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避不开的相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银行回来后,茵姐没有再和程青亚提过李东阳的名字。毛桂香则是越来越心急,有时候,她无意接到程青亚同学打来的电话,也要她们帮青亚介绍男朋友,她猜想,三姑六婆介绍的不满意,自己同学介绍的可能会让女儿满意。

程青亚急了,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妈妈在推销自己,好象生怕这个女儿嫁不出去似的。向毛桂香发火后,毛桂香再没拿照片回家,只是经常在她耳边旁敲侧击,说某某的女儿多少岁了才嫁,年龄大了结婚生不出小孩等等,令程青亚第一次羡慕爸爸的双耳失聪,有时耳根清静也是一种幸福。

紧张的高考时刻终于来临,程天林在自己书桌前的墙壁上贴了一张纸条“高考必胜”,考试那几天,毛桂香天天买几个粽子给相天林当早餐,问她为什么,解释为小城的话“粽”和“中”同音,吃了粽子必定高中大学。程天林举手建议改为每天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加起来就是100分,全家人听了都乐倒。

程朴平苦笑着摇头,“荒谬、迷信,我考试时什么也没吃,不也考上了?”毛桂香把粽子放到程天林的碗里,向程朴平瞪眼,“我是图个好兆头!”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等来了公布分数的日子,程天林以三分之差,与他投考的大学擦肩而过,只能去一间普通的大学读。这已经给全家人带来惊喜,大学的地点与程丽亚工作的地方不算远,这样,程天林和程丽亚可以互相照应。

一番打点后,就象程相丽亚一样,程青亚三人依依不舍地送程天林上车,程天林倒是十分兴奋,象是飞出了笼中的小鸟,汽车就是送他去往自由天空的飞机。

家里少了两个人,毛桂香和程青亚都有点不习惯,程朴平也会不时的唏嘘。人和熟悉的人分离了,那感觉如同丢失了贵重的物品,失魂落魄。特别是少了爱说爱笑的程天林,家的气氛变得寂静。

不用再督促弟弟的学习,程青亚的时间充裕多了。这天晚上,同学卢舒蕊约她到甜品店吃甜品。

爱吃甜品是小城人的一个特点,小城的大街小巷里都会有一两间甜品店。“甜上心头”是小城最生意兴旺的一间甜品店,环境布置浪漫温馨,加上悦耳的轻音乐,营造了一个谈心的好氛围。店里隔一个星期就会推出一种新甜品,价格也合理,小城的年青人都爱约上三五好友,来到店里点上几碗甜品或果汁,开怀畅谈。

程青亚拨开小房门口的珠帘,向他们道歉,“舒蕊,我来晚了,不好意思啊。”卢舒蕊是程青亚的高中同学,两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大学毕业后回到小城工作,和程青亚来往得更密切。“我们什么关系,道歉干嘛?给你介绍新朋友。林晨光你认识,不用介绍了。这位是李东阳。”卢舒蕊微笑着指向林晨光身边的一位男士。

听到李东阳的名字,程青亚马上把目光投向他的方向,是这个世界太小,还是小城实在太小?茵姐对程青亚说过,既然她对李东阳没感觉,她也没向李东阳提起程青亚,他是不知道有相亲那回事的,想到这点,程青亚落落大方地向他和林晨光点点头。

白白胖胖的林晨光是卢舒蕊的蓝颜知己,朋友的关系就象蜘蛛网一样,自然程青亚也成了林晨光的朋友。趁李东阳去洗手间的空隙,林晨光悄悄告诉程青亚,他想撮合李东阳和卢舒蕊。卢舒蕊向林晨光翻一下白眼,嘲笑他多事。

不知是店里的气氛好,还是几个年轻人投缘,程青亚和他们聊得十分开心。经过交谈接触,李东阳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话多,不象林晨光满嘴花言巧语哄人开心,他说的多是工作上的事和对社会某种现象的见解等等。

谈话正浓间,服务员端来甜品,一个小孩在服务员面前旋风般跑过,服务员吓了一跳,手中的碗打翻在地,汤汁溅湿了李正阳的裤子。服务员涨红了脸,连忙向李东阳道歉。林晨光不满地斥责服务员的粗心,要把店主找来,李东阳按住他扬起的手说:“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回去洗干净就好。”他笑着安慰服务员说没事。服务员的紧张的表情放松下来,腼腆地笑着,对李正阳鞠了一个躬后,又去端一份甜品来。

“你就是脾气太好。”林晨光埋怨了李东阳一句,在纸巾筒中抽出纸巾递给他,李东阳毫不介意地淡淡笑着,接过纸巾,低下头抹干净裤子上的污渍。

这件事,让程青亚对李东阳有了好感,他的好修养是宋南没有的,和他接触后,会发觉他有一种令人不由自主想亲近的感觉。

夜色渐浓,店里的人群从密集变为稀疏,林晨光意犹未尽地约好下一次相聚的时间,“东阳,你送舒蕊回家。”他用力地拍打着李东阳的肩膀。卢舒蕊在桌子下向林晨光悄悄踩了一脚,“青亚和李东阳顺路,让他送青亚回家。”

“什么?李东阳住在星光路……”林晨光的话还没说完,卢舒蕊已扯着他的衣服,拉着他向回家的路走。女人的心思总是比男人细腻一点,她刚才观察到,李东阳看程青亚的眼神和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样。

高高的路灯把光线洒向街道边已打烊的店铺,洒在相青亚和李正阳身上,这一晚的夜色格外柔和。两人踏着柏油小路,边走边谈,到了程青亚家,李东阳看着程青亚进了家门,才转身离开。(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