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99章 七国会战之盛名天下(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子安和孪豢一马当先,向被分割成数块的赵军包围圈奔去,而身后紧紧跟着那数千前锋护军。

此时的各个战团,已经停止了厮杀,所有赵军步兵手拿剑戟,从各个交战的锋面上退出几十米,远远瞪视着包围圈中的齐军。

齐军不知道赵军为何停止了攻击,但能够有喘息的时间,完全处于劣势的齐军还是非常庆幸的,至少还能多活片刻。

徐子安骑在战马上,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从一个个布满死尸的战场前面匆匆奔过,战团前面的一些赵军,全都愕然看着这位身穿鲁军军服的年轻军官,带着疑惑,互相询问着,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是鲁军派来来投降的使者吗?”

“应该是吧,你看他身后跟着的那些前锋护军兄弟们,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一定是战争结束了。。。”

“胡说,齐军投降,怎么会派个鲁军校尉。。。”

“俺瞅这人挺面熟的。。。”

“嗯,是挺面善的。。。”

。。。。。。

赵军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徐子安,这次前来攻打曲阜的赵军也不都是经历过长平之战的赵军,即使是曾经参加过长平之战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见过他们的主帅。

不过赵国中,很多百姓家里都供奉着徐子安的画像和陶像,尤其是有人当兵的家庭,大多都会定期祭祀徐子安,以祈求远赴沙场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名鲁军军官很面熟。但是任何赵兵都不会想到,他们心目中的战神还活着,此时正身穿鲁军军服从自己面前匆匆奔过。

徐子安心中焦急,但身边的校尉孪豢却是故意让战马走得很慢,因为他琢磨着:自己此时正和数百万赵国百姓顶礼膜拜的偶像走在一起,正和数十万赵军崇拜的战神并驾齐驱,这种机会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当然要多磨蹭些时间了。

正在这时,从赵军中军远远奔出一队人马,当前之人正是与徐子安阔别已久的赵国大将军——庆舍。

庆舍还是当初的那个急躁脾气,人还在老远,口中就大喊起来:“对面可是徐子安徐将军?”

老友见面,让徐子安欣喜非常,也大声喊道:“庆舍将军,我正是徐子安哪!”

庆舍快马奔到徐子安面前,战马还未停稳,人已经翻身下马了,几步走到徐子安的面前,双手抱拳道:“末将庆舍,参见徐将军。”

徐子安也已下马,上前双手托起庆舍的双臂,二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半响过后,庆舍的情绪才稍微平和下来,说道:“徐老弟,我知道你没死。”

“哈哈,是乐羊带给你竹简上的那个‘安’字让你想到的吧,庆大哥,乐羊让你费心了。”

“乐羊是个当将军的好材料,加以时日,比我强啊。”庆舍顿了顿继续说道:“当日我看到乐羊带来的那个‘安’字,心中就怀疑可能是你,又问乐羊交给他竹简的人长的样貌,更加确定是你了。”

徐子安呵呵一笑,说道:“当日,是司马尚受赵奢老将军之托,将我放走的。”

庆舍点了点头,说道:“那个小人郭开宣称已经把你杀了,可首级却又没有,我倒是糊涂了,以为你已经死了,半月后我挂印辞呈,是廉颇老将军和平原君捎信给我,让我为赵国着想,只要我能留在军中,小人奸臣就不能掀起大风浪。”

徐子安说道:“不错,大哥李牧能够保全,还是因为军权还在你的手中,否则不堪设想啊。”

庆舍这才注意到徐子安一身鲁军的打扮,诧异道:“徐老弟,你这么久到哪里去了?怎么会穿上鲁军的军服?”

徐子安苦笑一声,淡淡道:“说来话长啊,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庆将军,我有一事相求,请你务必答应与我。”

庆舍当即喝道:“徐老弟,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不论你我的交情,单说你为赵国立下的旷世奇功,我就唯你之命是从,你是我的将军,永远都是,有何事?只管说。”

徐子安盯着庆舍的双眼,斩钉截铁道:“罢兵!!!”

庆舍一愣,扫视了一眼整个战场,只见十数万双赵军的眼睛汇集在自己和徐子安二人身上,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庆舍转头对徐子安缓缓道:“我相信你!!!”

说完,庆舍数步跳到身后的一辆战车之上,高声对十数万站立当场的赵军将士喊道:“将士们,你们知道我身边的这位将军是何人?”

“他就是带领我军在长平,诈白起,破重围,聚歼15万秦军,孤军断后的英雄——徐子安!!!”

所有赵军听到此话,顿时愣在当场,没人反应得过来。。。

“不错,徐将军没有死,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险些丧于奸人郭开之手,但是。。。但是现在,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他就站在这里,就站在我们面前,我们蒙他救命之恩,才能苟活到现在,对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却不曾为他做过任何事,我们对得起天地良心吗?”

庆舍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一把抽出长剑,大声吼道:“从今天起,我庆舍唯徐将军之命是从,永不背叛,将士们可愿跟着我?跟着徐将军?”

赵军轰的一声,喧闹起来,要知道庆舍这番话简直就是**裸的反叛宣言,就是让所有赵军从此不再忠于王室,虽然很多赵国人都对王室心怀不满,但还从未有人敢想到反叛,这实在太忽然了。

这时,从赵军之中走出一名校尉,大声喊道:“庆舍将军,赵王对你一向不薄,你怎能背叛!”

校尉话音刚落,身后另一名校尉忽然冲到前面,手起剑落,将他首级砍落在地,鲜血瞬间喷出老高。

校尉一把扬起手中长剑,喊道:“赵王昏庸无道,宠奸佞,杀忠臣,荒淫无信,至我赵国百姓生灵涂炭,这样的王,我们不要也罢,我们跟着庆舍将军,跟着徐将军!!!”

“李牧将军被贬,廉颇将军被夺军权,蔺相如蔺大夫气得卧病在床,如此我赵国早晚必亡。。。”

“赵王*后宫,听说我们村的祝巫说,谭水发洪就是上天的惩罚啊。。。“

“这些年我赵国连年大旱,颗粒无收,赵王还要连年用兵,真是。。。”

“这样的王,要他作甚。。。”

“对,我们反了。。。”

“反了,反了。。。”

赵军渐渐沸腾起来,绝大部分赵兵都将手中的武器高举在空中,大声喊着“反了”,不过这也难怪,赵国连年战争已经把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拖的奄奄一息,国内民生鼎沸,加上连年灾荒,百姓们连肚子都填不饱。

即使这样,赵王不管蔺相如、赵胜的规劝,仍然屡次发动战争,国内的粮食储备早已告竭,随向百姓加重税赋,长平之战时,就是因为没有了粮食,赵王迫于无奈才命令赵括主动出击的。

而赵王也曾向富庶的齐国借粮,齐国未借,这也是这次赵国联合韩国、楚国讨伐齐国的原因之一。

将赵王将赵国至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百姓早已不满,现在他们的主将要带领他们反叛赵王,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清理之中,所有赵军除了个别曾经受惠于王室的将士外,绝大多数人当然是欣喜异常了。

庆舍一把将徐子安推上战车,说道:“从现在起,你就是20万赵军的统帅,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