保住徐子安的肩膀,大哭道:“师弟,你受苦了。。。”

二人相拥一阵大哭,半响后,二人才渐渐止住哭声,徐子安抹了一把脸,对苏秦说道:“齐军的主将是孙膑师弟,庞绢师弟在梁国,你在韩国,张仪师兄在哪里?”

苏秦叹气道:“我等四人在翟家村分别后,我和张仪师弟一路向西,我欲带他一起投往韩国,但张师弟说:‘要想灭秦为三师兄报仇,东方诸国都靠不住,只有找到能打败秦国的势力,我听说西北出现了一直极为强大的骑军,或许能打败秦国,我便投去。’

我对他道:‘西北那支骑军听说也是蛮夷之邦的军队,师弟前去,恐有不妥。’

但张师弟道:‘只要能为徐师弟兰儿妹报仇,我一切都在所不惜。’”

徐子安闻言大惊道:“张仪师弟是投往蒙古大军???”

苏秦点了点头,郑重道:“不错,正是蒙古。。。”(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