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56章 濮阳之战(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深了,徐子安又回到了太子寝室,小太子已经吃过了奶娘,但由于见不到徐子安,此时还哭闹着不肯睡去,徐子安只得抱着小太子坐在床边,轻声哼唱着儿时母亲尝唱的儿歌。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后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前一口塘,养的鲤鱼八尺长,

卖了建学堂,卖了娶新娘。。。

随着儿歌声,儿时的回忆慢慢涌上徐子安的心间,自己小的时候,由于身处边疆,物质极为匮乏,经常饿得哭闹,母亲每每含着眼泪唱着这首南方的儿歌哄自己入睡,可是现在,自己离母亲居然相隔了数千年。

“你唱的是什么?”一声委婉动听的鹂莺之声忽然传入徐子安的耳朵,他抬头一看,只见昭桓公主窈窕的身躯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不同的是,此时的公主却在绸丝长衫外罩了一件麻衣,徐子安知道,这是战国时期的孝服。

“哦,殿下,我唱得的是一首儿歌。”徐子安怀抱孩子,微微躬了一下身算作行礼了。

公主也侧身坐在床边,看了一眼徐子安怀里的小太子,头也不抬道:“秀才郎是什么?建学堂是什么?还有新娘又是什么?”

公主身上一缕淡淡的体香慢慢沁入徐子安的心脾,他愣了片刻,定了定神,说道:“秀才就是在民间选拔的读书人,学堂就是教人读书的地方,而新娘嘛。。。就是初嫁人妇的女子。”

公主点了点头,斜着身子靠在床边,淡淡说道:“很好听,你再唱一遍。”

徐子安心中着恼,自己混到这保姆的地步已经够狼狈了,岂能做这歌女一般的事情,当下正要顶回去,但是此时却见公主微微闭上了双眼,扬起头,靠在床框之上,眉头微微皱起,一向冷漠高傲的面孔却流露出一丝凄苦之意。

徐子安心中不免测然,她即使身份尊贵,终究还是一名女孩,白日里她驾驭群臣,玩弄权术,行罚行赏,但在此时,她却显得这样的柔嫩,而现在的卫国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千斤重担都压在她一个孤女子的身上,不知这柔弱的肩膀能否顶得住呢。

徐子安恻隐之心一起,便不再与她计较,又轻声哼起歌来,床边公主的气息渐渐变得柔和而悠长,竟然就此睡着了。

太子已经沉沉入睡,徐子安放下了小太子,又给公主身上盖上一层薄被,自己也回到偏房睡去了。

~~~

次日清早,天还未亮,便从远方传来阵阵喊杀之声,徐子安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知道,这是魏军已经开始攻城了,待徐子安进到太子寝室,却见公主已经不见踪影了,只有小太子还在沉沉熟睡,已有侍女在旁边悉心照料。

喊杀之声越来越响,对于徐子安来说,这时多么熟悉的声音,更是让他热血沸腾,但是此时他却不能前往助战,战场情形如何了?伤亡情况如何?都不得而知,急得他在屋内不时来回踱步,不时拿出颠影宝剑凌空虚砍。

就在这时,忽然栾宁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慌乱说道:“李。李壮士,公孙将军,顶不住了,城快破了,公孙将军已经被杀,全乱了,全乱了,公主让我们带着太子,从东门,不不不,从南门走,混在百姓中走。”

栾宁的混乱的话,让徐子安浑身一颤,城快破了?怎么可能,魏军从攻城到现在不过几个时辰而已,怎么会这么快就受不住了,公孙敢是吴起挑选的守城主将,怎么会如此不堪,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徐子安顾不得多想,抱起孩子往栾宁怀里一塞,说道:“你和侍卫一起护送太子到南门附近,先找一处民居,一旦城破,立即混在百姓中出城,我先去看看,在南门与你们回合。”说完便拿起武器向城墙跑去,任凭栾宁在背后呼喊。

因为魏军是从西面而来,所以卫国的防御重点也是西面,主将的指挥所就设在西面的城墙下。

徐子安还没跑到城墙跟前,便远远看到此时的城墙上,无数梁国(就是魏国)士兵和卫军士兵在城上互相砍杀,斧光剑影,杀声震天。

战死者留出的鲜红的血液如同粘稠的岩浆,顺着城墙的墙壁缓缓向下流淌,城墙上半部分竟然像被油漆刷过一般,在日光的照射下,鲜红一片,让人骇然。

城墙上的防御已被梁军攻破多处,大群梁军如泄了闸的洪水一般,从各个缺口处蜂拥而入,由百姓组成的卫军,此时被压缩到各个角落,仍然负隅顽抗,不过庆幸的是,城门处的城墙还没有被梁军占领,否则城门一旦被打开,濮阳城瞬间就要被梁军完全占领了。

此时的城门反倒成了卫军兵力最多的地方,徐子安边向城门处跑,边观察梁军的动向,只见此时的梁军,并没有急于扩大战果,更没有抢夺上下城墙的通道,而是稳稳守住各个突破口,接应后面的部队。

徐子安略一思索,心中恍然,由城墙上尸横遍地可以看出,梁军必定是没有想到卫国的反抗会如此激烈,并没有做好苦战的准备,预备队数量肯定不够,只能稍微拖延时间。

而由百姓组成的卫军,虽然为了保卫家国而变得极为勇猛,但是实战经验、格斗技巧、身体素质都远远比不上梁军,这一点梁军的指挥官肯定也看出来了,所以只要城墙上的梁军达到一定数量,那么卫军便肯定不可能再夺回城墙了,这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战术。

但是这一点,徐子安正好可以利用。

不多时,徐子安便冲到城门上方的城墙处,刚刚站定,忽然传来一声娇叱:“李子仲,你不护送太子,来这里作甚。”

徐子安仔细一看,只见人墙之中露出一张俏丽的面孔,不是别人,却是公主,此时的公主也是一身戎装,但显然是仓促间找来的,上衣甲胄完全不合她的身材,显得松松垮垮,只有腰间被一条布带系的紧紧的,显出了她纤细的腰肢。

已经到了这种时刻,徐子安哪里会理会公主的言语,“仓啷”一声抽出腰间的颠影长剑,向天一指,大声吼道:“公孙已死,卫国将士,听我将令!!!”随着一声大喊,李牧、乐乘、傅抵,庆舍的身影在徐子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时隔数月,长平之战时的热血彷佛又回到了徐子安的胸腔。

公主被徐子安忽然的举动惊呆了,愣了片刻,猛然冲到徐子安身边,双手拉扯着徐子安高高举起的持剑的右臂,大声喊道:“太子在哪里?太子在哪里?你快快护送太子出城,快快离去!!!”说到最后,竟然已经略带哭腔。

这时,前面二十几米处又传来阵阵厮杀之声,梁军已经开始向城门处推进了,徐子安知道,这是梁军在城墙上的兵力已经达到预期的数量,开始扩大突破口了,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成败就是这十几分钟的时间了。

徐子安猛然从地上拾起一颗刚刚被砍飞过来的卫军士兵的头颅,举到公主的眼前,使尽全力吼道:“你问问他是怎么死的,他就是为了你的太子被砍去脑袋的,卫国百姓都死了,卫国亡了,你的太子还能活着?”徐子安的话语一句紧跟一句,最后一句几乎就是怒吼。

公主不知是被血淋淋头颅所吓,还是被徐子安震耳欲聋的吼声所骇,“腾腾”向后倒退几步,一把扶住城垛方才立稳。

徐子安也不去理她,放下手中的头颅,猛然跳到城墙墙沿上,沿着墙沿快步向两军厮杀的锋面奔去。不出几个起落,已经跑到了梁军面前。

徐子安大吼一声,从城垛上高高跃起,闪着寒光的颠影宝剑带着尖锐的哨声向一名手持长矛的梁军猛劈下去,那名梁兵的反应也是极为敏捷,看到徐子安的长剑劈下,连忙横起长矛向上格挡,而其他梁军纷纷挺起长矛长剑向他刺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