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竞选国大代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杰地灵,王剪波管理的洞庭湖畔以及幕阜山出了一大批名人。远的不说,就说岳阳县鹿角镇在民国时期就有兄弟俩贺醒汉与贺衷寒,都是一代名流。

贺衷寒(1900-197),湖南岳阳人鹿角镇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他与蒋先云、陈賡被人称作黄埔三杰,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被称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

抗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政治部秘书长。

五四运动时期,他加入董必武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以中国劳工代表参加苏联召开的东方民族会议。

贺衷寒早年是一个革命青年,他追求进步,思想先进。他猛烈地抨击腐败,抨击军阀主义。自从贺衷寒加入黄埔军校之后,他开始崭露头角。他成为了黄埔军校里少有的人才,开始逐步受到蒋介石的信任。特别是在‘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中,他的政治主张博得蒋介石青睐。

190年1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不仅被红军迅速粉碎,而且连前敌总指挥张辉瓒也被活捉。铁的事实使蒋介石认识到,光靠军事实力是不能消灭共产党的,于是提出了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指导原则,企图在抓紧军事进攻的同时,用“加强军民政治训练”的办法,维系其内部统治,破坏红色根据地内鱼水一般的军民关系。没有了民众的支持,共产党就会寸步难行。由于贺衷寒早年参加过共产党的一些活动,又曾两次去过苏联,熟悉共产党。蒋介石便认为他的这位高徒对共产党的政治工作最熟悉,于是急召他回国。

191年月,贺衷寒回国后,先后担任了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政治宣传处处长、训练总监部军事教育处处长、鄂豫皖边区“剿匪”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处长等职。国民党部队分为嫡系与杂牌两大类,嫡系部队因经过“清党”运动,一大批做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和所谓“嫌疑分子”被“清”出军队,杂牌部队原来就无政工人员。针对这种情况,贺衷寒在征得蒋介石同意后,在原有高级政工干部中挑选10人,办起了“星子训练所”(即军校特训班前身),对这些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特别训练,讲习“对共产党政治斗争技术”及所谓“对全国军民宣传和平统一的国策”。蒋介石对这个训练班也特别感兴趣,先后几次亲自到该所训话。这些学员,后来大多成为国民党军队中从事**政治训练的骨干。

贺衷寒先后主持召开过次国民党部队的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一整套反动政治理论,制订了一系列反动政工文件。如:19年5月在南昌召开的全军第一次政工会上,拟订了《政训令》,明确了所谓政治工作在军队的17条任务和职权;194年月在南昌召开的第二次全军政工会上,针对“剿匪”(围剿红军)与“整军”之双重任务,又制订了“新的工作方针”;195年4月在汉口召开的第三次全军政工会议,专门研究了军队各级政工机构如何配合抓好“整军”的问题。7月,由贺衷寒主持制订的《整军宣传方案》和《整理部队政训工作纲要》等文件正式出笼。

贺衷寒在贯彻实施蒋介石提出的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办法“围剿”红军方面,可谓呕心沥血,绞尽了脑汁,提出了许多**、反人民的坏点子。如在他主持军队政训工作以前,各种书刊和公私文件上对于围攻红军一事用词各不相同,有的用“剿赤”,有的用“剿共”,贺衷寒上任后即提出要统一用“剿匪”二字。他还着重从政治方面提出了许多“围剿”红军的办法,更是受蒋介石赏识。

从19年至196年,贺衷寒还兼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军队党务处处长、南昌行营政训处处长、武汉行营政训处处长、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常委委员、军委会政训处秘书长、新闻检查局局长等职。这样,贺衷寒就将国民党军队、乃至全党、全国的政训大权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成了名符其实的国民党法西斯政训系统的总头子。

贺衷寒在致力**政治训练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直接为蒋介石所掌握和为其服务的法西斯特务组织――“中华复兴社”的筹组工作,成为该组织“十三太保”中的核心人物,他邓文仪、康泽、戴笠等人被称为“复兴社”的4大台柱,而贺衷寒名列第一。可以这样说,岳阳籍的官员里,贺衷寒是最受蒋介石信任的人,他如日中天,混得十分得意。

1947年8月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搞了一场立法委员选举,之后,紧接着又搞了一场国大代表选举。

岳阳地区临湘、岳阳两县仅仅分得了一个名额。贺衷寒的兄长贺醒汉有意竞选立法委员。王剪波得知这一信息,立刻表示全力支持。

王剪波主政岳阳已经多年,他的手下很多人都在政府内任职。他的门生故吏充斥各个基层,只要他一声呼喊,可以说立马万人呼应。

贺醒汉频频拜访王剪波专员。

“你放心,这次立法委员竞选我一定尽全力帮你!”王剪波望着贺醒汉打包票。

“呵呵,那就拜托您啦!”贺醒汉拱拱手表示谢意。

“好说,好说!你我谁跟谁呀,哈哈哈......”王剪波开心地大笑。

有了专员王剪波的支持,果然,贺醒汉如愿以偿当上了立法委员。

投桃送李,立法委员选举刚刚过去,地方上立刻开始了国民代表大会委员选举。同样,岳阳、临湘两个县只有一个名额。王剪波心里早就垂涎这个委员资格,他心里暗自筹谋‘岳阳这个名额一定不能够放过,怎么着也要自己当选才好!’。

王剪波立刻和手下打招呼,岳阳、临湘两个县的县长,议员们心领神会,他们立刻开始活动,到处拉选票。一时间,王剪波当选的呼声高涨。看到这个情形,王剪波笑眯了眼,他信心满满,自以为坐上国大代表这把交椅是稳稳当当的了。

就在王剪波踌躇满志之时,突然,一旁杀出了一匹黑马,临湘籍的一名军人胡长青。说起此人,王剪波十分熟悉。他心里一惊“哎呀,这个胡师长怎么偏偏这个时候跑出来和我争夺国大代表?”仔细一想,王剪波认为自己无论资历、声望都高于胡长青。姓胡的虽说军职是师长,可是,他不是地方名额,要想获胜,恐怕没那么容易。

就在王剪波没拿胡长青当回事的时候,突然,王剪波获知一个信息:胡长青这次对于国大代表是志在必得,他身后有省长王东原做后台。

王剪波心里一沉,他眉头紧锁。其他的都好说,胡长青的后台太硬了。有了省长做后台,看来,这次有得一搏。

不久,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胡长青为了获胜,专门派出了两个团长常驻岳阳、临湘。他们的任务十分明确,专门参与竞选,不达目的不罢休。

王剪波阴沉着脸,在屋里踱步。他反复地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够击败竞选对手胡长青。

郭辉排长悄悄走进来报告“专员,临湘陈县长来访,他说有机密情况要汇报,您看见还是不见?...”

王剪波一听立刻瞪圆眼睛骂道“蠢东西,还不快请进来!”

郭辉立刻奔出去将临湘陈县长请进大厅。

“陈县长,抱歉,让你久等了,来来来,快坐!”王剪波满面笑容地客套着。

“专员,十分冒昧,我听说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陈县长压低声音说着。

这个陈县长是王剪波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于王剪波可谓是忠心不二。

“什么消息,快说。”王剪波急不可耐。

“专员,我听说马团长已经召集临湘父老乡亲们开会,他们提出,只要投胡师长一票,每人给大洋五块。”

王剪波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他在心里盘算“好家伙,上百个地方官员、议员,一下就要拿出5000多元光洋......”

他在厅里转动着,一会儿,他就有了主意“陈县长,嗯,这个情报太好了,你来得很及时。这样,你先回去,告诉弟兄们,姓胡的这样搞,简直就是拉拢议员,贿赂选举。你暗暗注意一下,看看都有谁拿了贿选光洋,秘密告我,明白么?”

王剪波紧盯住陈县长吩咐。

“专员,您放心,我一定密切注视这帮人的动向。”

说完,就要转身离去。

“慢着,郭辉!”王剪波呼喊了一声。

郭排长应声而至。“你带陈县长先去吃饭,然后再过来。”王剪波吩咐。

“是!”郭排长带领陈县长走了。

王剪波立刻拨通了自己商店的电话,电话里他告诉妻子胡西贵,待会儿陈县长会来店里,叫她准备好一份礼品。

胡西贵自然明白丈夫的用意,她立刻备办了一份礼盒,那里面有一对金戒指。

陈县长用过膳,王剪波笑眯眯地说道“陈县长,拙荊备办了一份薄礼,还望笑纳。”

陈县长连连说道“不敢,不敢...”

王剪波笑说道“你我就不要讲客气了,再要推辞,就生份啦...”

陈县长这才点点头回应“这怎么好意思,教您破费...”说毕,走出了专员公署。

王剪波沉吟着,他明白胡长青这么插一手,十分头疼。大家是乡亲,怎么弄得好像战场相逢似的。他在细细思量,如何才能够挽回局面。

思虑再三,他决定了,任由胡长青胡闹,最终胜利一定是自己的。王剪波笑了,他笑得十分阴毒,他相信,这次竞选最后的赢家一定是自己。他有什么能耐,能够稳操胜券?

王剪波亲自备办了一份厚礼,他轻装简从前往拜访岳阳当选的议员贺醒汉。

“大哥,今天过来特意恭贺您当选议员,区区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望乞笑纳。”王剪波朝贺醒汉拱拱手。

“王专员,您帮忙的大恩还没报答,怎么好意思教您破费?”贺醒汉笑着推辞。

“今天呀,我专程过来,请兄长帮帮我,不知肯出手么?”王剪波开门见山。

“莫非是为竞选国大代表的事情?”贺醒汉也不隐瞒,单刀直入。

“正是,正是!这件事情非老兄帮忙才能够成功,所以呀,我这里先谢过您啦!”

“嘿嘿,王专员,这点小事情您别挂在心上,我会专门拜托衷寒小弟尽力帮忙就是。”贺醒汉轻松地笑着。

一场交易达成,王剪波不久停留,他告辞贺醒汉,回到了专员公署。他相信,凭着贺衷寒的实力,能够迅速搞定这次选举的事情。

果然,贺衷寒不负所望,他面见蒋委员长,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军人应该一心从事军旅,不能够分心于地方竞选。

就在胡长青轰轰烈烈参加临湘、岳阳县国大代表竞选之时,他接到了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命令:专治军旅,退出竞选。

最高当局发出了命令,胡长青不敢违拗,他偃旗息鼓,回到了军队里。不过,后来,蒋介石并没有亏待他,将他的职务直接提升到了军长。

王剪波当仁不让地竞选成功,他当选为岳阳、临湘唯一的国大代表。

王剪波笑了,他笑得那么深沉,那么得意,他获胜了,他相信在岳阳这块土地上,他这个湘北王,能够所向披靡,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可是,他错了,他的小王国很快就要坍塌了,整个蒋家王朝就要坍塌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