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三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军第二次进攻长沙之后,部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修整。就在这个时候,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日本大本营里围绕着南下争夺南太平洋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一大批日军精英们认为随着1941年下半年苏德战争爆发,北方的后顾之忧已经解除。不用再担心苏联的压力,可以南下攻夺英美在南太平洋的利益。尽管岗村宁次等一批日军高级将领反对同时开辟两个战场的被动做法。可是,日本国内占压倒性的南下派取得了胜利。日军于1941年1月8日悍然发动了偷袭美军珍珠港的战争。

日军以损失不到几十架飞机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大型舰只0余艘,击毁飞机00架,给美军太平洋舰队以沉重打击。

1月9日日军进驻曼谷,10日在菲律宾登陆,11日完全占领关岛,日占领威客岛,194年1月日占领马尼拉,15日攻陷马六甲,19日占领缅甸土瓦,日在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登陆,1日在安文岛登陆。

日军这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极大地扩张了他们的侵略野心。

特别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的阿南惟矶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他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他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他于1月1日向中国派遣军总部提出建议发动湘北攻势,牵制中国军队,以保证日军第军对香港英军作战的胜利。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的同意。

1月1日阿南惟矶向第十一军各部下达了再次进攻长沙的作战动员命令。指出,为策应第军以及南方作战,即使不能完全拖住南下的中国军队,也要予其以严重威胁。

阿南惟矶计划集中第三、第六、第四十师团以及第四师团一部为第一线兵团,担任主攻。以独立第十四旅团一部,独立第九旅团和第三十四师团一部为第二线兵团,掩护后方补给。另以第三十四师团和第第十四旅团从赣中和赣北两个方面发动佯攻,牵制第九战区在江西方面的兵力。此次,第十一军虽然调动了上述不少师团和旅团,但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需要大量的兵力,加之,武汉地区需要防守的据点太多,兵力不易集中,因而真正能够担任进攻主力的部队只有6700人,比较第二次长沙战役的总兵力少了整整一半。加之,武汉至岳阳的一大段铁路遭到毁坏,抢修铁道需要时日,因此,日军的运输受到严重制约。战前,参加长沙战役的部队弹药补充只有区区600吨。日军为了克服弹药的严重不足,采取定量配给弹药的方法:弹药发放以武器为单位,步枪每支10发,轻机枪每挺1000发,重机枪每挺4000发,山炮每门65发,小炮每门0发。

所以,这场战争一开始,就面临着兵力、弹药的严重不足,为此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国军方面自从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之后,蒋介石于1941年10月16日至10月日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认真总结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对于战死的七十四军第51师师长李翰卿给予嘉奖,发放抚恤金五万元。

第二次长沙会战即将拉开序幕之时。时年7岁的74军58师师长廖龄奇正请假在吉安完婚,顺便回祁阳省亲。副师长张灵甫率部队从江西新余经万载赶赴长沙时,不料日军已于9月17日强渡新墙河,迫使58师陷入极端困难的处境。廖龄奇闻讯从祁阳驱车于途中赶上部队,遵令退守體陵待命。而原驻守新墙河一线的部队,则按薛岳的调遣早已向长沙东南撤退,致使日军乘虚而入占领长沙。薛岳和王耀武等人为推卸其弃城逃跑致使长沙又一度失陷的责任,便向蒋介石报告,将廖龄奇请假离开部队去吉安完婚,说成是“临阵脱逃”。而廖龄奇前来南岳参加第三次军事会议时,却对此隐情全然不知。蒋介石因对这场会战恼羞成怒,也就偏信薛岳等人的一面之词而断然处之。下令将廖龄奇枪决。

10月1日,宪兵第18团团长姚应龙会同军委会警卫团第1营营长郑涛,将廖龄奇从侍从室提出,押赴蒋家垅执行枪决。

廖龄奇被处死后,第58师官兵普遍不满,四个团长中有三位集体请辞。蒋介石事后经重新调查,发现廖龄奇作了薛岳、王耀武会战失败的替罪羊。此乃一起错案,但悔之已晚。蒋介石随即狠狠训斥了薛岳一顿,并按抗日阵亡将官待遇对廖龄奇给予抚恤,将其遗体厚葬于已初具规模的南岳忠烈祠陵园。国民政府为廖龄奇的家属颁发了“荣哀状”证书。

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他指出“现在敌人要打我们哪一点,他就打我们哪一点,他要占领我们长沙,就可以占领我们长沙。他要几时进来,他要几时撤退,皆可大喊大叫地用广播来通知我们,而且,他一定能够照他预定的时间,丝毫不爽的实施做到。”蒋介石这一尖锐的批评,给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以深刻的震撼。

此后,薛岳深深地反省,检讨。吸取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开始了作战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坚持以前制定的逐步抵抗,诱敌深入决战这个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逐步抵抗诱敌深入,如何选择决战地区,如何使用兵力,如何切断敌人后路等重要战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具体的部署,至10月底形成了以诱敌至长沙东南浏阳河流域进行决战为目的,以部分兵力从新墙河一线经汨罗江之线至捞刀河之线实行逐步抵抗,以主力置于外线,待敌进入预定决战地区时,发起包围攻击为手段的作战指导方针和作战方案。

其次,吸取前次通讯失密教训,更换通讯设施,战区从上至下全部改用有线电话指挥作战和通讯联络。

第三,及时搜集敌情,掌握敌人动态。根据寿长林情报副处长的报告,薛岳对1月中旬以来,武汉地区日军逐步向鄂南移动,鄂北、鄂西地区日军逐步向临湘、岳阳一带集结,第九旅团由山西南下,新墙河北岸日军活动频繁,运输繁忙,粮草弹药囤积日益增多等等动向,第九战区均能及时掌握。

第九战区根据敌情加紧了战前的兵力调动。第六战区的第7军由澧县开往宁乡、益阳待命,军委会直属部队第79军由衡阳铁路运送到株洲渌口待命,第4军由广东铁路运送至株洲、渌口一带待命。第74军由广西迅速开赴衡阳。

第四,薛岳命令各敌后地方政权加紧打击汉奸,消灭那些死心塌地替日本人卖命的走狗。铲除了这些民族败类,军事斗争才能够获得胜利。在薛岳的严令之下,各地迅速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这就为第三次长沙会战扫清了内患。

1月0日,第九战区下达作战命令指出战斗以在浏阳河、捞刀河地区歼灭日军为目的。

令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率6军、第79军和194师于1日晨由江西上高进驻浏阳准备作战。

副长官兼第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率第58军和第0军在新墙河一线作战。

副长官兼第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率指挥部于1日晨由江西修水进驻平江,指挥第78军和新15师,准备作战。

第10军、第7军和第99军由战区直接指挥,其中第7军和99军进入汨罗江一线准备作战,第10军担任长沙地区的防务。

另外,令江西方面加强戒备。

双方调兵遣将,做好了大打一场的战斗准备。以新墙河为起点的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1月日日军对新墙河一线发动进攻。日军第四十师团在新墙河上游的游港以北地区,分别从尖山、望哥亭、梅树滩、三港嘴等处攻向守军第0军14师阵地,重点指向该师第400团。日军先以一个步兵大队强渡新墙河未遂,立即派飞机侦察,增兵至两个大队,战至天黑,第400团多次打败日军攻势。

4日,日军四十师团增兵至四个大队,约4000人,猛攻守军阵地,突破第一线阵地。第400团退至第二线继续抵抗。当日下午,日军第六师团亦从第0军第1师正面开始强行渡河。经半夜激战,第1师奉命撤退。至午夜,日军两个师团分别由王家岭至罗岭塅、筻口至余沙场、邓家岭至清水坑等八处渡过新墙河,占领守军在南岸的全部第一线阵地。

5日,渡河日军分三路齐头并进。追击从新墙河一线撤退的守军。

东路第四十师团一部4000余人,攻击第14师第二线阵地,经过一天战斗,守军伤亡500余人。

中路第六师团个联队,在数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击第1师守卫的新墙相公岭、傅家桥、长湖、洪桥、岳庙、大荆街等各处据点。相公岭、傅家桥、洪桥数处战斗异常激烈。守卫着这一带的第1师第98团由于损失较大,敌军乘势而入,将各据点分割包围。

守军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他们拼死抵抗。第一营守卫相公岭,营长王超奎率领全营五百战士与日军展开生死搏斗,至死不退。他们用地雷阵炸死日军几百人,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日军集中两个大队猛力进攻,双方相互争夺阵地,开展肉搏,拼刺刀。一营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日军见没法突破阵地,招来重炮实行密集轰击,阵地上的壕沟,掩体全部被炸毁。

日军开始喊话,他们引诱王超奎营长投降。

“小日本,我日你奶娘的,国军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士,有种的上来一对一的拼刺刀!”王营长誓死不投降,他率领着剩余的士兵们苦战。

日军见威胁利诱不成,集中重炮朝着阵地上继续轰击两个小时。

炮击过后,日军们端着刺刀冲上了阵地,他们看到阵地上尸体狼藉,没有留下一个活口。所有的士兵们全都被炸成了碎片。

一营的五百壮士全部殉难,相公岭失陷了。可是,中国军人英勇抗敌的不屈精神却永远地流传下来。

后来,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去美国,争取美国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她发表文章,她引用了这个一营坚守相公岭的英勇事例,她在文章中慷概激昂地说道“在中国,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士!相公岭上的王超奎营长就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98团第二营坚守傅家桥,三营坚守洪桥。

三营的五百战士们被日军分割包围在阵地上,他们在营长向有余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一整天,和敌人拼死战斗。三营一直坚持到傍晚,五百战士全部战死,战斗之激烈可想而知。

这场战斗,98团三个营,仅仅只剩下了二营战斗到天黑,才撤出战斗,全营仅仅剩下不到一半人。

西路日军第六师团一个联队4000余人沿铁路两侧南进。与第1师第99团展开激战。当日下午,第58军增援第0军,守军在新墙河南岸数十里范围内全体投入阻击战斗,夜晚,按照预定计划撤出战斗。

6日,日军第三师团渡过新墙河,与西路第六师团一齐沿粤汉铁路南进。中路日军以主力突向汨罗江,仅留部分兵力继续攻击第0军和58军。

至7日,第九战区两个军在新墙河南岸阻击日军达9天之久。

7日,日军三路相继抵达汨罗江北岸。守卫汨罗江的是第7军和第99军。第7军防守自骆公桥至平江一线;第99军防守自骆公桥至湘阴一线。

当日,日军第六师团和第四十师团在长乐街一带,分别向第7军在江北的警戒阵地攻击,被守军击退。

8日,第四十师团继续猛攻长乐据点,守卫该据点的一个排全部战死。日军得以为突破口开始架设浮桥强行渡江。

9日,日军两个师团大部进至汨罗江南岸。继续尾随第7军向南追击,7军向捞刀河以北的东面山丘地带转移,准备对日实行侧击。

汨罗江左翼的第99军阵地,也在7日上午遭到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六师团一部的攻击。双方相持到下午,日军突破守军阵地。

8日,日军先后由骆公桥、朱砂桥、南渡、河夹塘等处渡过汨罗江。

1日,日军各部先后渡过捞刀河,其中第四十师团的骑兵部队进抵永安市,主力则进抵长沙以南地区,第三师团进抵长沙东南郊区的东山,第六师团进抵长沙东郊的朗梨市,准备从北、东南三面对长沙实行包围攻击。

长沙守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城西以湘江为天然屏障,湘江南北两处已派兵封锁。城北、城南、城东三面,从麻园岭、宋家花园、杜家山、二里牌、黄土岭、妙高峰、猴子石之线的第一阵地开始,逐步至城中心,在中山路西段、八角亭、南正街、坡子街以南一线构筑了核心工事,各主要街道均组织了由地堡与建筑物交织的火力网。

194年1元旦凌晨,日军第三师团一部000余人越过浏阳河,从东南攻向长沙郊外第一线阵地阿弥岭和滴水井。守军预备第10师反动反击,先后两次击退敌军攻势,随后,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继以炮火轰击,阵地工事被毁。双方激战至下午四时,守军撤出农林试验场、半边山、左家塘一线。

五时,日军跟踪进袭左家塘,预备第10师第9团曹建业营全部战死,左家塘失守。(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