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随即跟了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王爷边走边观察着每一位与会者的神情,眼睛里透露出不予知晓的神采。

"在座各位想必都知道,历来帝国的兴盛皆超不过三代!我日盛自开国以来,风风雨雨已经历到第四代,依然国运昌盛,这都要归功于各代贤君的不懈努力!但是,谁又能保证这多年以后的日盛会不会衰败?所以,如何使我日盛永处鼎昌,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论题,不知各位才子,有何高见哪?"

九王爷缓缓道出今日的议题,看着各个陷入思考的人,漂亮的嘴角微微扯出一个弧度。

此时有人站了起来,他对着九王爷弯腰作揖道:"草民张世科,就王爷刚才的言词有所愚见。"

"哦?愿闻其详!"只见九王爷一个优雅的转身,定坐在太师椅子,悠然的执起扇子。

"草民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先强兵,只有国家的兵防力量强大起来,才能抵御外敌,永保国家太平,百姓居安!所以草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建城筑垒,广招兵士,强建国力!"

那张世科说的慷慨激昂,一副事在必行的样子,听的慕容雨直皱眉头,当下心想:如果让如此匹夫得势,那百姓估计就要遭殃了。

可谁知他话音刚一结束,便有些个势力小人随声附和道:"世科兄所言极是,安国就必须要强兵!"听的慕容雨差点下巴都掉下来。

而此时,九王爷仍面带笑容,静坐着不发一言的听取大家的意见。

"禀九王爷,草民以为不然!"

是桃花眼!慕容雨定定的望向他,好整以暇的听着他的高见。

"张兄虽然说的很在理,可并非是强国之根本!一个国家的兴盛,最关键的是要发展他的根本...农业,采取以农养国的政策!"

"哦?以农养国?说来听听!"此时九王爷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众所周知,攘外必先安内!农业是百姓乃至整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对于百姓而言,只有吃饱了饭,他们才会有安定的心思去做别的事情,或对通贸易,或生产物品,国家也以此有了大量的赋税!届时国家也便有了一个坚强稳定的后盾,可以去兴军建利,筑城招兵,强化国力,届时日盛定能成为长盛不衰的强国。但反之,一开始就大量武断征兵,那势必会造成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国内动荡,朝野岌岌可危,到那时就算拥有再多的士兵又如何施展?"

"花公子果然有深见,这个'以农养国';也确实颇有道理,但不知是否有具体之道啊?"九王爷看着花无言颇有深意的问到。

见九王爷索要对策,花无言微微看了下叶千涵,只见叶千涵嘴角淡淡一扯,起身道:"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乃国之根本,只要大力发展农耕兴道,便能置天下于安定,刚才花兄所言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具体对策,草民以为:不违农作之时,不临竭而渔,不滥阀山木,以休养生息之道快速繁荣经济,充盈国力,如此,国家兴旺长久矣!"

叶千涵一番话,听的慕容雨暗自佩服,真想不到外表冷酷的他,竟然能说出这般体恤百姓的话来,简直让她有点不可思议。

"好!好一个休养生息!叶千涵不愧为京中四公子之首!听得你一席话,令本王茅塞顿开啊!以扶民之道安民之心,兴盛经济,充盈国力,再大兴军利,安邦兴国,如此良性循环,我日盛定能长盛不衰矣!好!好!本王回去定要将此禀明圣上,论功行赏!"

慕容雨直直的看着情绪颇有些激动的九王爷,见他俊朗的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看来叶千涵这次,真的是出尽了风头。

"今日可真是个好日子,众位才子还有什么良策,可尽与本王道来!"九王爷兴奋的说道。

众人皆沉默,此时有一人站了出来,定睛一看,竟是安庆和!

慕容雨原本对这人就有些好感,见他现在挽袖而起,顿时心中充满期待。

"回九王爷,草民青西安庆和,适才听了花兄,叶兄的养民之道,不才感慨万千!不过草民认为还有一项还颇为重要,那就是'仁政';!"

"仁政?"只见九王爷微笑的点了点头,"呵,愿闻其详!"

"是!"微微一作揖,安庆和正了正色道:"适才叶公子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下认为所言极是,水之所以载舟,是因为自然使然,承应天命!覆舟则也是因为众势所趋,逆反为正!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那百姓必然会顺应天命,爱戴他,拥护他!反之,则亦然。所以草民认为,如果历代帝王都能做到广施仁政,爱民如子,那么天下之人则接皆其顺之,国家兴盛也便指日可望了"

经安庆和这么一讲,众人皆似有触动,都开始各抒己见起来,场面一时不可开交。

慕容雨坐在位置上,静静的听着,悠然的品着茶,一副事不关己己不忧的样子。

见如此,九王爷便出声询问起来:"慕容公子,大家都争相发言,为何只有你一人但坐不语啊?适才本王听你那首'锄禾';,觉的你是个很有想法之人,不知对今日的议题有何看法,不介意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九王爷适时开口,一下子将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到慕容雨一个人的身上。

忽的被这么多人关注,慕容雨觉的有些不自在,恭敬的起身开口道:"回九王爷,适才各众位公子已将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慕容雨自问不才,实在想不出再有何良策!不过,还有一句话,不知各位有无兴趣一听?"

"你且道来!"九王爷兴致昂然的挥手示意。

闻见状,慕容雨淡然一笑,缓缓说道:"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参照,比如说镜子。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国家要强盛,就必须要有一面镜子,照明自己的过错得失,从而取长补短,图精励治!其实这一切都在于一个道理,那就是...生与忧患,而死于安乐!"(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